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白夫長
萬維讀者網 > 軍事天地 > 帖子
首次指揮東海立體戰爭的張愛萍
送交者: 東海 2002年03月17日19:25:25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首次指揮東海立體戰爭的張愛萍一

1955年1月18日,在浙東的藍天碧海間,一隊隊“銀燕”呼嘯着掠過長空;一百多艘紅旗招展的艦艇 如支支響箭,齊向敵占島嶼一江山島射去!榴彈炮、海岸炮、野戰炮、船載卡秋莎火箭炮,同一時刻 怒吼起來,千萬發炮彈以排山倒海之勢,如雨點般地傾瀉在一江山島上。五顏六色的火焰吞噬着一 江山島。一江山島像一塊燒紅了的鐵,通體發亮。這幅無比壯觀的戰爭畫面,連戎馬半生的沙場老 將、前線總指揮張愛萍將軍也從未見過。

這是我軍舉行的首次陸、海、空三軍聯合渡海登陸作戰。仗打得非常成功。就在此前一個半月, 美、蔣在華盛頓剛剛簽署《共同防禦條約》,美國信誓旦旦地要和蔣介石集團共同“保衛福摩薩(台 灣)及其外圍島嶼”,誰知墨跡未乾,便“成了一張廢紙”。連美國駐台“大使”蘭金也沮喪地 說:“這盤棋的着法,完全是按共產黨的計划進行的。”

它的勝利不僅僅迫使蔣軍在浙江沿海殘餘不戰而去,而且連蹲在台灣海峽的龐大的美軍第七艦隊也 溜之大吉。

這一重大勝利,顯示了在幾年之間我軍從“小米加步槍”的單一兵種作戰,到“飛機加軍艦”的聯 合軍兵種作戰的偉大轉折,它開創了我軍戰史的新篇章!

當時,歷時三年的朝鮮戰爭剛結束,解放東南沿海敵占島嶼、繼續追殲蔣介石殘餘部隊的問題又提 到了議事日程。毛澤東指示華東軍區領導人:“形勢變了,準備打大杖,先解決浙江沿海島嶼,估 計美國不會有大的干涉。”我軍著名將領張愛萍被任命為浙東前線指揮部司令員,負責擬定作戰方 案。

國民黨雖敗出大陸五年,仍憑藉着美國飛機、軍艦和相對優勢的海、空打擊力量,不可一世。揚 言:“前有登步島之敗,後有金門島之殲,共產黨這些‘旱鴨子’只能在岸上呱呱叫!”很顯然,我 軍要遂行解放大陳列島之任務,必須深刻記取昨天的沉重教訓,縝密地組織一場陸、海、空的三軍 聯合作戰。

張愛萍從現代作戰原則出發,提出了在海、空軍的直接協同下,首先奪取既是敵方之要害又為我軍 較易得手之蕞爾小島——一江山島,同時佯攻披山島,得手後全力進攻大陳本島的戰役計劃。

當時不少人對把面積僅為二平方公里之一江山島作為戰役突破口表示異議。認為興師動眾打一場三 軍聯合作戰,實在是有點不值得。中央軍委副主席、國防部長彭德懷支持了張愛萍的作戰方案。彭 總指出,三軍聯合作戰在我軍還是第一次,因此必須充分準備,慎重初戰,攻則必勝。還要估計到 美國的可能插手。這一次,我們就是要用牛刀去殺雞!那時我海空力量均較弱,我們的艦艇大都來自 國民黨,裝備破舊,作戰性能差,還沒有真正擺開架勢同敵人進行過較量;剛從朝鮮戰場回來的我 航空兵,過去打的是陸空大機群空戰,不慣於打海空小編隊,有的上天后常常分辨不清哪是天哪是 海。就是承擔登陸作戰任務的陸軍,面臨的也是一個完全陌生的從來沒有涉足過的液態的戰場,大 多數戰士從未見過大海,是天生的“秤砣”,真是英雄無用武之地!張愛萍和浙東前指以大膽探索、 勇於進取的積極態度,要求我空、海軍在陸軍進行登陸作戰訓練準備階段邊打邊練,積極奪取戰區 制空、制海權。1954年11月1日至4日,我空軍首次對大陳、一江山之敵重要軍事目標和來自台灣的 錨泊敵艦實施猛烈轟炸,共出動轟炸機112架次,投彈1154枚,予敵以重創。接着在11月14日凌晨, 我海軍魚雷快艇部隊出擊,一舉擊沉蔣軍“太平”號主力艦,開創了人民海軍自創建以來的最重大 的勝利!1955年1月10日,我前線航空兵部隊抓住敵艦因風大而不能出海的戰機,又狠狠打擊了錨泊 在大陳港灣上的蔣軍艦艇,一舉擊沉擊傷其5艘。至此,我前線部隊極大地削弱了蔣軍的海空有生力 量,牢牢地掌握了戰區的制空、制海權。

