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白夫長
萬維讀者網 > 軍事天地 > 帖子
美軍正以民用技術做幌子發展太空軍 已取得大量成果
送交者: 三把刀 2018年08月29日00:56:43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001.jpg

  1957年10月4日,人類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斯普特尼克進入太空,人類太空時代的帷幕就此拉開,與此同時,人類的戰場也從地球延伸到太空。

  你爭我奪的冷戰極大地促進了太空技術的發展,鐵幕兩邊的太空軍事競賽愈演愈烈,格雷厄姆的《高邊疆戰略》與里根的“星球大戰”計劃,則將冷戰期間的太空競賽推向了高潮。蘇聯的解體並未讓美國放緩鞏固太空優勢的步伐,而是更加重視太空技術發展和軍事運用。

  星球大戰要開打?美國組建太空軍,全球太空對抗拉開帷幕

  2018年6月18日,美國總統特朗普下令美國防部立即啟動組建太空軍的進程。特朗普表示,太空軍將獨立於空軍,成為美國武裝力量的第六軍種。這是美國軍隊成立獨立作戰部隊的關鍵一步,對於美國太空作戰力量而言具有里程碑意義。

  1996年,克林頓政府出台了首份《國家航天政策》,指出“和平利用太空政策,允許美國為了國家安全利益在太空進行防務建設”。這份文件開啟了後冷戰時期美軍發展太空戰能力的序幕。小布什政府時期的霸權主義和單邊主義,反映到太空安全方面也比較霸道,指出如有必要,美國有權不讓“敵視美國利益”的國家或地區進入太空。

  奧巴馬政府上台後相繼頒布《國家空間政策》與《國家安全空間戰略》。在這些戰略文件的指導下,美國採取了傳統的“戰略克制”的空間安全戰略,如尋求通過外交途徑,以談判的形式為主,加強太空國際合作、維護太空安全,將預算更多投向軍民兩用太空技術和商業航天發展。在軍事航天上更加強調發展太空信息支援能力,太空進攻性武器發展的重視程度相對低一些,這些表明奧巴馬政府在第一個任期內的太空問題上軟化了單邊主義,弱化了攻擊性。但在後期,奧巴馬政府認為,競爭對手的太空能力發展非常迅速,美國正逐漸失去太空優勢,太空安全戰略開始向強硬的方向發展。

  從克林頓到小布什再到奧巴馬,每一任總統都提出了新的《國家航天政策》。總體上看,美國太空安全戰略經歷了從強調進攻向威懾與防禦相結合,再到強調進攻的過程。太空安全戰略的變化,反映到太空軍事裝備的最主要體現是重視進攻性武器的發展。

  美國政府和軍方認為,隨着潛在對手國家太空能力尤其是反衛星能力的發展,美國太空領域絕對霸主地位已經受到挑戰。為維護本國太空安全和利益,占據太空領域絕對優勢地位,美國尤為關注太空安全能力發展,不斷調整優化太空組織機構,加速發展太空攻防技術,常態化舉行太空軍事演習,積極備戰向太空延伸的軍事衝突或戰爭。

  2017年4月,在參議院軍事委員會舉行的聽證會上,當回答有關俄羅斯發展反衛星武器的問題時,美國戰略司令部司令約翰·海頓將軍表示,美國必須“擁有抵禦這些威脅的能力”,並“建立一種進攻能力來挑戰他們”。關於建立進攻能力的部分語焉不詳,並讓留意太空事務的人頗感驚訝,尤其2017年1月在斯坦福大學講話後海頓曾收回太空戰說法。

  特朗普總統上台後,美國政府進一步明確太空安全優先地位。2017年12月,美國發布新版《國家安全戰略》,明確太空是國家安全的優先域,確保美國太空領導地位。2018年1月19日,美國防部發布2018年版《國防戰略》,明確要求優先發展“彈性、重建和作戰能力以確保美軍太空能力”。白宮於2018年3月23日稱美國政府已制定《國家航天戰略》,新版戰略繼續秉承特朗普政府“美國優先”原則,提出轉變太空體系架構、增強威懾和作戰選擇能力、提升太空行動效能基礎能力,創造有利國內和國際環境等四大戰略舉措。2018年4月10日,美國參聯會發布新版《太空作戰》條令,首次確立“太空聯合作戰區域”概念,旨在推動太空作戰深度融入聯合作戰,集中體現了特朗普政府備戰太空的新動向。

