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白夫長
萬維讀者網 > 軍事天地 > 帖子
俞力工:談歐盟的“對華武器出口禁令”
送交者: 俞力工 2005年04月20日12:22:23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俞力工:談歐盟的“對華武器出口禁令”

(作者俞力工賜稿)

本月15日,歐洲聯盟外長會議決定暫緩取消“對華武器出口禁令”。此決定令人憶及去年12月歐盟高峰會議所提出的“將於2005年取消該禁令”的決定。在此4個月歐盟本身似乎並沒出現任何變量,而究竟出於何種因素促使歐盟更改初衷呢?答案自然在於美國的強烈干預與中國人大所通過的《反分裂法》。

歐盟之決定取消禁令,主要是認為89年通過該禁令以來,中國情況已有巨大改變,其經濟不但大幅進展,又能夠在亞洲經濟危機期間扮演穩定腳色,甚至在國際經濟普遍停滯不前狀況下,還起着火車頭作用。就人權問題,一般歐洲國家也不得不承認,中國在言論自由方面也有巨大改進。除此,歐盟也也不願看到,在禁運限制下,反加強了中俄軍火貿易,限制了自己的貿易空間。雖然,歐盟十分明了,目前取消禁令的政治意義大於實際意義。這是因為從冷戰初期起,為了阻撓共產國家的軍需物質進口,便採取了許多限制措施。冷戰結束後,儘管“多國對外出口管制委員會”(COCOM,1949年成立)於1994年解散,但其後又成立了許多專門管制組織,以監控對某些國家戰略物資的出口。既然如此,美國又為何橫加干涉呢?

起初,即去年底歐盟提出要取消禁令時,美國政府提出的反對理由是,如此“會破壞台害兩岸的平衡”。此後由於不見歐盟的立場有所妥協,美國一方的態度便漸趨強硬。到了14號,即歐盟外長會議召開的數小時前,美國甚至以“取消禁令即是對美國基本利益的挑戰!”為威脅。

本來,歐盟內部對取消禁令就存在不同看法。反對作此決定者,尤以自由黨、綠黨和較親美國的東歐國家最激烈。但礙於德國與法國政府的積極推動,最初似有實現取消禁令的可能。後來眼看美國的反對並非外交姿態,而恰好此時(3月14日)中國人大又通過了《反分裂法》,於是,各國自由黨與綠黨便趁機以《反分裂法》涉及法律形式的“戰爭授權”為理由,提出了反對取消禁令的建議,由是導致15日的否決。

美國對歐盟外交政策的干預,據筆者的觀察,一是要突顯“美國在全球各個區域對安全問題具有最大發言權”(92年所定政策);更重要的是,布什連任後,呈現對華政策轉硬的跡象。究其原因,不外是美國內閣改組後,反華“鷹派”勢力大幅加強;其次則是阿拉伯國家紛紛退讓,使美國產生“勝利”、可以分手兼顧東亞事務、推動骨牌效應的信念。具體而言,當然是要利用最後的機會,在中國即將成為真正的經濟、政治、軍事大國的前夕,設法按美國的利益與需要,左右中國的前途。就最近中日之間關係的急劇惡化觀之,美、日似有把中國妖魔化為“恐怖主義國家”的傾向。果真這是最新策略,則自然既不願見到歐盟改善中國的國際形象,更不會允許中、歐之間進行實質性軍火交易。

16日歐洲媒體對取消“對華武器出口禁令”計劃受阻做了簡單報導後,幾乎就不再出現任何討論該問題的消息。歐洲如此淡化此事,顯示該問題的實際意義並非重大。除此之外,受到美國牽制畢竟是個不光彩的事體。過度的曝光,對己、對中國都非明智之舉。

2005/4/18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4: 是誰在出賣中國
2004: 也論龍應台先生之《為台灣民主辯護》
2003: 談我對解放軍的情況了解和分析
2003: 雲山之戰——王牌與王牌的較量
2002: 會挽雕弓如滿月(日暮途窮看東瀛 之三
2002: 中國曾想出兵印巴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