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白夫長
萬維讀者網 > 軍事天地 > 帖子
透過台海的迷霧看中國的大陸軍
送交者: 鷹臨天下 2005年11月01日22:22:17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關於中國陸軍的“大”與“小”,網上是爭得人仰馬翻,就差沒有“刺刀見紅”了。鷹臨天下不敢與眾方家一爭短長,只想發表一下自己的菲薄之見。本人認為,目前的險惡的安全形勢和祖國統一的光榮任務,決定了中國仍然需要大陸軍;中國陸軍的新軍事思維或新軍事戰略,同樣也決定了中國需要新型的大陸軍。
第一、談中國仍然需要大陸軍的觀點或依據:
一、 中國的地緣環境決定了中國需要大陸軍。中國有着世界上最長的國境線,東亞地區又是大國角逐的熱點。就這兩句,別無廢話!
二、 目前的形勢決定了中國需要大陸軍。險惡的周邊環境,白熱化的安全形勢,逼得軍隊只能是精兵、強兵而不是減兵。陸軍和二炮向來是我們的強項,理應發揚光大;特別是在我海空軍尚未羽翅豐滿的情況下,非要來湊一下“小”陸軍的熱鬧,豈不是自廢武功、自毀長城!
三、 國家的“先定西北,後安東南”的戰略決策決定了中國需要大陸軍。西北,也就是新疆及中亞地區,將成為國家戰略的重中之重;再加上中俄關係的不斷升溫和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振興,西北將和東北、西南構成中國穩固的大後方。西北用什麼來穩固呢?除了政治經濟等手段外,最重要的、最根本的保證就是強大的陸軍!
四、 光復台灣這個神聖的光榮的艱巨的任務需要大陸軍。在這個重要而敏感的話題上,鄙人就多贅述幾句 。對於陸軍而言,台海戰役可分為東線戰場和西線戰場兩個主戰場,先說東線。東線可細分為南方戰場(台灣戰場和琉球戰場)和朝鮮戰場(北方戰場)。朝鮮戰場開闢與否,取決於美軍干涉中國內政的強度和我軍光復台灣的順利與否。
[一] 台灣戰場的第一階段,光復台灣需要大陸軍。
連宋登陸後,海峽兩岸又是一片寂靜,一種風暴後或風暴前的死亡一樣的寂靜。看不到未來,也看不到希望。從中央的決策來看,只要不獨,是不忍見兩岸陷於戰火的。
中央的決策是英明的,用心也是良苦的。但鷹臨天下已經對台灣省政界—這個變色龍的樂園失去了信心。只有藍與綠,沒有黑與白,這就是台灣省政界的現狀。統一也好,“獨立”也好,都不是政客們的原則,甚至也不是他們最關心的問題。他們只關心如何譁眾取寵,,他們只關心霉倭鬼子們的表態,他們只關心黨派和個人的利益。說句實在話,談判不怕死硬的對手,就怕反覆無常的小人,更怕賣身投靠的漢奸。台海必有一戰,就是我們名項準備的出發點。東山島上的十萬陸軍可是秣兵礪馬、枕戈等旦喲!
[二]台灣戰場的第二階段,光復琉球需要大陸軍。
倭國的爭常還在繼續。不管倭國是出於何種目的、採用何種手段爭常,它藉機正式侵吞釣 魚 島則是鐵一般的事實,重新霸占我琉球群島五十餘年是鐵一般的事實(自二戰後算起),妄圖染指中國的台海事務是鐵一般的事實,向中國進行武力叫囂也是鐵一般的事實。中國必須再次抗戰也是鐵一般的事實。我們在新思維的主導下已經讓了N次,再退一步就會亡國了!
失去一個倭國,並不會使我們失去全世界;失去台灣,我們將會失去全中國◇泱中華五千年,莫非真的要在我們手裡斷子絕孫?清醒吧,中國人!奮起吧, 中國人!只要我們攥成一個拳頭,中國就不會滅亡!
中倭友好的提法,已經不能為我們的發展搶來時間,更不利於中國的長遠利益。三千萬同胞的犧牲,就在一句口號中化為烏有。歷史上有這麼仁慈的民族嗎?有這樣崛起的國家嗎?就算我希望用三千萬同胞的熱血換來國家的和平崛起,奈何大小鬼子們不答應。真理就在大炮的射程之內,就是它們信奉的永恆的真理。不要再對牛彈琴、與虎謀皮、痴人說夢、自欺欺人了!
