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白夫長
萬維讀者網 > 軍事天地 > 帖子
俄軍想造兩棲攻擊艦或只能求助中國 可借鑑這些經驗
送交者: 力挽狂瀾 2019年11月04日19:26:38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昨天,“多炮塔艦隊”轉載了“幀察”的這篇文章,準確指出了俄海軍陸戰隊當前面臨的一大困境:部隊要擴編了,但投送能力、尤其是兩棲攻擊艦等大型兩棲作戰艦船的建設卻沒跟上。

  今兒個楊愛紅就來聊聊這個問題可能的解決之道。廢話不多說,結論已經很清楚了:俄羅斯如果想要在最近幾年之內為其海軍裝備兩棲攻擊艦,向中國求助是最靠譜的選擇。本文就此“虛構”了一番俄海軍來滬東廠考察075的場景,

  ——這不是楊愛紅一個人突發奇想。自從俄羅斯從法國引進“西北風”級兩棲攻擊艦的計劃流產之後,轉投中國的聲音就不絕於耳;2019年9月25日,中國首艘國產兩棲攻擊艦在上海下水,博得世人矚目,此後又有更多關於俄羅斯從中國引進兩棲戰艦的風聲傳出。

  實船拿出來,就是最好的廣告。

  這些風聲往往被認為是中國國內網友捕風捉影甚至一廂情願式的幻想,當前也確實尚無公開權威信息顯示俄方有意從中國引進大型兩棲戰艦。楊愛紅不是紹伊古大將的侄子,自然也拿不到什麼內幕信息。不過,俄羅斯艦船工業的情況是公開的,扳着指頭就能數清楚。

  目前,俄羅斯船舶工業的大部分船舶總裝廠、維修廠、配套企業和設計單位歸屬“聯合造船公司”。該公司是俄羅斯政府對其船舶工業進行宏觀管理和內部協調的機構,其旗下各單位按地域分屬北方、遠東、西部等幾個地區集群:

  北方地區集群,以北德文斯克和摩爾曼斯克這兩座城市為核心,除了建造“戈爾什科夫”級護衛艦等俄海軍新一代主力中型水面艦艇,還承擔着俄羅斯海軍核潛艇的建造和核動力巡洋艦、航空母艦等大型艦艇的改裝和維修任務,“庫茲涅佐夫”這倒霉孩子的事兒還沒理清楚,“納希莫夫海軍上將”號核動力巡洋艦的改裝工作更是一再跳票。

  把港池的水抽乾、充作臨時干船塢用來改裝大艦(先是“戈爾什科夫”號載機巡洋艦改成印度“維克拉馬迪亞”號航母,再是“納希莫夫海軍上將”號核動力巡洋艦的現代化改裝,這一“臨時”就臨了十幾年),能做出這種劍走偏鋒、奇技淫巧的施工方案,俄羅斯的工程人員也是盡力了。

  遠東地區集群,原本船舶工業不甚發達、以修理/拆解艦船為主。近年來,在中韓等國的幫助下,位於海參崴附近的紅星造船廠鳳凰涅磐、異軍突起,新場地、新設備不斷上馬,有望成為俄羅斯海軍未來的大型艦船的搖籃,甚至可能具備建造大型航空母艦的硬件條件——從紅星造船廠目前的建設進度、經營情況和人員培訓進展來看,這個“未來”樂觀估計在十年之後。

  西部地區集群,以聖彼得堡為核心,如今頭號任務是忙着建造新一代大型破冰船,產能非常緊張,已經有項目拖期了;此外加里寧格勒也有一定產能,除了生產出口轉內銷的“塔爾瓦”級護衛艦,近年來(確切地講是近15年來)還有着兩艘“伊萬·格倫”級“大型”登陸艦的建造記錄——滿載排水量6000噸的“大型”登陸艦,相對於前輩“伊萬·羅戈夫”級來講已經小了很多,相對於當今世界主流兩棲攻擊艦來說更是微不足道。

  除了上述三個主要地區集群,在奪取克里米亞之後,俄羅斯又收穫了此地的船舶工業,但此處的生產經營狀況堪憂,目前大致仍處於“PPT造船”的狀態。——實際上,“PPT設計”“PPT造船”差不多已經是俄羅斯船舶工業的普遍狀態,絕大部分廠區都面臨着設備老舊、管理混亂、成本高昂、效率低下、拖期嚴重的問題。

  涅瓦設計局擺出來的模型倒是挺像那麼回事。

  憑藉這樣的船舶工業基礎,想儘快為俄海軍提供靠譜的兩棲攻擊艦,無異於痴人說夢——俄羅斯人自己也明白這一點,所以前些年才急吼吼地與法國人合作,想蹭法國人的技術、引進“西北風”級兩棲攻擊艦,無奈天不遂熊願,兩艘“西北風”級眼看着完工了卻被截胡,箇中故事楊愛紅就不再贅述了。

  放眼全球,技術上有能力建造俄海軍急需的兩棲攻擊艦的國家也就那麼幾個:美國、英國、法國、西班牙、意大利、日本、韓國都建造過兩棲攻擊艦或者與之類似的輕型航母,但政治上都不可能為俄羅斯雪中送炭;剩下的也就只有中國了。下面就來看看中國的船舶工業是否能滿足俄羅斯海軍的需求。

  2018年8月,在俄羅斯舉行的“軍隊-2018”防務論壇上,中國展台上就有搭載卡-52K艦載直升機模型的兩棲攻擊艦模型(但其外觀更接近於法國“西北風”級兩棲攻擊艦,與中國首艘兩棲攻擊艦有較大差異)。

