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白夫长
万维读者网 > 军事天地 > 帖子
关于陈桥兵变与宋太祖不杀士大夫的历史真相
送交者: 刚峰 2018年11月07日07:01:42 于 [军事天地] 发送悄悄话

    

冯天乐

 

 

后周显德三年(公元957年)起,赵匡胤历任殿前都指挥使、殿前都点检等职。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周世宗柴荣病卒,年仅七岁的恭帝柴宗训继位。赵匡胤效法郭威,在赵光义、赵普、石守信、王审琦诸将的支持下发动“陈桥驿兵变”,黄袍加身,从孤儿寡母手中夺取权柄,成为北宋创业垂统的开国皇帝。

 赵匡胤篡周一事,史称“陈桥兵变”。关于此一历史事件,各种官修史书的记载如下。

 《旧五代史》卷一百二十《周恭帝本纪》载:“(显德)七年(公元960年)春正月辛酉朔,文武百僚进名奉贺,镇、定二州驰奏,契丹入寇,河东贼军自土门东下,与蕃寇合势,诏今上(指赵匡胤)率兵北征。癸卯,发京师,是夕宿于陈桥驿。未曙,军变,将士大噪呼丌岁,擐甲将刃,推戴今上升大位,扶策升马,拥迫南行”。于是,周恭帝下诏禅位。

 《新五代史》卷十二《周恭帝本纪》载“(显德)七年春正月甲辰,(周恭帝)逊于位,宋兴”。

 《宋史》卷一《太祖本纪》载:“(显德)七年春,北汉结契丹入寇,命出师御之。次陈桥驿,军中知星者苗训引门吏楚昭辅视日下复有一日,黑光摩荡者久之。夜五鼓,军士集驿门,宣言策点检为天子,或止之,众不听。迟明,逼寝所,太宗入白。太祖起。诸校露刃列于庭,曰:”诸军无主,愿策太尉为天子。”未及对,有以黄衣加太祖身,众皆罗拜,呼丌岁,即掖太祖乘马。太祖揽辔谓诸将曰:“我有号令,尔能从乎?”皆下马曰:“唯命。”太祖曰:“太后、主上,吾皆北面事之,汝辈不得惊犯,大臣皆我比肩,不得侵凌,朝廷府库,士庶之家,不得侵掠。用令有重赏,违即孥戮汝。”诸将皆载拜,肃队以入。副都指挥使韩通谋御之,王彦升遽杀通于其第。太祖进登明德门,令甲士归营,乃退居公署。有顷,诸将拥宰相范质等至,太祖见之,呜咽流涕曰:“违负天地,今至于此!”质等未及对,列校罗彦瑰按剑厉声谓质等曰:“我辈无主,今日须得天子。”质等相顾,计无从出,乃降阶列拜,召文武百僚,至哺,班定。翰林承旨陶谷出周恭帝禅位制书于袖中,宣徽使引太祖就庭,北面拜受已,乃掖太祖升崇元殿,服衮冕,即皇帝位。迁恭帝及符后于西宫,易其帝号曰郑王,而尊符后为周太后。”

上述史书记载虽然略有出入,然皆将赵匡胤黄袍加身,说成是因其部下持刃威胁,赵是被黄袍加身,拥迫南行的,甚至是顺天应人的正义之举。其实,“陈桥兵变”显然是赵匡胤与赵匡义蓄谋已久,精心策划的一次军事政变,《续资治通鉴》卷一的《考异}称:“《辽史·穆宗记》,应历十年(公元960年)正月无用兵事。又,《辽史·萧思温传》云:周师陷易、瀛、莫等州,人皆震骇,往往遁入西山。是年闻周丧,燕民始安。以事势度之,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周师取三关,辽人败衄之余,群情震恐,断不能甫逾月即举兵南下也。《辽史》不载此事,得其实矣)。

 从这则史料可知,其实并无“北汉结契丹入寇”之事。纵然镇、定二州确有此警报,也是赵匡胤等人自导自演的产物。

 在五代十国之时,天下大乱,纲维横决,将领拥兵自重,乃至篡夺政权之事屡见不鲜。“陈桥兵变”只不过是这种篡夺政权的翻版而已。实际上,对于武将拥兵自重,谋朝篡位之事,周世宗并非全无防备。当时周太祖郭威的女婿张永德任殿前都点检。张氏立有军功,他掌握的殿前诸班,乃是最精锐的禁军。由于有“点检作天子”之传言,周世宗遂削去张永德之军职,改任其为宰相,以赵匡胤任殿前都点检。然而在礼崩乐坏之乱世,无论何人掌握军权,都有可能谋朝篡位。在巨大的利益诱惑下,要保持忠诚实属不易。张永德靠不住,难道赵匡胤就靠得住吗?周世宗实在无法预料,即使他试图防微杜渐,采取预防措施,他死后过了半年,新换的殿前都点检还是篡周自立,建立宋朝,做了皇帝。

