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白夫長
萬維讀者網 > 軍事天地 > 帖子
雜談中國戰略抉擇、中朝關係和東北亞 (二)
送交者: 力挽狂瀾 2016年01月07日22:27:44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雜談中國戰略抉擇、中朝關係和東北亞 (二)



上聯雜談中國戰略抉擇、中朝關係和東北亞(一)


要搞清除朝鮮想要什麼,不能不分析從建國就掌握朝鮮一切絕對權力的領導人,金日成金正日父子。

拋去意識形態和政治立場,單純從一個歷史人物的角度看金日成,他的才幹並不突出。他一生當中幹得最突出的一件事情,就是發動朝鮮戰爭(當然具體當時韓國的李承晚大統領也想統一朝鮮半島,但遠沒有北方的金首相準備得完善)。北方的朝鮮雖然占了種種天時地利人和以及關鍵的發動戰爭主動權,但金日成仍然沒有能力將李承晚的韓國政府迅速一舉消滅,最後將統一戰爭打成了一鍋夾生飯,要中俄出來收拾殘局才生存下來。以現在馬後炮的條件回看金的統一戰爭,他應該有很大機會贏得那場戰爭。其一他可以將戰爭推遲一年半截,用這段時間大力滲透南方政府和軍隊。當時左翼思潮席捲全球,金如果肯花時間定會有斬獲。在人民軍勝利推進的時候南方軍隊譁變政要投降,美軍肯定束手無策。另外美軍當時正在考慮撤出韓國。沒有美軍在南方或不能及時援助南方,戰況一面倒的結局幾乎可以肯定。但金不願意等。其二,金可以同中共緊密合作,要求中共幫他守後方,他自己全力攻釜山。相信中共會答應。他最後攻下釜山的能力還是有的。但金沒有這麼深遠的戰略眼光和胸襟,連進攻南方都瞞着中共,生怕中共蓋過他在朝鮮勞動黨(共產黨)的威望。最後志願軍能救他一命,算他命大。

金日成做的第二個比較突出的事情是在朝鮮戰爭結束之後迅速清除朝鮮內部北京和莫斯科兩方面的影響力,即所謂的延安派和莫斯科派,鞏固自己在朝鮮的絕對權威。在傷害了中蘇利益之後,金仍能遊走在中蘇之間左右逢源,得到超出朝鮮本身份量比例的軍事經濟支持的手法可圈可點,不過,同樣的結果越南也能做到,因此金在這方面的能力也不能說特別的突出。不過,金日成畢竟還是同毛澤東、斯大林同一代的人。有那一代人的基本共同行為模式,譬如強烈的意識形態立場、堅定的敵我集團意識和明顯一致的左翼、即所謂無產階級和工農大眾求翻身解放的政治理論的認同等等。

到了金正日,這些模式已經相當的模糊。金日成傳位給金正日的本身,意味着嚴重違反了共產黨的政治理論和道德規範,開倒車走回以共產黨觀點來說是反動落後的封建主義道路。金日成表現出清楚並在乎這種行為的對他自己的主義信仰的反動,因此長期對中蘇盟國隱瞞這個決定。到了金正日,這種信仰已經基本消失,最近朝鮮勞動黨在黨章種完全剔除有關共產黨的一切相關基本論述就是證明。今天的金家政權已經變成了一個擁有斯大林蘇式經濟體制的個人崇拜邪教式封建王朝,比全球歷史上任何一個封建王朝對國家和社會有更徹底的控制。而金家王朝以外界可以看得到的目標就兩個,統一朝鮮半島和延續金家王朝的統治,而且,在金家個人獨裁的條件下,為達到這兩個目標可以一切手段無所不用其極,絕不以任何國際社會,包括東西方社會的一切行為規範為束縛。

因此,我們看到朝鮮的行為往往不像似一個有各種軍事、政治、外交專家組成或輔助管理的正常國家政權,而更像一個黑社會或極端宗教派系團伙。譬如派特工放炸彈炸民航機,在自己的邦交國境內放炸彈暗殺敵對的韓國政要、為訓練駐外特工而綁架當地普通居民來作生活文化方面的樣板教練等等。當然,我們或者看到美國的中央情報局或世界其他大國,包括一些道貌岸然西方國家的情報組織也會做,或可能會做類似的事情,但畢竟這些骯髒手段在國際社會是受到譴責的,只能偷偷摸摸地做,打死也不能承認。如果曝光,當事國家機關至少也要調查追究,懲罰當事人、以表示同這些行為劃清界限。這種普遍的人類道德標準最後令到美國國會也通過法令明令禁止美國情報機構在國際上的暗殺行為。世界上不會有第二個國家的元首會像金正日大言不慚地在到訪日本首相面前承認綁架日本平民到朝鮮,並導致其中一部分死亡而仍然自我感覺理所當然,甚至還有說了實話給出了真相日本人應該讚賞的意味。生動地說明了金正日對外界世界價值觀念的無知幼稚。

