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白夫長
萬維讀者網 > 軍事天地 > 帖子
未來戰爭,美軍大概率會這麼打
送交者: 中國海軍 2020年11月08日19:40:41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未來戰爭,美軍大概率會這麼打


美國智庫蘭德公司空軍項目組7月發布了《現代戰爭中的聯合全域指揮控制》研究報告。此前不久,美國空軍參謀長大衛·戈德費恩簽署了《美國空軍在聯合全域作戰中的任務》。美軍參聯會副主席約翰·海頓表示,“全域戰”將是美軍未來的主要作戰樣式,預計在2020年年底發布覆蓋全美軍的聯合全域作戰理論文件。
一系列跡象表明,聯合全域作戰正成為美軍作戰新構想。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不斷給戰爭“塑形”和“整容”,戰爭研究隨之從“總結過去的戰爭”變為“構想未來的戰爭”,以適應戰爭形態快速演變、作戰方式快速更新的需要。然而,作為對未來戰爭的構想,聯合全域作戰面對的多重挑戰似乎更值得深思。
圖片
2018年10月6日,在美國舊金山,美國海軍“藍天使”飛行表演隊進行特技飛行表演
1

聯合全域作戰是在2016年美國陸軍提出的“多域戰”概念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根據美軍相關文件,“多域戰”即打破軍種、作戰域之間的界限,在陸、海、空、天、網、電、信息環境和認知維度各個領域,實現作戰力量的多域機動和跨域協同,綜合運用實體摧毀、網絡電磁攻擊及認知脅迫、誘導等手段,造成美軍在時間、空間、認知等方面的優勢,擊敗大國競爭對手。
“多域戰”中,各個“域”顯然不能是獨立的。2019年,美國國防部長馬克·埃斯珀下令就跨域作戰展開研究,創建新的全域作戰的聯合作戰概念。今年2月,約翰·海頓表示,“全域戰”將是美軍未來的主要作戰形式,未來聯合部隊作戰行動將涵蓋陸、海、空、天、電、網、認知等全部作戰領域,融合太空、網絡、電磁頻譜、導彈防禦等各種能力,與競爭對手在各種烈度的衝突中展開較量並取得勝利。
美軍作戰理論基本遵循從宏觀構想到實用理論,再到作戰條令的發展步驟和路徑。針對聯合全域作戰,美軍尚未發布以國防部或參聯會為名義、覆蓋全軍的理論文件,從軍種和智庫所推出的文件來看,目前主要是理念的闡述和推廣,尚處於宏觀構想階段。
2

在社會生產領域,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在軍事領域,技術是第一戰鬥力。驅動作戰方式和戰爭形態演變的第一動力是創新技術,在作戰方式改變和戰爭形態演變的過程中,必然需要研發新的技術。蘭德公司推出的《現代戰爭中的聯合全域指揮控制》報告,將“為達成指揮控制目的所需的數據和數據基礎設施”和“利用數據來指揮控制所有領域部隊所需工具、應用程序和人工智能算法”等,列為聯合全域作戰所需的重點和關鍵技術。
然而,與社會生產領域傾向於使用最先進技術不同,軍事領域傾向於使用相對成熟的技術。越是先進的技術,人們對其了解越少,也沒有經受足夠的檢驗。成熟技術具有相對多的確定性,而最先進技術包含的不確定性要多得多。
軍事領域就是不確定性的王國。一般而言,戰爭參與者要驅散“戰爭迷霧”,才能獲得勝利和贏得戰爭。
圖片
2018年6月4日,在立陶宛內米爾塞塔,美軍士兵參加軍演
以美軍最新式的“福特”級航母為例,它幾乎囊括了美軍現有全部先進技術,單艦造價高達130億美元。但首艘“福特”級航母於2017年7月開始服役後,卻因各種技術問題至今不能進行實戰部署。這些問題集中體現在電磁彈射系統、先進攔阻裝置和雙波段雷達三大首次上艦應用的關鍵技術上。
美軍製造和使用航母已有近百年歷史,雖然其早就掌握了電磁彈射技術,但此前一直使用傳統的蒸汽彈射技術。首次登上“福特”級航母的電磁彈射技術性能極不穩定,經常出故障。此前美軍使用的蒸汽彈射技術,全艦四部彈射器中的一個出現問題,其他3個還可以照常運行,而現在4個電磁彈射器中一個出現問題,其他3個也跟着“趴窩”。
當前,在偵、判、打、評(OODA)各個環節使用人工智能技術已成為大勢所趨。那麼在戰場上,指揮員面對人工智能系統所提供的情報融合結果和輔助決策建議,是全面採信還是審慎採信,抑或完全不信?
這考驗着指揮員的素養、能力和指揮水平。許多人認為,總的來說,應該強調指揮員的主體性地位,指揮員個人的感知和判斷應該發揮主導作用,把技術想得太可靠、過分相信技術是危險的。不管技術和系統怎樣先進、如何發展,它僅是人的工具和戰爭中交戰雙方的中介系統,這一點永遠不會改變。
3