  在體系建設上,美國空軍正在制定“太空作戰架構”,架構主要包括太空體系構想、太空作戰概念(涵蓋戰略指揮與控制、空間態勢感知及預警、一體化作戰概念)、太空任務部隊、彈性太空體系、體系靈活性等多個方面,用於指導美軍未來太空力量體系發展。同時,美國還擁有龐大的智庫體系,提出了諸多創新性的太空安全戰略與理念,引領太空作戰理論體系創新發展。代表性的如“有限太空戰”“主動防禦”“太空再平衡”等,核心理念均強調美國主導制定太空行為準則的重要性。

  特朗普在6月18日的講話中提到,美國太空統治地位正受到中俄的挑戰,雖然目前仍占主導地位,但應該有更高的要求。白宮發言人拉傑·沙阿在一份聲明中指出,總統的《國家航天戰略》要求美國在太空保持領先、卓越和行動自由,而設立專門用於太空戰的單獨軍種視為達到目標的關鍵一環。

  這並不是特朗普首次就組建太空軍表態,自就任以來曾多次表達過組建太空軍的想法。近幾個月,特朗普曾在多個不同場合提到他要設立太空軍的願望,得到的反饋總體上也是積極的,這促使他決定儘早啟動組建太空軍的進程。

  在特朗普表態組建獨立太空軍期間,得到了不少眾議員和學者的支持,邁克·羅傑斯是代表人物。在邁克·羅傑斯看來,建立獨立太空軍對於確保美國太空進入、太空資產保護、太空作戰等都將發揮積極的作用。2017年4月,在科羅拉多州斯普林斯市舉行的國家太空研討會上,眾議員邁克·羅傑斯提出了美國應該建立獨立太空軍的想法。2017年6月,美國眾議院提出組建獨立太空軍,並將其寫入《2018財年國防授權法案》。按照美國眾議院的構想,太空軍將整合美國各軍種的全部現役太空軍事力量,隸屬於美國空軍,但享有獨立的作戰指揮、軍種管理等地位和權限。不過,這一法案遭到美國空軍和國防部的強烈反對,在參議院投票中被“扼殺”。

  目前,美國擁有軍事航天力量的單位包括空軍、國家偵查局、海軍、陸軍等,可謂門戶林立。如果能將各個單位的航天力量整合成獨立的軍種,那現在各自為戰的局面將結束,大幅提高美軍的太空作戰能力。組建獨立太空軍顯然是一個非常有誘惑力的想法。分析認為,官僚主義、單位之間的隔閡等問題已經制約了美國太空作戰能力的增長,而組建獨立的太空軍能讓太空作戰指揮更加順暢,太空裝備能夠發揮更大的作戰效能,這不僅是世界軍事航天的發展趨勢,也是美國增強太空戰力的必由之路。

  美國太空新聞網站18日刊文稱,組建太空軍的下一步是將組建獨立太空軍寫進《2019年國防授權法案》,交由國會處理。美國通過《1947年國防授權法案》設立了空軍,使其告別陸軍獨立成為一個軍種。前國防部主管航天政策的副助理部長洛韋羅指出,雖然總統有建議權,但處置權在國會,只有國會才能對軍事機構進行調整。若正式開始組建獨立太空軍,國會還需要改寫闡述武裝力量職能與使命的《美國法典》第10卷。《太空新聞》網站刊文認為,在參眾兩院正準備敲定最終版本的《2019年國防授權法案》之際,特朗普組建獨立太空軍的命令將引發一場激烈辯論。一直呼籲組建獨立太空軍的眾議院幾乎肯定會為特朗普的舉動感到高興。過去兩年,眾議院一直在牽頭謀求設立太空軍,但相關立法遭到參議院和五角大樓的反對。

