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白夫長
萬維讀者網 > 軍事天地 > 帖子
破解毛澤東發動文革的軍事戰略之謎(4)-2
送交者: 呂加平 2004年12月14日09:34:49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破解毛澤東發動文革的軍事戰略之謎(四) 呂加平

3、及時變弱和示弱才能走得掉毛澤東之所以採取"下降削弱"使國力急劇下降變弱的文化大革命,就是因為他敏銳地看到了強敵美國怕中國迅速強大起來加大援越使它脫不了身,才會來打中國,以便在打掉中國後可以抽身去對付蘇聯。毛澤東既知彼--美國要與蘇聯爭奪,防備蘇聯抄後路攻歐洲,它並不需要進攻中國,它需要中國弱而不強、退出越戰,避免與中國交戰,以便能夠轉兵西向去對付蘇聯;又知已--我國處於絕對劣勢並在美蘇核雙強的包圍之中,而我國卻在力量貧弱的情況下同時實施"四化強國"和無限援越路線,由此造成了向美國主動挑戰的戰略進攻態勢,為阻止被蘇聯所利用,美國又會加劇與我國的軍事對抗,並必將會引起核戰爭。所以就審時度勢、因勢利導地投美所需,提前準備,採取文化大革命的變弱和"示弱"之法及早撤出援越軍隊,既使美國放心,又把美國調開。又以中國力弱而無法繼續援越而把蘇聯調來援越,使美蘇在東西兩個方向都直接相撞,這樣也就使我國跳出了美蘇的"冷戰"爭奪格局而得以避免它們的夾擊,以"四兩"之力撥動了兩個"千斤",巧妙地躲開了這場來自美國的核災禍。示弱的戰略退卻、打不贏就"走",三十六計"走為上",是處於劣勢的弱軍在戰爭中經常採用的一種避強敵的方式,因為只有"示弱"才躲得過、跑得掉,免挨打,這次毛澤東仍然採用這種能夠走得掉的"示弱"戰略退卻方式。所不同的是過去是軍隊的戰略退卻,而這次是國家的戰略退卻。這種國家不能動的"示弱"退卻與軍隊能夠跑來跑去的"示弱"退卻不同,只有採用"下降削弱"使國力下降削弱的文化大革命方式。而這種方式則是毛澤東所獨創的,而且終於使我國得以順利地"走"掉。 4、毛劉最後的會晤與劉少奇對"水落船低"不得要領毛澤東發動第一階段的文化大革命,實行"下降削弱"的中國國家戰略大退卻,其"打不贏就走"、"水落船低"、"示弱避戰"等等退卻戰略意圖和謀略策略是絕對保密的。但是他也不是沒有透露過,只是非常隱蔽地暗示和點到為止,由你自己去理解猜測。這在1967年1月13日深夜,他在人民大會堂最後一次會晤劉少奇談話時表現得很為明顯。當時劉少奇向毛澤東鄭重提出兩條要求:"一、這次路線錯誤的責任在我,廣大幹部是好的,特別是許多老幹部是黨的寶貴財富,主要責任由我來承擔,儘快把廣大幹部解放出來,使黨少受損失。二、辭去國家主席、中央常委和《毛澤東選集》編委會主任職務,和妻子兒女去延安或老家種地,以便儘快結束文化大革命,使國家少受損失。"毛澤東聽了以後沒有多說話,"只是建議劉少奇認真讀幾本書,並介紹了德國動物學家海格爾寫的《機械唯物主義》和狄德羅的《機械人》"【注74】為什麼毛澤東在這個時候要劉少奇認真讀這樣兩本似乎與文化大革命和他們兩人關係毫不相干的有關機械唯物主義的書呢?這是他用這種方式在告訴劉少奇,我國現在需要變弱、示弱,不要再機械地認為強了才不會挨打而還要去全力發展經濟儘快強大。要趕快實行由強變弱的急速轉變,停止同時執行"四化強國"路線和無限援越路線,否則就會挨打,會吃核彈。因此必須還要更為猛烈地進行能夠把國力下降削弱下來的文化大革命,才能"水落船低"地"走"得掉。這是毛澤東對劉少奇最後一次很隱喻又很明顯的暗示開導啟發和溫和批評,要他好好想一想,明白自己的戰略意圖,不要再機械地看待強弱關係,也不要不理解由強變弱的文化大革命。只可惜劉少奇不是軍事戰略家,不懂戰爭,一心只想搞好經濟建設使中國儘快強大起來,所以沒有聽懂領會,不得要領,兩位歷史巨人在這最後一次面晤時在儘快自弱和儘快強大這個根本問題上沒有能夠溝通。在毛澤東看來,劉少奇還沒有拐過彎來,如果還是認識問題的話,主要是犯了機械唯物論思想僵化的錯誤,如果再堅持在有求必應地無限援越的同時去實施"四化強國"路線,只會使我國毀滅。 十三、又一場來自蘇聯的常規入侵戰爭和核戰爭的巨大危險 1、蘇聯不斷加劇中蘇邊境武裝衝突和"珍寶島事件" 1969年 3月14日,毛澤東下令我軍撤出全部援越參戰部隊,這標誌着我國已不可能在越南戰場上同美國作戰爭對抗再去拖住美國,從而也就避免了美國對我國的核攻擊危險。然而就在中國剛剛獲得安全後不久,一場來自蘇聯更為緊迫嚴重的常規入侵戰爭和核戰爭危險卻也隨之迫近。蘇聯在1969年2月開始向越南提供了大份額戰爭物資援助。幾乎與此同時,它加劇了對我國北方邊境地區的武裝挑釁,並準備對我國實施核打擊和入侵戰爭。據統計,蘇聯自1964年10月中國爆炸成功原子彈以後,也就是勃列日涅夫上台以後,到1969年3月這四年半期間,蘇聯挑起的邊界事件達4189起,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珍寶島事件"。  珍寶島位於中國黑龍江省虎林縣以東烏蘇里江西岸附近,蘇聯人稱它為"達曼斯基島"。它原來是中國一側江岸的一部分,由於江水沖刷才形成了島嶼,但枯水季節仍和江岸相連。根據公認的國際法,凡是通航河流均以主航道中心線為兩國的國界線,並依此劃分島嶼的歸屬。