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白夫長
萬維讀者網 > 軍事天地 > 跟帖
中國歷代人均糧食占有量
送交者: kkm 2009月03月03日18:41:18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回  答: 給kkm提個建議,也好使你在爭辯時,學會用腦子說話長江長 於 2009-02-28 17:29:04
明代人均糧食占有量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學界對於明代的糧食生產的討論,張顯清作過一個相當細緻的總結:“余也非提出,北方折合今制,每市畝平均產麥,兩宋為0.694市石,明清為1.302市石;南方每市畝平均產稻米,兩宋為1.387市石,明清為2.604市石[18]。吳慧提出,北宋全國南北平均每市畝產原糧325.8市斤,明代中後期全國南北平均每市畝產原糧346市斤[19]。唐啟宇提出,明代較宋代畝產提高50%[20]。曹貫一提出,明後期,折今制,常年稻穀畝產488市斤,旱地麥粟畝產157.3市斤;宋代,折今制,稻穀畝產286市斤,麥粟畝產100市斤[21]。明較宋,稻穀畝產提高70%,麥粟提高57%。姜守鵬提出,宋代畝產量約為165斤,明代為245斤,增長48.5%[22]。李伯重提出,明末江南水稻畝產量約為1.7石(米),南宋江南平均畝產量應僅為1石左右(米)[23]。郭松義提出,明後期全國南北水旱糧食平均畝產256市斤,每個糧農平均生產糧食6510市斤。他還對每個農業勞動力所產糧食扣除各種開銷後所能供養的人數及生活水平作出推算:明後期,平均每個糧農勞動力可養活8.3口人;清乾隆中期,可養活8.9口人;清乾隆末,6口;清末,4.6口。明後期,平均每個糧農人口除自身糧食消耗外,可向社會提供糧食458市斤,清乾隆中期,提供441市斤;清嘉慶中期,121市斤,清末,50市斤[24]。以上數據雖然很難說是精確的,且眾說不一,但從這些概數中仍可看到明代糧食生產的總體發展趨勢,即糧食總產、單產,明後期較明前期提高,明代較其前代提高;在農業勞動生產率、養活人口數量、向社會提供糧食數量方面,除乾隆中期外,總體上明代高於清代。”[17]。按照這個總結,這裡取郭松義的數字,認為明代人均糧食占有量為1741市斤 [24]。

  


  清代人均糧食占有量

  明清之際天災不已,又戰亂頻繁,直到康熙二十二年,國內戰爭才基本結束。農業經濟一度遭到嚴重的破壞。經過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恢復,到了乾隆中前期,清代經濟達到最高水平。但是清初農業經濟的具體水平,學術界一直有爭議。主張低水平的,認為清初與清末水平相當,即畝產二百斤多;主張高水平的,則認為清初較明代又有發展。從上面張顯清的總結性的文字裡,我們可知現在的一般看法:清初的單位畝產高於明朝,但由於人口增加過快,人均反而下降[17]。具體數字上,吳慧認為清初367市斤/市畝,人均占有糧食628市斤[13]。鄭正,王興平同意吳慧的畝產數字,但對清代的人均田畝數則認為吳慧估計過低,按鄭正,王興平的修正數據,計算得到清朝前期的人均占有糧食是1541市斤[5]。郭松義則認為清朝康乾盛世時的人均占有糧食是1705市斤,乾嘉時期為1021市斤,晚清僅僅為861市斤[24]。再參照張顯清的說法,可以認定在清朝前期的“康乾盛世”時期人均糧食占有量雖然不及晚明,但並不比晚明減少多少。為了保持對比的連貫性,這裡也取郭松義的清初數字,認為清朝前期的人均糧食占有量為1705市斤。

但清朝後期的衰敗和倒退則是眾所共見的。按照西方學者利用近代對晚清的研究整理資料,得到1840年以來的一些數據[25]:

  年份/單位面積畝產(市斤/市畝)/人均耕地面積(市畝)

  1840/217.3/3.248 1845/217.3/3.248 1850/217.3/3.248 1855/212.9/3.316 1860/206.5/3.765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1865/201.9/3.493 1870/204.7/3.448 1875/207.3/3.403 1880/209.9/3.361 1885/212.7/3.320

  1890/215.1/3.281 1895/217.3/3.249 1900/218.9/3.224 1905/221.7/3.183 1910/223.1/3.162

     按這張表計算,把單位畝產乘以人均耕地面積,就得到各年的人均糧食占有量:

  年份/人均糧食占有量(市斤)

  1840/705.8 1845/705.8 1850/705.8 1855/706.0 1860/777.5

  1865/705.2 1870/705.8 1875/705.4 1880/705.5 1885/706.2

    其中1860年的數字與其他年份差距較大,可能數據來源有誤,按照一般的統計原則,不予考慮。那麼,晚清到民國的一百多年來,人均糧食占有量居然一直徘徊在705市斤上下。這個數字不但遠不及清初盛世,更遠不如晚明,甚至比起唐朝、宋朝都遠遠不如。

四、總結

  把上面的結論加以總結,得到下表:

  ===========================================

  歷代人均糧食占有量(市斤)

  時期:漢代 盛唐 北宋 晚明 清初盛世 晚清

  人均:456 1256 1333 1741 1705 705

  ===========================================

  可以看出,中國人均糧食占有量,自漢代以來,一直到明代,一直是在上升的,直到清代才開始下降,到晚清,下降到最低點, 但還有705斤!

60-70年代中國人均糧食占有量一直低於700斤!!!!!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8: 台海危局一觸即發, 會不會出現最後攤牌
2008: 美國戰區導彈防禦系統簡析
2007: 迎接台灣海峽的暴風驟雨
2006: 台海預言
2006: 正是有言無行助長了陳水扁的氣焰
2005: 中國“空警-2002”預警機領先世界
2005: 看得懂和看不懂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