為了洗涮中華這些年的屈辱,為了使子孫後代們沐浴着和平的陽光,我們就必須一次性解決中倭之間的所有問題,就必須先把琉球要回來!(在下的《我真的很喜歡倭國》和《對倭新思維》有對琉球的詳細分析)光復和保衛琉球需要一支強大的陸軍吧?特別是在海空軍相對弱小的情況下,陸軍更應發揮我軍的光榮傳統,不幻想、不奢望海空的火力支援。有條件固然要打,沒有條件也要打!冰天雪地的長津湖、戰火連天的上甘嶺……我們的先輩不就是這樣打出來的嗎?
光復台灣後,就可以實現光復琉球的第一步戰役,即先把先島群島拿回來。先島群島距台灣只有五十海里,我軍光復是沒有問題的。下一步就得看其他戰場發展如何了!但有一點是不變的,那就是進駐先島群島的陸軍部隊必須優先配備防空武器,來彌補制空權和制海權的相對薄弱。同時二炮部隊的遠程投射武器也要大規模入駐,為我軍在下一步的戰鬥中提供火力支援。我軍沒有家底來搞“蛙跳”,這是琉球戰役的一個大的軟肋。變通方法就是,一個一個的挨次奪取島嶼,把島嶼變成不沉的航母!只要陸軍能順利登陸,就能對敵人的海空力量形成致命的威脅,就能確保登陸部隊的支援補給。另外我們還有其他的戰場,來彌補這個不足。戰場上得不到的東西,當然在談判桌上也得不到;這個戰場上得不到的東西,在別的戰場上可以得到;已得到的作一些讓步,在這個方向就交換到了。
[三]朝鮮戰場需要大陸軍。[不一定開闢!]
歷史總是這麼驚人的相似,沒想到五十年後我們又要回到先輩們浴血奮戰、雄霸天下的這塊土地!相同的地點、相同的對手、相同的敵強我弱、相同的戰略意圖……五十年來,好象什麼都沒有改變。我們還能不能重新鑄就先輩們的輝煌呢?
韓國突然變得很勇敢,敢於和美國說不了。可能有些人會很高興,為韓國人的醒悟而高興,為我中華聲名遠播而高興,為儒家文化的中興而高興,為美倭韓同盟的裂痕而高興,為中國的市場力量而高興。真是如此嗎?不是!韓國還不是怕美軍干涉台海局勢,還不是怕駐韓美軍大打出手!還不是怕韓國被自動的(也可以說是被迫的)捲入戰爭!但韓國人這點伎倆能騙得了誰呢?真的打成了大規模局部戰爭,我們怎麼可能只將那相對弱小的海空軍投入到詭譎莫測的台海,強大的陸軍卻無所作為呢?以已之短擊人之長,從來就不是中國軍隊的選擇!你打你的,我打我的,這才是中國軍隊的原則!既然是戰爭,就是成者王敗者寇!就不可能按照你們的幻想來打!
竟然有人提出聯韓抗倭,鷹臨天下真是要“五體投地”了!(暈倒!)一個強大的中國固然不符合倭國的利益,一個強大的中國就符合韓國的利益了嗎?同樣不符合!朝秦暮楚,左右逢源,才是夾縫中的小國的生存之道!才是韓國轉向的原因!
假如台海戰事順利,我們就沒必要開闢朝鮮戰場;假如台海戰事處於膠着狀態,我們就要開闢朝鮮戰場;假如美軍只想在伊朗開打並處於明顯優勢,我們也得開闢朝鮮戰場。假如我軍處境極為不利,就沒必要在朝鮮用兵了。準備在台海用核武器吧!反正是中國的領土領海,不過是做了一次核爆試驗而已。毛主席等老一輩中國人留下的好東西可不是紙老虎!