珍寶島在烏蘇里江主航道中心線中國一側,並一直在中國管轄之下,屬於中國領土無可置疑。  但是蘇聯從60年代中期就開始出動邊防部隊、直升機和裝甲車輛侵入該島。1969年1月和2月,蘇聯邊防軍 8次入侵該島。2月間,也就是在蘇聯對越南進行大宗戰爭物資援助的同時,蘇國防部下令遠東邊防軍進入一級戰備狀態。3月2日,蘇邊防軍出動70餘人,裝甲車2輛,卡車和指揮車各1輛,又入侵珍寶島,突然襲擊了正在執行巡邏任務的中國邊防部隊,首先開槍打死打傷我邊防戰士多人。我巡邏隊被迫進行自衛反擊,經一個小時的激戰,入侵蘇軍遭到了殲滅性打擊。3月4日至15日,蘇軍又出動邊防軍和飛機,連續入侵該島,我守島軍民奮起反擊,給蘇軍以應有的懲罰。珍寶島戰鬥打了幾個星期,中蘇雙方死亡達1000人,莫斯科調動了重點部隊。事後毛澤東在"九大"上曾提到了這次震驚世界的"珍寶島事件"。他在4月14日的"九大"全體會議上說:"3月2日、3月5日,蘇聯侵略珍寶島,這次仗是孫玉國指揮的。沒有打過仗,也可以打仗。我們一沒有用飛機,二沒有用坦克、裝甲車,三沒有指揮車,打了9小時,敵人三次衝鋒,都被我們打垮了。我們不是不要飛機、坦克、裝甲車,但主要靠勇敢。要破除迷信,這次珍寶島就破除了迷信。" 以"珍寶島事件"為契機,以防禦和抵抗蘇聯侵略為理由,我國在3月14日順勢撤出了全部援越部隊,退出了對越南戰爭的出兵介入。我國的援越部隊剛剛撤出,蘇聯就在第二天即3月15日再次大舉入侵我珍寶島地區。當天凌晨四時許,蘇軍出動幾十輛坦克、裝甲車和大批武裝部隊,以猛烈炮火作掩護,向我守島軍民發起進攻,我軍奮起自衛。到下午一時,蘇軍用蘇境內的重炮向我珍寶島和側岸邊七公里縱深猛烈轟擊,我軍則以前沿和縱深炮火對登陸蘇軍予以猛烈還擊,斃傷大量蘇軍,擊傷其入侵坦克。戰鬥持續至下午七時許,遭到殲滅性打擊的蘇軍餘部倉皇逃竄。3月17日,蘇軍又先後出動3輛坦克,步兵100餘人,在猛烈炮火掩護下,再次向我進攻,我軍奮起還擊,蘇軍敗陣而逃,但是蘇聯卻反誣中國軍隊侵犯了它的領土。  由蘇方挑起的中蘇珍寶島流血武裝衝突事件,震驚了世界,引起了人們高度重視和密切關注,因為它表明了中蘇關係已迅速惡化緊張,並可能會引起中蘇間更大的武裝之戰。 果然,事情並沒有到此完結。蘇聯挑起"珍寶島事件"以後,中蘇邊境衝突愈演愈烈。 "珍寶島事件"剛剛過去3個月到6月至8月,蘇邊防軍又先後入侵我新疆巴爾魯克山西部地區和塔城的鐵列克提地區,打死打傷我國牧民和邊防軍戰士多名。 6月10日晚9時30分,數十名蘇軍入侵新疆裕民縣巴爾魯克山西部地區,綁架一名中國牧民。9時40分,我邊防人員前往交涉,蘇軍蠻不講理,當場開槍射擊,打死中國女牧民 1名。隨後蘇軍又出動大批坦克、裝甲車侵入中國境內,我邊防軍被迫自衛還擊。 6月中旬,蘇軍在中國新疆塔城的裕民縣鐵列克提地區侵入我國領土縱深3公里,修建公路,構築工事。 7月8日上午8時30分,蘇邊防軍乘坐兩艘船艇,侵入我黑龍江省撫遠縣境內的八岔島地區,用重機槍和火炮瘋狂射擊,又出動六架次飛機低空盤旋威脅。下午4時20分,一批蘇軍強行登上八岔島燒毀我島民房、樹林等。 2、震驚世界的塔城"8·13"流血事件 繼以上的一系列蘇中邊境武裝衝突外,蘇聯又進一步加劇衝突。8月13日,蘇聯方面出動直升飛機兩架,坦克裝甲車數十輛,官兵300餘人,再次侵入我新疆塔城裕民縣鐵列克提地區縱深2公里,並預先埋伏,對我巡邏的邊防軍進行伏擊,打死我全部一個排邊防軍巡邏隊官兵38人。製造了繼"珍寶島事件"以後又製造了塔城"8·13"重大邊境流血事件。這次"8·13"蘇軍伏擊和打死我邊防軍一個排的一整支巡邏隊38人的重大流血事件,在由《時事出版社》出版的《遏制與反遏制》一書《戈壁灘上的38具中國官兵的屍體》一節中有詳細報道和描寫。書中說,新疆塔城軍分區的副連長楊政林於8月13日上午8時,按照規定率領三排37名官兵執行例行巡邏任務。他們沿着例行的巡邏道路,逶迤向前走去。突然,楊政林停住了腳步,他似乎感到周圍的地形有些陌生,但又說不出哪裡感到彆扭。他正要命令巡邏隊繼續前進,一發炮彈挾着尖厲的呼嘯聲落在隊伍的中間。"轟"的一聲巨響,五六名戰士炸得四散飛迸,當即犧牲。楊政林剛命令"臥倒",6輛蘇軍坦克猶如從地獄裡鑽出來,它們巨獸般地搖晃着,抖掉身上的浮土、草棵,成扇形從三面包圍上來,300多名蘇軍官兵也從土堆里爬出來,尾隨坦克開始衝擊。楊政林這才意識到這是蘇軍周密計劃、蓄謀已久的伏擊行動。巡邏隊已被四面包圍,已經沒有生還的退路,抱着必死決心的楊政林立刻命令身旁的機槍手狠狠地打,機槍手也意識到處境的險惡,緊抱機槍對撲上來的敵人猛烈掃射。巡邏隊官兵雖然伏在地下,卻無依託的地物,被蘇軍的密集炮火打得抬不起頭來,間或用衝鋒鎗還擊一下,但子彈打在坦克甲板上,對敵軍根本構不成威脅,我軍傷亡慘重。此時,楊政林的左臂已被子彈打穿,報話員已經犧牲,他摘下報話機大聲呼叫:"塔城、塔城,我是楊政林,我們在鐵列克提東10公里處遭到敵伏擊,蘇軍坦克6輛,步兵300餘人……"。這時,蘇軍兩架直升飛機在頭頂上空盤旋,楊政林報告完敵情,最後沉重地對話筒說:"請黨相信我們,我們會戰鬥到最後一個人、一粒子彈,決不會出現一個俘虜……"說完,他扔下話筒,用衝鋒鎗撂倒幾個蘇軍士兵,但他的腿已被打斷並失去了知覺。  蘇軍似乎知道了這一隊中國士兵目前處於孤立無援的境地,馬上改變了戰術,不再用坦克引導步兵衝擊,而是將中國士兵團團圍住,用準確的炮火逐個進行打靶式射擊。