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白夫長
萬維讀者網 > 軍事天地 > 帖子
俄軍T50戰機是否採用等離子隱身 這項技術毫無用處
送交者: 三把刀 2017年05月22日22:50:53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001.jpg

  就和中國傳統武術最喜歡強調自己的悠久歷史博大精深一樣,毛子隱身戰鬥機最喜歡吹噓等離子隱身。

  當然這個類比有點不公平,實際上戰鬥機的等離子隱身在現階段屬於扯淡,但畢竟在電磁學理論上和特定條件的試驗結果中,等離子體都確實可以衰減和吸收來射的雷達電磁波,是可以被明確證實/證偽的。

  一:等離子隱身在原理上有一定可行性,但現階段工程可行性極低

  毛子吹等離子體隱身,是90年代以後,他們只能靠嘴炮騙錢和維持科研強國自尊的歷史必然產物。蘇聯解體以後,毛子工業和科研體系瓦解崩潰,各種企業單位為了生存,不僅把手上最好的東西全都拿出來賤賣;就連各種尚處於預研階段、乃至於概念探索階段的方案,都紛紛來出來騙錢,只要給錢就賣技術,或者聲稱能做出突破性的成品。

  實際上在最前沿的科研技術探索中,很多路線都是死路或者是彎路,最後被證明根本無法達到預期的性能,或者會由於某些無法克服的障礙而最終無法實用。筆者此前的文章《五十年研究,數十億美元,美軍最先進火炮死於小氣泡》中介紹的液體發射藥火炮就是典型,性能極限確實驚人,遠超傳統火炮,但由於無法解決氣泡產生潰滅導致的膛壓危險波動,最終在離轉化為實際裝備不遠的地方倒下死亡。

  而現階段的等離子體隱身,做到的性能上遠遠不能與三大常規隱身技術(外形、結構/塗料、電磁頻譜管理)的綜合效果相比;而且其實現方式(包括設備、結構),要麼付出的代價大到不可接受,要麼對戰機其它性能的破壞會嚴重到無法接受。

  二:不是所有等離子體都叫特。。。。。。都叫特麼的隱身等離子體

  首先要談等離子體的一點,就是這東西不神秘。就地攤上的熒光燈,那也是靠等離子體在發光,事實上現在相當高比例的等離子隱身技術的試驗,都是藉助熒光燈作為核心的等離子體發生和維持設備運行的。

  等離子體可以簡單看成是被電離了的氣體,傳統的氣體中分子都是不帶電的中性粒子,比如O2,N2等等都是。而電離以後的氣體,它裡面絕大部分就成了帶正電荷或者負電荷的離子。這種狀態下粒子的電場勢能很高,因此也相當不穩定。

  由於帶電粒子的高能量,它自身會主動散發大量包括可見光在內的電磁輻射——自然界中的極光就是典型的例子。等離子體對電磁波的作用存在多面性,絕不僅僅是吸收而已。

  實際上等離子體在絕大多數情況下,會對入射的雷達波形成顯著的反射作用——很多人吹牛逼吹到能嚇死美國人的天波雷達,靠的就是大氣層中富含等離子體的電離層,將雷達波反射到更遠的地方。而SR71所屬的黑鳥家族高速飛機,之所以不隱身、易於被發現,除了早年沒有靠譜的隱身飛機設計能力以外,其發動機的高溫噴流由於等離子體形成的反射效應也是關鍵原因。

  所以在等離子隱身技術中,需要涉及到非常複雜的調頻等處理,使得產生的等離子體在吸收目標特定波段頻率的雷達波上的能力最大化,並儘可能抑制它的主動電磁輻射效應。這是等離子隱身實用化中,非常大、而且短期內無法完全解決的難題之一。