  由於涉及眾多單位的利益,組建獨立太空軍之路不會一帆風順。與航天問題有密切關聯的佛州民主黨參議員納爾遜當天通過推特表示,特朗普還不能認為組建獨立太空軍已是板上釘釘的事情。納爾遜指出,總統對一位美國將軍說要新設太空軍,成為美軍的第六個軍種,而將軍們卻告訴我他們不想這樣。他說:“如果沒有國會的支持,無法組建獨立太空軍,現在不是將空軍撕裂開的時候,這關繫到太多重要的問題。”

  美國米切爾航天力量研究所所長大衛·達普圖拉認為,組建一個獨立太空軍也許是一個未來的方向,但目前為時過早。可以預見,在組建獨立太空軍過程會遇到阻力,甚至胎死腹中,但特朗普依然會一直堅持這個構想,並不斷推進組建的進程。因此,美國組建獨立太空軍是遲早的事情。如果順利,國會會給國防部至少一兩年時間來實施這樣一項重大重組,4年左右的時間可以完成組建;如果不順利,耗費的時間會增加。但不管怎麼樣,特朗普已經讓組建獨立太空軍的話題浮出水面,為後續動作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在太空軍具體使命任務上,分析認為,其第一項使命將會是在戰時保護美天基資產不受敵人攻擊,並攻擊敵方這類資產。美國若全面建立起這樣的能力,還將能懾止天戰,使之根本無從發生。除了保護美國太空資產和攻擊敵方太空資產之外,美國太空軍還會擔負起諸多其它任務。例如,空間碎片清理就可成為其一項很好的和平時期任務。空間碎片在發生天戰時將成為一個很大的問題。清理由報廢衛星留下的殘骸不僅能保證近地空間依舊能通行,還可為如何在太空中行事樹立好的做法。

  在組建模式上,特朗普組建太空軍命令中並沒有提及具體的組建模式,僅強調太空軍將是美國一個新的與其他軍種“獨立、平等”的軍種。這意味着新組建的太空軍將成為繼美國陸軍、海軍、海軍陸戰隊、空軍和海岸警衛隊之後的第六大軍種。現在,關於組建模式主要有3種觀點:第一種模式是空軍部管轄下設立太空軍;第二種模式是美國武裝力量中完全獨立的太空軍;第三種模式是參照平戰結合的“太空警衛隊”。

  美國眾議院和軍事專家認為新組建的太空軍應歸屬於空軍部,與空軍形成密切的夥伴關係。2017年6月,美眾議院提出“仿效海軍部下設海軍陸戰隊,在空軍部下設獨立的太空軍”。該太空部隊最高長官將與空軍參謀長同級,有權出席參謀長聯席會議,但受空軍部長的領導。美國武裝力量中完全獨立的太空軍這個組建模式最為激進,新組建的太空軍不再隸屬於空軍部,而是一個完全獨立的軍種,為了適應這種變化,可能還會組建“太空軍部”,該部與陸軍部、海軍部和空軍部擁有完全平等的地位。在5月27日舉行的國際太空發展大會上的一次小組討論中,前政府官員和一些專家建議,隨着更多國家、組織和商業公司進入地球軌道,展開空間活動,組建“太空警衛隊”可能是處理太空安全問題的一個有效途徑。美國聯邦航空局商業太空運輸辦公室前副主管喬治·尼爾德表示,“合理的選擇”將是參考海岸警衛隊建立一支太空警衛隊。太空警衛隊和平時期屬於非軍事部門,可以監測與商業太空活動有關的安全問題;戰時則將被納入國防部。

  若美國順利組建太空軍,用於太空作戰的攻防技術發展將受到更多的重視。

  以往太空進攻性力量建設主要着力點是反衛星作戰。眾所周知,衛星在情報偵察、通信導航、導彈預警等領域發揮着至關重要的作用,自然其也成為被攻擊的對象。美國很早就開始研究反衛星武器技術。按照部署方式的不同,反衛星武器可分為陸基、海基、空基和天基4種。陸基、海基和空基的反衛星武器主要包括直升式反衛星導彈和定向能武器。

