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白夫長
萬維讀者網 > 軍事天地 > 帖子
中國神六技術與俄國不同
送交者: XWZJ 2005年11月01日22:22:17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中國神六技術與俄國不同

神六的勝利返回,標誌着我國已經完全具備進行載人航天活動。但海外很多人士認為,我國是利用俄國技術及其設計人員才獲得成功的,甚至有人說連火箭和飛船都是俄國產品。拋開俄國把持技術用來保持優勢和獲取經濟利益不說,單用外行的眼光從設計上就能看出兩者設計的完全不同。

  50年代,前蘇聯培訓了大批我國航天和導彈專業人才,這些人是我國發展這方面事業的基礎。而中蘇在59年的關係破裂也使得相關項目處於停頓,我國不得不依靠自身技術力量進行開發、設計,這是人所共知的。我國首先自行生產了仿俄P2導彈,這種導彈與納粹德國的V2差別不大。隨着對燃料和結構的改進很快進行了增程實驗。緊接着完成了中程導彈的設計,這並不是簡單的放大設計,很多部件是重新改進的,不是用原來部件拼湊的。伊拉克曾經用短程導彈拼湊過,整體性能十分低劣。這個中程導彈實驗的成功,使我國具備了進行航天探索的能力。受文革影響69年發射衛星失敗,70年讓倭國搶在了前面,但隔一年我國的衛星就上天了。在以後幾十年中,我國航天事業蓬勃發展,現在進入了載人航天階段是自力更生的結果。吸收一些外國專家沒什麼不可以,可以促進發展速度減少問題,但總體必須依靠自己,我們不會重蹈59年的錯誤。

  我國的火箭的空氣動力學特性與俄完全不同,拿俄常用的質子火箭說,其一級採用多箭體捆綁式,使火箭像個穿裙子的胖女人。我國長2捆則是在主體火箭外捆綁四個小火箭,這四個火箭估計有4層樓高,該捆綁火箭也有獨立的燃料系統和發動機。俄國的捆綁火箭各箭體相對獨立,一級有的沒有主火箭。俄多數捆綁火箭是與第一級一起拋棄的,而我國的捆綁助推火箭比第一級要先拋棄。我國火箭拋棄後將排空燃料,以避免在空中爆炸產生碎片,很容易被雷達測出軌道參量,並預測墜落時間和角度。

  火箭的方向控制是非常重要的系統,在加速階段起到保持彈道和姿態的作用。某年發射澳星,星體發生爆炸使火箭偏了一下,但系統很快糾正了方向,繼續飛入預定軌道,雖然懷疑是黴菌搞的鬼,可火箭方向控制系統的我國特色也表現出其優勢。俄國多採用矢量噴口控制火箭轉向,其他國家大多類似。重量大的火箭不適合採用游動發動機(火箭箭體整體擺動),而採用大型擾流板的只有早期的黴菌火箭,不僅因為材料和溫度,也由於動力大不易控制的緣故。噴口轉動存在密封問題,這是俄國的優勢,很多國家則採用噴管內外擾動式,方法各異。我國的小動量可轉動噴口,鄙人理解為小型的游動式發動機,這項技術各國在火箭、衛星、空間站等動力系統中都有採用。我國獨立研製的系統獨具特色,不僅反應靈敏而且能量容易控制,無論是大、小幅度的轉向還是調姿、變軌等都得心應手,這項技術可以用在未來的軌道武器和現在的洲際導彈上。

  我國的火箭燃料是雙燃料的,燃料為偏二甲肼,就是奧托金克液體炸藥,氧化劑為四氧化二氮,俗稱紅煙硝酸。都是劇毒產品,但燃燒效率高,其產物無毒。俄火箭很多已經採用固體燃料,黴菌的多數火箭和倭國的M5都是固體燃料火箭。雖然固體燃料多是單燃料,容易儲存,發射前也不必灌注燃料,但其燃燒產物中含有大量高氯酸鹽,污染問題更嚴重,發射時產生大量有害氣體和煙霧,尤其是印度固體火箭,黑煙非常大。我國火箭發射初期有紅煙,然後逐步變淡變黃,騰空後幾乎沒有尾煙,十分乾淨。其實,我國已經不生產高毒高污染的燃料,全部從俄羅斯進口。以後發展方向是低污染的液體氫氧火箭和液體甲烷火箭,也就是低溫火箭技術。我國的新火箭採用液態氫氧和航空煤油作為燃料,將是十分不錯的環保火箭,近地軌道運載能力達二十多噸。計劃中的單級入軌和重複使用火箭也是環保的。我國固體燃料火箭已經研製成功,可應急和低費發射小項目,越過固體燃料直接搞低溫是節約的辦法。從我國固體燃料的火箭彈射程遠超他國同口徑產品看,我國固體火箭技術水平也是很高的。

