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白夫長
萬維讀者網 > 軍事天地 > 帖子
歷史真實的希特勒
送交者: 佚名 2005年06月11日15:53:41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歷史。又是歷史。永遠說不盡的歷史。中國史、外國史、人類史、自然史,浩如
煙海,吾生也有涯,歷史也無涯。既然不能窮盡所有的歷史知識,那就應該挑選
那些對我們特別有借鑑作用的篇章來細細攻讀。畢竟,以史為鑑,才是讀史的最
終目的。如果說清朝以前的中國人不學外國史還有情可原的話,那麼清朝以後的
中國人還不學外國史,就是“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了。原因無它
,世界全球化的程度一天深似一天,不了解外國的歷史,就無法領會外國的文明
,從而深入地了解對方在現實世界中的行為,這樣就給自己的生存和發展製造了
障礙。但外國史說起來也是汗牛充棟,其中真正特別對中國人有借鑑作用的精華
,都有哪幾段呢?我個人認為,公元前500-300年的希臘史、公元前500-公元4
00年的羅馬史、公元15 世紀以來的歐洲史,以及公元17世紀以來的美國史應當是
重點,其它時段和地區的歷史對中國的借鑑作用不大,很難活學活用,幫助我們
的國家和民族前進。古代的事情說來話長,先講講一位我們對其名字十分熟悉,
但對其個人可能並不太了解的近代人物吧,這就是在60年前曾經震撼過整個歐洲
的德國政客阿道夫·希特勒。很多現代人簡單地把他想象成瘋子和魔鬼,但事實
真的這麼簡單嗎?這個奧地利人如何能夠獲取德國的政權?他怎樣使德國從一戰
的廢墟中重振雄風?他何以長期受到德國人民的愛戴?他失敗的原因究竟又在哪
里?我並不想寫什麼長篇大論,普通歷史教材上都有的內容,在這裡就不多提了
,側重講一講,據我所知,希特勒的某些特點和逸事。

1、“我的母親為德國人民生下了一位偉大的兒子。”
--希特勒

圍繞希特勒的許多謎團至今還沒有揭開,但他的人生軌跡基本上是清楚的。他年
輕時的情況很普通,學習成績一般化,想當藝術家,但得不到家人的支持。直到
父母去世之後,他才得以去維也納求學,結果卻被幾個猶太籍教授拒之門外。後
來他去了德國南部的巴伐利亞州,在首府慕尼黑做了些雜事,然後參軍入伍,加
入了第一次世界大戰。
希特勒在軍隊中幾乎沒有引起什麼注意,他沉默寡言,煙酒不沾,沒有什麼愛好
,顯得非常不合群。但對於上級的指示,他堅決服從,作戰勇猛,因此獲得了鐵
十字勳章。希特勒引以為榮,終身佩戴着它。後來,他在法國軍隊的毒氣戰中受
傷,回國休養。還沒等到他病癒出院,德國就宣布投降了。原因倒不是因為德國
人在戰場上輸得多麼慘,而是因為國內經濟崩潰,導致市民暴動,把皇帝趕下了
台。總之,包括希特勒在內,德國人普遍輸得很不服氣。但比起慘造瓜分的盟友
奧地利和土耳其,他們的境遇還算可以:只丟失了少量領土和殖民地 (包括中國
的青島),然後就是得支付戰爭賠款。
戰爭賠款的數目驚人的大,德國經濟很快就陷於破產的境地,而戰勝國政府卻死
活不肯減免債務。德國人只好靠把他們的貨幣貶值這種割肉補瘡的自殺性政策來
苦苦應付,馬克在幾個月內就變成了廢紙,失業率節節攀升。上百萬人在街上游