[四]西線需要大陸軍。
伊朗目前還沒有動靜。通俗一點說,美軍目前還不敢動手。真的等美軍準備就緒後,又不知道該有哪種生物武器肆虐神州了!鷹臨天下在《中國解放台灣戰役之大戰略》一文中曾提出,美軍攻伊朗之時,正是我軍取台灣之機。但伊朗這潭水究竟有多深?能把美軍拖到何種程度?那就只有天知道了!畢竟伊朗也是丟不得的,那我們有沒有萬全之策呢?
多少年山窮水盡,突然間柳暗花明!欣聞伊朗加入了上海合作組織,在下是不勝欣喜!一喜伊朗多了一個護身符,二喜我國明白了外交真諦,三喜我國多了幾年戰略緩衝期,四喜我大陸軍終於有了用武之地。(還有不可告人的理由,那就是中國東部的損失可以小一點。)
美國要反恐,中國也要反恐;美國為反恐而在海外駐兵,中國也可以為伊朗反恐提供各種形式的支援:中國不在他國駐解放軍,武警出國反恐總可以吧?中國單方面在伊朗駐紮內衛部隊似有不妥,中伊雙向駐紮內衛部隊反恐應該無話可說吧?真的要說,就讓它說去吧!我們“說”了台海多少次了,有用嗎?一個真正強大的國家,還會在乎別人“說”什麼嗎?
所以,在下斗膽建議:應派遣武警機動師入伊!先派一個武警機動師攜重裝備入伊“反恐”,如果效果不佳,就得動用其他的師支援。武警有十來個機動師的番號,夠用了吧?為了揚我國威軍威,這些師可由陸軍的王牌來“加強”“指導”。同時可與小巴和緬甸商洽,在其境內設後勤基地。同時在伊境內要多設軍火庫,多儲備裝備物資。真的戰爭爆發,後勤壓力就小多了。
現在我們就多了一些底氣,就可以在伊朗進行大規模投資開發了。只要我方覺得時機已到(反正《反分裂國家法》是由我們來解釋的),就可以發動台海戰役,光復台海和琉球。西線陸軍則遙相響應,攻擊駐伊美軍。進則支援伊拉克和阿拉伯兄弟,退則扼守波斯灣咽喉。我軍雖是孤軍,但美軍也跟孤軍差不多。因為美軍也在兩個戰場同時開戰!伊拉克戰爭已經告訴了我們很多真相!
除非美軍不干涉台海,它才有可能取得伊朗戰場上的較大優勢!這時可千萬不要輕信美國佬的謊言,在伊朗問題上讓步!美國佬只是沒有能力干涉台海而已,而不是因為它信守諾言!要打就奉陪,在朝鮮和伊朗同時奉陪!你有能力打敗我駐伊陸軍,我也有能力打敗你駐韓美軍!
更廣泛的西線還應包括中印邊境和中亞地區。對於陸軍而言,沒問題!
[五] 陸權戰略決定了中國仍然需要大陸軍。
中國究竟是要“海權戰略”還是“陸權戰略”?鷹臨天下認為陸權戰略決定了中國仍然需要大陸軍。
本人從來就不是大陸軍主義的信徒,相反本人曾是馬漢思想的追隨者。但從海權論中走出後,本人不得不承認中國沒有美國那樣的區位優勢。兩岸是大洋,南北是弱鄰,正是發展海軍的溫床!正所謂 “天予弗取,反受其綹”!
日德蘭大海戰帶給了人們太多的思索。公海艦隊取得了戰術上的勝利,戰略上卻是一敗塗地。德國海軍的訓練水平絕對不低於英國海軍,公海艦隊的實力也不比大英艦隊差多少,德國軍官的素質膽識也不比英國軍官的差,為什麼結局會如此之慘?二戰時,德國海軍與英國海軍的實力相距甚遠,卻又為什麼取得了驚人的戰果?
答案就是:對於德國這樣一個以陸軍立國的國家,陸權戰略才是必然的選擇!不顧一切的去發展大海軍,卻找不到幾個合適的基地和廣闊的出海口,大海軍不就被封在淺海,動彈不得??,德海軍雖不甚強大。但陸軍的攻城掠地,為海軍提供了大量的基地。海軍就活起來了!看看鄧尼茨的《十年與二十天》吧!從比斯開灣開出了多少潛艇!(當然德國空軍功不可沒!)而且鄧尼茨也告訴了我們,一個大陸國家該用何種武器去對付一個海洋國家!
