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白夫長
萬維讀者網 > 軍事天地 > 帖子
閒話世界大國 (三).印度
送交者: 胡思 2006年03月17日13:20:13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閒話世界大國 (三).印度 (美印連手制中,中國如何應對)

一夜之間印度成了人見人愛的"花姑娘",各國催之若慕,使之門庭若市,好不風光.俄國,傳統的鐵哥,自然是常來常往.日本,為對中國遠交近攻戰略,急切登門求愛.以色列,不惶多讓,為自己在阿拉伯世界中求生存,必須對印度表達傾慕.美國,更為推行新帝國主義戰略需要,改弦更張已把印度看上作為階段性重要的棋子,受到格外青睞.連中國,也迫於新帝國主義戰略擠壓,不得不放下身段向印度示好.一時間,各種讚譽之辭衝着印度不絕於耳,最有代
表的是布什總統最近在印度訪問的說法,說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國家,印度又是各種宗教和睦相處的典範國家,等等.印度臉上金光閃閃,可謂"春風的得意馬蹄香"."21世紀是印度的世紀"這口號,不知陶醉了多少印度人.搞笑的是,布什總統的印度宗教和諧論的話剛落音,他後腳跟還沒從訪問印度中抽出多久,這肉麻的吹噓就不捅自破了.據美國《紐約時報》報道,06年3月7日發生在瓦臘納西印度教Sankat Mochan神廟以及一個主要火車站的爆炸事件現在造成21人死亡,62人受傷。死亡人數中有8人是婦女,其中三人是年輕女孩。發生爆炸的瓦臘納西以印度教教徒為主體,但也有相當數量的穆斯林教徒。因而在印度引發了教派沖突的擔憂.回顧歷史,僅不遠的兩年前,穆斯林教徒,引爆了一輛列車炸死了幾百人,導致印度教徒瘋狂報復,闖進穆斯林村莊燒殺達千百人,總統下令進入緊急狀態,派兵鎮壓並實行宵禁,好不嚇人。稍遠一點的,上世紀八十年代,印度教徒得罪印度錫克教徒後,結果信奉印度教的印度前總理英迪拉.甘地夫人就不幸死在錫克教徒士兵暗殺的槍口之下,轟動全球.其實,宗教衝突從來沒有在印度停止過,談不上宗教和諧.政治家言過其實的花言巧語,吹水,真實性是值得懷疑的.印度雖然有很大的進步,但存在的問題還不少,如人口壓力,種姓歧視,文化差異,宗教衝突,等等,仍困擾着印度的發展.
然而,新世紀形勢劇變,印度的戰略地位上升了,在美國戰略家的眼裡,的確賦予其新的戰略內涵.印度變得十分有利用的價值.雄居世界大部的盎格魯撒克遜國族在一些其推行新帝國主義路線上力未所逮之處,美國十分需要拉攏印度作為階段性夥伴來幫助新帝國主義達到兩個方向的戰略目標,一是眾所周知的包圍與遏制中國;二是一個更為隱晦不可告人但同等重要的任務.那就是以印度的力量對付和平衡回教世界對西方的挑戰.歷史上,殖民主義屢屢挑撥離間人種,宗教的不和諧造成衝突以至戰爭而從中漁利,是歷歷在目的.就拿印巴問題來說,上世紀中葉,英國在印巴次大陸被結束殖民主義統治最後的一刻,也不忘蓄意挑起印巴矛盾,埋下兩大民族衝突的火種,世代仇殺,使哪裡的國家,人民吃盡苦頭.美國,這回又故技重演,不惜予以核武裝和太空高科技為利誘,換取印度成為新帝國主義階段性夥伴,一箭三雕地圍堵中國,擠壓回教勢力,同時不失時機離間印俄關係.
曾經吃盡了三百多年英國殖民主義黑暗統治苦頭的印度,產生了聖雄甘地為了民族解放獨立而掀起哀天働地的不合作非暴力反抗殖民主義運動,致使英殖民主義者黯然失色被驅離出印巴次大陸.獨立後政治家尼赫魯早已提出了印度將永遠站在發展中國家一邊的長期基本國策,而且印度又長期以第三界領袖自居.因此,很難讓人想象印度會放棄原有立場,象日本這種棄亞入歐,不堪與第三世界為伍的國家一樣,在美國的利誘下,成為盎格魯撒克遜推行新帝國主義政策的工具,甚至成為打手,鷹犬.印度應該會明白,要真走上這一步的話,將會給自己國家帶來災難性的後果,而這種後果可能是十幾倍放大後翻版的印巴仇恨這種悲哀現實.印度,犯得着嗎? 有人說,若是美國為了利用印度在印度洋卡斷對中國的石油供應,中國就受到嚴重影響.然而,中國固然被斷了油,廣大中東海灣內的石油輸出國就讓你斷了財路,甚至是活路.想想,大概這時候中國不用作什麼反應,這些國家也會自動起來與之搏鬥的.印度這樣作,是不會得到好處的.在全球化的今天,世界的事情都是互相關聯,一廂情願是困難的.可以理解目前印度"受寵"情況下,不會拒絕美國送來的厚重禮物而照單全收,但未必對美作什麼承諾.美國這高額代價,會不會得到應有的回報,人們拭目以待.
