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白夫長
萬維讀者網 > 軍事天地 > 帖子
海參崴現狀:封鎖40年禁止進入,資源匱乏卻勝在物價很低
送交者: 中國海軍 2020年11月13日16:48:41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海參崴現狀:封鎖40年禁止進入,資源匱乏卻勝在物價很低

1917年,俄國皇帝尼古拉二世當着一眾軍官的面簽署讓權協議,以平息他執意介入一戰帶來的混亂,然而,臨時成立的政府卻再度投入戰爭,使得彼得格勒(現聖彼得堡)爆發歷史上著名的“十月革命”。

同年十月,俄國反戰派聯合英美日等外部勢力集結在遠東,意圖在海參崴一帶建立“遠東共和國”,直至1922年才被剛剛成立的蘇聯收回。

海參崴現狀:封鎖40年禁止進入,資源匱乏卻勝在物價很低


海參崴現狀:封鎖40年禁止進入,資源匱乏卻勝在物價很低


《遠東三百年》(俄版)一書曾記載:日本軍隊在蘇軍趕到前早已帶着大量物資撤離,使得海參崴變成空城,銀行是一分錢都沒有的擺設,企業工廠連設備上的鋼鐵都被拆走,近百萬人口只剩下10.6萬人,多數都是老弱病殘幼。

為了重建海參崴,蘇聯以“符拉迪沃斯托克”的名字把海參崴寫入版圖,啟動“三年重建計劃”欲將其打造成“亞洲的舊金山”。

海參崴現狀:封鎖40年禁止進入,資源匱乏卻勝在物價很低


海參崴現狀:封鎖40年禁止進入,資源匱乏卻勝在物價很低


符拉迪沃斯托克在俄語中是“統治或征服東方”的意思,而事實上蘇聯也確實準備這麼做

事與願違的是,三年過去了,海參崴離預期中的“舊金山”還有很大差距,港口進度停滯,西伯利亞大鐵路更是遙遙無期,人口不增反而降到10萬以下。恰逢古拉格集中營創立之初,蘇聯遂決定將囚犯(以及後期的二戰戰俘)送往海參崴修建軍港、公路鐵路、火車站以及住宅區等設施,同時在海參崴設立蘇聯第一個“國防基金”,以濱海邊疆區的名義發展船舶工業。

海參崴現狀:封鎖40年禁止進入,資源匱乏卻勝在物價很低


海參崴現狀:封鎖40年禁止進入,資源匱乏卻勝在物價很低


在數十萬囚犯和戰俘的推進下,海參崴港口、火車站與聯邦公路相繼建成,成為蘇聯二戰時最大的貨運樞紐,集裝箱與貨運總數是摩爾曼斯克港的4-5倍。海參崴至此成為西方各國判斷蘇聯軍事變動的風向標,美國軍方90年代解密的資料中就曾記錄“至少有50人成功潛伏在海參崴”。

作為應對,1952年蘇聯對海參崴實行軍事管理,要求所有外國人和包括領事館在內的外國機構全部撤離,這項計劃直至蘇聯太平洋艦隊在海參崴設立司令部後才得到全面實施,在此後封鎖40年裡禁止外國人進入。

海參崴現狀:封鎖40年禁止進入,資源匱乏卻勝在物價很低


海參崴現狀:封鎖40年禁止進入,資源匱乏卻勝在物價很低


1959年海參崴加速城市規劃步伐,先後修建了機場、有軌電車線路,將沿岸郊區改建為居民區,市中心則建成大學、研究所、體育中心、電影院、醫院等等民用和公共設施,以迎接蘇聯移民來的數萬名技術人員及其家屬。在此期間逐步開放捕魚業,准許漁民和漁船在海參崴短暫停留補給,但直到80年代,海參崴港口才正式獲准運輸漁業資源。

海參崴現狀:封鎖40年禁止進入,資源匱乏卻勝在物價很低


海參崴現狀:封鎖40年禁止進入,資源匱乏卻勝在物價很低


1991年5月,即將分崩離析的蘇聯在解體前通過3項與海參崴有關的法案,其一是中蘇明確達成邊界線,正式承認海參崴歸屬蘇聯;第二是要求海參崴太平洋艦隊司令部淘汰至少25%的非戰備艦艇,減少軍費支出;第三個就是解除海參崴封鎖狀態,並於1992年1月1日對外國遊客開放參觀。

海參崴現狀:封鎖40年禁止進入,資源匱乏卻勝在物價很低


海參崴現狀:封鎖40年禁止進入,資源匱乏卻勝在物價很低


從遊客角度看封鎖40年後的海參崴,其實旅遊資源相當的匱乏,最受青睞的海岸線因軍事基地所在而限制頗多,再加上冬季低溫、夏季多雨等氣候因素,使得海參崴旅遊業並不占優勢。如果非要說亮點的話,也就剩下戰爭史和物價這兩點了,唯一的賭場還是2017年才有的,哪怕是這樣,俄羅斯也曾考慮過要取消中國遊客的電子簽證,理由是擔心太多遊客非法滯留。

