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白夫長
萬維讀者網 > 軍事天地 > 帖子
1633年中荷料羅灣大海戰
送交者: 嵐少爺 2016年03月20日19:04:24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1633年中荷料羅灣大海戰荷蘭戰敗每年向中國賠款12萬法郎中國控制了從日本到南海的全部東亞制海權


公元1633年,距離明朝滅亡已經只剩下僅僅十年的時間,國內旱災頻繁爆發,瘟疫猖獗,流寇不斷,關外滿清鐵騎屢屢扣關,明朝大廈將傾,而此時遙遠的東南沿海,日益強大的西方殖民國開始了對華的侵略戰爭,為首的就是荷蘭。


海上馬車夫的雄心
在英國成為世界霸主之前,荷蘭則是西方實力最強的國家。荷蘭瀕臨大西洋,手工業發達,但自然資源稀缺,本地市場狹小。許多荷蘭人外出從事商業活動,來往於世界各地,賺取了很多的錢財。荷蘭因此成為歐洲最富庶的地區之一。荷蘭是歐洲最早建立資本主義的國家,與英國的工業資本主義不同,荷蘭的資本主義是商業資本主義。荷蘭的海軍艦隻幾乎超過了英法兩國海軍的1倍,其船舶總噸位相當於英國、法國、西班牙、葡萄牙四國之和,成為名副其實、橫掃大洋的海上霸王。它們在世界各大洋游弋,保護本國商船,並從事海外殖民掠奪。在亞洲,1595年荷蘭人首次繞過好望角,到達印度、爪哇。



不久,荷蘭艦隊便在爪哇和馬六甲海峽兩次打敗葡萄牙艦隊,並且不斷追捕、搶劫中國商船,壟斷了東方貿易。



1602年,荷蘭成立東印度公司,專門控制這一地區的貿易,還一度侵占我國的澎湖、台灣。在美洲,



1621年成立西印度公司,把持西北非洲與美洲之間的貿易,並在北美侵占了一塊殖民地,建立了以新阿姆斯特丹(即今紐約)為中心的新荷蘭。



在非洲,荷蘭在東西方交通的咽喉,南非的好望角,修築要塞、營建殖民地,在那裡開闢種植園,保證過往船隻的淡水、糧食的供應。偉大革命導師馬克思稱當時的荷蘭為“海上第一強國”。



公元1624年(明朝天啟四年),荷蘭軍隊占據台灣,開始在台灣島內築城。荷蘭曾多次向明朝提出,由荷蘭壟斷明朝海外貿易的無理要求,都被明朝嚴詞拒絕,荷蘭因此悍然發動侵略戰爭,這個世界海洋霸主,決心用武力逼迫明朝就範。公元1633年(明朝崇禎六年),一場明朝和荷蘭之間的大戰終於爆發。到崇禎皇帝時,明朝海軍的綜合實力已經明顯退步,因此和西方海洋霸主荷蘭海軍相比,明朝海軍在裝備上明顯處於劣勢。


荷蘭海軍主力艦均為蓋倫船,這是一型極為優秀的帆船。通常擁有兩層或多層甲板。為了追求更強的火力,西方在船舶設計方面開始追求更大的船型。蓋倫船則成為這一造船思想指導下的產物。



而崇禎時代,明朝造船技術已經無法與明成祖的巨艦時代比擬,戰船大小通常只有長40米,寬6-7米,一般只有一層甲板,船頭和船尾各裝一門火炮。



其次,明軍火炮性能不如荷蘭海軍。中國火器落後於西方是不爭的事實,原因在於東方鐵礦含沙量大於歐洲鐵礦,無法製造極為優越的大炮,西歐大炮明顯向密集化與巨大化的方向發展,而中國火器卻向小型化發展。明軍迎頭痛趕也僅僅在明末與西方達到基本平行的狀態,但是明軍火炮的射程,一般只有3里;而荷蘭海軍火炮射程可達6里以上,性能穩定,一般不會炸膛。

明荷戰爭——東西第一帝國的激烈碰撞
公元1633年七月初七,荷蘭海軍在沒有任何徵兆,也沒有宣戰的情況下,派出13艘戰艦突然向明朝南澳大舉發動進攻,明朝守軍立即奮勇還擊,但荷蘭海軍卻採用聲東擊西的戰法。在南澳開戰後不久,迅速撤離戰場,而後快速攻擊福建廈門。


七月十二,荷蘭軍隊突然襲擊廈門,明朝廈門守軍毫無防備,損失慘重,15艘戰艦被焚毀或擊沉,荷蘭海軍成功從廈門登陸。



登陸後,荷蘭海軍立刻暴露出侵略者的本性,大肆劫掠,同時向明朝政府提出,明朝必須立即停止同其它國家的海外貿易,只能與荷蘭進行海外貿易,不然,荷蘭海軍將再度發動進攻。在荷蘭海軍的強勢進攻面前,明軍處於不利的境地。因為按照明朝的軍制,明軍每支部隊都劃定有防區,沒有皇帝的允許,任何軍隊都不准跨出防區之外,更不准在防區之外作戰。



