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白夫長
萬維讀者網 > 軍事天地 > 帖子
726型氣墊艇首曝搭載坦克演練 補齊跨海登陸重要一環
送交者: 嵐少爺 2020年11月19日16:55:45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11月17日,人民海軍融媒體在各大平台上發布了一則視頻,視頻內容是“一場實戰背景下在粵西某海域展開的搶灘登陸演練”。視頻當中首先映入眼帘的,正是南部戰區海軍某登陸艦支隊所屬的071型綜合登陸艦,與其快速把主戰裝備運到灘頭的重要載具——726型“野馬”氣墊登陸艇。 

  ▲視頻地址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Da4y1p7Cg

  ▲此次演練中運載96A坦克(上)與05式兩棲步戰車(下)的兩艘726系列,可見其在運載步戰車時的空間還比較充裕

  在這則視頻中,兩艘舷號為3334和3335的氣墊登陸艇首次亮相,至此,該支隊公開舷號的726型至少有了11艘。而在本次演練當中,還有至少一輛陸軍的96A坦克與05式兩棲步兵戰車,各由一艘726型運送至灘頭,駛下艇艏跳板。這也是早年間僅有的726搭載96式與86B步兵戰車(可能為試驗科目)照片之後,終於再一次出現了726系列運載重裝備的畫面報道!

  除此之外,同屬該登陸艦支隊的“野牛”大型氣墊登陸艇也與“野馬”在灘頭並肩突擊亮相,讓這場搶灘登陸演練顯得頗有層次——要是再添幾架直升機就更有味了。

  ▲3326號“野牛”大型氣墊登陸艇裝載的96A坦克正在進行搶灘

  2018年時,筆者曾經撰文提到(http://mil.news.sina.com.cn/jssd/2018-05-04/doc-ifzyqqiq6482692.shtml),作為對標LCAC系列氣墊登陸艇、強調快速投送車輛的登陸裝備,當時的726型在入列後多年的各類訓練演習的報道里卻幾乎淪為了“特大號724”,除了運載徒步的陸戰隊員之外,用於停放車輛的龐大甲板長期空空如也。

  ▲前些年演練中的726極少見到裝載車輛,有時陸戰隊員下艇連艏門都不開啟

  回頭來看,726系列作為一種新類型裝備,其使用與保障人員的磨合培養難度很可能遠超預計,加上裝備本身技術並未完善,因此才呈現出了前期以培養人才為主的情況。這種早期常見“空船訓練”的情況,打個未必恰當的比方,人民海軍這一階段可能是將這些“野馬”作為一種“教練機”使用,某種意義來說,這又有些類似於人民海軍首支航母艦載機部隊的那些殲-15在服役初期的定位。

  ▲蹲起落和進出塢,也確實都是迥異於傳統戰機/登陸艇的活兒,需要反覆訓練才能達到熟練

  說回這次演練,不同於“上古時代”那兩張726搭載坦克和步戰車驗證的照片,此次公開的演練視頻中,從96A坦克裝載在726的車輛甲板上航渡、到登陸艇駛上灘頭卸載坦克、再到與步兵配合發起衝擊的畫面一應俱全,顯得頗為實戰。

  ▲當年的“全網唯二”726運載坦克和步戰車的照片

  不過仍然能夠看出,此次實際投送坦克的規模較為有限——畫面中確認由“野馬”運送搶灘的96A似乎只有一輛,另有其他96A坦克搭乘“野牛”搶灘;另外“野馬”還投送了上文提及的05式兩棲步兵戰車,以及“本體”並未出現,僅用沙灘上的輪胎印顯示存在的“山貓”全地形車。

  ▲氣墊登陸艇運送主戰坦克搶灘,的確有那味兒了

  ▲沙灘上的輪胎痕跡(上圖),明顯來自於“山貓”全地形車,注意伴隨96A坦克衝擊的陸戰隊員身着的07海洋迷彩作訓服,“星空迷彩”已經換發陸戰隊部分單位,稍安勿躁~

  從身着07海洋迷彩的海軍陸戰隊員伴隨由陸軍戰士駕駛的坦克等車輛向陸上縱深衝擊來看,此次應當是海軍陸戰隊與陸軍進行的一次小規模“聯合演練”。此外,在11月18日的《正午國防軍事》欄目中,還有之前“野馬”運載陸戰隊的05式兩棲突擊車的畫面;再加上此次演練中運載的05式兩棲步戰車與“山貓”,這種“少量多種”,似乎是在測試“野馬”運載多種車輛裝載搶灘能力的模式,確實仍透露出了一定的驗證性。

  ▲“野馬”還裝載過海軍陸戰隊自己的05式兩棲突擊車,雖然某種意義上來說有些“疊床架屋”,但如果將其看做對“野馬”搭載能力全面驗證的一部分,倒也不算出圈

  但無論如何,這次演練仍然說明人民海軍對“野馬”氣墊登陸艇的應用,終於到了實際進行重裝備裝載與搶灘等帶有更強戰術背景的應用探索階段;特別是相比陸戰隊現有裝備,火力和防護都更強的96A主戰坦克的登場,讓人們對“野馬”能否搭載更重的99系列主戰坦克沖灘上陸充滿了期待。