許多公開證實或可信的信息表明金正日是一位腦筋靈活、反應迅速、非常自負、喜歡異想天開、情緒不穩的人物。五短身材的他,常被外界捕捉到穿了非常誇張的高跟鞋的畫面,顯示出他有非常自卑的一面。另外種種跡象顯示金沒有什麼思想道德之類束縛,可以為達到目標不擇手段。他能被證實的背景童年就失去母親,父親應該也沒空管教他。但以他父親的權勢,他應該在沒什麼人敢逆他意的環境下長大。據說他小時候最害怕的就是三叔父金英柱(金日成,原名金成柱,是三兄弟的老大,老二金哲柱在朝鮮建國前去世),據說有如老鼠見貓一般。以儒家傳統深厚,講究尊卑長幼的朝鮮社會而言,似乎是個合理的情況,金英柱恐怕是唯一會替兄長看管幼時金正日的乖張行徑。但除此之外,金正日可以算得上朝鮮最有資格無法無天的兒童。成年後的金正日,在金日成的安排下,接班基本順利。表現出來的才幹似乎在文藝方面。導演了一些還算過得去的電影舞台劇之類,據說目前朝鮮招待國賓的十萬人操“阿里郎”,就是出於金正日的手筆。外界可以觀察到的金正日的作為,似乎就是多次異想天開式的特工對韓國的襲擊,用意在打擊八十年代韓國表現出開始超越朝鮮的趨勢。金日成還能擺出架式同韓國打了一仗,到了兒子金正日,只有今天被稱為恐怖分子的類似招數。如果說他有什麼突出的成就,似乎就是能清除所有內部政敵,包括了他小時候懼怕的三叔,牢牢掌握着朝鮮的最高權力,並開始傳到下一代手中。中國領導人鄧小平有一句廣為流傳對金正日的評價,說“他是個一無所知的糊塗蛋”。

對中國比較關鍵的信息是,同他父親金日成不相同,金正日幾乎沒有私下任何對中國有好感的跡象。在透露出來各種的描述當中,金正日除了非常喜歡中國烹飪里的魚翅湯之外,還未有任何未經官方修飾而又可信的信息說明金個人喜歡中國的任何事物。但相反的描述則有大量的披露。最低限度,同金日成因為在中國東北成長的背景中文漢語流利的情況不同,金正日似乎不通漢語,但相當高程度地通俄語。也有傳聞金正日至少懂一些日語甚至英語。這個情況一部分原因恐怕也是金日成所造成的。中國是朝鮮政權的救命恩人,早期也是朝鮮軍事經濟援助的兩大來源之一,到近期更是朝鮮國際上的唯一政治、軍事和經濟支柱。但朝鮮卻明顯地在中國面前清除中國在朝鮮歷史悠長的文化影響,包括讓金正日選擇性地不學漢語。這些公開的事實說明金日成有相當部分、金正日則完全徹底地對中國有關傳統、文化、事務的牴觸厭噁心理。金正日長子金正男在中國內地和澳門長期居住,公開場合僅使用英語同外界主要是記者交談。二子金正哲、三子金正恩都可證明懂一種或多種西方語言,但都無法證實懂漢語。在今天朝鮮以及金家王朝幾乎要靠中國才能保命的局面下,這種排斥同朝鮮語有廣泛相通的因而相對容易的漢語相當顯得不自然,多少說明了金家的內心世界對中國的觀感。(當然韓國也在做同樣的事情,不過中國在相當長時間內是韓國的敵對方,而不是如同朝鮮一樣是友邦兼保護國)。

金正日的任性無知但自以為是的個性,必然成為中國(以及全世界)同他溝通的嚴重障礙。中國大概不太指望能說服他什麼,反過來中國大概也對他大部分的異想天開不感興趣。

金家王朝自創(事實上是占用後來逃到韓國的勞動黨理論權威黃長燁的設想)用於代替全世界共產黨共同政治信仰的所謂“主體思想”,簡單的說,就是中國的六十年代在孤立時代口號“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翻版。表示不屈服外界、其實就是中國和蘇聯的意志,要自行其是。說好聽些,這個“主體思想”體現民族自尊自立的精神,所謂政治自主、經濟自立、國防自衛。說難聽一點,它也可以說就是要關起門來做皇帝,叫別人不可以說三道四。