海參崴現狀:封鎖40年禁止進入,資源匱乏卻勝在物價很低


海參崴現狀:封鎖40年禁止進入,資源匱乏卻勝在物價很低


實際上,海參崴與亞熱帶海濱勝地索契同處一個緯度上,但西伯利亞高壓帶又把雅庫特冷空氣引來海參崴,導致其冬季氣溫被大幅降低,歷史上記錄到的冬季最低溫度達-31.4℃,雖說下雪並不多,但對比夏季平均24℃的宜人溫度,導致海參崴冬季幾乎沒有遊客到來。

海參崴現狀:封鎖40年禁止進入,資源匱乏卻勝在物價很低


海參崴現狀:封鎖40年禁止進入,資源匱乏卻勝在物價很低


作為海濱城市,海參崴的海鮮可說是無可挑剔,冰冷海域的海洋生物因生長周期長,肉質細膩且營養豐富,加之批量捕魚的歷史並不久,規模也不如庫頁島以及日本沿海, 以致長期被列為全球最豐富漁場之一。

第一次到海參崴是為了坐火車走完西伯利亞大鐵路全程,匆忙間只逛了幾個魚市,當時的海鮮價格低到難以置信,這次再來明顯感覺物價上漲不少,帝王蟹一公斤都賣到1350盧布了。

海參崴現狀:封鎖40年禁止進入,資源匱乏卻勝在物價很低


妮薩琳通過她的舅舅聯繫上了一位本地船長,恰巧是捕撈帝王蟹的季節,我們得以跟隨漁船出海作業。按照船老大的說法,帝王蟹喜歡生活在5℃至-2℃水溫的深水區(700-1000米),而水溫越低的地方,水文變化也越加的複雜,這也是帝王蟹產量不低,價格卻一直很高的主要原因,商業捕撈的風險相當的大。

海參崴現狀:封鎖40年禁止進入,資源匱乏卻勝在物價很低


海參崴現狀:封鎖40年禁止進入,資源匱乏卻勝在物價很低


當捕撈船抵達預定海域後,船長還要以個人經驗來決定最終捕撈點,船員們早已將誘餌放入直徑1.3米的捕撈籠,每個籠子相隔4-6米逐一固定後放入海里,一次少則300個、多則上千個。

5個小時後,船長收到氣象台提醒風向有變,決定提前收網。要說日本海的氣候也確實變幻莫測,剛開始收籠的時候還是艷陽高照,轉瞬間霧氣籠罩迅速降到不足百米能見度。

海參崴現狀:封鎖40年禁止進入,資源匱乏卻勝在物價很低


海參崴現狀:封鎖40年禁止進入,資源匱乏卻勝在物價很低


巧合的是,這批帝王蟹剛好是黑龍江一家生鮮企業預訂的,據說這家企業誇下海口有多少要多少。妮薩琳上前問船員怎麼分辨帝王蟹的好壞,結果被告知“這裡的帝王蟹都很好,最好的是藍血帝王蟹,有時候連續出海幾次都不一定能碰上”。按照普通行情,海參崴帝王蟹的整船收購價一般在400-500盧布/公斤之間,但藍血帝王蟹則不二價,基本不低於3000盧布。

海參崴現狀:封鎖40年禁止進入,資源匱乏卻勝在物價很低


海參崴現狀:封鎖40年禁止進入,資源匱乏卻勝在物價很低


回到碼頭下船時,船長送了一隻碩大的帝王蟹給我們,給他錢也不要,我們實在不好意思白拿,最後挑了一隻大概4斤左右的,回到市里找了一家可以加工的餐廳,趁着帝王蟹還在喘氣直接上鍋。

與以往吃的不太一樣,活蟹的口感着實要比死蟹好很多,剪開蟹腿後能清晰的看到肉紋分明,入口鮮美居然還帶有一絲清甜。在服務生的解釋下得知,海參崴有部分餐廳也接受活蟹預定,但價格要比凍蟹翻了一倍都不止,因為深水蟹很難活着撐到靠岸。

海參崴現狀:封鎖40年禁止進入,資源匱乏卻勝在物價很低


海參崴現狀:封鎖40年禁止進入,資源匱乏卻勝在物價很低


回酒店時路過中心廣場,正中心是紀念1922年俄國從日本手上收復海參崴的紀念碑,周邊四條街道被當地人統稱為“香榭麗舍大街”。廣場每周逢單日有市集,周日人氣最旺,據說方圓百里的農戶都會趕在周日前把商品送來市集代售。