中印兩個世界人口最大國家,有幾千年友好交往,互相滲透而獲益不淺的歷史,近代又曾同受西方壓迫欺凌,有很多共同點和利益,理應成為朋友,夥伴,甚至於成為兄弟.可惜,在上世界六十年代,兵戎相見,反目成仇,現如今形同陌路.或許,尼赫魯和毛澤東在中印外交的戰略眼光不夠遠大,中印雖有上世紀五十年代短暫結盟意願,最終迫於當時各自眼前國家利益,大動了干戈,成好朋友的願望就失之交臂了,頗令人惋惜.值得中印的後人深刻反思.
儘管如此,在目前的世界格局下,還是有很多因素可使中印友好相處的.很多人認為,在歷史上,印度的宗教幫東南亞形成了國家體系,中國的產品和人員交流則幫東南亞構建了商貿網。中印在東南亞的影響在近代被歐美取代,但如今它們傳統的影響力正在恢復。中印確定了相互合作、和平競爭的方針,東南亞將成為中印合作的商貿通道並從中獲益良多。同時,中印將吸取歐美列強近代相互爭鬥的歷史教訓,其他勢力離間中印的企圖不太可能取得成功。戰略分析家關注中國引人注目的崛起,而對中國崛起的有利影響與負面影響的爭論掩蓋了印度在世界舞台上崛起所帶來的政治經濟意義。不過,中印關係不斷升溫的趨勢也將對亞洲的安全和經濟發展帶來極大的好處。對東南亞來說,由於長期處在美國影響之下,中印友好必將為該地區的穩定和繁榮帶來更大的影響。從歷史上看,印度和中國對東南亞早期經濟、文化和政治的發展產生了最為重要的影響:源自印度的佛教和印度教幫助東南亞形成了早期的國家體系,而來自中國的人員和貨物的交流則幫東南亞形成了一個充滿生機的商貿網。印度和中國的中間地帶是東南亞最重要的地緣戰略資產。西方殖民者的介入模糊了該地區自然的地理條件優勢,扭曲了當地的貿易模式,使該地區在經濟上與歐洲聯繫在了一起。中印復興使歷史上的這兩大力量再度進行合作。儘管全球化和科技發展使我們對時空觀念有了新的認識,但沒有比實實在在的地理現實更能影響人們的行為。
俄國前總理普利馬科夫早年提出的中印俄應成為未來世界的鐵三角的觀點,至今並未過期,有其合理之處,有現實意義和價值的.這三個國家如真能背靠背而又捐棄前嫌地結盟,絕對是世界和平與人類社會發展的最大的穩定基石和福音.過於貪婪的具有殖民主義色彩的新帝國主義執行者是害怕見到這一基石的形成和出現的.未來,上海經合組織應為三國提供接近的平台,從而慢慢地激發,催生三角同盟,加強合作,共同進退,為各自發展和世界和平,創下更好的未來.這才是應對,破解新帝國主義挑戰最佳正着.如果新帝國主義一旦離間三國得逞,結果是中國先亡,俄國後亡,印度也隨着而亡;同樣俄國先亡,中國會後亡,印度的利用價值也被用完後焉能逃脫隨之而亡的歷史縮命?
目前美國加速推動「聯日制中」的軍事圍堵策略後,醞釀良久的[聯印製中」又在布殊訪問印度後正式展開.中國在這個關鍵時刻,更應保持冷靜,沉着應招,不為所動,放眼未來,不作損害中印關係的事.在不危害中國利益的前提下,儘可能顧及印度.通過印巴促和.同意印度入聯合國安理會,增大與印度經貿往來.贏得印度捐棄前嫌,盡最大努力使中國與印度從對手的角色向朋友的角色轉變.最終破解美國的[聯印製中」鎖鏈.印度智者說得好"我們已友好了兩千年,我們還要友好下一個兩千年!"龍象一個世界和諧,發展和興旺的新圖騰有別於新帝國主義的壓迫,控制和霸道出現在世界的東方,哪時,中國與印度真能攜手並肩走向世界的哪一天,就會有中印的明天,就會有亞洲的明天,就會有世界的明天.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5: 自縛手腳的反分裂國家法
2005: 11位在新中國建立前獻身的著名軍事家(
2004: 美國戰術核武器發展新趨勢
2004: 某些人對台灣問題的模糊認識
2003: 不該念歪的經:人權、精英、民主
2003: 戰爭勝利可能導致西方分裂
2002: 解決台灣問題的三個方面
2002: 首次指揮東海立體戰爭的張愛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