盪,由於長期找不到工作,他們連房租都交不起了。騷亂幾乎每天都會發生,人
民對政治的興趣空前地高漲。
在此期間,被現實掃蕩了一切就業幻想的希特勒也開始認真地思考政治問題。他
此時的思想很像是一位典型的憤青,腦子裡非敵即友。和當時大多數人一樣,他
相信有人在蓄意破壞德國經濟。只有消滅這些敵人,德國才能重新振興。這些敵
人是誰呢?首先是猶太人,因為他們手裡掌握着大量的財富,卻寧肯放高利貸,
也不願意拿來創辦企業,為社會製造就業機會,為富不仁;他們的服裝和信仰與
其他德國人格格不入,相互間又結成關繫緊密的小圈子,自絕於主流社會;而且
他們以前得罪過希特勒,但這並非最主要的問題,對猶太人的迫害由來已久。其
次是英、法、美這些“帝國主義”國家,他們的腦子裡只有錢,毫無人道主義觀
念。持這種觀點的並非只有希特勒一人:他很快找到了幾個志趣相投的夥伴,秘
密組建了一個小政黨“德意志工人黨”,當時的黨員只有7個人。
想實現偉大的復興,德意志民族還需要建立足夠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它們在第一
次世界大戰後已經被基本上摧毀了。希特勒和他的同志們為此引進了“雅利安人
”的概念,但它被歷史界證明是錯誤的:現代德國人與公元前1500年入侵印度的
雅利安人雖然同屬印度-日耳曼語系,但相互間充其量只是遠親的關係。不過希
特勒他們既不是歷史學家,也不是考據學家,“雅利安人”這個詞,被他們簡單
地等同於日耳曼人-羅馬帝國的征服者,世界上最優秀的人種,肩負着拯救整個
歐洲,整個西方的神聖使命。
要全面了解希特勒思想理論的根源,有兩本書不能不讀:一是理查德·瓦格納的
劇本《尼伯龍根的指環》,二是奧斯瓦爾德·斯賓格勒的史評《西方的沒落》。
前者以浪漫而血腥的筆調塑造了大量日耳曼民族的英雄形象,後者則首次以世界
的眼光闡述了人類文明史,並指出西方世界有即將沒落的危險,並隱諱地表示日
耳曼民族是拯救西方的唯一希望。此外,尼采的“超人哲學”和馬克思的社會主
義思想,都對希特勒產生了相當大的影響。雖然他未必全部通讀過這些名着(《尼
伯龍根的指環》他肯定讀過許多遍),但它們的主體思想在報刊上無處不在。
“德意志工人黨”在1920年改名為“國家社會主義德意志工人黨”,縮寫為 NSD
AP,簡稱“納粹黨”,希特勒於1921年當選黨主席。隨着該黨的飛速發展,他有
些高估了自己的實力(事實證明他終身如此),於 1923年10月8日發動了“啤酒館
政變”,企圖推翻巴伐利亞州現政權,結果被警察輕鬆地鎮壓了下去,16名納粹
黨徒被擊斃,上千人被俘。希特勒雖然幸運地逃了出來,但看到自己苦心經營數
年的政黨毀於一旦,他深感絕望,一度打算自殺。但在親友的勸說下,他最終主
動向警察局自首,並以人民英雄的姿態在慕尼黑法院對自己的行為進行了出色的
辯護。全德國媒體都給予此案以極大的關注,希特勒對無能而腐朽的政府痛快淋
漓的批判給廣大人民出了一口惡氣。雖然被法庭判處 5年有期徒刑,但僅僅過了
9個月,當局便迫於媒體和人民的壓力而將他提前釋放,一顆政壇明星從此在德國
冉冉升起。
2、“我的一切成就都是用演講取得的。”
--希特勒

1926年,希特勒發表了他畢生唯一的作品《我的奮鬥》。由於在二戰後遭到嚴禁
,如今已經很難看到此書的全本了,只有其中的某些語句偶爾會被人提起。我們
最好不要斷章取義,還是從希特勒的演講錄音中尋找他發跡的答案吧。