那時候我軍的現代化建設,如同呱呱墜地的嬰兒。從觀念到裝備,從知識到經驗,都是一片懵懂。 為了儘快實現我軍現代化,黨中央曾經聘請了一批蘇聯軍事專家,到各部隊進行具體幫助。

顧問們在一次研究一江山戰鬥如何打法的作戰會議上,竟滔滔不絕地講起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諾曼 底登陸戰”來,令這些在兩萬五千里長征中吃足苦頭的老將們越聽越糊塗,越聽越不耐煩。到會的 華東海軍司令員陶勇,華東空軍司令員聶鳳智、陸軍第二十軍副軍長黃朝天等都是久經沙場的老 將。會上,他們直率地談了自己的不同看法和主張。

誰知,他們的發言觸惱了蘇聯顧問。張愛萍用腳在桌下踢了踢正在發言的陶勇,示意他說話注意方 式,不要傷了和氣。無奈性格直露的陶勇還是照講“顧問講的根本不適合一江山的實際情況 ……”之類。

顧問不高興了,一氣之下夾起文件包退出了會場。

這下壞了,得罪了蘇聯老大哥可是個嚴重的政治錯誤啊!這時張愛萍卻很瀟灑地笑了笑道:“顧問走 了也好,讓我們自己來決定自己的問題吧!”他接着說:“兵書上說得好,‘兵無常勢,水無常 形’,運用之妙,存乎一心嘛!還要這樣那樣的框框幹什麼?!從實際出發,有什麼條件打什麼仗嘛!我 認為,只要依靠群眾群策群力,結合現實情況,很好地發揚我們的老傳統,也能解決現代化作戰中 的新問題!”

前線指揮部當即提出了“土洋結合,土法上馬,有什麼條件打什麼仗”的口號,從張愛萍到前線各 級指揮員都自覺走群眾路線,解決了許多過去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新問題。比如,按照外軍的一 般作戰原則,海軍艦艇作戰,應由海軍自己的航空兵擔任掩護;登陸戰鬥應由海軍陸戰隊擔任。可 我海軍航空兵還剛剛組建,海軍陸戰隊根本就沒有,張愛萍就確定海軍航空兵統一歸空軍指揮,共 同執行護航、支援登陸作戰和奪取制空權、制海權的戰鬥任務;登陸作戰任務,則由經過島嶼作戰 鍛煉的陸軍第六十師擔任登陸搶灘和海島縱深作戰任務。

蘇聯顧問認為登陸戰鬥應夜間航渡,拂曉登陸,如白天實施登陸戰會導致失敗。但是張愛萍詳細分 析了一江山島的特殊條件,我徵用船隻性能不一,又無協同作戰經驗,以及我已基本掌握了制空制 海權等情況,斷然採納了中午開始航渡,十四時三十分滿潮時登陸,黃昏前結束戰鬥的建議。

還有,按照各國現成的經驗,登陸點一般都應選在灘頭。但是一江山島四周懸崖壁立,怪石嶙峋, 是個幾乎沒有海灘的島嶼。張愛萍與陸、海軍指揮員一起,經過在近似一江山的小島上親身試驗 後,一改先例,決定將登陸點選在不易登陸,為敵忽視,大陳之敵炮火不易打到而又便於我奪取敵 主要支撐點的山岬突出部。

這些獨特的戰法,後來為一江山島之戰的勝利而證明了它的正確。

一江山之役組成有:三個軍種,十七個兵種,二十八個戰術群,包括有強擊機、殲擊機、轟炸機組 成的空軍,有護衛艦、炮艇、魚雷快艇組成的海軍,有岸炮、艦炮、火箭炮以及諸多陸軍火炮組成 的炮兵,還有工程兵、通信兵、防化兵等等。

按照作戰計劃,戰鬥發起後一江山島上平均每平方米將有兩名步兵,每公里正面將有二百門火炮, 每公頃將要傾瀉1211發炮彈、25枚炸彈。槍子兒是不認人的,這麼高密度的作戰,給部隊帶來了許 多新的戰術問題,張愛萍為此專門召開了會議。張愛萍在會上提出了一個響亮的口號:三軍協同首 先要同心!大家都要互相串串門,走走親戚。各軍兵種都要樹立以步兵的需要為需要,以步兵的勝利 為勝利的整體思想。他風趣地說:“看來,協同作戰要立一條規矩:只准共軍打‘國軍’,不准共 軍打共軍!”