中國巡邏隊陷入拼殺不能,抵抗無望的境地,空曠的戈壁灘變成了血腥的屠場。有的中國士兵早已死去,仍然成為蘇軍射擊的目標,屍體上冒着一縷縷中彈後的青煙。中國士兵抱着必死的決心仍然頑強抵抗,蘇軍便用兩顆汽油燃燒彈轟擊,中國陣地上頓時一片火海,中國士兵在火海里翻滾、撲跌、慘叫,空氣中瀰漫着血肉燒焦的腥臭味。僅存的兩名傷兵爬到楊政林身邊,7班長胡寶楊右眼被擊穿。年輕戰士小王,他手裡握着一顆未開蓋的手榴彈,他的腿、腹、胸先後中了4彈,軍衣與皮肉燒結在一起,連扔手榴彈的力氣都沒有了。楊政林悲嘆一聲,回望一下祖國的土地,緩緩地旋下小王手中的手榴彈底蓋,拉響了手榴彈。一聲巨響,楊政林、胡寶楊和小王三人同歸於盡,壯烈犧牲。中國軍人實現了"戰鬥到最後一個人、一顆子彈,決不會出現一個俘虜"的悲壯誓言,為保衛祖國神聖領土和維護中國軍人的尊嚴,流盡了最後一滴血。 等到中國陸軍第八師一個團攜帶輕重武器從60公里處的巴克圖據點趕來時,戰鬥早已結束,侵華蘇軍已全部撤走。中國官兵一個整排的38具屍體棄置一地,有的面目全非,變成黑炭,慘不忍睹。大漠孤煙,夕陽慘照;天將傾,地欲墮;黃昏血色,血色黃昏,無聲地控訴着殘忍蘇軍的血腥暴行。 這就是震驚中國和世界的塔城"8·13"流血事件。【注75】 但是蘇聯仍在瘋狂加劇戰爭緊張局勢。此時,在蘇中邊境上蘇軍已部署有55個步兵師,12個戰役火箭師,10個坦克師,4個空軍軍團,總兵力足有120萬人,正虎視耽耽,欲躍馬揮刀,蠢蠢欲動。【注76】而蘇聯用核導彈和現代化武器裝備起來的這百萬大軍,比1945年在中國東北只用一個多星期就迅速擊敗日本百萬關東軍的戰爭力量不知要強大多少倍。 隨着蘇聯不斷挑起和擴大蘇中邊境的武裝衝突,它對中國的核攻擊叫囂和具體實施的準備工作也在急劇升級。3、文化大革命中最為驚心動魄的一幕:1969年8月28日,一場傾刻之間就要對中國發動的核戰爭 在"珍寶島事件"前後,蘇聯國防部部長格列奇科不僅下令遠東邊防軍進入臨戰的一級戰備狀態,還大肆炫耀核武器,鼓譟要對"現代冒險家"以摧毀性打擊。當8月13日蘇軍在我新疆裕民縣鐵列克提地區伏擊打死我邊防巡邏隊 38人以後,消息傳到了聯合國總部大廈,蘇聯常駐聯合國代表馬立克竟狂吠道:"這些可惡的中國人,決不能讓他們得逞!想和偉大的蘇聯開戰,也不掂掂自己的份量!","這些黃種的混蛋,統統都得幹掉!"  此時,蘇共中央政治局全體委員也正在對"8·13事件"進行討論,商議是否對中國進行更大規模的武裝行動。國防部長格列奇科囂張地說:"我堅持我的意見,在中國狂人面前,我們的態度必須強硬些!如果想懲治他們而又避免我們的損失過重,那麼就應該讓我們的原子彈顯顯威風。要根除中國的威脅,就必須用幾百萬噸級當量的核武器,對中國的核設施進行一勞永逸的打擊。只有通過這樣的外科手術,才能摘取亞洲的毒瘤!"  蘇共頭子勃列日涅夫完全傾向和贊同格列奇科的意見。會後,他召集格列奇科等人在蘇軍總部進行了長時間的密談。接着,蘇軍大本營的首腦採取了一系列準備活動:任命戰略火箭部隊副司令托廬勃科中將為遠東軍區司令,以加強核打擊行動中的指揮力量;命令在遠東的蘇軍戰略導彈部隊進入一級戰略狀態,等候發射命令。  8月27日,美國中央情報局局長赫爾姆斯秘密地向少數記者透露,蘇聯代表向其東歐盟國通報了可能對中國核設施進行先發制人的核打擊。8月28日,勃列日涅夫給蘇聯駐美國大使多勃雷寧下達密令:"為了我國和美國共同的戰略利益,我軍大本營準備對中國的重要軍事目標進行一次外科手術式的打擊,解除中國的核武器,請你秘密地徵詢一下美國當政者的意見,最好能和尼克松總統或基辛格博士個別面談。我們只攻擊軍事目標,不會傷及無辜生命,而且我們釋放的當量會控制在一定的限度,不會造成地球大氣污染,也不會對地球的生態平衡有很大的破壞。"【注77】  蘇聯真的立刻要對中國發動核戰爭了! 4、只要尼克松點頭同意,蘇聯對中國的核戰爭就會立刻發生蘇共最高頭目勃列日涅夫和蘇軍以國防部長格列奇科為代表的侵華主戰派都堅決主張對中國實行外科手術式的核打擊,並作好了一切待發實戰準備,又通過密令去徵詢美國決策者的意見。而這離"8·13"流血事件只有短短的半個月時間,蘇聯對中國的常規入侵戰爭和核打擊戰爭都已作好了全面的實戰和臨戰準備。  勃列日涅夫的手指頭已經觸按在核按鈕上,蘇聯在遠東的戰略導彈部隊已經進入了待命發射的戰略攻擊狀態,由步兵師、戰役火箭師、坦克師和空軍軍團組成的龐大百萬蘇軍機械化部隊也早已沿中國東部、北部和西部的北方邊境沿線進入了一級戰略進攻狀態,而根據這次蘇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所討論的,對中國所要進行核攻擊的地區大約是酒泉、西昌核導彈發射基地,以及北京、長春、鞍山等重要工業城市。1969年8月28日,此時此刻,蘇聯要發動突然襲擊的侵華核戰爭和地面入侵戰爭正可謂箭在弦上,一觸即發,一切就在於美國總統尼克松的一句話上了。現在只等尼克松點頭允許,說出同意二字,勃列日涅夫就會立刻撳下按鈕,下達對中國發射一批大當量的核導彈的命令,一場以核外科手術為名的對中國實施先發制人突然襲擊的核打擊就會立刻發生。這正如叛逃到西方的蘇聯克格勃高級官謝甫琴科所說的:"蘇聯甚至可能在30分內空襲並摧毀中國微不足道的核力量"。十四、蘇聯早就準備對中國動核武了 1、如果此事真的發生,對我國將會造成的後果 蘇聯幾百萬噸級的大批核炸彈卻要來襲擊中國了,其大規模地面入侵的侵華戰爭也將接踵而至,具有現代化軍事優勢的百萬蘇聯大軍就會蜂湧地卷土殺向中國。