希特勒的口才與精力極其驚人,他曾創下了在一年內競選5個不同的職位,7天內
拜訪20座城市,一天內公開演講10次的記錄。幾乎每次演講都是脫稿進行,而且
針對各地選民關心的不同問題,他演講的內容也各不相同。在當今這個時代,像
他那樣的演說家已經很少見了。作為一個長期生活在巴伐利亞的奧地利人,他的
德語普通話能講得如此標準,實屬難能可貴,這也說明了他在演說方面花的功夫

希特勒的演講有很多不同與別人的特點:首先,他在演講前一定要沉默很長的時
間,一直等到群眾由鬧到靜,又從靜到嘰嘰喳喳時,才開始發言;其次,他演講
開始時語調極其平緩,但很快就激昂澎湃起來,伴隨着手舞足蹈,還經常掂起腳
尖,幾分鐘內就可以達到歇斯底里的境界;再其次,他的演講從來不超過半小時
,往往只有十分鐘左右,在此期間,他不會給聽眾任何打瞌睡或織毛衣的機會;
最後,他演講的內容相當簡潔,提到最多的就是“德意志”、“國家”、“民族
”、“振興”、“正義”、“敵人”、“形勢”、“鬥爭”、“成就” 之類的詞
,從來不引經據典,只談論現代的事情。在他牙縫裡冒出的每一個字都洋溢着民
族主義和愛國主義的氣息,令從幼兒到老者的全體人民都為之熱血沸騰,那種瘋
狂的場面使得文革都黯然失色。
讓我們來看一段他演講的摘錄:

“德意志,人民們,同志們。在今年 1月,英法等國對我黨、我國提出了……、
……、……。我堅決地拒絕了他們的這種無理要求!我從不相信外國人的援助!
從不!我從不相信那些來自我們國家與民族之外的所謂援助!德意志的未來要靠
我們的人民!只能靠我們的人民!德意志人民,神聖的德意志人民,必須用自己
的勤勞、智慧、冷靜、勇敢來克服一切困難!只有這樣,我們的國家才能前進,
我們的民族才能振興!那些所謂的外交和非政治性援助的唯一目的就是破壞我們
國家安定團結的大好局面,敗壞我們民族的鬥爭意志!在那些所謂的國際組織和
協議里,也隱藏着同樣不可告人的邪惡目的!……希特勒領導下的德意志政府只
為本國人民的生存和發展而奮鬥!那些我們永遠的敵人,德意志永遠的敵人,從
他們的舌頭上流出來的只能是謊言!任何與他們合作的企圖都是對德意志民族的
背叛和犯罪!背叛和犯罪!我們將和這些無恥的、邪惡的敵人們鬥爭到底!鬥爭
到底!直到永遠!直到徹底消滅他們為止!……我們已經克服了無數的困難,獲
得了無數的成就,世界上沒有什麼力量能夠阻止我們!最後的勝利必將屬於德意
志人民!……”山呼海嘯般的掌聲與叫好聲貫穿了他的整個講演過程。
如果我們把裡面的“德意志”一詞改成“中國”的話,這篇演說是否讓人看起來
眼熟?它是否也會在近現代的中國獲得同樣大量的支持者呢?這種極度排外、惟
我獨尊的右傾民族主義思想,與一戰後德國人極度的失落感截然相反,但又緊密
相連,它們形成了一把利劍的兩道鋒刃,都是可以殺人的,而且是殺人不見血的
。當時有報刊曾經這樣評論希特勒:“此人正在用演講殺人。”後來的歷史證明
了這句話的高瞻遠矚。但我不想單純指責希特勒本人,德國後來的納粹化並不取
決於他的這種思想,而取決於全國人民對於這種思想的認同感。事實上,不僅僅
是在德國、意大利、奧地利和日本,就是在捷克、丹麥、波蘭,甚至法國和蘇聯
,都有希特勒的支持者和崇拜者,在當時,那是一股席捲全歐洲,甚至半個世界
的浪潮。誰應為此負責呢?恐怕不只是希特勒和墨索里尼等幾個人吧。如果不是
當時的世界秩序缺乏公德和仁慈的話,如果沒有英、法、美等國對德國赤裸裸的