因此明朝單個防區的部隊,不是強大荷蘭海軍的對手。要想擊敗荷蘭海軍,必須取得皇帝的允許,並建立一支有高級指揮官統一領導和指揮的明軍,才能與荷蘭軍隊相抗衡。



血戰料羅灣——誰主東亞

九月二十二,崇禎詔令全面迎戰。福建巡撫鄒維璉接到聖旨,崇禎皇帝嚴令懲荷。鄒維璉立即飛諭各地文武將吏,不許再談“互市”二字,“誓以一身拼死當夷”。10月12日,鄒維璉自省城抵達漳州,檄調諸將,大集舟師。以鄭芝龍為先鋒,高應岳為左翼,張永產為右翼,王尚忠為游兵,吳震元、陳夢珠記功散賞。安排停當後,散發海戰方略給各位將領。10月15日,他親自渡過海澄,誓師督戰。命福建巡撫鄒維璉統一調集指揮軍隊,堅決抵抗並嚴懲荷蘭侵略者。鄭芝龍本人動用了江湖令。他用自己的私人金庫對手下發出賞格:參戰者每人給銀二兩,若戰事延長,額外增給五兩。每隻火船16人,若燒了荷蘭船,給銀二百兩,一個荷蘭人頭給銀五十兩。



荷蘭軍隊得到消息,也找來大海盜劉香為其助戰,劉香這個漢奸率領50隻戰船,聽命於荷蘭侵略者。雙方摩拳擦掌,大戰漸漸逼近。



鄒維璉很有軍事才能。他針對明軍裝備弱於荷蘭海軍的現實,經過認真分析,因地制宜的制定了一套作戰方案,事後證明這個方案十分有效。



十月二十二,天色微亮,明軍開始進攻荷蘭海軍占據的金門島南部的料羅灣口。明軍主力一百五十艘戰船悄悄開到了金門島南部的料羅灣口,在那裡,正停泊着荷蘭-劉香聯合艦隊的全部主力世界海上第一強國和世界第一大帝國之間的一場大海戰終於爆發,因為戰爭地點在料羅灣,史書上稱這場戰爭為“料羅灣海戰”。



荷蘭海軍成戰鬥隊形展開,嚴陣以待。荷蘭戰艦位居中央,漢奸劉香的戰船分列於荷蘭海軍四周。明朝海軍從料羅灣東南角,分兩路突進。當時正是東風大起,明軍戰船奮勇沖向敵軍。在接近敵軍時,明軍將事先裝滿易燃物品的100條小船順風駛向荷蘭戰艦,然後明軍主力部隊猛攻荷蘭海軍,其餘部隊攻擊劉香的海盜戰船,於是火燒赤壁的一幕再次神奇的重現了。以鄭芝龍部隊為先鋒,順東風採取了兩路突擊,黑虎掏心的戰術。按照事先布置,明軍主力部隊全部直奔荷蘭艦隊,只以輔助部隊對付海盜船。同時,他們採用了荷蘭人在歐洲戰場從未見過的打法――火海戰術。明軍150艘戰船中,只有50艘是炮艦,其餘100條小船清一色的火船,隨着一聲令下,在大船火炮掩護下,百條火船蜂擁而上搭鈎點火。



荷蘭軍隊雖然在歐洲海戰中戰無不勝,也十分熟悉在海戰中使用火船的戰法,但是像明軍這種不怕死、猛打猛衝,大量使用無人火船沖向敵軍的“火海戰術”,還是第一次遇到。導致荷蘭軍陣大破,荷蘭戰艦2艘被燒毀,2艘被擊沉,一艘被明軍俘虜,其它戰艦在遭受重創後撤退,而漢奸劉香的50艘戰船則全軍覆沒。



荷蘭海軍撤退後,轉戰附近的青港、荊嶼、石灣,並且大肆搶掠。鄒維漣派明軍在福建銅山一帶守御,從十月二十二算起,經過八天八夜的激戰,荷蘭海軍終於承認失敗,狼狽而逃。



荷蘭海軍艦隊司令普特曼斯在海戰失敗後,立即辭去總司令之職,料羅灣海戰以明朝海軍獲得全勝而告終。


戰後,崇禎皇帝親筆寫下“天下第一清忠”的匾額賜予鄒維漣,以表彰他在料羅灣海戰中的卓越功勳。料羅灣海戰的勝利,也使明朝控制了從日本到南海的全部東亞制海權,並且規定:凡航行在東亞地區的船隻,都必須花銀兩購買明朝核發的通行證,否則明朝海軍有權予以攔截並攻擊。



明朝向荷蘭提出,荷蘭人不准到中國沿海,並且必須給予明朝戰爭賠償。戰敗的荷蘭人,乖乖聽從明朝的命令,賠償戰爭損失,並且此後每年向明朝繳納12萬法郎,荷蘭商船才被允許在明朝劃定的水域航行。



清朝的史書對料羅灣海戰記錄甚少,大概是因為此戰的指揮鄭芝龍降清後反被殺的不光彩結局,而事實上,料羅灣海戰絕對可算得上是東西方海上力量的大衝撞,幾乎動用了自己在遠東地區所有血本的荷蘭艦隊,面對日落西山的明王朝仍不能戰而勝之。從湃湖海戰到料羅灣,再到台灣收復戰,中國海軍用重創荷蘭艦隊的戰績,打完了他們在走向近代化之前的最後絕唱。此戰一舉樹立了中國的國際形象,也保證了西方國家在207年內不敢大舉進攻中國沿海,真可謂一戰換來207年太平。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5: 我軍狙擊手教頭批傳統單眼瞄準方式:無
2015: 深度:淺談果敢地區的前世今生 中國應
2014: 已經刷好舷號052D新驅再曝猛圖(圖)
2014: 外媒:普京對西方算賬 表明“多麼瞧不
2013: 傳徐才厚因谷俊山案被調查 入選湯燦的
2013: 海攀:我在美軍航母上的八年(48)
2012: 小日本叫囂按50年時效取得理論 2022釣
2012: 內幕:中國在釣魚島低調收拾小日本
2011: 給支支招,利比亞破局迫在眉睫
2011: 利比亞戰爭讓我想起60年前的朝鮮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