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白夫長
萬維讀者網 > 軍事天地 > 帖子
蘇-27差點搞成米格-25 是誰給了她流暢的曲線?
送交者: 三把刀 2017年12月25日01:20:34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feab10d515514a6aabec0e6fded439cc.jpeg

  在美蘇冷戰對抗階段,蘇聯的武器裝備很多都是對標美國武器,特別是在空軍裝備上,針對性的跟蹤、對抗就十分的明顯。從第一代噴氣式戰鬥機的米格到第三代戰鬥機的蘇-27,都貫穿着這一標準。

  對於F-15的誕生,蘇聯的壓力是非常大的。一開始軍方直接那F-15的數據來套。對於蘇聯的第三代戰機,軍方確定的技術戰術要求,就是將F-15的數據進行換算,然後在提高10%,作為蘇聯戰機的設計要求。例如F-15無外掛油箱航程為2300公里,那麼蘇聯對應戰鬥機的要求就是2500公里;F-15戰機從時速600公里加速到1300公里,不超過20秒,那麼蘇方戰機的要求就是17-18秒。

680440c96c014291bfcc71447ed92562.jpeg

  因為蘇聯深知自己在發動機、電子技術、材料、等方面對於美國全不占優勢,因此就必須在飛機的結構布局、氣動布局、機體結構完善性上做到更出色。因此,當時的蘇霍伊設計局方案室主任薩莫伊洛維奇,就從T-4MS轟炸機的思路中,為蘇-27的第一個T-10-1方案(見上圖),設計了一個曲線優美的翼身融合體設計。當時蘇聯研究認為。這種設計能夠得到最佳的記憶展向橢圓分布,能保證誘導阻力最小。

ae779238b5d44347b4cc53329edee15e.jpeg

  蘇-27要是這樣你還喜歡嗎

  不過F-15並不是翼身融合體布局,為了保險蘇霍伊設計局又設計了常規的T-10-2方案(上圖)。這個方案看上去和米格-25或者F-15差不多。這樣的常規布局,對於蘇霍伊來說已經是駕輕就熟,畢竟已經設計過類似的蘇-15和蘇-24戰機。

85e5097b65734ec99c62ee74499e8179.jpeg

  方案室主任薩莫伊洛維奇

  1970年,兩個方案進入風洞試驗階段。經過1年的測試,翼身融合體的T-10-1方案獲得了非常出色的結果,升力係數達到0.9,亞聲速最大升阻比為11,超聲速時升阻比為5,幾乎達到同類飛機升力特性的極限值,充分說明了這一方案的有效性。連一向矜持的蘇霍伊作為總設計師也很滿意,一下就確定了發展方向。

  不過這時候蘇霍伊的工藝室主任阿爾古諾夫卻抱怨,翼身融合體的雙曲線機翼,加工工藝非常難以實現,不過蘇霍伊卻冷酷的批評工藝人員:這個項目我不想廢話,你們的任務就是想好解決方案然後匯報。但最後設計實際對工藝還是進行了妥協,蘇-26機翼和機身的翼型不是一體化的,而是根據加工難度進行修改,特別是受力嚴重區域,就使用了平面壁板,只要維持平面線性化就可。

c7eb641771c94809a30e54c1f3da92d2.jpeg

  至於設計師是不是還從風情萬種的俄羅斯美女上獲得靈感,就不知道了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6: 偉大領袖斯大林早就指出,沒有人就沒有
2016: 紀念毛主席誕辰:水調歌頭·重上井岡山
2015: 革命後問題的解決與毛澤東被迫選擇“終
2015: 推背圖警告習總危急,此人必須馬上逮捕
2014: 美智庫:台抗解放軍 應采游擊戰
2014: 空軍戰鬥英雄張積慧的悲劇人生
2013: 英媒曝中國與一個神秘外國買家商談出售
2013: 簡氏:中國殲10B開始量產 配AESA雷達與
2012: 隨筆:看不懂的中國軍事工業
2012: 好文推薦:釣魚島劫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