協同的思想問題解決了。技術問題則由前指參謀長王德帶領陸、海、空三軍作戰處長經過精心運 籌,周密調查,科學計算,制定出了一個完美的《三軍協同計劃表》。對陸、海、空、炮戰鬥人員 的每時每刻、每個動作,都進行了嚴格的區分與規定,使三軍將士可以放心大膽地在一江山這個狹 小的戰場上自由馳騁衝殺,而無“共軍打共軍”之虞。

總參謀長粟裕曾於11月30日簽發作戰命令,要求華東軍區於12月20日左右攻占一江山島。但就在12 月2日,美蔣便在美國華盛頓簽署了所謂《中美共同防禦條約》。12月17日張愛萍一行進入戰位時, 突然接到中央軍委總參謀部的電話。電話的中心意思是:18日發起對一江山島的攻擊為時過早。過 早發起進攻,受挫後將會造成不良影響。中央軍委要求張愛萍考慮是否推遲對一江山進攻的時間。 在南京的有關負責同志,也打電話給率領陸軍主攻部隊正向攻擊出發陣地開進的二十軍副軍長黃朝 天將軍,責令他把部隊拉回來。

這使張愛萍深感意外。他擔心好不容易發動起來的部隊戰鬥情緒將受到影響。兵書云:謀可深而不 可疑。臨陣猶疑,這是兵家之大忌!恩格斯也曾說過,放棄有利時機去對付敵人,就是犯了戰爭中所 可能犯的最大的錯誤!面臨着打與不打的抉擇,張愛萍立即與王德交換意見。王德堅決支持了他的想 法。於是張愛萍拿起電話,當機立斷地對軍委總參謀部分管作戰的陳賡副總長,表示了戰役發起時 間不變的決心和意見。

張愛萍的意見得到國防部長彭德懷的全力支持。報請毛主席後,毛澤東指示由彭德懷決定。彭總決 然地同意了張愛萍的建議。

部隊向進攻出發地開進那天,張愛萍把三個主攻營長和兩個團的幹部召進一個密室。宣布:“今天 找你們五個人,是為了做一個假動作。具體做法等一會由王德同志來講。現在我宣布一條戰場紀 律:王德同志講的假動作,只許你們五個人知道,如果發現有第六個人知道,那就小心你們的腦 袋!”

王德說:“前指決定,為了迷惑敵人,參戰部隊要以與公安部隊換防的名義,今夜從穿山半島出 發,於明日拂曉到達石浦港。到了石浦鎮,一切均應按換防的要求進行。該號房的號房,該交接的 交接。部隊則可進居民點安排宿營。總之是到石浦駐紮的,不能讓部隊和群眾引起任何懷疑。只有 到了十七日夜,部隊上船啟程後,向進攻出發地開進時,才可以公開宣布攻擊一江山的作戰命 令。”一切均按前指的決定進行。不要說鬧得老百姓摸不着頭腦,部隊連以下幹部也信以為真。

17日下午,我轟炸機對披山島實施了佯動轟炸,浙江軍區又組織了十餘艘機帆船,抵近披山島實施 佯動炮擊。攻擊一江山島那天,我又派了少數轟炸機配合浙江軍區某部佯攻披山島。弄得敵人真真 假假,難分難辨,大陳地區司令劉廉一始終蒙在鼓裡,當天上午他還在給一江山之敵布置下一周訓 練計劃。直到我進攻的艇隊出現在敵視線內的前幾分鐘,劉廉一還沒有對一江山之敵的告急引起足 夠的重視。回電說:“不要驚慌,共軍不可能發起進攻。這是帶騷擾性的襲擊……”

此役,我軍全殲守敵共1086人,其中擊斃519人,俘虜567人。

美國為了表示忠於《協防條約》,其第七艦隊司令普賴德率大小軍艦83艘,氣勢洶洶地駛入了大陳 海域。其中,航空母艦便有六艘之多,碩大如小島,看上去着實嚇人,整個東海海面敵艦黑壓壓一 片,籠罩着一派大戰將臨的嚴重氛圍。美海軍部還揚言:“目前對大陳島的任何進攻,都將被美國 解釋為干涉第七艦隊的任務。這種干涉可能遭到美國方面的報復。”

我前線三軍將士根本不理美國的那個茬!我空軍轟炸機群按照張愛萍的命令,於解放一江山的次日, 用重磅炸彈給大陳之敵飽餐了一頓。當晚,我海軍魚雷快艇部隊還在大陳附近海域,又擊傷了 敵“寶應”號炮艦一艘。我高射炮部隊對入侵美機照打不誤,並擊落入侵我一江山、頭門空域之美 海軍艦載飛機一架。事後,美軍方啞巴吃黃連,不敢吭聲。後來有香港記者問起,才羞羞答答地詭 稱:“那是我們的一架偵察機,飛行員飛錯了航向……”而龐大的第七艦隊唯一所能做的,便是幫 助蔣介石殘餘軍隊和他們自己的全部艦隊徹底地從浙東海域和所有島嶼逃之夭夭!在凱旋的歸途中, 張愛萍突然想起一件事。他拍了拍身上的照相機,不無惋惜地對同車的王德道:“你看,我的照相 機一直背在身上,卻始終沒有想得起要用它。真是遺憾啊!”

王德聽了深受感動。說:“是啊,您的思想壓力是太大了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