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白夫長
萬維讀者網 > 軍事天地 > 帖子
南海仲裁後“崇高”的門羅主義大軍壓境
送交者: 三把刀 2016年07月13日23:23:37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當地時間7月12日11點,海牙常設仲裁法院就菲律賓控告中國案(南海仲裁案)公布最終裁定結果,判定菲律賓勝訴。歷時4餘年、一拖再拖的南海仲裁案終於結束。然而南海問題的高潮卻才剛剛開始。

南海仲裁案裁定結果的揭曉終將近期以來南海的緊張局勢推向了高潮

一貫而明確的中國立場
在仲裁結果公布之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罕見地雙雙表態。習近平強調,中國在南海的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在任何情況下不受所謂菲律賓南海仲裁案裁決的影響。中國將堅定致力於維護南海和平穩定,致力於同直接有關的當事國在尊重歷史事實的基礎上,根據國際法,通過談判協商和平解決有關爭議。李克強則表示,中國政府不接受、不承認菲律賓南海仲裁案的所謂"裁決",這是維護國際法的舉措。作為直接當事國,中國將繼續根據《南海各方行為宣言》的規定,依據國際法,通過談判協商和平解決有關爭議。

與此同時,中國外交部也迅速發表了《關於應菲律賓共和國請求建立的南海仲裁案仲裁庭所作裁決的聲明》,再次強調了中國"明確的、一貫的"立場,"該裁決是無效的,沒有拘束力,中國不接受、不承認。"外界對此自然少不了輿論紛紛,指責中國仗自己勢大而欺凌小國,不遵守國際法庭對自己不利的判決。然而,早在2013年菲律賓首次掀起此案開始,中國的態度就一直未曾改變,這與該仲裁案的最終結果並無關係。

2013年1月22日,菲律賓時任政府單方面就中菲在南海的有關爭議提起仲裁。2013年2月19日,中國政府便鄭重宣布不接受、不參與菲律賓提起的仲裁,此後多次重申此立場。2014年12月7日,中國政府發表《南海仲裁案管轄權問題的立場文件》,指出菲律賓提起仲裁違背中菲協議,違背《聯合國海洋法公約》,違背國際仲裁一般實踐,仲裁庭不具有管轄權。2015年10月29日,仲裁庭作出管轄權和可受理性問題的裁決。中國政府當即聲明該裁決是無效的,沒有拘束力。而這一次,外交部、中國政府、國防部分別再次予以回應,表明"中國政府的立場是一貫的、明確的。不論仲裁結果如何,都不會影響中國在南海的主權和權益"。即使判定結果有利於中國,中國也一樣會將其視為"廢紙一張"。

仲裁案鮮明的政治色彩
此次仲裁結果否定了太平島、中業島等島礁的"島嶼"地位,轉而將其劃定為"無法產生專屬經濟區或者大陸架的岩礁"。然而這種明顯歪曲事實的裁決則更加地凸顯了此次仲裁案鮮明的政治色彩。

僅以台灣所轄的太平島為例,仲裁庭認為該島"依賴於外來資源和支持",不能"在自然狀態下維持穩定的人類社群的能力"。然而,這個南沙群島最大的島嶼,有5人常居於此,並長期為250名軍人提供給養。全島蓄積豐富的可直接飲用的地下水,通過5口井可為島民提供每日高達65噸的淡水量;另有的蓄水設備也可供應農作物的灌溉。其他如燈塔、醫院、觀音堂、郵局、發電廠、戶政系統等建築一應俱全。

對於該仲裁案的結果,可說是世人早就心知肚明。不過該仲裁庭對程序和法律適用牽強附會的程度卻實在令人咋舌。正因如此,中國外長王毅以"證據和事實認定漏洞百出"這種嚴厲的字眼來形容這個仲裁案,也就不為過了。

與其說這是一個基於法理的裁決,世人更加清楚地看清了它政治鬧劇的本質。一個公正的仲裁案本應為各方調停,達到妥善解決爭議的目的。但是最終的結果卻是常設仲裁法院以裁定海洋權益為名,干犯到了中國領土主權,將明顯可支撐人居住的島嶼劃定為岩礁。更為惡劣的是,這場仲裁案從一開始的主要目的就不在於裁定結果。