  最近呢,中國船舶工業整合迎來標誌性事件:10月25日,也就是中國首艘兩棲攻擊艦舉行下水儀式後一個月,中國船舶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南船”)與中國船舶重工集團有限公司(“北船”)正式合併為新的中國船舶集團公司。不過,原南北船各自旗下的設計院所和船舶建造企業的科研生產工作,尤其是軍品設計建造工作,並未受到什麼直接影響。

  目前,原“南船”旗下的、位於上海的滬東中華造船(集團)有限公司仍然是中國唯一的兩棲攻擊艦和綜合登陸艦生產單位,同樣是原“南船”旗下的、同樣位於上海的中國船舶及海洋工程設計研究院(即708所)也仍然是中國唯一的兩棲攻擊艦和綜合登陸艦設計單位,這兩種大型兩棲作戰艦船的設計生產任務尚無向其它城市或其它兄弟單位擴散的跡象。

  換句話說,楊愛紅如果是想要在中國倒騰點好貨的俄羅斯國防部工作人員(就叫伊萬·楊卡洛夫好了),那麼肯定是要往上海跑的。到了上海,伊萬·楊卡洛夫能看到什麼呢?

  首先,飛機在進場降落浦東國際機場之前,如果天氣夠好、並且伊萬·楊卡洛夫恰好坐在窗邊的話,伊萬·楊卡洛夫會看到長興島上幾條生產線繁忙的生產景象。飛機降落之後,伊萬·楊卡洛夫特別心急,把行李寄存在酒店之後就在中方人員陪同下直奔滬東中華造船(集團)有限公司,當然能看到黃浦江邊又大又白的中國首艘兩棲攻擊艦,如果再仔細看看,沒準還能看到更多東西,比如@央廣軍事 拍的照片裡的那根杆子(箭頭所指):

  在船廠幹過或者對現代造船流程有點了解的朋友,都不難看出,這種立在船塢邊上的杆子是定位杆,遠看不起眼、近看也有幾十公分粗,半船起浮時發揮作用:為了充分利用大型船塢的空間,一座大型船塢內往往可以容納多艘船舶同時進行總組作業,但各船的進度通常並不一致、各有先後,上一艘船可以出塢、移到碼頭進行後續舾裝作業了,下一艘船可能才造到一半;此時就需要在上一艘船進行出塢作業的同時對下一(半)艘船進行半船起浮作業,隨着船塢內水位升高,二者同時浮起,前者被拖出塢,後者則通過構件“套”在定位杆上、可以沿着定位杆上下運動,前者出塢後再關閘排水,後者就沿着定位杆落下、“坐”回原來的墩位上。

  當然,定位杆不會只有一根,半船起浮作業也不是只靠幾根定位杆就可以完事兒,這需要船廠精心組織施工、各部門緊密配合,才能保證作業安全、落墩精準。(別說半船起浮,搞不好整船起浮都有可能出事兒,——此時印度人打了個噴嚏。)

  伊萬·楊卡洛夫看到這樣的定位杆,肯定會再伸長脖子瞧瞧船塢裡面、定位杆旁邊是個什麼大寶貝,然後心裡有數:中國人,靠譜!就靠黃浦江邊的這麼一家船廠,不但能以驚人的速度滿足中國海軍對大型兩棲作戰艦船的需求,甚至還能順便給泰國海軍整點綜合登陸艦、給巴基斯坦海軍整點護衛艦什麼的——關鍵是工期有保證,合同上寫的明年三月交船,就只會提前到二月、絕不會拖到四月,這對求艦心切的俄羅斯海軍尤為重要。

  上個世紀90年代,中國人在聖彼得堡的船廠里望向船台上的“現代”級驅逐艦時,大概就是上文里的伊萬·楊卡洛夫這個樣子吧。風水輪流轉,二十多年過後,已經輪到中國人向俄羅斯推銷軍艦了。當然,參考之前俄法兩國在“西北風”級項目上的合作模式,針對俄羅斯海軍的直升機和坦克裝甲車輛等裝備特點修改設計、將艦上部分武器換成俄羅斯制式武器自不用多說,俄羅斯人還很可能會要求俄方企業(比如離上海最近的紅星造船廠?)承擔一些建造工作,甚至最終引進圖紙由紅星造船廠自行建造——但願紅星造船廠到時候能有足夠多的技術工人吧,如果不夠的話,沒準中方還會像援建巴基斯坦卡拉奇造船廠F22P護衛艦項目一樣派人到紅星造船廠進行援建。

  從1200噸級龍門吊到4萬噸舉力浮船塢,紅星造船廠已經換上了一整套“中國製造”,從1990年代的一家靠着拆退役核潛艇勉強維持生存的老破小廠搖身一變,鳥槍換炮成為俄羅斯硬件條件最好的現代化造船企業。近年來,俄羅斯也以北極亞馬爾半島油氣開發項目為籌碼,要求中韓兩國造船企業與紅星造船廠進行更多“合作”——俄羅斯人打的如意算盤:中韓船廠造好LNG船,然後拖到紅星造船廠刷層漆,就算作紅星造船廠的產品了。

  寫了這麼多,其實楊愛紅也沒有脫離“推測”“猜想”的範疇。不過楊愛紅相信,此事很快會有着落,畢竟大勢擺在那裡,普大帝、紹伊古真的等不起了。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8: 陳平: 美已四面楚歌,貿易戰毫無勝算
2018: 如果俄羅斯和北約全面開戰,結局會如何
2017: 小小金做核武應當是美國放縱的結果。本
2017: 俄再給中國上一課:兩架轟炸機就干挺美
2016: 有些人活着,但是垃圾。有些自稱讀了許
2016: 別忘了希拉里說過她當選就要把監獄人滿
2015: 我軍南沙新建基地到底是資產還是負擔?
2015: C919,這一句話就引來不少仇恨!
2014: 答季牧龍 面首 中文解釋
2014: 據說這張圖里有挪威海軍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