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白夫長
萬維讀者網 > 軍事天地 > 帖子
中國目光瞄準太空戰場
送交者: 趙國棟 2005年04月29日12:59:17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中國目光瞄準太空戰場

國際展望特稿:中國目光瞄準太空戰場(組圖)

神舟五號載人飛船成功發射。

點擊此處查看全部軍事圖片

國際展望特稿:中國目光瞄準太空戰場(組圖)

中國國家衛星指揮控制中心大廳。


中國已經成為歐洲“伽利略”衛星定位系統的合作夥伴。


中國“神舟”宇宙飛船模型。

  

  ◎ 編者按:拉里·M·沃特澤爾(Larry M. Wortzel)哲學博士,系美國華盛頓智囊《傳統基金會》外交政策與防務研究中心副主任,先後兩任駐中國軍事武官。本文最早出現在英國倫敦三軍學院防務與安全研究中心2004年4月12日出版的《中國最新軍事動態》雜誌上。
本刊編譯此文,並非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材料,僅供讀者參考。

  ★ 中國發展反衛星系統和太空作戰的努力

  本文作者認為,對於中國來講太空將是最新的一個戰場。從防衛的角度來講,中國正在尋求阻止美國發展反衛星武器和天基彈道導彈防禦系統。北京和莫斯科,通過外交渠道,已經在聯合國框架下達成了一項草案,該草案的主要內容就是限制太空的常規和核武器化。期間,從進攻的角度來講,中國軍方也正在考慮使用“寄生衛星”和“微型衛星”作為一種動能武器,以擊毀敵方的衛星或太空飛船,或者作為一個干擾敵方太空通信的平台。

  中國的安全機構對於美國在未來如何利用太空有充分的認識。在中國科學和防務機構的眼中,美國很有可能將手頭上的軍事通信無線技術用於未來的指揮控制系統以及天基激光攔截武器,另外還將藉此發展新一代全球衛星定位系統。美國國內公眾對於太空的非武器化、發展國際聯盟限制對太空的軍事使用,以及中國發展自己的武器系統和戰術用於擊毀美國的衛星和天基武器等方面還存在着很大的爭論。

  ★ 防禦戰略:牽制美國的太空計劃

  2002年6月27日,中國,另外還有俄羅斯、越南、印尼、津巴布韋、敘利亞在聯合國總部通過了一份草案協議,該協議將禁止在外層空間部署武器。草案通過前,中國和俄羅斯常駐聯合國代表團還就美國彈道導彈防禦計劃更為廣泛的議題進行了討論。北京和莫斯科的目的是阻止美國任何企圖對老里根政府時期就堅持下來的戰略防衛主導思想進行修改。

  許多美國專家相信,空基偵察跟蹤傳感器系統與地基傳感器、空基攔截器(SBI)的結合將會對敵方彈道導彈系統的防禦產生完美的效果。根據美國《傳統基金會》的一份報告,一套包括1000枚動能攔截器的空基系統能夠對付中國同時發射的20 枚CSS-2導彈,如果再部署12套空基激光器,那麼它能夠攔截中國同時發射的洲際彈道導彈的數量將是15至25枚。

  在布什政府退出1972年美蘇兩國《反彈道導彈條約》之前,北京與莫斯科實際上已經一起反對部署這種可能是最有效的彈道導彈防禦手段了。如果部署的話,這種防禦系統對於俄羅斯的影響不是很大,它仍然可能保留一支相當可靠的核威懾力量,但是將極大地限制中國本來規模就不是很大的核力量。而且,部署天基攔截器還削弱中國大陸新增加的準備用於攻擊遠東目標的中近程戰區彈道導彈力量。

  ★ 中國攻擊性反衛星計劃

  本文作者認為,中國領導人可能將反衛星系統和天基導彈防禦視作必然。根據美國國防部對中國軍事力量的最新評估,這份報告相信中國能夠在未來2至6年內部署反衛星系統。另外,從中國科學和軍事刊物得到的充分證據說明中國正在發展機動性更強的微型衛星,這種衛星可以縛在敵方衛星上擊毀阻塞對方,或者實施自殺性攻擊。

  這類計劃的證據只是推斷性的,以中國刊物上的文章為基礎,美國國防部並不能夠指出任何中國進行衛星武器試驗的證據。然而無論怎麼講,很明顯北京對於微型衛星和軍方所稱的“寄生衛星”情有獨鍾,它將繼續大力發展部署這種武器。