朝鮮和金家王朝希望以自己的意志來主導朝鮮半島事務。換句話說,金日成金正日父子過去不願意讓中國蘇聯,今天特別不願意讓中國影響朝鮮、也不願意讓美國影響韓國、不願意讓中美俄日影響金家王朝掌握對整個朝鮮半島的未來走勢。再說白一點,朝鮮半島是應該由金家王朝掌握的。朝鮮發展核武器,就是這種“主體思想”的體現。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一九九二年中國和韓國建交是對金氏父子一個非常嚴重的精神打擊。這個發展基本宣告了朝鮮主導以武力統一半島最後希望的破滅。在這之前一九九一年蘇聯崩潰,朝鮮已經失去了兩大國際支柱之一,但朝鮮仍然還有中國這個曾經在同一個戰壕中一同浴血奮戰的同志。北京同漢城建交,表白了北京不會支持平壤武力統一南方。在北京自己仍然堅持不放棄武力統一台灣的情況下,卻不支持朝鮮武力統一南方,朝鮮所感到的不平、悲憤和絕望是不難理解的。中韓建交的震憾,非常可能是刺激朝鮮啟動或加大力度發展核武器和遠程導彈的原因。朝鮮或者希望核武器能夠代替中蘇的支持,也更能夠突出主體思想的功效。

對於有許多證據非常迷信武力的金日成金正日父子而言,核武器終極毀滅性武器的光環顯然具有某種逼使美國之難而退,徹底退出直接干預朝鮮半島事務的可能性。或至少可以作為同美國退出朝鮮半島的一個談判籌碼。間接的效果方面,也可以威懾中俄,特別是中國,少插手金家王朝不願意中國插手的朝鮮半島事務。

不過朝鮮和朝鮮半島的局勢發展,並不在金日成金正日父子的計算當中。其中最大的失算是南北整體國力明顯的由北強南弱從九十年代開始迅速而且看來似乎不可逆轉地轉變成南強北弱。而且在這個對金家難堪的趨勢當中,朝鮮的經濟不單單不僅趕不上韓國的發展,而是大幅度大面積地全方位持續萎縮惡化,甚至落得成為聯合國列出全球具有嚴重糧食危機的國家之一,其他在名單上的都是以非洲為主的極落後國家。

朝鮮的經濟窘境,顯然大大削弱的朝鮮國際地位,抵銷了朝鮮能借核武器同美國在朝鮮半島上實現“主體思想”計劃的討價還價實力。朝鮮核地位,實際上變成了朝鮮向美國和西方討經濟救濟的一個原來始料不及的尷尬的交換條件,有點類似一個餓得爬不起來,但手上還拿着刀的餓漢向路人討吃的,被路人要求將刀子先交出來再說的尷尬場面。無論這餓漢原來弄把刀的計劃是正當的還是別的,當自己將變成餓莩的時候,那把刀的意義也就完全失去。

除了局勢失算之外,朝鮮最嚴重的錯誤是整體的戰略判斷脫離現實。無論朝鮮是否擁有核武器,甚至朝鮮即使最終能打敗韓國統一朝鮮半島,美國從來都不認為朝鮮是一個現實上的對手,也不是一個潛在的對手。在東亞地區的中俄日都有資格成為美國的對手,唯獨朝鮮沒有資格。道理並不複雜,只是因為朝鮮是一個整體落後、缺乏突出資源的中小型國家,也沒有任何令人可信的跡象將會改變這種情況。美國重視朝鮮半島不是因為那裡存在着朝鮮,而是那裡存在着中國和俄國,以及目前是美國盟國的日本和韓國,到今天尤其是日益對美國世界霸權形成全面挑戰的中國。

因此情況就變得朝鮮不願意看到,看到也不願意承認的局面:美國不願意將朝鮮看成是個獨立的對手,無論是對抗,還是談判。

朝鮮對於在美國眼中“不是個東西”倒是十分在意的。朝鮮的虛幻的“強盛大國”情結註定它對世界上毫無爭議事實上的“強盛大國”美國是有種說不出口的崇拜。朝鮮強烈希望美國能像重視中國一樣重視它。要求美國單獨同它,拋開韓國、也拋開日本、特別是拋開中國,他們朝美兩國談朝鮮半島問題。