大國博弈之間,菲律賓只是配角
菲律賓外長亞賽(Perfecto Yasay, Jr.)7月10號便曾表示,"有利的裁決"不會給菲律賓讓中國離開有爭議領土的權力。王毅也於12號聲明,"南海仲裁案從頭到尾就是一場披着法律外衣的政治鬧劇,這一本質必須予以徹底的揭露。菲律賓前任政府在某些域外勢力的策劃操縱下,不經當事方同意,背棄通過雙邊談判協商解決爭端的協議,違反《南海各方行為宣言》中的承諾"。在這場政治鬧劇中,菲律賓不過是個配角。南海仲裁案的更深層目的則是將中國塑造成一個"以霸權欺人的國際秩序破壞者"。而至於除了中國以外,藏匿於陣後的另一個主角是誰,不言而喻。

如果說"南海仲裁案"只是一場政治鬧劇,那麼"南海問題"則是確切而實在的。近年來,中國外拒強權、內凝民心,重建國家目標等行為,使中國在從地區大國向全球大國蛻變的過程中邁進了一大步。對於王毅口中那個"域外大國"而言,這是決不可接受的。

上個世紀末,中國迅速崛起,而當這個"域外大國"終於從中東逐步抽身之後,便毅然提出將"亞太再平衡"作為其最重要的戰略方針。而在這戰略被提出前,南海周邊國家在《南海各方行為宣言》設立的協商機制之下所維繫的穩定局面便日益惡化。菲律賓前政府最終在自身利益驅使之下,任由"域外大國"策劃操控,令南海緊張局勢一步步升溫。所以說,這兩個大國之間的博弈,才是南海問題最根本的主因。

"域外大國"的門羅主義
既然"大國博弈"才是南海問題的主因,那麼這兩個大國各自又是如何看待這個問題的呢?

從中國的角度出發,這個"充滿爭議和不公的臨時仲裁庭代表不了國際法,代表不了國際法治,更代表不了國際公平與正義。在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問題上,中國不會接受任何未經中方同意的第三方解決方式,不會接受任何強加於中國的解決方案"。

而對另一個大國而言,卻複雜的多,當中既有虛偽、又有矛盾。兩百多年前,該國建國之初,其國父們懷抱着滿腔激情,將對人類文明的信心及憧憬注入了其憲法當中,然而,該國接下來的歷史演變,卻是一部表象與現實之間的對立戲,而其外交政策就更可用"崇高口號"與"虛偽行動"來形容。

在建制之初、國力不濟時,"事不關己己莫為"被奉為該國的外交圭臬。然而當實力漸長,該大國在全球範圍內的霸權擴張也就一步步的被理論化的設為了國策:

從19世紀帶有帝國主義特色,將西半球劃為自家後花園的"門羅主義";到20世紀初假借"公海航行自由、民族自決"等條例為名,行全球擴張、攪亂他國勢力範圍之實的"威爾遜14條";到一面打壓帝國,一面公開干涉他國內政的"杜魯門主義";再到以世界警察自居,將自身勢力侵入全球每個角落的當下--這個大國一面將霸權強推於外,為了保證自身利益不惜攪亂他國,而另一面卻還將自己包裝為"自由和民主的捍衛者"。

在今後國際政治當中,到底是應本着對真誠努力協商的一貫堅持,還是靠政治實力影響下的策劃操控?想來,只有當該大國傳統的門羅主義思想被根本剔除,世界才能迎來長遠解決衝突之道。

而至於到底誰才是那個"大軍壓境的真正元兇"?想來凡是心懸明鏡者,早都有了答案。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5: 假共葉公好龍胡亂折騰禍國殃民
2015: 不要喊醒他了,讓他安息吧!
2014: M1美械裝甲師不堪一擊 被輕裝伊極端武
2014: 六個外國流氓在北京當街侮辱酒醉男子,
2013: 上個世紀稱雄東亞20年的中國足球隊(組
2013: 俄媒稱埃及軍方已喪失凝聚力 無法阻內
2012: 中國軍艦擱淺 菲軍方說護衛艦在那裡已
2012: 關於半月礁擱淺,瞎說幾句
2011: 毛澤東創造歷史上皇帝的34個第一
2011: 惱羞成一怒:進攻台灣(四,完結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