如果在尼克松的點頭同意下此事真的發生,對我國將造成的後果必然會是:(1)由於我國的工業經濟和科學技術基礎薄弱,雖然擁有了熱核兵器,其核武實力和導彈發射能力卻無法與擁有眾多戰術和龐大戰略核武庫的蘇聯相比,還只是處於起步階段,更沒有遠程戰略核力量,處於絕對的核弱勢地位。蘇聯這個僅次於美國的超級核霸很容易將我國這個幼嫩的"核嬰兒"用近中遠程核導彈加以炸毀摘除,扼死在"搖籃"里。因此,只要蘇聯對我國進行核打擊的事情一旦成真,那麼我國又會回到無法與熱核兵器相抗拒的低一級的熱兵器時代,甚至會如蘇聯總理柯西金在1969年9月11日上午10時30分,也就是在"8·28"蘇聯要對我國發動核進攻以後的14天,在北京首都機場向周恩來總理所說的那樣:"我們只稍動一個小指頭,就可以將你們打回石器時代。"【注78】那時,我們中國只有被蘇美核霸在核威懾下進行訛詐勒索和侵略掠奪,甚至進行核屠殺的份兒,西方列強用先進熱兵器將還處於落後冷兵器時代的我國變成它們瓜分掠奪的半殖民地"樂園"的歷史又會再度重演。  (2)、我國如果一旦在此核打擊下失去了熱核兵器及其生產製造能力,不僅失去了可以抗拒蘇美核訛詐和核進攻的核反擊能力和王牌主力,同時又會大大影響先進熱兵器的生產製造,其常規軍事力量也將大受損害和破壞。蘇聯百萬大軍在核進攻的配合下很容易打進我國進行燒殺搶奪和種種破壞,其他外敵以及國民黨軍隊也會趁機攻擊,我國又將會遭受到常規戰爭的巨大劫難,甚至國家滅亡。 (3)、原子彈、氫彈具有衝擊光輻射、早期核輻射(又稱貫穿性輻射)、放射性沾染和電磁脈衝等五大殺傷破壞效應。美國在1945年二戰末期對日本的廣島、長崎只扔下兩顆分別為1.3萬噸和2.2萬噸級爆炸當量的初級原子彈,傾刻之間就使日本死亡十多萬人(在1.2秒鐘內,廣島全市40%成為焦土,92%的地方一片廢墟,一年後宣布的死亡人數為118661人,到1986年,因放射性傷害陸續死亡者走過20萬名。長崎在轟炸中死7.4萬,重傷7.5萬人),受傷者、爆炸後受核幅射等污染傷害者,更是不知其數,甚至後遺數十年。而這次蘇聯對中國要發射的是每顆幾百萬噸級當量的核導彈,爆炸後如果達不到它對中國核摘除目的,還可以繼續發射攻擊,發生更大規模和地域的核轟炸。中國人口眾多而密集,當時對核戰的防禦和躲避能力還遠遠不夠,蘇聯要進行的又是完全秘密的突然核襲擊,它從靠近我國邊境的幾個導彈發射點發射導彈後,最近的飛到北京只要六、七分鐘。如果扣除發布警報的預警時間,留給的時間只有三、四分鐘,根本來不及逃避躲藏。加之 中國無法得知它的準確發射時間而防不勝防,中國的核武能力也還不能作出對等的核反擊。因此,如果這幾百萬噸級當量的大批核導彈真的射來爆炸,這些已被列入蘇聯打擊計劃內將被核攻擊的重要工業基地和包括首都北京在內的中心城市,其核武器、核設施、工業廠礦和密集人口等,都將在瞬間受到直接的破壞、摧毀和殺傷,人口犧牲起碼會在數百萬幾千萬以上,甚至更多,受傷者、核傷害者的數目將更為龐大,對城市、經濟和民生的破壞將難以想象。 2、"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其實,蘇聯惡化同中國的關係,並要對中國發動核襲擊和地面入侵已不是一、兩天了。它在1959年撤專家撕合同以後,從1960年開始就對中國境內進行各種騷擾,拒不承認沙皇政府簽訂的條約是不平等條約,致使中蘇邊界問題尖銳化。到1964年10月赫魯曉夫下台時,蘇聯已在蘇中邊界駐軍10個師,部署了70多枚中程和准中程導彈,並已挑起邊界事件1700餘起。蘇共領導集團原先根本不相信中國缺了蘇聯的幫助能夠依靠自己的力量研製和爆炸成功原子彈,而且給中國的核發展製造了種種障礙甚至破壞活動,可是中國卻在赫魯曉夫下台的第三天擁有了中國人自己的核武器,後來又發射成功了可攜帶核彈頭的導彈,這使新上台的勃列日涅夫集團又驚又怕,嚴重不安,認為必須要遏制中國發展核武器,將其摧毀。而要做到這一點,最可行的武器就是用核導彈來炸毀摘除。因此從中國有了原子彈那一天起,蘇聯就已經準備對中國發動核攻擊了。 蘇聯要對中國核設施進行核打擊,並想攻克或毀滅首都北京,距離最近的出發地就是蒙古,所以對蒙古特別重視。1966年1月,莫斯科在大大增加遠東的導彈武器和在中蘇邊界舉行針對中國的軍事演習時,又同蒙古簽訂了帶有軍事同盟性質的"合作互助條約"。兩個月後,蘇聯在蒙古配置了導彈。1967年1月,又在蒙古的北方蘇聯外貝加爾軍區建立了瞄準中國的核導彈基地。同年6月17日,我國爆炸成功了第一枚氫彈,蘇聯為此又增加了部署對準中國的核導彈。1968年1月,配有坦克和的蘇軍進入蒙古。蘇聯侵捷後又在蒙古建立了許多針對中國的導彈基地,同時蘇海軍也加緊向印度洋擴張,企圖在軍事上形成對中國南北夾擊之勢。在此期間,勃列日涅夫曾召開蘇共中央全會,研究對中國發動地面進攻和核突襲的蘇中戰爭可能性。1969年5月,進駐蒙古的蘇軍已達20餘萬人,並配備了能夠進攻中國核基地蘭州和包頭的導彈。而從1964年10月中國有了原子彈到1969年3月中蘇發生珍寶島武裝衝突的四年半時間裡,蘇聯挑起的邊界事件達4189起,是赫魯曉夫時間的一倍半。 珍寶島事件時,莫斯科調動了重點部隊,勃列日涅夫昔日戰友科亞申科大將擔任了新設立的專門對付中國的中亞軍區司令部。