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白夫長
萬維讀者網 > 軍事天地 > 帖子
高原作戰有多難?殲20每兩次起落就要更換一次輪胎
送交者: 一劍破天 2021年03月02日19:28:50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近來,航空工業成飛官微發布了紀念殲-20飛機首飛十周年的系列文章,講述了殲-20試飛等方面的眾多鮮為人知的故事。

  其中,殲-20首次上高原試飛的過程中,遭遇了一系列的高原難題。

  殲-20首次上高原試飛的機場,海拔四千多米,全年平均氣溫僅有4.1攝氏度,而且晝夜溫差極大。而此前網絡上曾流傳出殲-20在亞丁機場試飛的畫面,畫面中殲-20從頭頂呼嘯而過,之後超低空降落稻城亞丁機場。稻城亞丁機場是世界海拔最高的機場,海拔高度為4411米。

  殲-20要在這樣的高原完成試驗、試飛任務,試驗試飛保障團隊隊員不僅要解決保暖的問題,還要克服缺氧的問題。

  高原的紫外線指數高,並且經常颳風下雨,這裡沒有恆溫機庫,如果放任殲-20在露天環境下停放,將會破壞殲-20的隱身塗料,並加快電子設備的老化,因此在每次殲-20完成試飛後,試驗試飛保障團隊隊員都需要為殲-20蓋上蒙布。

  本來在平原地區這並不是一件難事,在珠海航展上,筆者就經常見到機務人員給飛機蓋蒙布,即使轟-6K這樣的大塊頭,時間也並不長,幾個人很快就幹完了。

  但是,對於在高原上試飛的殲-20而言,這項工作卻變得異常艱難,這並不是因為怕弄壞了殲-20的隱身塗層,而是因為在高原地區,風和雨是最忠實的夥伴,一方面試驗試飛保障團隊隊員的眼睛在狂風的侵擾下酸澀地睜不開,另一方面巨大的蒙布沾上雨水後變得十分沉重,每蓋幾塊就需要坐在機背上休息。

  筆者曾去參觀過多屆的珠海航展,經常發現機務人員在飛機起飛前排隊在停機坪上撿異物的場面,這種場面,對於高原試飛的殲-20而言,自然也是必不可少的。

  由於風蝕嚴重,機場跑道上散落許多碎石。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試驗試飛保障團隊隊員分成幾隊,低頭彎腰將飛機滑行區的碎石一塊塊撿走。一次清理顯然不保險,還有一個兩人小分隊需要在每次開飛前往返巡檢長4200米、寬45米的飛行主跑道,直到排除所有碎石隱患。

  更累的活還在後面呢,雖然沒有了碎石,但由於高原的機場跑道非常粗糙,殲-20屬於重型戰鬥機,前起落架又採用了壓強較大的單輪設計,因此輪胎的磨損比其它戰鬥機嚴重,每兩次起落就要更換一次輪胎。

  每到這時,試驗試飛保障團隊隊員就需要輪流壓千斤頂,一個人壓十幾次,在高原環境裡很快就累得氣喘吁吁。

  高原地區條件差,溫差大,紫外線強,路面容易壞,且碎石多,所以說高原作戰,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容易,殲-20在這種機場起飛,就類似於野戰機場起飛一樣,常換輪胎是必然的。

  有時還會遇到意想不到的情況發生,給本來就繁重的日常工作雪上加霜。比如有一次,殲-20在降落的時候突發前起落架護板作動筒液壓油泄露,液壓油在高速流動的空氣帶動下,灑滿了整個前起落架艙和主武艙。在沒有防凍物資的情況下,試驗試飛保障團隊隊員只能徒手用吸油紙和脫脂棉對油污表面進行局部擦拭。

  此次航空工業成飛官微發布的殲-20高原試飛的故事,僅僅是局限於地面的試驗試飛保障團隊,而在空中駕機試飛的飛行員,自然也會遇到或多或少的問題,比如高原條件下空氣稀薄、壓力低、進口流量偏少會對飛機的發動機產生很大的影響,這些還有待今後官媒的進一步披露。


0%(0)
0%(0)
      保留手動操作備選可以理解,但拒絕後勤與時俱進就是愚蠢  /無內容 - 大智本行 03/03/21 (239)
        戰時後勤保障的速度、時間就是生命和勝利的根本  /無內容 - 大智本行 03/03/21 (236)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20: 中國無人機在中東參戰為何多次被擊落
2020: 美國電子煙引起肺損傷的胸透照片對比
2019: 張文木:朝鮮戰爭與中國崛起
2019: 貿易戰全線投降習某還到美簽城下之盟然
2018: 普京的核動力巡航導彈是神馬?
2018: 美台灣牌如果再不打以後可能就沒機會打
2017: 盤面上看,韓國危了!
2017: 台軍成立導彈軍戰力究竟幾何 用5千枚導
2016: 華人族群缺乏頭腦冷靜充滿智慧,自始自
2016: 伯尼不要放棄,他有全民76%的民意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