無情剝削,如果不是魏瑪共和國把經濟治理得一團糟,並且還不斷喪權辱國的話
,這種思想浪潮在德國絕不會有供其生長的土壤。人民會對希特勒的演說無動於
衷,甚至大加嘲諷,而他也只好重操舊業,到街頭去賣畫了。以他後來執政時表
現出的藝術水準看,他如果一心撲在繪畫上,也許還真能成為藝術大師呢。眾所
周知,這種人的精神狀態一般都與常人有所差別。
希特勒的演講才華並不是與生俱來的。從錄音中我們可以發現,希特勒向群眾們
灌輸的理論並不多,無非就是愛國主義和民族主義而已。它們與其說是政治演說
,還不如說是一位軍官的戰地動員令。這種演說的方式,其實是他從一戰的戰壕
里耳濡目染,逐漸總結出來的。當年□腆而沉默寡言的那個老兵,經過在二十年
代不斷的摸索,逐漸成長為一位能夠控制聽眾感情的演說大師。納粹黨早期,他
在政治運動中經常顯得手足無措,當年軍隊裡的上司就評論他缺乏組織才能,不
適合擔任領導職務。他早年的貧寒生活既是他的資本,也是他的負擔。資本在於
,他能夠想工農群眾之所想,急工農群眾之所急。工農群眾很容易就把他看作自
己人,他在演說中也常常提到這一點。負擔在於,他長期擺不起領導官員的架子
,總是時而和勞苦大眾稱兄道弟,時而又像一個搖滾歌星那樣四處為崇拜者簽名
合影,其形象與一位重任在肩、深思熟慮的大政治家很不相稱。雖然時間像一條
滴在頑石上的水流,逐漸改變着這一點,但他平易近人的作風直到死都沒有改變
過。
大選畢竟不是光靠熟練的演講就能贏得的,希特勒和納粹黨也用實際行動證明了
自己的施政才能。1931年,德國已經有了500多萬失業者,相當於全國成年人口的
四分之一。他們的生活幾乎全無着落,僱人的單位少得可憐。無論是保守黨、社
民黨,還是共產黨,都只知道在議會和刊物上互相批評,“主義”提了一大堆,
但什麼解決現實問題的具體方案都拿不出來。納粹黨則反其道而行之:基本上不
和別人爭辯理論的它,此時幾乎被建成了一個大公司,黨員們無不全心全意地投
入到德意志人民生產自救的活動中去:有搞市場情報的,有搞推銷的,有搞組織
的,有搞運輸的,有搞培訓的,有搞財會的,對窮人們有求必應,在生活的方方
面面照顧、體貼他們,簡直和宗教組織或紅十字會一樣。不管什麼人,只要一加
入他們的行列,便能保證天天吃飽肚皮,從此不再失業。工人們不領工資-反正
此時馬克的價值同廢紙一樣-而是領大鍋飯和一些實物補貼,比如衣服、工具之
類,還負責介紹福利住宅。對勞苦大眾來說,這是多麼大的一個刺激啊!負責發
放大鍋飯的納粹黨員一邊往窮人們的碗裡倒土豆、麵包和副食,一邊淳淳善誘地
對他們說: “您瞅,咱們這國家披山帶河,沃野千里,要物資有物資,要科技有
科技,年年得諾貝爾獎,物理、化學、醫學,照單全收過。可說起這經濟,咱就
能搞成現在這樣子呢?還不是因為當權的都被帝國主義收買了,什么正經事都不
干,整天就知道貪污腐敗,禍國殃民?您再瞅,街上的那些警察,就知道在咱老
百姓面前神氣活現的,其實個個不都是賣國賊的小走狗嗎?這些混帳王八蛋全都
是德國人民的公敵!啥時候咱們希特勒主席上台了,啥時候咱們這苦日子才能有
盼頭哇!”
衣人之衣者懷人之憂,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在成千上萬工農群眾對他們的再生
父母-納粹黨感激不盡的淚水中,1932年德國總理大選的勝負就已經很清楚了。


3、“德意志從此覺醒了!”