這以後克里姆林宮已考慮對中國運用核武器徹底干,向中國邊界大批調集坦克、飛機和導彈,準備對中國發動"預防性戰爭",或對中國"為數不多的核設施進行一次外科手術式"的核突襲,甚至設想聯合美國共同對中國核設施進行核摘除,破壞中國核武器研製基地的新疆羅布泊、蘭州和其他地區的核設施。 對於蘇聯要對中國發動核攻擊,《紐約時報》記者索爾茲伯里在他的著作《中蘇戰爭》中曾提到,有一蘇聯著名科學家在1969年春天對美國朋友說,蘇聯已經非常討厭中國,有可能爆發戰爭。他說:"假如發生戰爭,我們不會像你們美國人那樣,只是小打幾下,我們是要徹底干的。"日本著名軍事評論家小山內宏在他所著的也叫《中蘇戰爭》的一書中也說:"蘇聯正在策劃對中國的戰爭,將是一場世界上從未經歷過的戰爭。也就是說,不但使用原子彈,而且將使用氫彈。……蘇聯戰略的核心就在於使用核導彈。1969年,蘇聯戰略導彈部隊副司令托盧勃科中將被任命為蘇聯遠東司令一事,完全證實了這種看法的正確性。" 人類進入核時代以來,除中蘇衝突外,核國家之間的對抗,要麼是間接的,要麼僅是相互威脅,而並沒有發展成為相互之間的地面核戰爭。中蘇衝突具有巨大的危險性是因為這是兩個擁有核武器的大國進行地面核戰爭的唯一事例。而蘇聯為了麻痹中國,以構成核攻擊的突然性,在1969年6月13日還煞有介事地向中國提議兩國在9月13日進行邊界談判,還建議兩國總理會晤解決邊界衝突問題,而實際上此時蘇聯已在蘇中、蒙中邊界部署了大批可隨時打向中國的核導彈,並已屯兵120餘萬,還配備有可以攜帶氫彈對中國進行戰略核攻擊的50餘架遠程轟炸機和400多架中程轟炸機,而勃列日涅夫和軍方主戰派所確定的具體攻擊時間已定在了8月28日。 3、尼克松會同意嗎? 1969年8月28日,也就是勃列日涅夫決定對中國實施外科手術式的核打擊而去徵得美國意見的這一天,對於我們中國來說,是中國大地和中華民族自有歷史以來最為危急的一天,它使我國遭受核戰爭的危險程度達到一觸即發的臨界邊緣,從而成為文化大革命開始以來最為驚心動魄的一幕。中國是無論如何也經不起蘇聯這種大規模核打擊和常規軍事入侵的。中國的生死存亡之命運,現在就系在美國總統尼克松的嘴上了,尼克松只要說一個"行"字,或點個頭"同意",來自蘇聯對中國的這場核災難傾刻之間就全會變成現實。那麼尼克松和美國政府決策者們會不會同意蘇聯對中國進行核攻擊呢? 十五、尼克松說:不!--美國救了中國1、勃列日涅夫相信尼克松會點頭同意勃列日涅夫和蘇共軍方主戰派們都在焦急地等待尼克松和美國政府的答覆,他們認定,摘除中國核武器對蘇聯和美國都大有好處。因此,勃列日涅夫相信,尼克松是會同意的,最起碼也會默認許可,對蘇聯動手撳下核按鈕對華核打擊不會干預,或者就如何對華核攻擊進行私下秘密交易。要是美國同意與蘇聯合作對中國進行的核合擊,當然為最佳,而美國過去一直拉攏蘇聯一起對中國進行核攻擊,因此蘇美聯手對華核打擊可能性極大。如果這樣,一切也就好辦了,中國的"核嬰兒"在蘇美合作、秘而不宣的突然核襲擊之下就會在傾刻之間被扼殺在"搖籃"里,其亞洲的核"毒瘤"馬上就可以被割掉摘取,中國大地也可以由蘇美來南北瓜分。2、尼克松斷然拒絕,立即曝光但是使勃列日涅夫和軍方主戰派們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尼克松斷然拒絕了蘇聯的建議,反對蘇聯對中國發動核進攻。當尼克松從基辛格的緊急匯報中得知蘇聯馬上就要對中國進行核打擊這個消息以後,頓時大驚失色,立即意識到問題的極端嚴重性,立即召集他的高級閣僚智囊開會召開國家安全緊急會議進行討論。中央情報局簡要介紹了蘇聯要對中國進行先發制人的核攻擊的危機背景,尼克松聽後認為,如果"蘇聯突然進攻中國,攻擊中國的核設施,會給美國帶來危險。"他表情嚴肅地說:"我們得讓蘇聯人知道,我們不會容忍他們那樣做。"與會者也一致認為,不能允許中蘇衝突演化成"對國際和平與安全極大的破壞",美國必須堅決反對蘇聯對中國的這個核打擊行動,並要立即加以制止,絕對不能讓它發生。考慮到對蘇聯的策略問題,尼克松和閣僚們得出了這樣三點共識:(1)、只要美國堅決反對,蘇聯也就不敢輕易對中國動用核武器,因為這既不符合國際憲章,也違反了美蘇之間的協定;(2)美國反對的理由,最好強調美國的利益,而不涉及到中國。因為過多涉及,一方面會把美蘇關係搞僵,使緩和的局面徹底毀掉,另方面也會傷害中國的尊嚴;(3)、應該設法將蘇聯的核打擊意圖儘快通知中國,使中國有所準備,制定出必要的應變措施。尼克松考慮到美國與中國沒有外交關係,二十年來雙方處於敵對狀態,積怨很深,如果直接告訴中國,一來缺少合適的渠道,二來中國可能不會相信,反會引起中國領導人的誤解,以為美國又在耍什麼花招。於是尼克松出了個主意:把消息以最快的速度透露給某家有影響的報紙記者,讓他們捅出去,向世人曝光,儘快告訴世界和中國。因為美國是個無秘密可言的新聞自由國家,這樣即使勃列日涅夫看到了,也只能無可奈何地乾瞪眼。果然,就在8月28日的當天,美國最有影響的《華盛頓郵報》刊登了一則震驚世界的消息,題目是《蘇聯欲對中國做外科手術式的核打擊》,文章觸目驚心地向世界告之:"據可靠消息,蘇聯欲動用中程巡航導彈,攜帶幾百萬噸當量的核彈頭,對中國的重要軍事基地----酒泉、西昌導彈發射基地及北京、長春、鞍山等重要工業城市進行外科手術式的核打擊……。"消息一出,石破天驚,人們頓時驚呆了,世界像是被凝固窒息了一樣。