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白夫長
萬維讀者網 > 軍事天地 > 帖子
美國全球戰略調整分析(1)
送交者: 王者歸來88 2006年02月14日15:55:49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美國全球戰略調整分析(1):美國搬起民主“石頭” 砸了自己的腳

在近期的時事分析中,我們曾一再強調美國新保守主義單邊政策來日無多,即將退出歷史舞台,但美國新保守主義勢力顯然並不這樣認為,尤其是美國新保守主義勢力和日本右翼勢力合流後,遏制中國,建立一道針對中國的早期預警網成為美日遏制中國戰略,成了美國單邊主義全球戰略的最後一根稻草。

隨着美國國防部發表《四年防務評估報告》的發表,美國新一輪全球戰略調整的脈略逐漸清晰,其主要特點可以用西退東進來形容。在中東,美國新保守主義勢力在伊拉克無法取得預期的戰略目標,而推進中東國家民主化的努力也和美國戰略利益背道而馳的情況下,美國在中東將放棄控制世界石油資源的努力,以阻止伊朗獲得核武器為最低目標;與此同時,美國將借美日軍事同盟加大對中國的遏制,力推美日反導系統以謀求對中國的單方面核優勢。

一。美國在中東搬起民主“石頭” 砸了自己的腳

記得一位美國人說過一句話,大意是美國可以在世界任何地方推行民主,但就是不能在中東推行民主,原因很簡單,阿拉伯人整體上反美,中東國家普遍民主化的那一天也就是美國勢力被趕出中東的那一天。不信邪的小布什偏要在中東強行推動民主化,並依此作為控制中東石油資源的手段,可謂是哪壺不開提哪壺。

美國在中東呼風喚雨幾十年的經驗是美國要靠中東國家的專制而非民主制度維持對中東石油資源的控制,沙特,科威特的王室制度被證明是最適合美國控制中東石油資源的政治制度。而中東國家民主化程度最高的伊朗和敘利亞也恰恰是最反美的國家,當然也是美國的眼中釘。

如果美國對伊拉克的“民主前景” 還抱有希望的話,哈馬斯在巴勒斯坦的獲勝宣布美國新保守主義以武力推行民主並最終控制中東石油資源的戰略徹底失敗,美國在中東推進民主的動力完全失去。美國中東戰略重新回到攻打伊拉克之前的狀態應可預期。但即使美國的中東戰略退回到攻打伊拉克之前的狀態,中東局勢已經是面目全非。

最大的變化就是美國控制中東局勢的能力大大降低。在攻打伊拉克之前,雖然撒達姆以反美著稱,但美國攜聯合國制裁決議和第一次海灣戰爭留下的軍事存在,對中東具有從軍事和政治上的控制能力,中俄歐除了在伊拉克的一點點名義上的石油利益,幾乎沒有任何影響力,而在伊拉克的石油利益也要看美國的眼色行事。但在伊拉克落入美國之手並“順利” 實施美國意中的“民主改革” 後,美國卻發現自己掉進了要麼永遠置身於伊拉克泥坑,要麼徹底失去對伊拉克局勢控制的窘境,什葉派執掌伊拉克大權的現實也徹底解除了以伊拉克制約伊朗的戰略,奠定了伊朗海灣大國地位的基礎。而中俄歐則借美國的“民主化” 運動越來越深地介入中東事務。

美國中東政策的副產品是推高油價,此舉意在打擊中國經濟但絲毫沒見成效,卻意外地幫助俄羅斯走出經濟困境,從而對遏制中俄的戰略起到副作用,使美國錯誤的中東政策雪上加霜,高油價政策又遇上卡特麗娜颶風成為小布什民意毒藥,進一步促使美國新保守主義放棄現行的中東政策。美國在力推“中國軍事威脅論” 的同時能源部報告卻宣稱中國在石油領域沒有對美國形成競爭即是表現。

不管美國軍事力量還會在伊拉克存在多久,美國新保守主義的中東戰略調整不可避免,而這個調整顯然是被動進行的。美國在中東的戰略調整是美國全球戰略調整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特點是美國不得不放棄其咄咄逼人的單邊主義政策,突出表現在伊朗核問題上,美國不得不藉助歐洲控制伊朗走向核大國。

(待續,最新更新請到:http://www.mychinaview.com/newhome.php)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4: 假如中日美交戰釣魚島……
2004: 中國的遠慮與近慮
2003: 從將來北約解體中,中國可能獲得的好處
2003: 朝鮮“核威脅”三大迷團
2002: 戰略思想的社會效用
2002: 阿根廷的今天,我們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