--希特勒

雖然在總統大選中以36.8%對53%的票數差距輸給了興登堡,但在整個二十世紀叄
十年代,希特勒政治生涯的運氣一直還是相當不錯的。在他於1931年組建的右翼
政治聯盟“哈爾茲堡陣線”的協助下,納粹黨在1932年的兩次議會大選中連續獲
勝:7 月31日大選,選民投票率84.1%,納粹黨贏得了37.3% 的票數,獲得議會6
08席中的230席;11月6日大選,選民投票率80.6%,納粹黨贏得了33.1%的票數,
獲得議會584席中的196席。作為議會第一大黨的主席,他於1933年1月30日被興登
堡任命為德意志魏瑪共和國總理。從希特勒當選的過程來看,應當說是完全民主
的:一年內連續兩次大選;選民投票率均遠遠超半數;不存在用暴力威脅方式拉
選票,或計票時舞弊的情況;無任何政黨獲得半數以上的選票,第一大黨靠組織
聯合陣線獲勝。嚴格地講,希特勒在選舉中確實有過一些反民主的言論,比如攻
擊社民黨、基督教人民黨等政黨混淆概念,是一丘之貉,沒有獨立的政治主張,
所以應當被取締之類。但說實話,這些也都不算太出格,大家都以為他只是情緒
過分激動而已。
希特勒的另一個好運,在他被任命為總理以前就來到了。1932年6月17日至7月9日
的洛桑善後財政會議,在德國支付了531億金馬克以後,首先是二月份的國際裁軍
會議的終止了所有戰爭賠款,讓希特勒政府大大減輕了未來的財務支出負擔和通
貨膨脹壓力。但此時,德國政府的赤字仍然高得嚇人,失業人數超過600萬,萊茵
河西岸地區雖然已被盟軍在1930年6月歸還,但卻百廢待興;而且法國還占領着薩
爾州,並企圖用培植當地分裂勢力和親法分子的做法,通過全民公決,把這個州
正式吞併掉。只要德國的經濟形勢不好轉,法國人的這個陰謀就隨時可能得逞。
而且,納粹黨的執政還有些先天不足,因為它並不擁有議會中的絕對多數席位,
這些都困擾着魏瑪共和國的新任總理希特勒。
希特勒執政後的幾個月內,德國發生了許多事情。先是2月初的國際裁軍協議,按
照1919年的凡爾賽條約,德國不得擁有超過10萬陸軍和15000海軍的部隊,而德國
後來顯然違反了這項協議。以英國為首的協約國後來鬆口到20萬士兵,但德國還
是不同意,會談在10月份破裂;2月27日,柏林發生了“議會縱火案”,荷蘭共產
黨員范 ·德·盧伯被認定為罪犯。次日,興登堡簽署總統令,宣布因為發生了針
對政府的嚴重恐怖主義案件,為了保護國家和人民的安全,全國進入緊急狀態,
魏瑪共和國至此與它的憲法一起宣告壽終正寢。被責成管理全國事務的希特勒總
理於是向議會提出並成功通過了一系列的授權法案,最後把議會的所有權力都剝
奪了。共產黨及除納粹黨外的其它政黨相繼被宣布為非法邪黨,大量黨員被逮捕
;3月5日,舊工會也被政府通過議會表決,宣布解散,並立即被改組為“工人陣
線”。6月,在倫敦舉行的世界貨幣經濟會議因羅斯福的反對而破裂;7月,在墨
索里尼的發起和主持下,英、法、德、意四國會議圓滿結束,按照該會議決議,
德國與英、法、意叄個歐洲的一戰戰勝國享有平等的政治、經濟和軍備權;9月,
意大利又與蘇聯簽署了互不侵犯協議;10月,德國加入國聯;12月,在國際裁軍
會議上,德國同意把軍隊人數控制在30萬以內。同年底,戈林與希姆萊建立了秘
密警察組織,簡稱“Gestapo”,即“蓋世太保”。
應該說,在執政的第一年裡,希特勒政府在內政和外交方面做得相當成功。反對
黨被不違反民主的程序和手段取締了,萊茵河西岸重工業區的工廠相繼恢復了正
常運轉,德國擺脫了戰敗國的地位,收回了大量主權。除了被取締的那些政黨的