一場來自蘇聯對中國的核戰爭傾刻之間就要爆發,並由此可能會引發世界核大戰,這太可怕了,人們都驚恐地把目光聚焦在中蘇邊界兩邊的導彈發射架上。【注79】 3、美國阻止了蘇聯對中國立刻就要發動的核打擊勃列日涅夫正在克里姆林宮裡焦急地等待他所期望得到的回音,格列奇科等這些一心企圖發動對華核戰爭的主戰將領們也在緊張而又急不可耐地期待尼克松點頭後可以在勃列日涅夫命令之下馬上對中國發射核彈頭。到那時,只要手指一按,一批大當量核導彈將騰空而起,呼嘯着直奔中國境內,中國的首都北京和那些被列在核攻擊之列的城市、核基地、工業中心和人口密集區的上空,頓時就會升起一個個無比碩大、可怕而壯觀的蘑菇雲,幾百萬上千萬的這些"統統都得幹掉"的"可惡的中國人"、"黃種的混蛋",都將會立刻被徹底消滅,化為烏有,一切的一切也會被摧毀而夷為平地,化為灰燼;中國的"核嬰兒"也會隨之被炸毀,這些中國核彈的爆炸更會加大核摧毀的破壞和殺傷。而對中國人的這一切血腥核屠殺和核摧毀,對勃列日涅夫、格列奇科等這些蘇聯共產黨的屠夫們來說,又將會是多麼的過癮和愜意,這要比半個月前的"8·13"事件中只打靶式槍殺那38個中國官兵來說,其快意何止幾萬、十幾萬甚至幾十萬倍。但是,勃列日涅夫萬萬沒有想到,等來的卻是他的那份對華核攻擊秘密陰謀計劃的公開曝光,使人所皆知。人們都清楚聽到了尼克松說:不!勃列日涅夫絕對沒有想到他被美國人出賣了,被尼克松愚弄了;他更是沒有想到,幾十年來一直要想遏制和扼殺中國、甚至一再想對中國使用核武器的美國,始終以反華反共為著稱並堅決主張對中國採取核打擊的美國總統尼克松,在這關鍵時刻卻一反過去的立場轉而反對蘇聯對中國進行核手術。尼克松不僅不同意,反而還把蘇共領導人瘋狂核屠夫的猙獰醜惡嘴臉和陰險毒辣手段公布於眾,公開暴露於世界的光天化日之下,並且由於美國的堅決反對和阻止,使他們的這次對中國的核攻擊計劃只得告吹。這也意味着這場無人知曉的對華核偷襲已經無法實行,也不敢實行,中國在美國的"泄密"通知下肯定也會馬上做好應變和反擊準備,中國此時也已有能力可以把核彈頭髮射到蘇聯戰略要地。4、神州大地全面備戰果然,消息很快傳到北京,周恩來立即與幾位老帥開會緊急分析這則消息的可靠性,並商議對策。幾位老帥都認為,蘇聯要打核戰爭,不僅是可能的,而且是現實的。因為蘇聯的總兵力只有320萬人,因戰略重點在歐洲,蘇軍大部集中在西部,用於進攻東方中國的軍隊只有120萬人,而中國軍隊有500萬人(據說此時已達600餘萬人),僅東北戰區就有240萬人,蘇軍的常規兵力和武器用於和中國打進攻戰力量遠遠不夠,就算它萬輛坦克突破我第一、第二道防線,但在縱深預定戰場上,便會陷入中國軍民的重重包圍之中,其千里補給線會被我處處掐斷。因此只有動用核武器才能起作用。也就在此時,毛澤東的案頭上又放置了一份文件:曾經到過台灣、會晤過蔣經國又經常代表蘇聯官方透露重大決策的"自由撰稿人"維克托·路易斯在倫敦《新聞晚報》上也寫道:蘇聯可能對新疆羅布泊的中國核試驗基地進行空襲。從而更證實了蘇聯核攻擊計劃的可靠性和也證明美國政府和尼克松"泄密"的真實性。為防止北京真的遭到核轟炸,毛澤東立即向中央發出警告:"中央領導同志都集中在北京不好,一顆原子彈會死很多人,應該分散些,一些老同志可以疏散到外地。" 聶榮臻元帥分析說,所謂外科手術式的核打擊,無非是指對我國部分重要目標進行毀滅性或摘除性的打擊,而這些目標很可能是中國的核導彈基地和北京及東北的一些重要工業基地。因此聶帥建議,城市應以疏散、隱蔽和防護為主,現在應該馬上行動起來,讓這些城市迅速挖掘防空掩體,同時在全民中廣泛進行防止光幅射、核污染和應急練習。【注80】根據毛澤東的指示和老帥們的建議,中央政治局立刻召開了緊急會議。毛澤東具體決定了疏散的時間是10月20日,即中蘇兩國在北京舉行邊界談判之前,並為一些老同志指定了地點,大致都在京廣鐵路線附近。中央決定全部疏散,只留周恩來和一個副總參謀長在西郊玉泉山坐鎮指揮。接着,毛澤東便率先離開北京,前往武漢。朱德、李富春到廣東從化縣,陳毅到石家莊,葉劍英到長沙,聶榮臻到開封,有病的劉少奇插着鼻管躺在擔架上被送到開封,鄧小平、陳雲、王震到江西,陶鑄到合肥等等,都實行重點保護。【注81】同時,根據中央統一布置安排,全國上下迅速動員,很快做好了迎戰和反擊蘇聯核打擊和地面入侵的各種應急準備,神州大地全面備戰。我國東北最精銳的二百多萬大軍也已嚴陣以待,分布在東北、內蒙、新疆等邊境地區的數百萬上千萬名為上山下鄉、實為提前離開城市躲避蘇聯核打擊,並隨時準備補充投入戰鬥的知識青年以及當地軍民也被緊急動員起來,準備以聲勢浩大的人民戰爭抗擊蘇聯侵略。為了減少傷亡,根據毛澤東"深挖洞、廣積糧、不稱霸"的指示,北京和所有人口密集的大城市,都迅速開始挖掘修建防空工事,當核彈襲來時人們可以躲入地下洞內。  5、美國政府聲明:對於蘇聯的行動,美國將對蘇聯採取同樣的行動勃列日涅夫暴跳如雷,怒罵不止,但卻已無濟於事,蘇聯對中國的這次核偷襲已被美國的公開曝光和中國的應急準備所挫敗而失效。而使勃列日涅夫和蘇共主戰派們更為傷心也最感到害怕的是,10月15日,基辛格向蘇聯駐美大使多勃雷寧正式闡述了美國政府對此事的立場:"中國的利益同美國的利益是密切相關的,對於蘇聯的行動,美國不能坐視不管。戰爭一旦爆發,美國會認為是第三次世界大戰的開始,美國將對蘇聯採取同樣的行動。蘇聯對中國的核打擊,必將招致中國方面的報復,核戰爭所產生的污染會直接威脅到美國在亞洲駐紮的數十萬軍人的安危,並會使全球的生態平衡受到破壞。