朝鮮要同美國單獨談,談什麼,怎麼談?朝鮮能單獨擺得上檯面的籌碼,美國根本看不上眼,有點應了中國的一句俗語“乞丐同龍王比寶”。兩國的實力單獨對比差別有如天和地。要打,美國可以有辦法將朝鮮打個稀巴爛而讓朝鮮根本打不着美國。要斗,美國可以制裁朝鮮,讓金正日連進口魚子醬也吃不上。朝鮮當然也可以制裁美國,不過美國完全沒有感覺。要和,美國可以幫朝鮮忙的地方多得數不清而朝鮮幾乎什麼都幫不上美國忙。當然,朝鮮可以說你不依我,我可以鬧。美國可以說你鬧好了,你鬧不到我。接著朝鮮說我鬧不到你,我可以鬧你的走狗韓國日本。我也可以賣核技術導彈技術給你的敵人。那麼問題又回到原點,美國就會說那麼我為什麼要同你單獨談,要談也要拉上韓國日本,三對一。而且最好拉上中國俄國作個見證保人,省得朝鮮說過的又賴帳不認,至少你朋友也在場。

金家父子的朝鮮“主體”思想,幾十年下來都無法在地球上最“強盛”的“大國”美國面前得到認可。美國不像蘇聯中國,還有些什麼要去求朝鮮的。美國完全不在意明天朝鮮在這個地球上完全消失。這種傲慢讓朝鮮非常懊惱,也引發朝鮮越發製造許多比它實際國力規模大得不成比例的各種麻煩。形成了一個反覆的怪圈:朝鮮鬧,美國介入談,然後在談的過程朝鮮美國發現各自都不願意給出滿足對方索求的籌碼,美國退出,朝鮮再鬧,周而復始。

在這個怪圈局面當中,中國一直採取一種在別人看起來是個完全旁觀的角色。中國有自己的苦衷:朝鮮不願意自己插手半島事務,美國也不願意滿足朝鮮自我膨脹的大國虛幻。自然,有時讓蠻橫的朝鮮教訓一下美國,或者讓蠻橫的美國教訓一下朝鮮,對中國來說也是件樂觀其成的趣事,只是這種趣事對解決朝鮮半島對中國國家安全造成的影響這種大事沒什么正面幫助。但目前中國所願意做的,也就是搭起個談判桌,讓大家能坐在一起談。這麼多年下來,除了中國自己,參加六方會談的都表示這樣談沒什麼用。但諷刺的是,也沒有任何一方可以提供比這個沒有用的六方會談更好的選擇。因為中國(在稍輕的層次上也包括俄國)不讓另一個選擇,美國和它的小盟國們軍事懲罰朝鮮,成為一個可接受的選擇。

朝鮮當然知道這個情況。躲在中國的保護傘下,喊“打”最大聲的反而是它。

這就成了一個僵局。

這個僵局既對東北亞朝鮮的同胞韓國國家安全造成影響,也對隔海的日本國家安全造成影響。對中國而言最關鍵的是對中國的發展戰略也造成了相當被動的牽制。中國多多少少被朝鮮牽着鼻子走而看來有點束手無策。

外界當然無從得知(或準確點說是確認)中朝之間交往的外交秘密。但從公開的信息可以看到,中國的確在努力嘗試說服朝鮮同自己一樣,走向改革開放。不過全世界都看得到,中國嘗試的說服力並不太有效果的情況是顯然的。

中國改革開放的經驗清楚地顯示共產黨對社會的傳統的高度控制的模式在改革開放過程中必然產生鬆動的現象,中共將這種現象叫作“資產階級自由化”。這個“自由化”對全世界的共產黨政權都有程度不等致命的威脅。

這個“致命威脅”的現象並非就是西方輿論樂意宣揚的所謂共產黨政權邪惡的證明。事實上,歷史已經證明了世界上的共產黨政權和非共產黨政權都一樣,有對其各自國家和民族利益來說既有進步正面的一面,也有反動或“邪惡”的的一面,包括美國和西方在內。近代基本上大都屬於比較相對落後的國家轉化成共產黨政權後對國家發展有高度計劃和高度控制。這種計劃和控制已經被證明在落後國家的某個發展階段上,比起西方體制在相同的發展階段更加有效率,更加有可能追上西方工業國家的發展。這也是共產黨政權成為西方最主要敵人的原因之一,超越了在意識形態上更加反西方的其他政治體制,譬如伊斯蘭世界。共產黨高度集中的體制讓政府能提供高效率的發展優勢,但同時也伴隨存在着抑制社會和個人在政府計劃外的全方位創新和發展的嚴重缺陷。這種缺陷令共產黨陣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二三十年高速發展後,開始顯現後繼無力的僵化疲態,又重新拉大同西方世界的差距。

