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白夫長
萬維讀者網 > 軍事天地 > 帖子
蘇聯造出人類首架太空戰機 外形並不科幻還有些呆萌
送交者: 嵐少爺 2018年05月10日03:40:25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007.jpg

       冷戰時期美蘇兩個超級大國為了爭奪軍備競賽的制高點,競相開展各種尖端前沿的黑科技研發,其中也不乏一些天馬行空、腦洞大開的奇思妙想。比如大名鼎鼎的美國“星球大戰”計劃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當然直到多年以後人們才知道“星球大戰”的大部分內容都屬於戰略忽悠的範疇。不過很少有人知道蘇聯提出“星球大戰”的構想其實比美國更早,而且還取得了不少實質性的成果,比如超越時代的米格105太空戰鬥機。

001.jpg

  玩過暴雪公司“星際爭霸”遊戲的人都知道,在遊戲中神族有一種空天母艦,可以在太空中釋放小型戰鬥機向敵人發動攻擊,若干艘空天母艦一起出動,小型戰鬥機滿天亂飛,所過之處可謂是寸草不生。“星際爭霸”遊戲問世於上個世紀90年代,但是這種空天母艦的原型早在30年前就被蘇聯人給設計了出來。60年代初期蘇聯開始着手研製高超音速空天飛行器,用於在太空中摧毀美國的各種航天設施,甚至還可以運載核彈頭。

008.jpg

  作為項目承擔單位的米高揚設計局最初推出了一款被稱為“螺旋”的兩級式空天飛機,主要由兩個部分構成:第一級為高超音速助推母機,第二級為米格105載人戰鬥機。其基本運行流程如下:起飛的時候“螺旋”空天飛機藉助滑跑車在地面加速滑行升空,然後高超音速助推母機的發動機在空中點火,將空天飛機送入預定的太空軌道,米格105脫離母機進行自主飛行,完成作戰任務以後依靠自身動力返回大氣層降落在機場跑道上。

  這個設計方案在當時無疑是相當超前的,不僅不需要專用的航天發射場,大部分的有效載荷也可以重複使用,比起傳統的運載火箭是一種跨時代的進步。高超音速助推母機採用有翼寬體設計,最大起飛重量115噸,裝備四台液氫發動機,能夠水平起飛、自主降落。米格105則是一種單座有翼戰鬥飛行器,機長8.5米,翼展7.4米,重量4.2噸,裝備一台渦噴發動機和若干台火箭發動機,分別用於大氣層飛行和太空飛行,可以執行照像偵察、雷達偵察、截擊太空目標等作戰任務。

  作為世界上第一款專門用於太空作戰的載人戰鬥機,米格105的外形卻並不像人們想象的那樣科幻,反倒顯得有些呆萌,機身底部呈扁平狀,機頭較大且向上翹起,就像一隻大頭皮鞋。米格105採用了可變式機翼,以滿足在起飛入軌、太空飛行和再入大氣層等不同飛行階段的需要。1977年11月27日,第一架米格105試驗機從圖95轟炸機上在5000米高空完成了首次投放實驗,此後又進行了多次試飛,有效地驗證了其在大氣層內的飛行性能。

  70年代後期蘇聯決定效仿美國轉而研製相對簡單的航天飛機,“螺旋”空天飛機項目隨即中止,不過許多相關技術還是移植到了“暴風雪”號航天飛機上面,其中也包括米格105。蘇聯的設想是以"暴風雪"號航天飛機為母機,機艙內部安裝旋轉掛架,可以同時攜帶5架米格105,作戰時打開艙門依次將戰鬥機釋放出去,任務完成以後再將戰鬥機收回,完全就是神族空天母艦的現實版。不過很遺憾的是,米格105最終未能投入服役,隨着"暴風雪"號航天飛機一起在蘇聯解體以後被束之高閣,靜靜地停放在博物館裡面供後人憑弔。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7: X37B是美國太空戰的武器平台還是監控平
2017: 印度推出新型五代機ANCA 聲稱5年內服役
2016: 戚本禹回憶錄:李銳的揭發交代與廬山會
2016: Q/微信480972192辦理畢業證成績單,使館
2015: 正式閱兵上,未見中國兵唱喀秋莎
2015: 山姆大叔與二次世界大戰到底啥關係?
2014: 不占領釣魚島應當是中日雙方的默契
2014: 魏京生王軍濤要阻擊馬雲在紐約上市.還
2013: 中共專制誠然可惡,自由民主人士也要有
2013: 地溝玻璃,民工手套,殲十高空爆艙證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