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白夫長
萬維讀者網 > 軍事天地 > 帖子
內部人士披露首次亮相的東風26為何令美如此緊張
送交者: 力挽狂瀾 2015年09月07日20:16:53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東風26導彈

東風26導彈

  勝利日閱兵,再沒有比東風26更讓人驚喜了的,其他的東東要麼你見過,要麼你聽說過,不是眼熟就是耳熟。而東風26,僅就聽到而言,也是零星的,更關鍵的是,它的反艦功能,即便是嗅覺極其靈敏的外媒,也從未提及。說到保密,這大概已是極致。

  閱兵解說詞都是由相關部隊自己提供。由於時間有限,各方都想在有限的文字裡提供最大限度的信息。所以,只有對解說詞仔細分析,才能真正理解相關方的一番苦心。央廣的解說除了兩個主播之外,還多了一個以專家身份參與的梁永春。梁專家的話當然也不是隨便說的——那種場合沒有一句話是多餘的或隨意發揮的。

  下面我就綜合各版本解說,告訴你東風26到底好在哪裡。

  第一,關於通用性。解說詞裡既告訴我們東風26核常兼備,又說它可以打擊大型水面戰艦。你從中能讀出什麼潛台詞呢?——東風26至少有三個型號:核的,常規的,反X母的,而這三種彈頭可以共用一個發射架,在執行不同任務時換上相應的彈頭即可,這就是所謂的通用性。考慮到東風26的研發歷史,顯然這三種型號不是過去從原型到甲乙丙丁的一路改進的模式,而且一開始就確定上馬了,打個形象的比方,是從同胞兄弟的模式調整到孿生兄弟的模式。東15東21東31東5都是前一種。相比之下,後一種模式發射架共用,可以實現一支部隊多種能力,大大節約了人力和各種保障維修成本。美軍的戰斧和AGM86都是這個思路。

  第二,關於無依託發射。彈道導彈的機動發射並非想我們想象的那樣隨便找個地方停下來就能打,它需要有預設陣地。一方面發射對場坪的硬度有要求,另一方面各種坐標也需要提前測量好,否則影響精度。所謂機動發射,只是在若幹個預設陣地中選擇一個。而無依託發射,就是絕對意義上的機動發射,走哪兒打哪兒,完完全全無法預測,它所需要的能力如上所說:不在乎場地堅硬與否,坐標測量分分鐘搞定。容易嗎?不容易!

  第三,關於射程。為什麼常規導彈射程通常在幾百到一千多公里?因為慣性制導距離越遠,精度誤差越大。常規導彈威力本來有限,誤差大了就更不管用,而核彈頭毀滅力驚人,打的準不準不是很重要。現在我們可以從結果倒推:東26既然能夠實現中遠程的常規打擊能力,就說明它的精度是有保證的,而如果想要保證它的精度,單純慣性制導是不夠的。用了什麼新的方法呢——我也不知道。總之,東26的射程使我國有了對第二島鏈目標進行威懾和打擊的能力,考慮到近些年X國軍力部署從第一島鏈向第二島鏈轉移的趨勢,我想說,第一,東26的問世不是偶然的,第二,接下來X國恐怕又要想新的辦法的,不然安德森空軍基地的戰略轟炸機,阿加尼亞海軍航空站的飛機,阿普拉港的核潛艇可都危險嘍!

  第四,關於反艦。這是東風26最大的秘密!與東風21D相比,我想東風26在反艦方面可能有如下優勢:第一,打的遠。X國想通過使其X母遠離我海岸線的方法確保其安全,當然這個遠離也不能超出艦載機的作戰半徑,如果經過空中加油或使用無人攻擊機,還可以更遠,但也不可能超過1500公里。那麼現在有了中遠程的東風26,那個龐大的X母還能往哪裡躲?第二,技術更先進。這一點是我推測,畢竟前後隔了好幾年,現在技術發展這麼快,加上前面的經驗教訓,後來者更好幾乎是必然的。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4: 擁有精明戰術的普京是戰略上的大傻瓜
2014: 比較明清的地圖,誰收回了中國疆土一目
2013: 敘利亞化武事件凸顯中俄是地球村的禍害
2013: 我戰艦編隊抵新加坡:男女水兵站坡精神
2012: 內幕:希拉里訪華又碰了一鼻子灰 空手
2012: 環球時報:如果日方為了釣魚島冒軍事沖
2011: 沒有見過比作者更無恥的了!連對手都敬
2011: 美國高科技禁運中國 還能維持多久?
2010: 值得深思:中國海軍夢寐以求的航母竟是
2010: 中美過度軍演是相互震懾警告還是軍備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