中國所帶領的改革開放,以致後面蘇聯也跟進啟動改革,都是試圖尋求擺脫共產黨體制的這種天生缺陷的困擾,重新回歸原來對西方相對高速的全面發展和競爭。“改革”本身就意味着原來的一些什麼並不完美,或不正確而需要“改”。這對共產黨政權一直維持國家和社會最高權威的地位馬上產生否定的效應。因此形成了一個非常諷刺的局面,中共蘇共和其他共產黨政權試圖領導國家和人民走向發展進步的決策,實際上形成為否決共產黨政權領導資格的動力。用另一個比較形象的比喻,就像一劑可以拯救一個身患頑疾病人生命的良藥,同時也是非常可能讓病人當場送命的毒藥。

中國並沒有給朝鮮足夠的說服力,來保證改革開放這劑藥不會要了朝鮮的命。事實上,改革開放對於朝鮮來說,比中國、蘇聯、越南和東歐等改革成功或失敗的共產黨政權更困難更危險。除了藥的毒性發作本身可以要命之外,在毒性發作時旁邊還立着一個本身就有意要朝鮮命的死敵,韓國。如果說西方社會的富裕安穩能引起改革開放初期蘇聯、東歐、中國、越南人民有強烈但不切實際的幻想的話,韓國對朝鮮日益拉大的富裕事實差距幾乎無法避免引發削減政權控制後朝鮮人民對金家王朝的反叛甚至爆發起義。客觀地說,地球上每一個社會、每一個國家都有不同形式美化自己,醜化別人(尤其是敵人)的伎倆存在,但推行極端神化個人崇拜的朝鮮可以說是做的最登峰造極,最過分的一個。它如果同中國一樣改革開放,讓自己人民可以相對比較自由地看世界,讓世界相對比較自由的看自己,極其巨大的世界真實情況同朝鮮向自己人民宣傳的反差基本上等於狠狠地打自己的嘴巴,造成比任何其他共產黨政權改革都要強烈和激烈的認知崩潰。朝鮮人民會發現他們所生活的國度既不比別人幸福,他們的國家也不比人家偉大,他們的領袖更是非常地不怎麼樣,遠不是什麼太陽和人類救星之類的活神仙。他們活的比韓國同胞差很多。

朝鮮是明顯不願意學中國的。

那麼朝鮮的路在何方?

套用一個近年熱門的笑話,看來是中國走了朝鮮應該走的路,讓朝鮮現在變得無路可走。話歸正傳,當然朝鮮有路可走,問題只是走到什麼境地。我們可以猜一下。中國改革開放三十三年變化天翻地覆,我們就以大概三十來年的時空作一個猜測。三十多年後朝鮮會怎麼樣?

我們以一直到二 00 九年朝鮮的一貫行為作為參考來做推測。因為二 0 一 0 年開始,朝鮮的行為似乎有些變化,但這些變化仍然還沒有足夠的時間和效果來判斷是否有任何深遠的意義。我們在本文後部作一些討論。如果二 0 一 0 年出現的一些變化被證明只是朝鮮一貫行為模式的一些波動,那麼我們猜朝鮮未來的三十多年,對實現幾率的猜測,純屬個人觀點,不同的人肯定有不同的看法:

一、維持現狀。實現幾率 10% 。如果未來的三十多年裡,世界整體趨勢同過去三十多年沒有太戲劇性的變化,包括發生世界大戰或中美大戰、西方體系崩潰、或全球性的自然災難之類,那麼中國大致上應該能代替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經濟體。當然以人均計算,中國仍然只會達到中等發達水平,譬如達到或略超過今天韓國在世界上的相對富庶水平。如果朝鮮維持現狀,仍然堅持“主體思想”和“先軍政策”,那麼中朝的經濟水平差別將進一步拉大。中國當然也仍會一如既往地保持對朝鮮的某種程度支持,尤其是經濟支持,儘量維持朝鮮的生存。但也同過去三十多年一樣,反對朝鮮搞戰爭邊緣化政策,因此仍然繼續抑制軍援軍售朝鮮。朝鮮大概也仍然繼續發展核武器和彈道導彈,也仍然斷斷續續地搞戰爭邊緣化行動。朝鮮的常規軍備將進一步老化過時。在可預見的條件下,朝鮮經濟和常規軍力衰退的程度,大致上類似之前的三十多年。也就是說除了核武器和彈道導彈,朝鮮國力比今天更衰弱,因此也非常可能行為更加怪異。不過無論如何,只要朝鮮還是想生存(這個可能性倒不一定百分之百),朝鮮半島還是僅僅停留在戰爭邊緣但實際上打不起來。對中國來說,朝鮮這樣的未來三十來年曆程應該差強人意,“雖不滿意,但可以接受”。不過能實現的機率實在不高。尤其是朝鮮能否過得了金正日去世這個坎是相當有疑問的。而金的健康狀態幾乎可以肯定活不了三十多年,甚至三年也難說。即使如此,朝鮮的文化傳統、政治結構和人民相對統治者的溫順和真實的宗教式的崇拜心態都對朝鮮維持長期生存有一定的幫助。

二、平穩走向改革開放。幾率 20% 。這是中國最希望朝鮮選擇的道路。朝鮮如果擔心開始的那個坎,中國相信會十分願意拉朝鮮一把。這個從中國角度看來是理所當然的道路,從朝鮮的角度看是巨大的、完全的、徹底的政治改變。朝鮮一直感到最自傲的是獨立自主的政治格局,即使在政權危在旦夕的朝鮮戰爭低潮,朝鮮也試圖爭取中朝聯軍的指揮權。雖然在實際上,朝鮮如果沒有中蘇的大力援助支持,完全以朝鮮自力發展,恐怕成就會相當有限,甚至到生存也有問題,正如中國改革開放和蘇聯崩潰後朝鮮面臨的情況所證實的一樣。但朝鮮仍然高度強調自己的獨立自主,也獲得包括韓國在內的相當一部分海內外朝鮮人的讚頌,並以此資格來批判韓國對美國的依賴和追從,將之稱為美帝國主義的走狗和傀儡。朝鮮的“主體思想”,其實也就是政治獨立自主這麼一個主題。朝鮮要改革開放,沒有中國的大力支持很難辦得到。而朝鮮要得到中國的大力支持,不可能像以前一樣,對中國的利益可以隨意損害、藐視、忽略和不合作。朝鮮這種重大的政治轉折,最可能在具有維持政權優先次序不同想法的金正恩或其他朝鮮新一代領導人掌權後,或金正日在某種巨大震憾下醒悟到政權甚至家族的生存環境已經到了不變不行的的條件下才可能發生。

中國最近一二十年一直希望說服朝鮮走這條道路,雖然不能說一點沒有效果,但效果不明顯還是可以確定的。中國應該從國家安全的高度,加大力度研究如何使這個引導能成為現實。

三、朝鮮崩潰。發生幾率 70% 。三十年前中國走向改革開放,稍後蘇聯也啟動實行改革,並非兩國的共產黨政權閒得沒事幹而找來干的無聊事情。兩國都知道這種抉擇事關政權的生死存亡,但仍然分別都毅然啟動改革的進程,因為兩國的領袖都清楚看到了共產黨政權體制帶有先天性的致命缺陷。自己不動手進行改革,終將逃不過政權的衰敗甚至毀滅。當然中國當時的情況比蘇聯更差。蘇聯的體制雖然已經明顯表露出僵化和消沉,但再維持三幾十年並非不可能。全世界都沒有預料蘇聯會一夜之間崩潰。換言之蘇聯改革的壓力雖然有,但並不迫切。而中國在另一方面,已經到了非要馬上選擇繼續走文革開啟的極左道路、或回頭走蘇聯的道路、或大幅度改革開放的的關鍵三叉路口,必須擇一而行。然而無論如何,中蘇都共同清楚看到共產黨政權必須改革,否則沒有出路。靠中蘇援助而風光的朝鮮領袖比起要完全自己挑擔子的中蘇領袖視界短淺是完全不出奇的。但朝鮮並非因此就能不變來應萬變。朝鮮三十年來的國力每況愈下而看不到曙光的窘境完全說明了這種事實。朝鮮政權在一成不變的堅持下再能熬過下一個三十年的機會很低。朝鮮過去三十有跡象想變,但結果仍然保持不變,捨不得它的主體思想,同時也擔心改革本身也要命。未來未必有時間可以讓它改變自救。

