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白夫長
萬維讀者網 > 軍事天地 > 帖子
為什麼二戰後軍艦航速停止增長?
送交者: 力挽狂瀾 2018年05月28日00:19:46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d50e9900506d4bcf86c2c7140b1f2291.png

  “兵貴神速”這個道理想必大家深有體會,不管是從戰略層面上來講,還是從戰術層面上來講,速度高,“跑的更快”就意味着更好的生存能力和主動權,多一分勝算。古往今來為了可以“跑的更快”世界各國將帥、士兵、技術人員可謂是使盡神通,功率更大的發動機、更輕的材料等手段層出不窮。

  在科技呈爆炸性趨勢發展的今天,“跑的更快”似乎只是信手拈來的事情,但就有着這樣一個奇怪的現象:二戰後軍艦的航速停止了增長,大都維持在了30節左右,難道兵不再貴“神速”?本文將為大家帶來解析。

  想要弄明白這個問題,我們要將二戰與現代的戰爭形態和技戰術水平進行對比與分析。在二戰時期,受限於發現目標與通信、調度水平的低下,作戰基本是限制在視距之內的,軍艦在發現目標後速度更快就可以先敵行動占據良好戰位。所以在這個時期軍艦設計師們都會着力於提升軍艦的航速。而且在這個時期受限於發現目標的能力和低下的無線電通信效率,一旦戰鬥打響就會變成各自為戰的局面。基本不存在體系化協同作戰的情況,火力配置較為分散。軍艦使用的主要武器大都是火炮、魚雷,射程近、速度慢、精度差,所以更高的航速能有更大的幾率躲過敵方火力,提高生存能力。

  但是到了二戰後情況就大不一樣了,電子技術飛速發展,軍艦的主要武器也“鳥槍換炮”,變成了導彈。如今的反艦導彈速度完全不是軍艦所能比擬的,就拿前蘇聯的3M80“白蛉子”反艦導彈來說,速度最高可達2800千米每小時。沒有專門的導彈攔截武器憑藉軍艦幾十節的速度是無法擺脫的,兩者根本不是一個數量級!

  當今的戰爭形態是以電子化為基礎的信息化、體系化、精確化戰爭。軍艦所搭載的電子系統的數量、先進程度決定了軍艦的作戰能力。如果一味地追求更高的航速,將會占據更多的空間與成本,對實際的戰鬥力卻沒有任何提升,效費比低下,倒不如裝備更多先進的電子系統來的實際有效。

  如今相控陣雷達和數據鏈通訊調度系統愈發得到完善,軍艦在作戰時已經不像二戰那樣了。友艦大都相距幾十上百公里,打的是超視距戰爭,在這時提升的十節甚至二十節航速也沒有任何實際意義。而且現代軍艦的真正意義在於其搭載的電子系統,即使自己的導彈打完了,也可以為友軍提供偵查、電子支援、火控引導等協助,打的是一個體系化戰爭,而且電磁波的速度又不會受到航速快慢的影響。所以現代軍艦就普遍採用了限制航速的方法來達到噸位、成本、戰鬥力上的平衡。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7: 這國真厲害 用完中國坦克後要求退貨
2017: 中國海軍的目標是六艘航母
2016: “國際仲裁”就當他是洋垃圾!
2016: Putin:羅馬尼亞和波蘭把自己發到瞄準
2015: 數次預測“中國明年崩潰”的章家敦稱南
2015: 不要以為美軍不會撞船,美國這回是真急
2014: 中俄蘇35談判近尾聲 新發動機超越美F22
2014: 中國邊界問題之我見
2013: 傻屄們,二戰前夕世界上至少有五種比較
2013: 美海軍成功試射RIM-116 Block 2型滾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