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白夫長
萬維讀者網 > 軍事天地 > 帖子
志願軍司令首選粟裕,本已選好三野猛將輔佐,為何後來改為彭總
送交者: 中國海軍 2020年11月08日01:17:01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志願軍司令首選粟裕,本已選好三野猛將輔佐,為何後來改為彭總

抗美援朝決策形成之際,志願軍司令員由誰擔任,是一個極為關鍵的問題。我軍經歷了抗戰和解放戰爭的洗禮,湧現出一大批能征慣戰的優秀將軍,但誰能當這個司令,卻一度讓中央頗費思量。從最初的粟裕,到最終的彭德懷,中間其實有不少事情。

一、東北邊防軍司令員誰來當?中央點名粟裕

1950年6月25日朝鮮戰爭爆發後,本來是大後方的東北,戰爭氛圍驟然濃烈起來。

畢竟半島局勢並非南北兩家說了算,美蘇雙方都具備隨時介入的能力。中央根據未來形勢的變化,做出了組建東北邊防軍的決策,以應對隨時可能擴大化的戰爭,保衛我東北沿邊之戰略安全。

東北邊防軍的主力,由壯大於黑土地的原四野主力部隊組成。

由於東北邊防軍未來擔負的是一個戰略方向的軍事任務,地位作用與解放戰爭中的四大野戰軍相似,中央決定挑選一位資歷和能力都比較高的將領掛帥。時任代總參謀長聶榮臻向中央提名,由粟裕同志擔任東北邊防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

這個提名可以說符合了當時軍內大多數將帥的認知。粟裕在華東野戰軍、第三野戰軍實際發揮的是司令員的作用,其出神入化的指揮藝術在解放戰爭中已得到普遍認可。但由於政治資歷、野戰軍組建淵源等多重原因,粟裕同志始終沒有走到像彭林羅徐鄧幾位一樣的地位,華東方面陳饒兩位領導,始終比粟裕要高一些。當然,這都是正常的政治局面,粟裕大將本人對這種情況也是高度認同的,他與陳毅無論公事還是私交,也都無可指摘。

現在新的戰略方面軍要組建,粟裕藉此機會走上更高的平台,成為獨當一面的“元帥”,可謂允合人望、名至實歸、人人欽服。

志願軍司令首選粟裕,本已選好三野猛將輔佐,為何後來改為彭總


然而粟裕此時卻雜病纏身,正在青島治病療養。長期高強度的軍事指揮生涯,以及紅軍時期留下的戰傷,令粟裕病痛交加、難以正常工作。早在淮海戰役時,他就曾因為連續緊張地指揮作戰,幾天幾夜沒睡覺,引發了美尼爾氏綜合症的大發作,一度頭暈頭痛的難以支持,不得不由參謀長代為指揮戰役。

建國後他的腸胃病、高血壓也越來越嚴重,已經無法堅持正常工作。他向中央去電,感謝毛主席對他的信任,同時客觀地反映了病情,請中央另選合適人選。

中央仍然堅持請粟裕出山,並讓他先放心療養一段時間看看情況。

二、總參提名志願軍司令員:6個人中粟裕居首

為了讓粟裕放心去當司令員,中央還特意作出了一番安排。

東北邊防軍由38、39、40、42軍等原四野主力部隊組成,粟裕與這些野戰軍的主官均不熟悉,貿然由他出任司令員,光是互相熟悉指揮、作戰特點,理順關係、熟悉情況,都要一段時間。毛主席特意點名由蕭勁光和蕭華擔任副司令員和副政委。

為什麼選二蕭作為粟裕的搭檔呢?一則,二蕭均是四野兵團司令、政委級的人物,與四野各軍主官關係比較順暢;二則,二蕭與粟裕都很有淵源,紅軍時期就曾共事戰鬥,特別是蕭勁光與粟裕關係尤為密切。選這樣兩個猛將幫助粟裕,對哪個方面來說都能接受。

與此同時,中央還接受粟裕建議,增調原三野九兵團北上加入東北邊防軍。九兵團司令員宋時輪多年在粟裕麾下作戰,當年在華野十縱當司令員時,曾贏得過“排炮不動、必是十縱”的美名,粟裕用起他來得心應手。

志願軍司令首選粟裕,本已選好三野猛將輔佐,為何後來改為彭總


二蕭加上一個宋時輪,這個猛將組合,再加一個兵團,可以說給足了粟裕面子。然而粟裕療養了一段時間後,仍感身體無法恢復,頭痛發作時天眩地轉無法忍受,以這樣的狀態去指揮作戰,無法勝任。粟裕到底得了什麼病這麼難治?當時醫生們都拿不出答案,檢查後發現顱腔中有不明金屬物。後來直到粟裕大將去世,遺體火化才發現他的顱腦中有幾塊彈片。回憶粟裕早年的經歷,原來1930年2月參加富田戰鬥時被炮彈破片炸傷,留下了終生的病痛,只要精神高度緊張、身體疲累時,總會引發頭痛。