中國目前仍然是一個大陸國家,並且將長期是一個大陸國家。我們並不占有海洋,即使是台灣和琉球回歸後也只是打開了通向太平洋的窗戶而已!爭雄海洋也許要百年後的一代人才能實現!我們這代人的最基本任務就是,完成國家的統一大業,恢復國家的固有陸疆,打開通向世界的窗口!
大陸國家決不可“以已之短,擊人之長”,決不可妄自尊大,決不可自掘墳墓。雖然太平洋的天空和海洋是美國人說了算,但東亞、中亞、南亞、東南亞、甚至是中東,中國人能不能說了算呢?中國陸軍,還應努力呀!
國家在東北、西北、西南的經營,還是立足於陸權戰略的。前些年在沿海地區投資太多,反而成了美倭甚至於台獨威脅我們的軟肋。從戰略方面看,實在是一大敗筆。沒有一個持續的長遠的周密的科學的戰略規劃,只寄希望於美倭的親善和世界的和平,與一隻鴕鳥又有什麼區別!趕緊振興老工業基地,趕緊進行企業和投資的調整,才是正道。
羅馬帝國不是一天建成的,強大的海空軍也不是一年兩年就能建成的。在琉球和台灣沒光復之前,海軍不可能是藍水海軍,空軍也不可能是戰略空軍。原因很簡單,出口都被美帝國主義及其走狗們把持着呢!一切為了台海,一切為了打贏(美倭同盟),就是我們最現實的目標。光復台灣和琉球後,大陸軍就可以精簡一部分了,但其規模仍將是世界第一。節省下來的軍費可用來大力發展藍水海軍和戰略空軍。“遂鹿太平洋,振興大中華”,就是我中華鐵血男兒的下一目標了!
第二,談本人對中國陸軍的新軍事戰略的一些觀點。
一、陸軍做好打兩場半大規模局部戰爭的準備。
假如台海戰役可以說是陸軍的半場戰爭的話,伊朗戰爭絕對可以說是陸軍的一場戰爭,再加上可能爆發的朝鮮戰爭,陸軍就必須打兩場半大規模局部戰爭。總參謀部能勝任嗎?即使在台灣、伊朗、朝鮮方向各設一個總司令來全權指揮所屬部隊,總參能協調好這兩個戰場、三個方向錯綜複雜的關係嗎?如何打擊在三個戰場的同一個敵人?如何判斷主要戰場和次要戰場?如何把握戰場態勢?……總後能同時保障三場大規模局部戰爭嗎?特別是在惡劣的環境、道路、氣象下的補給有把握嗎?採取何種方式運載重型裝備?……總裝能夠保障裝備的數質量嗎?軍工能夠保障戰時物資的消耗嗎?……戰時軍民品生產比例是多少?如何組織戰時國家經濟體制?……
軍事理論學界還從未進行過認真的深入的系統的周密的詳細的研究。如果我們不能在理論上大膽創新、出奇制勝的話,如何光復台灣和琉球?如何面對這樣一種局面:美軍在入侵伊朗的同時,台灣宣布“獨立”?是丟失台灣?還是丟失伊朗?或者是兩者都失去?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也許我們的客觀條件還不具備,但理論研究必須先行哪!我們絕對當不起也絕對不能當中華民族的罪人!
二、中國陸軍可以在不對稱戰爭中發揮巨大作用。
一講到不對稱戰爭,我們就會滿腦子的高新技術和新型武器。其實,在雙方的信息通訊都被破壞以後,戰場還會透明嗎?還會存在着美軍的單方面優勢嗎?還不是一場機械化戰爭!
美軍不願與我陸軍接觸,我們就要主動與美陸軍接觸。這也是一種不對稱戰爭吧?為了遏制中國,美軍在我周邊駐紮了大量陸軍。這也使美軍陷入到一個矛盾之中:不駐兵吧,不能遏制中國;駐兵吧,中國陸軍也不是吃素的。但美軍近年來的調整是明顯的,那就是削減駐韓美軍,增強駐日駐關島美軍。中國陸軍對此是鞭長莫及呀!但它也不可能撤光駐韓美軍,伊拉克美軍也脫不開身來,這就給了我們機會。
這就要求陸軍必須做好出國作戰的準備,必須熟悉各國的地理氣象道路等等條件,這是對中國陸軍的巨大挑戰!我也堅信我們這支具有光榮歷史和優良傳統的陸軍能夠贏得挑戰!
