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白夫長
萬維讀者網 > 軍事天地 > 帖子
鑽地導彈與美“炸彈之祖”誰是地球最強鑽地武器
送交者: 嵐少爺 2017年12月23日00:51:11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001.jpg

  在現代戰爭中,世界各國躲避敵方火力、保存有生力量的一個常用手段就是“狡兔三窟”,將重要軍事設施、武器裝備藏進深埋地下的堅固工事裡面,這樣一來就可以有效地防禦常規武器乃至核武器的打擊。為了敲碎這些討厭的“烏龜殼”,各種鑽地武器也應運而生,所謂的鑽地武器原理很簡單,就是依靠強大的動能和堅硬的外殼強行鑽入地下一定的深度進行爆炸,將爆炸能量充分地傳導至目標區域,從而造成恐怖的毀傷效果。

  近年來,中國和美國出於不同的作戰對象和作戰需求,不斷加大對高精度、大穿深的鑽地武器的研發力度,分別推出了號稱“地堡粉碎器”的東風15C鑽地彈道導彈和享有“炸彈之祖”美譽的GBU-57鑽地炸彈,堪稱代表世界鑽地武器領域最高水平的“東邪西毒”。相信廣大網友也非常想知道,這兩位絕世高手各自都有着怎樣的絕活兒?兩強相遇到底誰又能夠更勝一籌呢?

  首先閃亮登場的是美國的GBU-57鑽地炸彈,它的最大特點就是:重!很重!非常重!可以說是人類歷史上最重的炸彈,總重量高達13.6噸,內部裝有2.3噸炸藥。曾經顯赫一時的美國“炸彈之母”(重達8.2噸)和俄羅斯“炸彈之父”(重達7.1噸)與之相比也只能是相形見絀、甘拜下風,故此江湖人稱:“炸彈之祖”。GBU-57鑽地炸彈長度6.2米,直徑0.8米,彈體中部有4個十字排列的短橫翼,彈體尾部有4個摺疊式的柵格尾翼,可以靈活地調整飛行方向和攻擊角度,整體外觀就像一枚特大號的R77空空導彈,採用GPS制導,命中精確度小於1.2米。

  為了進一步增加穿透深度,GBU-57鑽地炸彈的戰鬥部殼體材料為耐高溫耐衝擊的鎳鈷鋼合金,再加上巨大的自身重量,鑽地能力令人印象深刻,具體穿深指標如下:對加固混凝土為60米,對堅硬岩石為40米,對鬆軟土地甚至可以達到200米,相當於直接打穿了幾十層的樓房。當然這樣的“巨無霸”也只有身強力壯的戰略轟炸機才能抗得動,美軍主要使用B52和B2作為運載平台,B2能夠在內彈倉裡面同時攜帶兩枚“炸彈之祖”,對敵方的關鍵性戰略目標實施點穴式打擊。

  來自中國的東風15C鑽地彈道導彈同樣身手不凡,射程大約700公里,外形為拉長圓柱體的侵徹彈頭採用鎢合金打造,其長為2.5米,直徑0.5米,重量超過1噸,遠遠望去活像一顆長長的“釘子”,採用中段衛星/慣性導航+末段雷達成像制導,命中精度不超過數米(在實彈演習中甚至打出過分米級別的超高精度),是世界上第一款具備鑽地能力的中近程彈道導彈。彈道導彈的有效載荷自然不可能跟飛機投擲的GBU-57鑽地炸彈相提並論,但是卻擁有無以倫比的高速度,鑽地威力十分驚人。

  東風15C的彈頭外殼為六花瓣形狀的厚壁鎢合金,內部填充了高爆炸藥,末端速度為5-6馬赫,1噸重的彈頭落地動能高達20億焦耳;相比之下,13.6噸的GBU-57末端速度為1.2馬赫,落地動能大約15億焦耳。東風15C具有一定的動能優勢,而GBU-57的直徑優勢更為明顯(0.8米:0.5米),按照侵徹深度彈徑比值的計算公式,可以得出東風15C的穿深指標為對加固混凝土超過40米。單從鑽地威力來看,GBU-57相比東風15C有較大的優勢;然而GBU-57需要轟炸機進行臨空投放,東風15C則可以實施防區外遠程打擊,在突防能力和生存能力方面,東風15C扳回一局。

  考慮到40米的穿深其實已經足以摧毀絕大部分戰役戰術級別的地下工事(戰略級別的地下工事,比如北美防空司令部的地下指揮中心、火箭軍的地下工程等等,都擁有數百米加固混凝土級別的防禦能力,目前還沒有常規武器可以從外部進行摧毀),總的來說,東風15C的實戰效能應該略勝GBU-57一籌,由於射程的限制,打擊範圍較小是唯一的硬傷,東風15C的相關技術還可以移植到射程更遠、速度更快的東風21、東風26上面,打擊效果必然更上一層樓,成為我軍“攻城拔寨”的強大利器。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6: 中國富豪的錢大多不是他自己的,背後金
2016: 這族的人才哪去了?都被無產階級革命淘
2015: 圖說破四舊--中華民族空前絕後的浩劫(1
2015: 北京舉行私人紀念毛澤東講座假共無聲
2014: 常識貼:中朝邊界劃分歷史沿革
2014: 日本網民評論:為什麼日本人不恨美國人
2013: 傳中國要造11萬噸巨型核航母 專家:有
2013: 最新互拍高清圖片:嫦娥三號着陸器國旗
2012: 中國飛機未入釣島即被攔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