“陈桥兵变”发生后,后周大臣之反应各异。有的试图反抗,旋即遭到镇压。如《宋史》卷一《太祖本纪》中提到的副都指挥使韩通,得悉此事后,慌忙赶回家中,准备率众抵抗。结果,赵匡胤的部将王彦升骑马赶入其家,将韩通及其妻子一并杀害。有的大臣对此事深感悲痛。如宰相范质,退朝后知道发生了兵变,抓着另一个宰相王溥的手说:“仓卒遣将,吾辈之罪也。”几乎抓出血。虽然范质和其它大部分官僚一样,最后都向赵匡胤俯首称臣,但并非因为他们认为赵氏黄袍加身“应天顺人”,而是无可奈何的选择。当时赵匡胤手握重兵,周恭帝与太后不过是孤儿寡母,根本无法平息兵变,保卫政权。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如欲保住身家性命,除了接受现实,效忠新帝,实在别无选择,他们这样做,根本不是因为赵匡胤称帝一事“应天顺人”。

 其实,赵匡胤发动兵变,是蓄谋已久,精心部署的。在赵普与赵匡义的策划下,北征军回师开封。石守信、王审琦等人在城内事先得到密报,早已有所准备。唯有宰相范质、王溥、魏仁浦才感到兵变突如其来,一时束手无策,他们纵然心有不服,也只能接受现实,归顺新朝。《宋史·杜太后传》记载,当赵匡胤的母亲杜氏听到兵变成功的消息,欣喜地说:“吾儿素有大志,今果然”。由此可见兵变是经过周密部署的,而决非仓卒而成之事。

 于是,赵匡胤在一夜之间由后周的臣子,变成黄袍加身的天子。赵匡胤是五代时期继唐明宗李嗣源、唐废帝王从珂、周太祖郭威之后,由军士拥立的第四个皇帝。赵匡胤的陈桥兵变与李嗣源的邺城兵变、王从珂的凤翔兵变、郭威的澶州兵变的性质并无不同,其夺取政权的手段简直如出一辙。如果说陈桥兵变与之前数次兵变有何不同的话,陈桥兵变的发动者的手段更为高明,计划更为周密而已。如澶州兵变一时找不到黄袍,遂代之以黄旗,而陈桥兵变则事先早就准备黄袍,故预谋之迹更为明显。至于军队的纪律,与从前截然不同。以前数次兵变,军队进入京城后,无不大肆纵火抢掠,人民深受其害。时人将此种破坏行为称为“夯市”。由此可见,即使是正史的记载也不可尽信,因为历代史官大都遵循“为尊者讳”的原则编撰史书,凡是前朝的君主均有意加以贬抑,凡是本朝的君主都要维护其形象,遂出现隐恶扬善的情况。人们总是希望史书能够反映历史真相,但写历史的人又有几个不食人间烟火,不顾安危利害秉笔直书呢?

 说赵匡胤尝言“誓不杀士大夫”。但是细考史实,他并未能完全实践自己的誓言。在《宋史,太祖本纪》里,就记载了不少杀士大夫的事例。如干德四年(966)五月甲戌,“光禄少卿郭圮坐赃弃市”。八月庚戌,“枢密直学士冯瓒、绫锦副使李美、殿中侍御史李楫,为宰相赵普陷,以赃论死。会赦,流沙门岛,逢恩不还”。郭圮为光禄少卿,职掌皇室的酒宴膳事,显系文官,但却因贪污而被斩首示众。其它三人也是担任文职,冯瓒还屡受赵匡胤表彰。惟因赵普嫉恨,本来也要处死,后来虽被赦免死罪,但三人仍被流放到荒无人烟的沙门岛,即使皇帝推恩时也不能还,其实质与判处死刑无甚区别。因此,宋太祖虽然优礼文士,但却并非完全不杀士大夫。

 在皇权专制的时代,皇帝与士大夫之间的关系是尊卑分明,皇帝需要士大夫协助其治理天下,士大夫需要迎合皇帝获得功名利禄。皇帝对士大夫召之即来,挥之即去,需要利用其才智时,皇帝可以对士大夫优礼有加,一旦皇帝认为该士大夫拂逆圣意,或功高震主,或出于维护政权利益的需要,皇帝可以随时将其弃如敝屣,甚至将其诛杀。

 因此,皇帝与士大夫之间乃是利用与被利用的关系,双方属主从关系,并无平等可言,皇帝为了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可以随时牺牲文士的性命,宋太祖为了笼络赵普而牺牲上述三位文臣就是典型的例子。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17: 中国1年造10艘056舰不稀奇 美曾1年造出
2017: 印度50年前就首飞国产教练机 使用至今
2016: 大家紧急动员起来用选票去挺上帝背着的
2016: T-50 比超级大玩具J20强的不是一点半点
2015: 凡事都有正负两面:蔡英文一旦执政搞台
2015: 卖国的零售与批发:国民党与假共产党的
2014: 《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4
2014: 美海军的最新DDG-1000已经过时了?
2013: 解放军于10日将在东海海域实弹射击(图
2013: 日媒:中国巨浪2射程有限 核打击美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