這是美國不能容忍的。"【注82】 6、美國在關鍵時刻,挽救了中國 這份聲明表明,美國不僅反對,而且已經站在中國一邊,站在同一條反蘇戰線上,並將竭盡力保護中國不受蘇聯的核打擊。至此,這場以蘇共最高領導人勃列日涅夫為首的蘇聯主戰派企圖對中國進行突然襲擊的核進攻危險,就這樣被美國政府和尼克松總統的公開曝光和堅決反對而得以和平制止。勃列日涅夫只得極不情願地縮回了已經放在核按紐上的手指頭,蘇共的元帥將軍們也空喜了一場,中國也由此躲過了一場幾乎立刻就會發生的核戰爭災難。因此,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最為敵視和反對中國、甚至總想對中國發動核戰爭的美國政府和尼克松,在蘇聯將要撳下核按鈕,對中國的核基地和重要工業中心及首都北京等人口密集大城市進行毀滅性核打擊的最為危急時刻,救了中國。1969年8月28日,中國人民應該永遠記住這一天! 7、中國的盟友蘇聯為什麼要打中國?中國的敵人美國為什麼要救中國 蘇聯在8月28日要對中國發動核戰爭,而美國則在同一天將此事向世界曝光,及時挫敗了蘇聯的對華核突襲行動,以後又公開聲明如果蘇聯要對中國打核戰,美國也將對蘇聯採取同樣行動,終於迫使勃列日涅夫就此罷手,不敢再對中國輕舉妄動。但這次蘇中之間差一點就要發生核戰爭之事也給世人除了有驚無險地如釋重負外,也提出了這樣的問題: 1)、蘇聯和中國同是社會主義國家,而且還是法律上的盟友,原先只是意識形態方面的矛盾與分岐,可是後來兩國關係發展到了如此惡化和敵對的地步,甚至這個蘇聯"老大哥"竟然要對中國"小兄弟"大動起核干戈來了,而且看起來中蘇之間的這場核戰和常規戰要比中美之間可能發生的戰爭要大得多,兇狠厲害得多。蘇聯要打盟友中國,這是為什麼呢?而蘇聯又偏偏要在中國從越南撤軍之後對中國動手,又是為什麼呢?2)、自新中國成立以來,尤其在蘇聯降下反美大旗以後,美國始終把中國當作主要敵人,並多次準備對中國使用核武器,這是美國的一貫國策,而且肯尼迪還曾拉攏蘇聯對中國搞美蘇聯合的核打擊行動。尼克松總統又是一個一向以反共反華為著稱的極右派代表,他早在1955年當副總統時在關於美蔣保衛金、馬問題上就主張對中國動用核武器,以後他仍主張對中國進行全面遏制包圍和進行核進攻。而他上台伊始仍在擴大越戰,把戰火燃燒到了柬埔寨。以勃列日涅夫為首的蘇共領導集團和軍方主戰派主張對中國實行外科手術式核摘除,也正是因為看中了尼克松絕對反華反共和也主張對中國使用核武器的一貫立場和態度,才向他徵詢意見並對他的首肯寄於巨大希望的。可是同樣是這個美國,同是這個尼克松,在蘇聯要對中國核打擊的關鍵時刻不僅不予歡迎、響應、支持或默許,反面不顧一切地、甚至不惜要同蘇聯打一場核大戰 去盡力保護自己的敵人中國不被蘇聯核摧毀。美國要保護自己的敵人中國,這又是為什麼呢? 3)、如前所述,中國對越南進行 與自己國力增長相適應的"水漲船高"式無限援助,必然會導致發生中美第二次戰爭和美國要對中國使用核武器,可是中國因文革使國力下降倒退削弱而減援撤軍後,反而變成了蘇聯要打中國,美國要救中國了,這種戰略變化是否是毛澤東發動文革所預先計算和調度的必然結果呢? (未完待續) (80000字)(以下內容的章節正在修改整理)1、中國先退一步,利用和製造蘇美各自戰略需要的時間差及出現的矛盾,"上樓撤梯"拖蘇 制美與"水落船低"調美制蘇,制止了先美後蘇的對華核戰爭。2、美國人民的反戰怒潮幾乎引發美國國內革命暴動。3、如果沒有毛澤東發動中國文革,中國核劫難逃,美國必敗無疑,中美會兩敗俱傷,社會 帝國主義的蘇聯則"漁翁得利",成為世界霸主。4、文革第一階段後期,蘇聯要打中國時,美國從要打中國變成要救中國的戰略轉化及其因 果關係。5、毛澤東為避免先美後蘇兩次對華核戰爭危險的高瞻遠矚、深謀遠慮、先見之明、提前准 備的"廟堂"戰略之算。6、毛澤東的文化大革命救了中國自己,也救了美國和歐洲,又調動美國化敵為友,反過來 救了中國,卻把蘇共和蘇聯拖入了失敗之途。7、從避免核戰爭的戰爭角度認識和評價毛澤東發動第一階段文化大革命的驚人作用和巨大 威力:通過文革使中國制止了先美後蘇的兩次核戰爭災難而獲得了國家安全,並使中國 衝出蘇共陣營,終於打破堅冰實現了中美關係和與西方關係改善而相互接近。中國由此 開始走出封閉,邁向世界,並成為世界獨立一極而與美蘇形成三足鼎立之勢,這也為以 後能夠改革開放創造了條件。8、國家戰略退卻的文革第一階段結束後轉入戰略防禦的反攻階段,即文革第二階段。9、毛澤東論戰略防禦中的由退卻轉向反攻。10、文化大革命--一場在當時條件下除毛澤東一人以外無人知曉和懂得的毛澤 東兵法"謀略戰爭"。注 釋【注1】美國前國防部長羅伯特·S·麥克納馬拉著:《回顧-越戰的悲劇與教 訓》,第109頁。作家出版社1996年10月出版.【注2】同上,第44頁.【注3】同上,第330頁.【注4】炎勇編著《遏制與反遏制》中冊,第469頁。時事出版社1997年出版.【注5】同上,第473--476頁.【注6】解力夫:《越南戰爭實錄》下卷.第377頁. 世界知識出版社1993年版.【注7】同上,第376--377頁.【注8】同上,第381頁.【注9】同上,第379頁.【注10】同上,第351頁.【注11】同上,第350頁.【注12】同上,第375--376頁.【注13】同上,第381頁.