忠實追隨者外,大部分德國人民對反對黨和工會的消失都並不反對,甚至很贊成
。魏瑪共和國的14 年統治對於他們來說完全是一場喪權辱國的災難,人民生活水
准比一戰前的帝國時期大大下降,所以他們對這個民主政體及其政黨並無好感;
舊工會連起碼的就業率和工人最低生活保障都爭取不到,更遑論其它。1933年,
希特勒除了把少數反對黨成員打入監獄以外,讓更多的人看到了生活的希望。在
他的親手設計和主持下,人類歷史上不僅空前,而且很有可能絕後的偉大經濟奇
跡開始了。
由於戰爭賠款已經終止,新版的德國馬克幣值也很容易地保住了穩定。現在,希
特勒要解決的主要經濟問題是長期居高不下的失業率。如何創造就業機會呢?大
凡有些志向的獨裁者,歷來都重視建設基礎交通設施,秦始皇治馳道,隋煬帝開
運河,斯大林建水庫,希特勒當然也不例外。德國這地方盛產工程師,自1928年
起,各種高速公路的修建計劃就已經紛紛出台了,但總是因為政府財政困難而作
罷。希特勒對這個計劃非常感興趣,但也有很多反對意見,因為德國人當時窮得
叮噹響,連能否保住飯碗都有問題,根本沒錢買汽車。但希特勒還是決定拉緊褲
腰帶來加以支持,因為按照他的邏輯,必須先有路,然後才能有汽車,不然汽車
就是造出來也沒地方開。何況高速公路可以創造大批就業機會,而高失業率又使
得當時德國人的工資低廉,降低了建築成本。所以他力排眾議,跑遍全國各地,
喊了許多口號,四處為工程剪彩、奠基。有的時候,口號比錢還管用,德國人民
真的不計報酬,不講待遇地跟着他們的領袖,以軍事化的紀律,熱火朝天地幹了
起來。
Fuehrer(領袖):這個詞一直被錯誤地翻譯成“元首”。這是 1934年8月2日興登
堡去世後,集國家元首與政府首腦為一身的希特勒給自己取的新稱呼,目的就是
貼近群眾,不要像“主席”或“總統”那樣,顯得太貴族化。在上任後的前四年
里,他一直把主要精力放在內政建設方面。誰也不能否認,他的政府在經濟方面
表現得實在出色:1933、 1934、1935,僅僅叄年,希特勒就把德國-這個之前全
世界赤字和失業率最高的、實際上已經破產的國家改造成了世界名列前茅的經濟
強國,而且這完全不是靠外國投資和援助取得的。在這叄年內,德國的年均經濟
增長率無疑遠遠超過了100%-當然這也得益於大量舊工廠重新開工,世界經濟復
蘇等客觀因素,而德國國民的失業率從30%以上降到零-除了蹲監獄的那些猶太人
和反對派以外。更加驚人的是,希特勒實際上兌現了他競選時的諾言,為德國人
民實現了共同富裕-決不是讓少數人率先富起來,而是讓廣大工薪階層和管理階
層一起富起來。工資上漲的速度如此之快,以至於管理階層不久就找不到什麼東
西,是他們買得起,而工人們買不起的了。想象一下,你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德國
工人,叄年前還在下崗,為了每小時工資只夠買一塊麵包的臨時工崗位,你和你
的左鄰右舍爭得頭破血流。而叄年之後,你卻坐着豪華遊艇去非洲或美洲享受陽
光假日去了。工薪階級有權並有錢出國度假,這之前在人類歷史上還從未有過-
英國沒有,美國沒有,世界上絕大部分的工人直到現在還沒有(甚至想都不敢想)
,而在 1935年的納粹德國就有。隨着長達1000公里的高速公路-它至今還叫做“
希特勒路”-建成,各種造車廠、修車店、加油站如雨後春筍般相繼破土而出,
其中最着名的當然是1938年建立的“大眾汽車”公司。不僅如此,希特勒還在比
較飛機和飛艇之間的優劣,以決定他下一個支持建立的交通公司到底是應該叫做
“大眾飛機”,還是“大眾飛艇”呢。當然,希特勒熱衷經濟建設的最終目的只