朝鮮崩潰可以分成不同的層次範圍。最小範圍是金家掌權派的崩潰,譬如金日成的兄弟、金正日的兄弟、或金正恩的兄弟被政權的實力派譬如軍方或官僚體系,推舉出來代替目前的掌權派。這個幾率有 20% 。中範圍的是勞動黨造金家的反,將金家拉下台。在所有異議的高層人士都被清除出黨,國家變成事實上的王朝的現實條件下,這個可能性不太高,幾率大概不超過 5% 。最大範圍的是朝鮮政權崩潰,類似蘇聯和東歐大部分國家在九十年代所經歷的情況,幾率大概 75% 。

金家當權派崩潰或金家王朝崩潰對中國最有利。這兩種層面的崩潰都代表了金日成金正日父子相傳的主體思想的崩潰。朝鮮新的當權派幾乎毫無疑問要依賴中國的支持才能生存下去,否則朝鮮作為一個國家和政權將不復存在。

朝鮮的道路走到今天,越走越窄。人民的生活也越來越艱難。朝鮮政權和國家崩潰在未來三十多年當中,是一個非常可能發生的事件。崩潰可以由許多不同的導火線觸發。有些導火線不難想象,有些可能會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不管怎麼說,國家或政權的崩潰無論多麼激烈,總有一個過程。而這個過程的形式,有可能造成對朝鮮鄰國的危險和機會。我們將可以想象的情況作一些揣測,並基於這些揣測作一些討論。

世界上共產黨政權崩潰比較突出、同朝鮮的情況有借鑑意義的例子有東德、蘇聯和羅馬尼亞等國。其中東德和羅馬尼亞德起因有類似的情況,都是民眾的某種反叛活動在某種條件下形成一定的規模,最後超出當局可以控制的範圍。東德的情況是東柏林民眾在西柏林民眾的鼓舞下,開始大規模破壞柏林圍牆和越牆逃往西柏林。羅馬尼亞的情況是當局組織的大規模群眾支持當局集會變質了反當局活動的聚合點,進而形成了首都全市並迅速蔓延到全國的反叛活動。東德當局的對策是放棄對抗結果政權和平崩潰。羅馬尼亞當局的對策是試圖組織鎮壓,但結果失敗引起政權暴力狀態的崩潰。蘇聯的情況則是政權當局內部引起激烈衝突,其中一派利用民眾對共產黨的不滿情緒,爭取到軍隊的支持,最後導致政權崩潰。

朝鮮目前經濟情況惡劣,人民生活困苦,也已經數次發生了全國性饑荒。朝鮮人民在一兩代人的時間內看到不太久之前比朝鮮經濟還要次的資本主義敵人的韓國和社會主義盟友的中國今天的生活水平都大幅超越朝鮮,而自己的經濟則每況愈下,似乎越來越艱難。這種情況透過各種渠道源源不斷地傳遞到朝鮮國內。人民,包括了黨政軍各級人員積累大面積不滿情緒是可以預料的。正如蘇聯和東歐共產黨政權的崩潰,人民的這種大面積的不滿情緒是非常容易給政權體制內外的權力競爭者所利用的,只需要有點星星之火,便可燎原。讓我們探討一些我們可以想象到的崩潰的各種形式。

一、朝鮮的崩潰可以是典型的東德、羅馬尼亞式,譬如再次遇到大規模饑荒時民眾爭奪糧食、或往中國和韓國大規模逃荒時同維持次序或執行任務的軍警發生大規模衝突,進而引起部分同情饑民荒民的軍警倒戈並蔓延全國。這種情況尤其在金正日去世後,金正恩缺乏統領軍警的絕對威望和控制能力時特別容易發生。

二、另外朝鮮崩潰的導火線也可能來自統治階層內部,譬如親韓形式的兵變或政變。這種崩潰非常可能同韓國的策劃、組織和支持有密切關係,特別是類似目前李明博這樣的反朝態度強硬的右翼政府。親華形式的政變估計不容易自然發生。最重要的原因是中國從來沒有在爭取朝鮮民心軍心做過些什麼工作,因此要政變兵變的朝鮮人也不會想起來奔投中國。