  火箭的使用壽命只有幾分鐘甚至幾十秒,但在空氣中飛行是關鍵時段,所以必須做大量的風洞實驗。從低速到跨音速、超音速直到高超音速都要做。改動一點外形就要有大量的數據要重新計算,一些套用的公式也要變換,所以外觀不同,數據就大不相同。朝鮮和印度火箭走的路和我國初期類似,將俄國導彈放大再分級,但他們沒有我國象錢學森那樣的一流人才,所以外觀感覺怪異。朝鮮的火箭象一個放大的火箭帶一個小的,印度的火箭布局欠合理。倭國雖然獨立開發了先進固體燃料的M5火箭,但其風洞建設還是略微薄弱的。80年代,中倭關係良好,倭國參觀了我國航天及導彈實驗設施,甚至差點就混入“安靜魚雷水風洞”去偷窺,這裡面的東西要被看可就損失大了。倭國專家對這些閉口不談,反而認為我國十分浪費電力和資金。另外各種設備老化嚴重產品粗糙,中國能造的倭國能造的更精緻,而我國搞不出來的他們能造。它們的風洞建設沒有我國全面,數量少相關研究很不夠。所以,許多設計數據需要抄現成的,有些拿到其他國家做實驗,還需要計算機模擬些數據。現在,倭國的空天飛機是在國外搞實驗,F2的很多數據也靠國外風洞。倭國以前的優勢是電器實驗室,我國還需要再做政策調整才能趕上。從它們上次發射失敗上看,設計中還是存在問題,看他們第四次發射吧,估計能夠成功,但我國那時會有運載能力更大、更環保的火箭。


  俄國火箭的起豎方式如同洲際導彈,是水平運送到發射塔而後豎起。俄的發射塔有兩種,一種與我國類似但使用不多,另外一種常用,是多側扶臂穩定式。我國是用垂直吊裝方式,然後再由勤務塔送到發射塔。這樣,不僅減少了火箭結構重量,也保證了吊裝後到灌燃料直到發射時的狀態比較穩定。這也說明,我國的發射組織程序與俄差異很大。將來發射重量達到二十多噸,總重量約八百噸,而且採用低溫的液態氫氧燃料,對我國的發射場系統將提出新的要求和挑戰。

  神六的飛船系統與俄更不相同,無論是東方、上升,還是禮炮、進步、和平等都不一樣。因為任務的不同,設計思路的不同,不可能採用相同設計,而且我國也充分吸收了前人的經驗教訓。航天服看着類似,胸前都有一黑色的壓力閥。其實,俄的航天服是前雙拉鏈,而我國的航天服是後拉鏈,主要是前部有管路和傳感器等,為保持完整性而設計的。俄的返回艙有側開蓋,而我國只有與軌道艙接口一個出口,這樣可以增加氣密性。

  我國獨立完成神六的設計和發射回收,使西方國家重新認識我國的科技實力。也使得黴菌將我國排除在國際空間站計劃外的企圖破產,並一改我國90 年代末幾次失敗帶來的頹勢。現在,商業發射、國際合作正在進行洽談,很快長征將繼續她的國際征途,而新型環保火箭將全部取代功勳赫赫的老將們。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4: 關於石油價格的對話
2004: 我見過的中朝邊境和朝鮮軍人
2003: 也談中國海軍武器裝備的橫向發展
2003: 兩岸“叛逃者”的境遇
2002: 中美新型單兵武器孰優孰劣
2002: 滾燙的烙鐵——仁川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