有一個,那就是為即將到來的大戰積累實力。他曾經說過:“人民需要度假,因
為這樣可以使他們在任何情況下,都能夠保持堅定的精神狀態。”
國力的迅猛增強,大大提升了德國人民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和歸屬理念。1935
年 1月13日,薩爾州舉行了未來歸屬問題的全民公決,結果以90.8%的高票率,決
定回歸德國。同年,柏林獲得了1936年奧運會的舉辦權。帶着秦始皇“帝萬世”
的豪情壯志,希特勒信心十足地宣稱:“在以後至少一千年中,德國將不會再爆
發什麼革命了!”正如尼采所說,上帝死了,因為他希特勒已經誕生。
4、“政府和宣傳是相輔相成的,一個好的政府必然有一支好的宣傳隊伍,一支好
的宣傳隊伍也必然代表了一個好的政府。相反,一個沒有好的宣傳隊伍的政府,
就像一支沒有好的政府領導的宣傳隊伍,是必然站不住腳的。” --戈培爾

納粹德國宣傳部長戈培爾這個人的樣子很有趣,一副癟叄似的尊榮,與腦滿腸肥
的戈林形成鮮明的對照;他舉手投足間都有一種女性的氣質,而且還特別注重自
己的外貌打扮,讓人不由得懷疑他是不是個同性戀。但他妻子為他生下的11個子
女,清清楚楚地說明人不可貌相。由於希特勒從來不帶愛娃·布勞恩到公開場合
露面,戈培爾太太實際上就扮演了納粹德國第一夫人的角色。如果每個德國婦女
的生育能力都像她們的第一夫人那麼強的話,那二戰鹿死誰手還真的不得而知呢

希特勒與愛娃·布勞恩的戀愛關係形成於1931年。但即使是在希特勒擔任總理以
後,她也沒有受到人們太多的關注,以至於總理府的衛兵都把她當作外人。一次
晚餐時,有衛兵聽見愛娃對希特勒喊:“阿道夫,吃飯啦!”大為吃驚:“哪裡
來的瘋丫頭,敢直接叫領導的名字?”很長時間,都還有人以為,愛娃只不過是
希特勒的一位遠房親戚。說實話,愛娃的相貌並不出眾,對政治一竅不通,智商
似乎很一般,僅僅是個喜歡時髦打扮的普通女孩而已。希特勒在她身上花的時間
也很少,不算冷落,但也不算寵愛。與和愛娃促膝談心相比,他好像對帶着自己
的大狼狗在山林和花園裡散步更感興趣。在和漂亮的年輕女士坐在一起看電影或
文藝表演時,他的舉止總是顯得有些侷促而害臊。
和大部分獨裁者一樣,希特勒對藝術特別地關心。他是一位天才的藝術家和建築
工程師,誰要想否定這一點,倒還不如去致力於否定毛主席的詩詞和書法才能,
後者顯然會容易些。似乎直到當了總理以後,他才突然發現了自己在建築方面的
才能。“如果哪天下台了,我就去當工程師!”除了交通方面的建築以外,他還
親身參加設計了許多的社會、體育、文藝場館和水利設施-決不限於題個詞,剪
個彩,聽聽報告,拍個桌子之類的,而是真正的研究圖紙,分析數據,提出建設
性的意見。直至二戰結束為止,大部分他參預設計的建築都未能完工,其中包括
:直布羅陀大壩,目的是排乾整個地中海,化碧波千里為萬頃良田(另外,這樣英
美的潛水艇也就進不來了);不列顛大橋,現在這個計劃已經由海底隧道所取代;
以全盛時期的巴比倫和雅典為範本,重建整個柏林城,把它造成日耳曼尼亞(他按
拉丁語給德意志起的新名字)的新首都,它將比羅馬、巴黎、莫斯科和倫敦更輝煌
,更壯觀……即便是當時已經完工的建築,在二戰後也大都被盟軍用炸藥徹底鏟
除,只有幾個文藝場館,因為躲在不起眼的角落裡,而得以倖存。
希特勒的藝術口味是相當保守的,或者說,是相當古典的。當時,抽象派藝術已
經風靡整個歐洲,而希特勒對此極其反感,他為此還專門發明了一個詞:“黑鬼
化”的藝術,矛頭直指西班牙畫家畢加索,後者的藝術和政治思想都與納粹背道