三、另外也可能在朝鮮當局感到內部問題非常嚴重,為了轉移內部壓力,發動第二次朝鮮戰爭,既再次對韓國的統一戰爭,孤注一擲賭一把。如果中國在戰爭當中,或至少開始的時候保持中立,整體實力比美韓聯軍弱的朝軍在發動突然襲擊的效果過後,頂不住美韓聯軍的反擊的結果是可以預期的,即使使用核武器也於事無補。在軍事失利、乃至戰敗的情況下,朝鮮政權亦會面臨崩潰的危險或結局。

根據過往世界上其他類似國家同類事件的情況,這種情況從開始發生到塵埃落定一般快也要三五天時間。對於像朝鮮處於這樣政治地理位置,在該地區有重大利益的強權和鄰國毫無疑問都會希望事件的結局對自己有利,並有非常高的可能性採取相應的措施去引導事件向對自己有利的方向發展。在朝鮮有重大的利益的鄰國和強權首數韓國和中國,其次是美國和日本俄國。在這個三五天時間內,作為朝鮮南北鄰國的中國和韓國都有機會和條件迅速採取這種措施。

對於中國而言,採取措施最基本的目的就是保持朝鮮(相對於韓國)的獨立和穩定。這個目的是同韓國計劃統一朝鮮半島的目的是互相衝突的。中韓兩國誰能在對方動作之前達到率先達到自己的目的,誰就能造就東北亞在未來幾十年內對自己有利的格局。中國的優勢是國力遠比韓國強大,另外也是朝鮮的盟友,朝鮮政權的同志。中國的劣勢是如果朝鮮政權的崩潰是在完全喪失人民支持的情況下,中國的介入會引發成為中國和朝鮮反叛勢力的混戰而減低某種合法和正義性。韓國的優勢是同朝鮮為同一民族,朝韓雙方自從建國以來都有一直不間斷地重申民族統一願望。一旦朝鮮政權崩潰,韓國比中國更容易爭取到朝鮮民心。韓國的劣勢是朝鮮是一個有聯合國成員資格的獨立國家。在沒有朝鮮合法統治當局的邀請下,韓國在法理上並沒有太足夠干涉朝鮮內部事務的依據。

對中國來說,只要出手迅速果斷,在決定朝鮮局勢發展走勢上還是占有韓國無法比擬的優勢。在崩潰過程未結束之前,朝鮮政府還是朝鮮政府,它還是有權邀請中國介入朝鮮內部的事務。問題是中國是否能抓住這個一晃而逝短暫的機會?對在建立政權之後就一直將“不干涉他國內政”的外交原則掛在口上的中共,將是一個重大的轉變。

當然,中國也很可能行動過於緩慢、或者事情發生過於迅速,還來不及採取任何行動,朝鮮就完全崩潰了。朝鮮崩潰的結果,幾乎沒有太大的懸念會被對統一朝思暮想的韓國所吞併。

如果朝鮮半島被韓國統一,當然對中國產生不利的影響。在目前的情況下,無論是朝鮮統一韓國,還是韓國統一朝鮮,都對中國不利。當然由美國的盟友韓國統一朝鮮會對中國更加不利一些。畢竟六十年前,中國和韓國還是在戰場上的敵人,今天的位於北京的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裡面還展示着志願軍在朝鮮戰爭第二次戰役當中韓軍被繳獲的精銳部隊首都師白虎團的團旗就是這種敵對的鮮明證據。另外韓國社會瀰漫着向中國討古代高句麗國土的妄想,連在中國舉行的國際體育競賽中都出現女運動員打出“白頭山是我們的”的荒謬標語,可見韓國對其國民教育中國占領它領土的深度和廣度,完全不亞於中國民眾對釣魚列島是中國領土的認知。這會產生問題的。

不過,從另一個角度看,朝鮮被韓國吞併後的東北亞,雖然對中國遠說不上是一個理想地緣政治格局,但並不見的就此對中國的崛起造成嚴重的阻礙。反之,它除了負面的影響之外,也有一些正面的因素。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5: 白崇禧借刀殺人雜牌60軍喋血,湯恩伯臨
2015: 看看法廣之前報道,我只能說法國今天是
2014: 台灣軍情部門拿網絡假情報交差 獲500萬
2014: 俄德專家:共軍軍力落後,全靠濫竽充數
2013: 王希哲讀習近平劃時期講話一點筆記
2013: 軍委完成利益重組,200億小貪被推出祭
2012: 中華復興: 六枚巨浪-2連續水下發射成功
2012: 林曉:2012 戰爭迫在眉睫
2011: 美大規模消減國防開支 二十年來首次大
2011: 殲20隻是冰山一角:中國秘密尖端武器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