  在陸基反衛星方面,冷戰時期就開始研究上升式反衛星導彈,冷戰結束後則將精力集中於定向能反衛星武器,並進行了多次使用激光武器致盲衛星的試驗。2008年,美國海軍用標準-3導彈摧毀了一顆失控的在軌間諜衛星,以實戰的形式驗證了海基動能反低軌衛星的能力。在空基反衛星方面,美國從20世紀70年代後期開始探索發展空基上升式動能反衛星裝備。1985年9月13日,一架掛載着ASM-135反衛星導彈的F-15戰鬥機,以3.8倍重力加速度的過載向上進行65度爬升,在約11.6千米高度,發射了導彈,成功擊落一枚552千米處的報廢軍用偵察衛星。

  進入21世紀以來,隨着多種太空攻防技術與手段加速發展,高度信息化、智能化、攻防一體化的太空裝備在不遠的將來也會躋身戰場,比如新型高機動航天飛機、空天飛機、空天母艦等。這些新的太空平台可裝備導彈、定向能武器等,不再局限於反衛星作戰,天基對地攻擊戰、天基對海攻擊戰和天基反導戰等也將出現。

  鑑於發展空間攻防對抗手段的複雜性和敏感性,美國通過掩軍於民、隱蔽推進的方法,以在軌操作、空間碎片清除等為重點,加緊演示驗證和儲備空間攻防對抗技術。美國先後開展“試驗衛星系列”“自主交會技術驗證”“軌道快車”和“微衛星技術試驗”“鳳凰”計劃等演示驗證項目,囊括了空間操作諸多關鍵技術,如有效載荷寄宿發射、在軌機動、自主逼近、交會對接、在軌修復等技術,這些技術都可用於發展反衛星的進攻性空間對抗武器。

  除了衛星平台,美國還在研製其他太空平台,如X-37B軌道飛行器、XS-1飛行器等。2017年9月7日,美空軍X-37B軌道試驗飛行器開啟了第五次空間飛行任務之旅。X-37B飛行器由美國空軍領導實施,波音公司作為主承包商負責研製和建造的一種可重複使用的無人天地往返飛行器。X-37B延續了美軍提出的“先期概念技術演示驗證”的發展模式,旨在通過飛行試驗,驗證預研製階段的技術成果,以檢驗技術的可行性、作戰適用性和經濟可承受性。雖然目前X-37B尚處於探索研發階段,但隨着其各方面技術日臻成熟,X-37B未來可發展成為遂行航天偵察、通信指揮、空間對抗、遠程精確打擊等多樣化任務的新型太空作戰平台,如同地球上的戰鬥機,具有多種用途。此外,還可以運用X-37B的相關技術,研製更大的平台,以容納更多的載荷。

  綜觀美國“鳳凰”“軌道快車”、X-37B和XS-1等項目,美國正在通過太空試驗性項目和寓軍於民項目,研製發展太空攻防技術,並取得了大量的技術成果,為未來研製真正的太空作戰平台奠定技術基礎。特朗普宣布組建太空軍的舉動表明,在其執政時期將更加重視太空能力的提升,太空信息支援裝備和進攻性裝備的發展也將獲得更多的重視。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7: 2017,東北朝鮮東南南海西南藏南,重兵
2017: 不戰以屈人之兵的神話傳說,被咖哩阿三
2016: 美國軍事科技到底有多強?中國有什麼,
2016: 《血壯山河》之3063 台兒莊真相 44
2015: 蘇聯的成敗興亡都是中國的營養
2015: 雖然蔣介石畏戰懼戰,但抗日的主要力量
2014: 日媒稱日本將從印度買稀土 日印協調是
2014: 菲媒:中國赤瓜礁建人工島 重型設備
2013: 打擊敘利亞:美國人再次顯擺武力
2013: 外交部司長:拒絕菲仲裁要求是“依法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