三、美軍的戰略戰術的確先進,但它並不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原則。我們生吞活剝,必然要吃大虧。因為:第一,它不適合於我軍;第二,有可能是煙幕彈或誘餌。我們要時刻把握美軍最新戰略戰術動向,同時也要自主的開展我軍戰略戰術研究;既不能夜郎自大,更不能給美軍嚇破了膽。我們從來就不是唯武器論者,也不是教條主義者。我們仍然是毛澤東思想的祟拜者和踐行者!
四、數據能告訴我們很多東西,但沒有哪能戰爭是靠數據打贏的!(靠數據我們也不必打了,哪一次不是我軍占劣勢!)我們正在大力發展現代化裝備,來彌補數據上的劣勢。但我們的理論研究者切切不能變成唯數據論者!
五、中國的大陸軍指的是一支大而強的陸軍,而不是一支龐大雍腫笨重的陸軍,而不是一支大而無用、虛張聲勢的陸軍,這樣的軍隊是打不了仗的!細化到作戰部隊,就應該是“小而精”了!小指的是機關的參干助要少,指揮層次要少,閒雜公勤人員要少,這樣戰勤人員就多了,部隊也就精幹了。精還指軍事技能要精,這是部隊戰鬥力的基礎。
      六、我軍的作戰原則仍然應該是消滅敵人第一,保存自己第二。外科手術式打擊也好,信息化戰爭也好,非接觸戰爭也好,都只不過是唯武器論的發展而已。美軍是怕死人的,換了個高科技的馬甲後更怕死人!十幾萬駐伊美軍,死了一千七百人就人人自危,不是怕死是什麼?不過也難怪,既然唯武器論者從來都是認為武器是可以決定一切的,那又有什麼必要又有什麼理由死那麼多人呢?死的人多了,武器決定論就難以自圓其說了嘛!美國的軍火商們也就發不了財了嘛!所以美軍的唯武器論是必然的!客觀的說,武器好一點,膽子也就會大一點嘛!士氣也就會高一點嘛!
        反觀我軍,從來就是把人放在第一位的。但我們從來也不否認武器裝備的重要性,相反,我們認為在新形勢下武器裝備的作用更重要了。自項羽起“江東八千子弟兵”以來,也只有我人民解放軍叫“子弟兵”了,我們又哪有不愛惜戰士的生命之理?我們發展先進武器,也正是為了讓我們的子弟少流一點血。但戰爭是不可能不死人的,所以我軍一直是堅持“一不怕死,二不怕苦”的!狹路相逢尚且是勇者勝,以劣勝優就更是勇者勝、智者勝了!我們珍惜每個戰士的生命,但我們不怕死人!只要能取得勝利,我們的犧牲就是值得的!
      只要我們在朝鮮或伊朗能殲滅美軍一個整師,只要我軍能造成五萬美軍的傷亡,就能叫美國佬停止叫囂!
       七、沉着冷靜的面對局部核戰爭。拉氏近來心情不錯,動不動就用核武器來嚇唬一下中國。那我們就多搞一下“三防”訓練吧!反正我們又不缺這方面的教材和經驗!公正的說,美軍被逼亮出世界毀滅這張底牌,說明美軍的確是沒什麼好牌了!與其說這是美軍自信滿滿或壯士斷腕的壯舉,還不如說這是美軍黔驢技窮的訛詐!
    試想一下,美國在伊拉克那麼怕死人,又怎麼會不怕死幾千萬人呢?(就算我們的核彈頭少一些,就算美國的TMD、NMD真能攔上幾枚核彈,就算我們的核彈精度不夠……)對於美國這樣的一個“民主”國家,這麼重大的事件比按發射按鈕要複雜一些吧!
      全面核戰爭中不可能有贏家,這是公認的。核武器本身就只是一種防禦武器(對於有核國家而言),而不是一種進攻武器。正如兩人對毆,有一人落於下風。於是他就拔出一把刀來嚷嚷:“別打了(或投降吧),再打我就要殺人了!”噢,原來他的目的不是殺人,而是不要打架!