而馳。希特勒看到當時的藝術有嚴重的抽象化、暴力化、色情化的傾向,所以呼
吁藝術界以希臘、羅馬為準則,進行第二次古典文藝復興。對於那些還頑固不化
,堅持“黑鬼化”下去的藝術家,希特勒說:“他們的作品是Mist(德語,即英語
中的,中文我想就不用翻譯了吧),應該被扔到 Mist應該去的地方去。”歷史證
明,政治家對藝術過分關心,往往既是藝術的不幸,也是政治家的不幸。但以我
個人的看法,希特勒當年對現代藝術的批評意見並沒有錯。二戰後,世界藝術與
東西方的古典藝術完全背道而馳,即便不說是“黑鬼化”,至少也也嚴重“非洲
化”了(當然,你要是覺得黑人快板、南美裸舞,以及畫展里滿眼豐滿的乳房和臀
部比起達芬奇、莫扎特來是進步的話,那我也無話可說),這樣的發展軌跡也就證
明了他在這方面的遠見卓識。
在希特勒執政期間,德國電影界迎來了它不僅空前,而且很可能也絕後的輝煌時
期。德國歷史上最出色的幾位導演都在這個時代完成了自己的代表作,他們發明
的許多拍攝技法好萊塢至今仍在沿用,尤其是為納粹黨拍攝的幾部記錄片堪稱經
典,開創了大場面電影的先河。希特勒本人最重要的藝術成就,也當數他為納粹
黨設計的旗幟和制服。象徵社會主義的紅色,象徵民族主義的白色,還有那醒目
的鈎形圖案,在黨旗上如此和諧地凝聚在一起,讓人一見便終身不忘。灰黑色的
頭盔、大衣、長筒靴和粗皮帶組合起來,給人一種驚心動魄的威壓感,讓敵人一
見便膽戰心驚。沒有藝術造詣的人,就像中國的汽車外形設計師,是絕對不會產
生這樣獨特的創意的。
希特勒的思想在繼續“形而上”地發展着。他決心以自己的口味改造整個西方世
界,一切都要被重建,最終目的就是造就以“新人類”為主體的“新世界”。他
厭惡馬克思的共產主義理論(“馬克思主義必須死,這樣德意志才能生!”),但
卻接受了社會主義思想,還有達爾文的進化論學說。他理想的“新人類”必須比
“舊人類”更智慧、更強壯,稍有遺傳學或配種學知識的人,都應當知道達到這
一目的的最佳方案是什麼。希特勒是這麼想的,也是這麼做的:大量的殘疾人被
隔離,被禁止生育子女,甚至被處死。為了同樣的目的,全德國的居民都被責成
編寫本家的族譜,以證明自己純正的“雅利安”血統。對於希特勒和他的幕僚們
最厭惡的種族-猶太人來說,末日也同時降臨了。人類的尊嚴在集中營里蕩然無
存,受害者遺體的最終歸宿是成噸的肥皂和假髮。而在行刑時,兇手們的心中甚
至還產生了近似於完成神聖使命的榮譽感:沒有了這些污濁的猶太醜類,人類未
來的生活必將變得更加美好。
1936年夏天的柏林奧運會,成為希特勒和納粹黨宣傳的盛大舞台。那是一屆高科
技的奧運會,場面前所未有的壯觀。這次演出的高潮其實在揭幕式上就出現了:
成百上千的外國運動員-其中包括英國人、法國人、美國人、蘇聯人、波蘭人…
…這些德國未來死敵的運動員們,集體向觀眾席上的希特勒和納粹官員們行舉臂
禮。它也同樣是希特勒的獨創,在當時的歐洲被看作極其時髦的禮儀。納粹德國
在本屆奧運會上製作的紀錄片,也成為奧運會歷史上最着名、最成功的傑作之一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4: 中國示強美日--六方會談背後的軍事對
2004: 八國峰會——童話仙境裡的撕殺
2003: 談談我經歷的難忘的事
2003: 毛澤東:一份沉重的遺產(好文轉貼)
2002: 狙擊手----現代戰爭神秘的獨行俠
2002: 狙擊手的決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