【注14】同上,第380--381頁.【注15】同上,第352--353頁.【注16】王仲平、夏立平著:《美國核力量與核戰略》第176--177頁。國防大學出版社1995年8月出版.【注17】解力夫:《越南戰爭實錄》下卷.第381頁. 世界知識出版社1993年出版.【注18】同上.第376頁.【注19】同上.第389頁.【注20】同[注4].第534--535頁.【注21】李連慶主編:《中國外交演義》,第226頁,世界知識出版社1995年出版.【注22】同[注17],第363頁.【注23】黃甫生、匡興華、黃小龍編著:《核危機秘聞錄》第250-252頁。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8月出版.【注24】修義嵩、高緒之著《世界導彈秘聞》,第249--253頁.國防大學出版社1993年12月出版.【注25】解放軍政治學院、解放軍報編輯部編:《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名詞解釋,第17頁。長征出版社1981年出版.【注26】同[注17],第354頁.【注27】同[注4],第484--485頁.【注28】同[注21].【注29】同[注21],第226--227頁.【注30】同[注17],第353頁.【注31】同[注17],第355頁,372頁.【注32】同[注17],第363頁.【注33】同[注17],第373頁.【注34】同[注17],第375頁.【注35】同[注17],第393頁.【注36】葉衛平著《國際衝突縱橫論》第70-71頁。北京工業大學出版社1993年出版.【注37】同[注17],第372頁.【注38】同[注21],第231頁.【注39】同[注17],第395--396頁.【注40】同[注17],第372頁.【注41】同[注17],第373頁.【注42】同[注17],第384頁.【注43】劉書林:《走向新世紀》第63--64頁.北京工業大學出版社1993年出版.【注44】同[注16],第171--173頁.【注45】同[注4],第288--291頁.【注46】同[注23],第123--142頁.【注47】同[注4],第423--427頁.【注48】同[注17],第420頁.【注49】王國強著:《美國有限戰爭理論與實踐》第107頁.國防大學出版社1995年8月出版.【注50】同[注21],第39頁.【注51】同[注16],第144--145頁.【注52】師哲回憶錄:《在歷史巨人身邊》, 第406--407頁.中央文獻出版社1991年版.【注53】同上,第410頁.【注54】同[注21],第42頁.【注55】《毛澤東選集》第一卷,第181頁.人民出版社1967年5月版。【注56】同上,第183--184頁.【注57】《毛澤東選集》第二卷,第381頁. 人民出版社1967年5月版。【注58】同[注55],第161頁.【注59】同[注55],第212頁.【注60】同[注55],第197頁.【注61】同[注55],第198頁.【注62】同[注55],第196頁.【注63】同[注55],第206頁.【注64】同[注55],第198頁.【注65】石永言:《遵義會議紀實》,第303--323頁.解放軍文藝出版社1991年6月出版.【注66】王年一著:《大動亂的年代》,第356頁.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出版.【注67】同上,第358頁. 【注68】同[注21],第233頁.【注69】同[注55],第196--197頁.【注70】同[注55],第1852頁.【注71】同[注55],第213頁.【注72】同[注55],第166頁.【注73】同[注57],第459頁.【注74】中華人民共和國大典編委會著:《中華人民共和國大典》第668頁《兩位偉人的最後一次面晤》。中國經濟出版社1993年版.【注75】同[注4],第606--609頁. 【注76】同[注4],第619頁.【注77】同[注4],第611--613頁. 【注78】同[注4],第618頁.【注79】同[注4],第613--615頁. 【注80】同[注4],第615頁.【注81】同[注4],第638--639頁. 【注82】同[注4],第615頁.

作者簡介:上海嘉定人,1941年6月14日生於上海,曾是軍人,中國二戰史研究會會員, 在湖南工作近三十年。無黨派人士,自由撰稿人,自力從事戰略學術研究。著作有《陰謀與抗爭--肯尼迪總統被剌案起因剖析:豬灣事件》和《中國的戰略失誤》(美國美中文化出版公司出版)。 作者通訊地址:北京市海淀區香山普安店66號 郵編:100093 電話:82595702 電子信箱: jiapin_1@sina.com或jiapin_1@yahoo.com.cn 個人主頁: kk8259.w3.to 或kk8259.1t.cn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2: 馬英九先生的總統夢與台灣海峽的風雲路
2002: 2002辛酸的記憶
2001: 試論美國霸權的演變
2001: 愛國賊、 塔利班與義和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