       我一直都很尊重美軍,因為尊重敵手是打敗敵手的前提;我一直都很蔑視美國的政客,因為他們的大棒向來只落在弱者的頭上。它越是要使我軍及倭獨走狗們竭力相信它真的會用核武器,我們就越發堅信“此地無銀三百兩”!要扔就扔吧,你沒有這個必要也沒有這個義務跟中國人打招呼嘛!先問一下美國人是否贊成吧!
       但我們對局部核戰爭還是應該有所準備的,還是應該讓美國人知道我們的原則的。鷹臨天下的提議就是“對等加倍”,即“核爆地區對等、當量和數量加倍”。具體應用於台海戰役中,可歸結為:如果美軍敢向伊朗和朝鮮扔原子彈,我們就會向伊拉克和韓國的美軍扔原子彈:如果美軍向攻台我軍扔原子彈,我們就會向駐韓倭美軍扔原子彈;如果美軍向大陸扔原子彈,那我們就向關島、夏威夷甚至是阿拉斯加(如果我軍導彈確實牛的話!)扔原子彈!而且是美國扔一顆我們就得回敬兩顆!你敢用300萬當量,我就敢用500萬當量!我們這樣做,一是給美國佬提個醒,TMD只不過是個廢物;二是為談判留下一個窗口,畢竟我們沒有打北美本土(打阿拉斯加就妙在這裡,既是北美又非本土,還有大量的油井可供轟炸);三是顯示一下我們的決心,看看究竟是誰怕世界末日!
第三,談一下駐伊陸軍的數量、構成等問題。
目前,東山島常駐陸軍十萬,這是解放台灣和琉球用的;東北駐軍可以保證朝鮮方向;新疆方向對付阿三也沒問題。伊朗方向的兵在哪裡呢?顯然,不可能再從機動部隊中抽了,那差不多是國家的戰略預備隊了!
而且,駐伊陸軍數量不能太少,否則不但不能形成對美軍的威懾,反而有被美軍殲滅的危險。要能與美在伊拉克駐軍抗衡,我軍就不能少於十五萬人。另外,必須在小巴和緬甸設後勤基地。美軍不是在極力拉攏小巴嗎?駐巴我軍最大的作用一是可以威懾美軍(美不是在巴境內“反恐”嗎?),二是可以防止小巴反水以後美軍抄我們的後路,三是強化上海合作組織的軍事性質。說實在的,真正打起來,巴肯定是中立。中立的意思就是,中美駐巴的軍隊既不能在巴境內捲入戰爭,也不能從事後勤支援等輔助活動。我也認為巴中立為好,一來好集中力量防止阿三鬧事,二來可避免戰爭擴大化,三來可為和談留一個窗口。所以在巴的基地更多的是一種威懾意義、政治意義,真打還得靠緬甸的後方基地。在巴境內駐軍不超過一萬人,沿瓜達爾港至伊朗一線部署即可。
在緬甸設基地的技術問題不大,關鍵還是我們的決心問題。在緬甸駐軍不得低於三萬人,定期與駐伊陸軍輪換。陸軍駐軍可由中緬邊境至安達曼海一線展開,後勤保障就好辦多了。同時要駐紮一定數量的海空軍,以保證戰時??在西北的沙漠高原地區進行赴伊前的模擬訓練,同時駐伊陸軍的輪休人員也在此休整。原則上只要在伊駐訓過的部隊、人員,歸國後仍然自成建制,以備不時之需。
駐伊陸軍最高首長為西線總司令,全權指揮駐伊朗、巴基斯坦、緬甸的所有部隊。駐伊陸軍可設兩個軍。每個軍都必須配備兩個以上防空旅和兩個以上戰術導彈旅,以解決防空和遠程打擊能力不足的問題。西線總司令部還應下轄不少於一個防空旅和一個戰略戰術導彈旅的預備隊。
駐伊陸軍累計將近二十萬人的兵員在哪裡呢?本人認為不需要擴軍即可解決兵員問題。方法有二:一是可將中尼、中緬、中朝、中俄部分邊界、中蒙、中老、中巴邊境等巡邏任務交給武警或公安邊防支隊,這樣可以籌集五萬以上兵員;二是對武裝部、軍分區、大機關、軍代處、文工團、招待所、企業局、醫院、農場及一部分重疊的軍校、倉庫等等“穿軍裝的老百姓”進行精簡撤併,這些空額有十萬以上,可用於陸軍補充士官和徵兵。剩餘兵力可由武警機動師補充。這樣做的好處一是不打亂陸軍的現有建制,不會帶來過多的人事關係、部門利益和不合理編成的困擾;二是不會增加軍費;三是士官編制的增加,可最大限度的使想留、該留的都能留下來:四是縮小軍隊內部的反差,使野戰部隊的情緒小一些;五是淨化一下部隊的形象。正規部隊的收入待遇有那麼高嗎?素質養成有那麼低嗎?……還不是一小點連累了一大片!