20世紀90年代,美國空軍提出了“基於效果作戰”理論,其核心思想是,在制訂全盤作戰計劃環節,將經過人工推演和系統模擬的上一階段作戰行動的結果,作為計劃下一階段作戰行動的依據。2001年10月,美國聯合部隊司令部出版了《基於效果作戰》白皮書。2006年9月,美軍《聯合作戰綱要》吸收了“基於效果作戰”的理論精華,把“效果”增列為戰役籌劃要素之一。至此,“基於效果作戰”理論正式成為美軍作戰所遵循的理念之一。
然而,僅僅兩年之後,2008年新上任的美國聯合部隊司令部司令詹姆斯·馬蒂斯上將(後曾任特朗普政府首任國防部長)發布了《關於基於效果作戰的指南》,要求美聯合部隊司令部立即停止使用“基於效果作戰”概念,在聯合訓練、條令的制定和聯合專業軍事教育中,不再使用和“基於效果作戰”相關的概念。
馬蒂斯否決“基於效果作戰”的理由主要包括:戰爭本來就是複雜難料的,這使得所有相關努力都不可能保證百分之百成功;新技術的使用使得“本就複雜多變的作戰環境更趨詭秘”;聯合部隊必須在複雜條件下成長,在未知條件下作戰。
他還指出,基於效果的作戰試圖設計一種可以預測第二、第三道軍事命令的結果,並對這些結果進行管理的系統,“簡直就是天方夜譚”;這“不僅低估了戰場的複雜性”,且“人為地、主觀地簡化了作戰雙方的劇烈對抗”。
不能把戰場想得太簡單,對“基於效果作戰”是這樣,對聯合全域作戰同樣如此。
圖片
2015年11月4日,在西班牙薩拉戈薩舉行的陸空聯合作戰演習中,美軍第82空降師進行空降演習
4

對於聯合全域作戰而言,“跨域協同”是其精髓,也是關鍵,更是其薄弱環節。整合陸、海、空、天、電、網、認知等領域作戰力量,在主觀、客觀、技術和戰術上都面臨挑戰。
從主觀上說,軍種之間的利益爭奪是美軍的頑疾,這個頑疾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時候已經被認識到,治療這一頑疾的努力在此後的歲月中就沒有停止過。這100多年來都沒能解決,或者不斷以新的形式出現的問題,憑什麼一個聯合全域作戰就能解決?
從客觀上說,解決這一問題的條件、環境相對而言都更複雜了,而利益爭奪的格局並沒有多大改觀。
從技術上說,美軍以“武士C4I”計劃、全球信息柵格計劃、聯合信息環境計劃等整合三軍信息系統,都難盡如人意,整合陸、海、空、天、電、網、認知等七大領域恐怕只會更難。
從戰術上說,既然“跨域協同”是聯合全域作戰的要點,對手一定會在破壞美軍“跨域協同”上下功夫。破壞總比建設容易,對手在破“跨域協同”上的努力幾乎一定事半功倍。假設對手想不到這一點,或者以為對手做不到,純粹是自欺欺人。
當然,美軍推進聯合全域作戰的努力也不可低估。7月22日,美國空軍和海軍在黑海地區開展了一次國際性演習,參演裝備包括美海軍“阿利伯克”級導彈驅逐艦“波特”號、空軍F-16戰機、部署于波蘭空軍基地的MQ-9無人機,英國空軍的KC-135加油機等。
演習目的是探索整合空、海兩個軍種的情報、偵察和監視資源。一系列的測試將影響聯合全域作戰的內容與方式,以及其發展進度,亦將為聯合全域作戰早日形成實戰能力奠定基礎。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8: 殲20三機編隊亮相珠海航展 美媒報道都
2018: 俄媒評中國殲20參加航展:沒有俄制航發
2017: 美稱中國003航母使用頂尖科研成果 美想
2017: 美特種部隊在西非遭襲細節曝光:法軍空
2016: 當上齊王的韓信選擇劉邦還是項羽
2016: 邵雲環、許杏虎、朱穎
2015: 促成馬習會談背後的軍事因素曝光
2015: 毫不猶豫地反對兩岸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