原以為海參崴蔬果價格應該很貴,但實際卻並不高,甚至比中國一線城市還要低一些。買了一公斤葡萄180盧布,一公斤蘋果130盧布,甜度都很不錯。

海參崴現狀:封鎖40年禁止進入,資源匱乏卻勝在物價很低


海參崴現狀:封鎖40年禁止進入,資源匱乏卻勝在物價很低


海參崴可參觀的景點大多數都與俄羅斯太平洋艦隊有關,21世紀之前淘汰下來的艦艇幾乎都原地不動停在港口內,如果把所有軍事有關的景點都算進來的話,那至少有10個以上,比如碼頭邊的海軍紀念館、C56潛艇展館、普洛沙德革命紀念館、金角灣驅逐艦博物館、軍事要塞博物館、鷲巢堡壘,以及阿謝尼耶夫歷史博物館等等,票價基本在80-220盧布之間。

海參崴現狀:封鎖40年禁止進入,資源匱乏卻勝在物價很低


海參崴現狀:封鎖40年禁止進入,資源匱乏卻勝在物價很低


除此之外還有號稱全球最大的濱海水族館,票價800盧布,裡面有數百種珊瑚魚,還有電鰻等極難養活的海洋生物,下午1點至4點之間有海豚、魔鬼魚和鯊魚表演。水族館出來剛好去附近的海角燈塔拍日落,必須提醒的是,一定要事先查詢潮汐時間,否則被困燈塔就得花錢救援了,幾乎每年都有幾十個遊客被困,據說一次救援10000盧布起。

海參崴現狀:封鎖40年禁止進入,資源匱乏卻勝在物價很低


海參崴現狀:封鎖40年禁止進入,資源匱乏卻勝在物價很低


潮汐不適合拍日落也可以去海濱公園,金角橋下有個30多年都沒滅過火焰的蘇軍紀念碑,邊上有一長排碑文,上面記載着一百多年來與海參崴有關的所有戰役。有趣的是,妮薩琳還在上面找到“中國曾派兵至海參崴保護僑胞商人”的歷史,但我翻遍國內卻沒有找到記載,反倒是維基百科上有輕描淡寫的幾段記錄。

海參崴現狀:封鎖40年禁止進入,資源匱乏卻勝在物價很低


海參崴現狀:封鎖40年禁止進入,資源匱乏卻勝在物價很低


除了上述景點,還有一個地方特別有意思,海參崴火車站面向遊客開放式參觀,不用買票也能直接進到站台,最值得拍照留念的是一輛美國進口的蒸汽火車頭,以及西伯利亞大鐵路終點的9288公里紀念碑。離開的時候在火車站偏廳內還看到一組展覽,上面用中俄雙語描述了海參崴火車站的前世今生。

海參崴現狀:封鎖40年禁止進入,資源匱乏卻勝在物價很低


可能是我口味比較獨特,相比那麼歷史和戰爭景點,我更喜歡海參崴隨處可見的雕塑,每個雕塑的背後都有一段不為人知的典故。

比如歐洲最有財富和影響力的女公爵埃利諾,出生於法國波爾多的她繼承了半個法蘭西王國領地,嫁給法國國王15年後主動提出離婚,隨後參加十字軍班東征,回國後嫁給比自己小11歲的英國國王亨利二世,在她的大力輔佐下,英國實力遠勝法國。更令人吃驚的是,埃利諾老年失寵後與丈夫鬧翻,結果回頭聯合前夫國王為兒子搶下英國王位,說是傳奇人物一點都不為過。

海參崴現狀:封鎖40年禁止進入,資源匱乏卻勝在物價很低


海參崴現狀:封鎖40年禁止進入,資源匱乏卻勝在物價很低


總得來說,海參崴的物價還是比較適合自由行,普通餐廳人均300-400盧布,稍微吃好一些也不會超過1000盧布。酒店有自助廚房的話最好,魚市的價格相當的便宜,一公斤80盧布的天然海魚就有好幾種,貴一點的鱈魚一公斤也就300盧布,也可以買只帝王蟹回去清蒸,仔細找找也有一公斤1000盧布的。


0%(0)
0%(0)
  中國應在適當的時候收回海參崴!  /無內容 - 中國海軍 11/13/20 (177)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9: 附加題:用下圖所給的資料估算計算機吸
2019: 好消息:北京發生肺鼠疫。記得當年明朝
2018: 中美爭端升級 美首次要求中方撤南沙導
2018: 殲20為何比F22少掛兩枚中距彈?這一領
2017: 蒙古騎兵血腥西征 為何打到歐洲就返回
2017: 馬偉明院士又立功 助中國039B潛艇趕超
2016: 謹以此文深切悼念余旭上尉:
2016: 通用電氣專家:中國工藝製造能力與美歐
2015: B52又來了,山姆大叔有3個隱秘意圖!
2015: 肯定的是絕對的對穆斯林世界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