第五,光復台灣和琉球後的中國陸軍應該裁軍。
毫無疑問,光復台灣和琉球後的中國陸軍必須裁軍。究其原因,一是我國的安全形勢已大為改觀,二是我國由陸權戰略向海洋戰略的轉變。
此戰過後,小倭國已被打扒了,真正的徹底的變成了一條倭狗了!就算它的海軍能保存下來,也無法改變受制於人的大局了!所以,它對主人的態度會熱情得有些噁心!但我們得心中有數!
韓國能被保存下來,我們不主張南北的統一。中朝兩國是兄弟兩國,但金氏父子一直不安分。既得到與韓通商的好處,又可以阻礙止另一個越南悲劇的產生,我們又何樂而不為呢?
伊朗駐軍可撤十萬或全部撤出(十五萬),緬甸、小巴駐軍不撤。保護海上石油安全就需要一支印度洋艦隊,艦隊怎能沒有基地呢?
台灣可駐軍五萬,澎湖可駐軍一萬,琉球駐軍兩萬。也就是說,陸軍駐軍不超過八萬。東山島駐軍跟這個數量差不多,但福建駐軍就可以大規模裁軍。本人認為,福建和東北駐軍可以裁十五萬人左右。總共可裁軍二十五萬到三十萬,假如不考慮傷亡情況的話。
假如不打第二次朝鮮戰爭,我軍可以接受的傷亡為十五到二十萬。假如打第二次朝鮮戰爭,我軍可以接受的傷亡為不超過三十萬人。考慮到美軍很難接受十萬人以上的傷亡(非核條件下),本人認為我軍最高也就是二十萬傷亡。
所以,戰爭結束初期,我們根本不可能裁軍。但是我們也不需要擴充軍隊,畢竟陸軍要裁減嘛!但參戰部隊不能休整,必須立即赴新疆西藏指導部隊,為藏南用兵做準備!鷹臨天下並非打瘋了,而是因為阿三急於填補美倭留下的真空!甚至是企圖乘中國休整之機漁利!所以必須收復藏南!必須打掉阿三的野心!一鼓作氣,打出一個百年太平!
假如阿三很懂事怎麼辦?好辦!在台灣之前解決藏南問題,阿三們可得到兩萬土地,當然也必須滿足我們的很多條件;在台海之後呢,一平方公里都不會得到,我們還得考慮緬甸在印度洋上的領土要求!
在東北不能裁得過多,畢竟美軍在韓國存在的可能性很大;另外,萬一鄰國發生個“顏色革命”或“獨立運動”,不戰而王天下的機會焉能錯過!
第六、 結束語:
只要最高統帥堅決果敢、深思熟慮、舉重若輕,只要最高指揮官運籌帷幄、奇謀迭出、敢於負責,只要各級戰地指揮官們積極主動、機智靈活、勇於負責,只要廣大戰士們不怕流血、不怕犧牲、勇往無前、眾志成城,人人抱必死之心,人人抱必勝之心,我們一定會贏得一個美好的未來,一個屬於中華民族的未來!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4: 關於石油價格的對話
2004: 我見過的中朝邊境和朝鮮軍人
2003: 也談中國海軍武器裝備的橫向發展
2003: 兩岸“叛逃者”的境遇
2002: 中美新型單兵武器孰優孰劣
2002: 滾燙的烙鐵——仁川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