  中國的空間技術研究所一直在發展先進的反衛星武器,這就是“寄生衛星”。該系統通過像寄生蟲那樣附着對方系統之上然後干擾或破壞,達到攻擊敵方空間站、空間激光器或衛星之目的。在中國國內的《導彈與航天技術》雜誌上,研究學者探討了如何使用全球定位系統技術確定低軌道運行的微型衛星的高度。這份雜誌,在過去三年期間,詳細刊登了許多文章都是研究如何運用衛星攻擊空間衛星的內容,一些文章很明顯針對的是美國的空間計劃。

  中國軍方認為破壞敵方的空間系統對於在作戰中取得優勢地位至關重要。因此,中國軍方正在努力尋求攻擊敵方防禦中最薄弱的環節——對於空間通信、偵察和監視系統的依賴。今天,美國在指揮、控制、通信、計算機、情況、監視與偵察 (C4ISR)諸多領域占據壓倒性優勢。通過對美軍在海灣戰爭、科索沃戰爭、阿富汗戰爭以及2003年的伊拉克戰爭的充分研究,中國軍事計劃者確信美國的強處同時也是阿基里斯(希臘神話人物,全身刀槍不入,唯有腳後跟是個致命弱點)的腳後跟,是它的軟穴。中國人民解放軍戰略家相信壓制或破壞美國的空間資源將極大地限制美軍擁有的優勢,他們將更容易受到中國相對落後的軍事力量的攻擊。

  根據香港《文匯報》2003年4月12日的報道,中國國內的航空航天部門曾經組織了一場“衛星及在伊拉克戰爭中的應用”研討會。中國的結論是“遠程傳感衛星在軍事偵察中扮演了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從這次研討會中得出的結論是中國需要發展自己的空間項目,如果中國人民解放軍想要打贏未來戰爭的話。北京對於日本發展遠程傳感衛星也比較關注,害怕在未來它們將轉為軍事用途。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結論是中國必須在一些新的領域,比如情報、對付美軍“數字化部隊”方面進行“切實有效的準備”。

  本文作者認為,在人民解放軍防務專家的眼中,“誰控制了太空,誰就有能力助長或阻礙和影響地面機動性和空中、海上以及空間作戰”。人民解放軍“響應中央軍委主席江澤民的號召走科技強軍的道路”。中國科技刊物上絕大多數的專業文章,不可否認,只是在理論層面上探討了如何在太空作戰以及分析美國的強處和弱點。但是在如何應對美國對於太空的壟斷和對於太空的依賴這一挑戰時,這些文章還是大致勾勒出了中國軍事項目的輪廓。

  目前來講,中國是否在微型衛星技術上取得了成功還值得懷疑。但是微型衛星的確是一種先進的反衛星系統。中國的一顆微型衛星可運行在一顆美國衛星附近,它就像顆遙控炸彈,一旦在關鍵時刻需要,它就可以攻擊或干擾美國的目標。而且,這種攻擊不需要微型衛星攜帶武器或者炸藥,中國地面控制人員只需輕點鼠標,調整軌道參數就可與美國系統“意外”相撞,然後它們就會說這只是“偶然事件”。隨着禁止太空武器化條約的簽署,這種方法肯定將是最好的手段,它將給予中國一種似是而非的否決能力。

  ★ 結語

  本文作者認為,中國的軍事思想家可能是對的——太空武器化是不可避免的。軌道上的通信和偵察衛星實際上有軍事用途的空間。可能部署的全球最有效的彈道導彈防禦系統將依賴天基攔截器和激光器。北京方面推動禁止部署空間武器和攻擊空間目標為內容的草案條約,乃“醉翁之意不在酒”,它只是想以此作為限制美國彈道導彈防禦計劃效力的一個遲滯行動。在理論和實踐上,中國正在積極研究發展自己的攻擊性反衛星系統,包括干擾和撞擊敵方衛星的手段。□ 趙國棟 編譯 文章摘自《國際展望》雜誌2004年9月第498期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4: 外國公司能在伊拉克做什麼?
2004: 3.24:保釣行動親歷記
2002: 美國武裝台灣內幕
2002: 四面出擊“拉攏”台灣 美國到底想干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