  三:開放式等離子體隱身技術——距離能用差幾萬倍都不止

  正如前面提到的,等離子體是電離出來的,而且處於高能狀態——能量高到電子都被從原子和分子中被剝奪出去了。這意味着如果要用高離子濃度的離子云覆蓋飛機較高比例部位的地方,則等離子體本身的溫度,電離所需的功率,都將會非常的高,遠遠超出現代常規戰術飛機的機體材料承受極限,和發動機動力以及發/配電功率、設備安裝尺寸空間的極限。

  氣體密度越大,越是難以電離——這也是大氣層中的電離層高度是從6萬米以上開始的原因。這個密度所在的大氣層自然高度,遠遠超過人類任何一種飛機的性能極限;因此不可能在戰鬥機外表面外,直接電離空氣來形成等離子體。

  從設備腔體內將低密度的氣體進行高度電離,然後釋放到飛機表面,雖然可以解決離子云溫度和功耗的問題,但是離子濃度和總量也會弱雞到毫無實際意義;這一領域人類工程能力的極限,距離F22/F35的隱身性能標準,目前濃度和總量和目標存在至少5個數量級以上的差距——也就是起碼幾萬倍以上。這還沒考慮功耗和溫度等問題。

  四:封閉腔體式等離子技術——同樣不靠譜

  等離子體隱身,目前真正被認為有一定可行性的方向;是在飛機的結構內部,設置一些封閉式的腔體,然後使之充斥等離子體,形成局部性的吸波能力。在有限的體積下,吸收雷達波所需的離子濃度和數量可以很容易堆積出來。

  問題在於,飛機的結構內不僅本身通常都有非常高的強度要求,而且空間極為珍貴。等離子腔室這種需要占用很大空間的東西,不僅在機翼/垂尾、邊條等部件的內部根本無從安裝;就是在進氣道內壁四周,也絕對沒有空間——特別是T50進氣道結構總成已經曝光,那上面絕對不存在什麼扯淡的等離子隱身裝備的安裝設計。

  目前唯一在戰機上能裝上等離子隱身腔體的地方,實際上只有飛機本身就是大空腔結構的部位;換言之就是機頭的天線艙——駕駛艙是絕對不行的。講道理的話,雷達天線本身也是前向反射的重要來源,所以F22和F35——實際上肯定還包括殲20,才會把天線陣列做成傾斜設計。

  但是這時另一個搞笑的問題就出現了——在天線艙充滿等離子體以後,戰機自己的雷達也就無法工作了。實際上這個問題不僅限於戰鬥機雷達,其它被等離子體覆蓋的任何射頻設備天線都會被這個問題困擾。舉個例子,飛船和航天飛機重返大氣層時,和地面聯繫被嚴重干擾、乃至斷絕的黑障現象;就是其四周空氣高度電離,形成了等離子體包裹飛行器所引發的。

  等離子隱身針對這個問題,目前提出的解決方案只有時間控制措施,也就是要用雷達的時候就關了。而在新一代的雷達罩透波材料(選擇性透波)面前,這種技術根本沒有任何競爭能力——特別是中國14所最近在八股中公開的光敏控制材料。

  結語:

  從技術進步速度看,直到現階段電磁隱身理論淘汰的那一天,等離子隱身技術都沒有希望克服它現在遭遇的諸多難題。

  所謂等離子隱身,只是一個理論上存在一定可能,但工程實現角度完全是扯淡的東西。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6: 李毅台灣觀選總結: 和平統一已無可能
2016: 日本專家稱偷襲中國很容易 可輕鬆抹掉
2015: 泰國擬引進日本新幹線,連接曼谷和清邁
2015: 天津大學那個做超聲波濾波器的也成了特
2014: 白宮罕見發聲明 首次譴責烏魯木齊恐怖
2014: 兔子第二招反制美起訴:嚴查美科技企業
2013: 俄稱中國空軍趕超美俄 J16也量產 日印
2013: 我在美軍航母上的八年(65)---第一次
2012: 菲傭服軟中國也要讓它再疼10年!
2012: 台灣論壇一文章震撼世界:假如中國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