  ▲一方面,“野馬”研製時必然要考慮搭載陸軍各種類型主戰裝備的需求;另一方面,99式坦克也不是沒考慮過在登陸戰中使用——99式與072系列坦克登陸艦的搭載匹配試驗很早就做過;但鑑於東部戰區和南部戰區現在沒有99式坦克,所以“野馬”配99的畫面必然難得一見

  而說到使用氣墊登陸艇向灘頭投送坦克,最經典的形象莫過於LCAC-1裝載美國海軍陸戰隊的M1A1了。由於美陸戰隊計劃在未來裁撤全部坦克部隊,所以LCAC-1及其後繼者LCAC-100在未來的運用目的,可能將轉向以運送其他作戰車輛為主。

  ▲這種場面以後就越來越少了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海上自衛隊是LCAC-1唯一的海外用戶,由此也長期維持着一定的兩棲登陸快速投送能力。從1993年起,日本陸續開工建造了3艘大隅型“運輸艦”——實質上就是帶有塢艙的兩棲船塢登陸艦。為配合該型艦使用,1994年美國批准向日本出口LCAC-1型氣墊登陸艇,按每艦搭載兩條標準,日本共購進6艘。

  
而由於輿論上長期存在的“離島防衛”與“離島奪還”等話題,同樣是自衛隊主要的任務考慮之一,所以相比在運坦克這件事兒上越來越不當回事的美軍,海上自衛隊的LCAC-1搭載包括90式主戰坦克在內的陸上自衛隊主戰裝備,進行“上陸投送訓練”的場景並不少見。

  ▲拜動力系統布局更緊湊所賜,相比726系列,LCAC的車輛甲板確實非常寬闊。無論是中日釣魚島問題還是俄日北方四島問題,對於自衛隊來說,“離島防衛”與“離島奪還”都是長期內難以忽視的預定作戰目標——儘管可能直到這些LCAC退役都用不上

  另外,由於氣墊登陸艇相比傳統登陸艇不僅速度更快,還能夠在更多類型的海岸線上完成登陸作業,非常適合日本這種海岸線類型千奇百怪的國家,這使得在不少“災害派遣”活動中,也活躍着海上自衛隊LCAC-1的身影;平時,這些登陸艇也常與日本地方消防、警察等部門進行防災等演習訓練活動,這些“民間”任務,一定程度上也維持着海上自衛隊氣墊登陸艇部隊的訓練水平。

  ▲較為常見的災害派遣、聯合防災演習等任務,最起碼讓海自氣墊登陸艇隊不閒着,能夠維持一支較為精幹的操作和維護隊伍

  雖然從裝備特點來說,我軍的726系列氣墊登陸艇也完全具備在沿海地區救災的能力;但國內救災環境中更強的基層組織能力和部隊動員能力,使得通往這類災區道路的搶通速度往往很快,所以我軍的“野馬”們倒不必為防災救災任務過多操心,更好地“聚焦備戰打仗,鍛造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的精兵勁旅”

  ▲相比上面那些海自LCAC各種“兼職”的費拉場景,這種場面,才是大家期待“野馬”該有的身姿

  自首艇3320艇在2009年底問世以來,726系列氣墊登陸艇已經改進發展了十餘年。在這十餘年間,“野馬”經歷了早期技術試驗、操作人員培養以及動力系統國產化及改進,最終在近些年投入批量建造,成為了人民海軍現代大型兩棲戰艦的標準配備。

  ▲隨着國產新一代大型兩棲戰艦的繼續建造,“野馬”們自然也會隨之不斷“繁衍生長”

  隨着數量的增加,“野馬”在演訓科目上的實戰化自然只是個時間問題。以近年來多艘726系列同框的成規模演訓為開頭,先摸索如何讓這些從出塢動作到編組方式迥異於傳統登陸艇的氣墊登陸艇快速高效完成登陸流程,進而驗證裝載不同類型裝備時氣墊登陸艇在行駛特性上的變化,之後實際完成沖灘、裝備卸載和退灘動作。

  ▲在爭分奪秒的登陸戰中,登陸艦艇的指揮操作水平,對登陸部隊能否按時展開投入戰鬥有着決定性的作用

  雖然如我們反覆強調的那樣,這次演練從裝載類型到數量上仍有一定驗證性質,但無論如何,當我們看到“野馬”們開始以實戰化的姿態把重裝備運上灘頭時,多軍種聯合跨海登陸戰役的重要一環,終於以具象化的形式浮現在眼前。隨着跨軍種之間作戰聯合程度的進一步擴大和深化,在可以預見的未來,以“野馬”為代表的一批新裝備將在更加順暢的聯合作戰體系下,真正成為維護祖國統一的鋼刀鐵拳。

  ▲當這種畫面能像“打火箭彈”那樣頻繁出現在報道里時,自然也有一種潛移默化的力量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9: 中國L15B戰機亮相迪拜航展 有9個掛點戰
2019: 美媒:中國航母將部署無人機 跟蹤獵殺
2018: 敘戰局穩定之際,美國祭出致命一擊:要
2018: 抗美援朝救了世界至少五億人的命
2017: 王岐山的反腐不過是開了人類歷史的一個
2017: 川普老子加強與朝鮮做朋友,豬頭兒子加
2016: 滿大人三歲就通過推演證明了共產主義是
2016: 白人就是移民外星,有色垃圾們也會千方
2015: 波羅的海乾散貨指數和我國海軍的神秘關
2015: 伊斯蘭國若恐攻中國...網友:保證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