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白夫長
萬維讀者網 > 軍事天地 > 帖子
人工智能武器比核彈還危險 因無情感毫不手軟
送交者: 力挽狂瀾 2018年07月18日20:58:45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001.jpg

 資料圖:俄軍裝配有機槍的作戰機器人正在測試中

  英國《明星日報》網站7月15日報道稱,從SIRI(蘋果公司在其產品上應用的一項智能語音控制功能)到自動駕駛汽車,人工智能正日益侵入我們的日常生活。

  報道稱,這項技術還可能會啟動一場自主的武器軍備競賽,機器已經能夠在沒有人類干預的情況下自動選擇和打擊目標。

  網絡安全專家羅曼·揚波利斯基博士披露了人類是如何通過追求這項技術將自己置於災難邊緣的。

  他解釋說:“人工智能比核戰爭對人類構成了更大的危險。”

  “核武器很危險,但是它們只是工具——一旦爆炸,就不再有另外的敵對關係。”

  “然而,人工智能不僅是一種工具,而且是一種媒介——它處於一種持續的動態關係之中,而非是單一的危險局勢。”

  這名路易斯維爾大學的博士說:“人工智能能夠在多個領域構成危險,而且可以動態地適應我們試圖消除危險所做的一切努力。”

  報道稱,人們擔心,一旦主要軍事大國開始推進人工智能武器研發,一場全球性的自主軍備競賽將是不可避免的,這種技術軌道的終點是大規模生產的廉價的殺人機器。

  報道稱,一個超級智能的人工智能機器不可能展現出愛或恨這樣的人類情感,人類也沒有理由預期人工智能機器會有意識的仁慈或心懷惡意。

  揚波利斯基博士描述了人工智能會構成危險的兩種最有可能的情況:“機器想要獲得權力或是類似的東西這種情況不太可能發生——更有可能發生的情況是,黑客和恐怖分子惡意使用,或是有人明確控制機器來執行此類任務。”

  他說:“一種尤其需要關注的情形是,軍方的人工智能機器遭到黑客攻擊。”

  報道稱,另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是,人工智能原本被設定做某種好事,但是它為實現自己的目標開發出一種具有破壞性的執行手段。

  例如,如果一個超級智能系統的任務是完成一項雄心勃勃的地球工程項目,其副作用可能是對生態系統造成嚴重破壞,甚至將人類試圖阻止其的行為視為一種需要解決的威脅。

  儘管有人仍對完全自主的人工智能機器是否能夠真正實現持懷疑態度,揚波利斯基博士相信這將會實現,這也是越來越多科學家的共識。

  他說:“這很可能會在我們的有生之年實現——大多數人的預測是2045年。”

  斯蒂芬·霍金、埃隆·馬斯克、史蒂夫·沃茲尼亞克、比爾·蓋茨和許多其他科技大佬,最近都對人工智能構成的危險表示擔憂。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7: 中印對峙深層原因你可能想不到 zt
2017: 馬雲在印度投資30億美元,助紂為虐,應
2016: 南海仲裁對美國的不利遠遠大於中國
2016: 冒個泡,很久沒來了,因為最近的局勢有
2015: 令人毛骨悚然:四清運動中殘忍的批屍鬧
2015: 毛澤東社會主義工業化道路和三農問題
2014: 愛國賊定律
2014: 大流氓毳折騰和他的女人們(多圖)
2013: 俄媒:中俄新轟明顯有別 中國採用超音
2013: 鎮國神劍:巨浪-2發射和攻擊成功 可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