志願軍司令首選粟裕,本已選好三野猛將輔佐,為何後來改為彭總

粟裕大將遺體火化後發現的彈片

在等待粟裕恢復的同時,半島局面越發不明朗了,美軍參戰的可能性越來越大,中央不斷加緊推進東北邊防軍的作戰準備。總參圍繞中央的意圖,對入朝參戰的司令員人選,作出過一番挑選,最終確定了6位將帥具備指揮大兵團作戰的能力。分別是:粟裕、101(名字不說了,你懂得)、彭德懷、劉伯承、徐向前、陳賡。

這幾位都是經過戰爭檢驗的我軍將帥精華,除了陳賡稍微有一點值得商榷(其實問題也不大,後來他被派去越南當總顧問已說明一切),其他各位的能力都不相伯仲,足以勝任。

到9月初半島形勢膠着時,中央已經無法再等粟裕,第一人選改為101。但出於各種原因,101最終也推辭出任入朝作戰的司令員。坊間有許多傳聞,一是身體不太好,雖然沒嚴重到粟裕的份上,但1937年那次被擊傷,導致他一直怕光怕風;二是對敵我力量對比沒有信心,特別是美軍在半島有1000架飛機,而我軍是0,仗確實不好打;三是怕打不好,毀了一世英名。

這些傳聞都未經史實確證,不一定準,但也許都有可能。不管怎麼說,中央最後放棄了粟、林二位當司令員,改由彭德懷挑這副重擔。

三、彭德懷沉默片刻:我擁護主席的決策

彭德懷當時剛剛率領大軍解放大西北,就任西北軍政委員會主席,正在把精力轉向西北地區的經濟建設上。

志願軍司令首選粟裕,本已選好三野猛將輔佐,為何後來改為彭總


10月4日,彭德懷接到中央來電,要他立即趕赴北京。彭德懷有點丈二和尚摸不着頭,此前中央軍委並未對他說過任何關於出國援朝的事,他也根本不知道此行正是要他掛帥。因此在上飛機前,他還讓秘書準備好西北各省經濟恢復計劃的材料,準備到北京開會期間還要繼續看。

誰知當天下午到了北京,他立即被請到中央會議現場,並且現場得知,中央正在討論出國作戰問題。會上意見罕見地不一致,許多同志都擔心與美軍作戰,會嚴重影響我國和平局面,甚至會有引火燒身的可能。

彭德懷此前只是有所風聞,並不了解情況,因此會上沒有表態,只是聽。

會議結束後,毛澤東找到彭德懷,詢問他對援朝作戰有何看法。面對這托國之問,彭德懷深感責任重大,幾十年浴血奮戰、並肩同行培養出來的默契,他立即明白了其中的分量。沉默片刻後,他表態,我堅決擁護主席的決策。

10月5日,中央再度召開會議統一思想,彭德懷率先表態支持。在他凌厲果斷的表態之後,會議的調子基本上統一了起來。中央遂決定,由彭德懷任志願軍司令員兼政委。

此前,在101做出國作戰準備時,已經建議中央對東北邊防軍的主要指揮員作了調整,蕭勁光、蕭華取消原有任職,改由出身四野的鄧華、洪學智擔任副司令員。可以說,東北邊防軍——志願軍的部隊由上至下,基本都是原四野的老人。四野虎將多、猛漢多,自成體系,而且大多是紅一方面軍出身的老資格。換了誰來指揮這一班虎將,都會感到頭皮發緊。

然而這些問題在彭德懷面前,都不成其為問題了。

彭總的身份和資歷,其實比幾位野戰軍首長都要高一些。他紅軍時代當過紅一方面軍總指揮,抗戰時是八路軍副總指揮、副總司令,解放戰爭時是解放軍副總司令員,在軍中僅次於朱德總司令。

無論是鄧華、洪學智、韓先楚這些副司令、兵團司令,還是梁興初、傅崇碧這些軍主官們,在彭總面前都是十足的後生晚輩,有的當年紅軍時代還在彭德懷手下當過團級主官,從威望上說,彭總毫無疑問能鎮得住這些虎狼之將。

最終幾經選擇,彭德懷掛帥率志願軍入朝作戰,書寫了中華民族近代以來一段輝煌的勝利戰史。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8: 殲20三機編隊亮相珠海航展 美媒報道都
2018: 俄媒評中國殲20參加航展:沒有俄制航發
2017: 美稱中國003航母使用頂尖科研成果 美想
2017: 美特種部隊在西非遭襲細節曝光:法軍空
2016: 當上齊王的韓信選擇劉邦還是項羽
2016: 邵雲環、許杏虎、朱穎
2015: 促成馬習會談背後的軍事因素曝光
2015: 毫不猶豫地反對兩岸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