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白夫長
萬維讀者網 > 軍事天地 > 帖子
搭載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火箭總設計師 她名叫容易
送交者: 一劍破天 2021年06月23日19:49:01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6月17日,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發射取得圓滿成功。

  此次搭載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的是長征二號F遙十二運載火箭,它的總設計師名字叫容易,是一位出生於1978年的小姐姐。

  起名容易,卻選了一份不容易的事業

  在此次載人航天火箭發射成功之後,容易接受央視總台記者採訪時談到,這次是她第一次擔任這個崗位。雖然空間站任務對火箭和自己都帶來了新的壓力和挑戰,但火箭發射非常優異。“第一次當總師,有一些緊張,也有一些不舍,更多的是期待。其實也是充滿信心的,除了我自己是新擔任這個崗位,但是我們的隊伍很成熟,很有經驗。大家一直都有團隊的作風,都非常的優秀。所以除了我自己努力之外,更多的是依靠大家。我們不辱使命,向黨和人民交出滿意的答卷!

  採訪中,中國工程院院士、神舟飛船首任總設計師戚發軔走上前來拍着容易的肩膀說道:“你看見她了,就容易了!”從剛進航天系統的新人到擔任總設計師,是日復一日的努力負責和堅持。

  挑戰自我,嚴謹對待每一次火箭發射

  從業15年來,她參研的火箭執行過7次載人航天任務。現任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一院某型運載火箭總設計師、國際宇航科學院通訊院士、全國婦聯常委。她在工作期間曾獲得某系統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授權專利6項,受理專利6項,在國內外學術期刊和會議上發表科技論文30餘篇。

  她帶領研製團隊反覆試驗驗證,對我國下一代運載火箭的重大關鍵技術開展攻關。在她的主導下,團隊開展了基於構型的差異化運載能力設計餘量精細化研究,彈道、動力、載荷和結構等多專業聯合優化設計,智慧火箭的技術探索,從設計源頭提高了重型運載火箭的任務適應性,並形成了重型運載火箭的總體方案和系列化型譜,取得了以十米箭體結構設計製造等為代表的一系列重大進展。

  容易還是集團公司學術技術帶頭人、一院運載總體技術首席專家,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中國科協求是傑出青年成果轉化獎,曾獲“首都精神文明建設獎”、“中央企業勞動模範”、“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等榮譽。

  2021年4月30日晚,《閃亮的名字——2021最美職工發布儀式》在中央廣播電視總台正式播出,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一院某型運載火箭總設計師容易獲得2021年“最美職工”稱號。

  在現場談及工作中最“如履薄冰”的記憶,容易稱,她到現在都忘不了2012年神舟九號發射時自己緊張的心情。“那次發射的時候,有航天員坐在我們火箭裡面,當火箭的艙門打開,航天員進入飛船的那一剎那,我突然感受到了我身上承擔的責任和使命,就是要把航天員安全可靠地送入太空,所以心情會變得非常緊張,這一點也警醒我在平時的工作中,一定要更加嚴、慎、細、實。”

  此次神舟十二號飛船發射之前,容易接受央視總台記者採訪,說道:“‘極端負責,精益求精,小中見大,挑戰自我’是載人航天火箭研發組的小組文化。每一次發射都意味着一個新的挑戰,每一次發射成功也意味着下一個挑戰的開始。我個人感覺,挑戰自我是對我們要求最高的一個地方。不管是可靠性安全性的提升,都要不斷地去挑戰。我們各個方面都需要不斷地挑戰自我。”

  身兼重任,儘量讓生活和工作兩不誤

  容易是湖北恩施人,屬馬。當年父親給女兒起名字的時候,希望“小馬吃草容易些”,也希望女兒一生順遂。“最開始其實是容藝,後來才改成了容易。”

  容易小時候學習成績優異,高中班主任特地為她填詞一首,“慧智蘭心嬌女,皓穹與有機緣”。她是老師眼中獨特思維的女孩,每次數學考試,她的答題順序和其他學生不一樣,她總是先啃硬骨頭,先做最後的大題,數學成績從來沒有低於120分,高中畢業後,考取國防科技大學航天技術系,之後被保送到清華大學攻讀碩士和博士。2006年畢業於清華大學,獲工學博士學位,2008年3月博士後出站,年僅31歲。

  容易總設計師的求學歷程涉及多個方面:國防科大發動機設計專業、清華大學氣固兩相流課題、火箭院總體設計部博士後載人登月運載系統技術途徑論證等。一步步紮實的專業積累成就了後來從無到有的攀登。

  剛開始作為新人進入航天系統時,容易就擔起故檢逃逸總體技術負責人的重任。這樣的壓力無人能比,也無人能懂,她只能自己克服。她放棄了休息時間,加班加點,不斷探究、找原因,力求做到完美。為何要完美,因為這項工作的要求就是“既不能漏也不能誤”。

  在一次採訪中,容易曾提起,在火箭飛行過程中,大家最不希望發揮作用的,就是故障檢測和逃逸救生兩大系統。但平日裡,大家都必須以嚴肅認真的態度來對待這項工作,因為一旦需要它們發揮作用,對判斷的正確性和決策的可靠性,其要求是極高的。

  身兼重任廢寢忘食地投身航天事業的容易,也是一位妻子和母親。容易的兒子今年11歲,知道媽媽是造火箭的,特別驕傲。然而大多數時候,容易都不在他身邊,他只能通過手機遠程看看媽媽的樣子。2016年,天宮二號發射的那天正是中秋節,容易執行完任務才能跟兒子視頻。對此,她自豪又無奈地說:“我們在火箭上花的心思,不亞於我們對孩子的關心。”

  談及如何平衡工作與生活的關係,容易說:“雖然平時工作很忙,也經常加班,可能家庭、孩子也照顧不到,但是一定要讓家庭的每一位成員都認識到你是非常掛念這個家庭的。比如現在可能有一個小時的時間,我也是一定要飛奔着回家,趕緊回去看看我的孩子,看看我的家裡還有沒有什麼事需要我干,一定要讓這個家庭的成員知道你對這個家是記掛的,讓他們感受到你對這個家庭的感情。只有這樣平衡好工作和家庭的關係,才能做到工作和生活的兩不誤。”

  獲得2021年“最美職工”時,容易說“火箭就跟一根蠟燭一樣,它從來都是燃燒自己去照亮別人,那它的使命,就是要把飛船把衛星送到更高更遠的地方去。你精心地呵護了它很多年,為它付出了很多,但是從它騰空而起的那一剎那,它就飛走了。”

  容易自己又何嘗不像是一支蠟燭呢?在航天系統工作,不僅隨時待命,同時也承受着很大的心理壓力和科研壓力。每一次火箭成功發射,都有無數像容易總設計師這樣在背後操勞的人。也正是有了一代又一代像容易總設計師這樣嚴謹負責、實幹堅定的航天人,中國航天才能不斷取得世界矚目的成就,向中國航天人致敬!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20: 國產新型卡車炮採用半自動裝填射速提升
2020: 052E即將亮相?9000噸96垂髮成標配,或
2019: 蒸汽和電磁彈射同時測試,厲害了我的國
2019: 香港再次爆發200萬人遊行,解放軍人數
2018: 美將升級F15對抗中俄5代機 配新吊艙可
2018: 殲20服役意味着國產六代機臨近?中國或
2017: 英國學者:"中國謎題"令西方
2017: “珠海一號”衛星星座屬於全球遙感
2016: 這架運20準備做什麼呢?高手指點
2016: 各類飛機“犁雲”飛行美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