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白夫長
萬維讀者網 > 軍事天地 > 帖子
面對台海,中國只能無奈發出一聲長長的嘆息
送交者: 潘宏斌 2006年03月17日15:51:06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台海的寧靜被打破了!

   還是那個陳水扁,還是那個的老套路,只不過膽子更大了。乾脆連“四不一沒有”的遮羞布都不要了,就等着最後漏“台獨”三點了。這次他不僅是踩上了“紅線”,而且是鐵了心地向着“急獨”這個懸崖跳下去了。 這些手法並不怎麼高明,通過他在台上的一系列表演,你還能對這個數典忘祖的中華民族的敗類有什麼幻想嗎?!

   但令人意外的是大陸對此“終統”的反擊仍然還是那樣蒼白無力,除了還是那幾句老生常談的“逆歷史潮流而動,必然自取滅亡”的宿命論預言外,再也沒有什麼能使我們精神為之一振、瞳孔為之一張的期盼已久的反應。 兩岸這兔起鶻落、轉瞬即逝的過招完成的如此之快,以至我們都來不及“聞雞起舞”。難怪台獨們竟敢公然向世人宣布:“大陸只會叫,不會咬”。得了便宜的陳水扁自然是愛上了這種“玩心跳”的遊戲, 否則你如何解釋還沒定過神來的他又開始了“催生新憲法”?!

   中國向何處去? 台灣向何處去?

   對於台獨的新一輪挑釁和“有種的你們就打過來呀!”的狂妄的叫囂,大陸一忍再忍,一讓再讓! 台獨提“兩國論”,我們提“一國兩制”;台獨提“一邊一國”,我們提“一個中國,各自表述”;就算這次台獨實行了“終統”,我們還是提倡與任何人“不管他過去幹過什麼,都可以(就兩岸問題)進行對話”;現在台獨要搞“3.18”大遊行來慶賀他們的勝利,我們只能嚴控各網站不讓敏感詞漏出。。。

   我們中國怎麼啦? 是怕美國嗎?

   知道我們原先的中國人是什麼樣嗎?專諸、聶政的故事,反映了早年我們中國人捨生取義的俠肝義膽的豪情。趙氏孤兒、管鮑之交,反映了中國人的耿耿忠烈的品質。“風瀟瀟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返”,荊珂刺秦王、易水河畔樊於期自刎頭顱為其餞行的壯舉、田橫五百壯士的集體自殺報主都表達了中國人不畏強暴、殺身成仁的民族血性。張良刺秦,一介文弱書生為報韓國覆滅之仇,竟敢在博浪沙行刺秦始皇,說明儒生並非像宋以後那般手無縛雞之力的懦弱。張騫兩闖西域,班超投筆從戎,深入西域, 使我們開疆擴土直達中亞。衛青、霍去病北擊匈奴,封狼居胥,以“漢兵奮迅如霹靂”的打擊力度,實踐了漢武帝“敢犯天漢者,雖遠必銖”的戰略威懾;追殺匈努逃往歐洲改寫了世界歷史。大漢使節蘇武,曾被戰敗的匈奴扣押在茫茫雪原的地窖內十九年不改漢節的蘇武,每天仍持旌節遙望南方為祖國祈禱。。。

   春秋戰國時有句古話叫:“宋人剛強,衛人剽悍,吳越之民好用劍”,由此可見當時中國人的脾氣。當時的中國人,身為一國之君尤為祖先報九世之讎;主君殉難,有拔劍剖腹以身為棺的;中國人突出的特點就是,光明磊落,忠義剛烈。重榮譽,輕生死,骨頭硬,脾氣大。兩漢時期老將李廣,不願面對刀筆吏的詰問,拔刀自刎,漢武帝的六個宰相都死於非命,之所以死亡率如此之高,皆因當時的風氣是大臣不能下監獄,大臣應該在審訊之前以死來證明自己。壯志飢餐胡虜肉的出處就是當年漢朝時代,由於後勤供應不上,準備把一個邊防哨所撤掉,當時的哨所守將響亮的說:即使是靠吃胡人的血肉為生,也決不撤退。這種血性豪情,不令今天的中國人慚愧?!

   這只是我們中華原創文明中血性男兒的一部分,類似的英雄豪傑數不勝數、比比皆是,即使女子也不甘落伍。從我國第一位能征善戰的女元帥婦好, 到“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的花木蘭替父從軍;從隋唐的樊梨花到北宋初的佘太君和穆桂英上陣殺敵,巾幗不讓鬚眉的故事比比皆是。。。

   想我華夏兒女原本就具有忠勇果敢、光明磊落的品質,捨生取義、殺身成仁的民風,敢於把敵人打入地獄的英雄氣概,不達目的決不罷休的民族血性。 何故今天落成了個懦弱無能、任人宰割的一頭糕羊?!

   歷史告訴我們,軟弱和妥協沒有好下場!

   宋代以前,對有劫掠漢族傳統的北方殘暴的匈奴很少表現出恐懼。“犯天漢者,雖遠必誅”,“匈奴未滅,何以家為”,“取富貴唯有大槊耳”,“氣吞萬里如虎”,“漢兵奮迅如霹靂,虜騎奔騰畏蒺藜”,何等的自豪,何等的自信! 漢武帝站在中華民族戰略角度上,為子孫後代不為匈奴所害,以全國50%的人口死亡為代價,揮師討伐。我中華兒女一擊蒙古國杭愛山, 二擊伊犁河流域, 三擊錫爾河流域,開疆擴土至達中亞,一鼓作氣將匈奴人趕到了歐洲,為中華民族贏來了長時間的和平和生存空間。相反,軟弱的羅馬帝國皇帝向匈奴帝國年貢350磅、700磅、最後到2100磅黃金來確保邊境的安寧, 緩過氣來的匈奴人以他們強大的戰爭意志不僅毀了羅馬帝國,而且把幾乎統一的歐洲打了個亂七八糟,成了今天四分五列的局面。而今天稱霸世界的美國人的祖先盎格魯撒克遜人為躲避匈奴人,而逃亡到英倫三島。誰說西方文明優於我們中華文明?!

   中華文明只是到了宋朝才開始衰敗,儘管宋朝其繁榮與發達的表象令後人艷羨不已,她的經濟是中國幾千年封建時上最繁榮時期。但由於宋朝統治者帶有苟且偷安、抱殘守缺的將就一天算兩晌的戰略心理和立國精神。在戰略上畏敵如虎,迷信“不戰而勝”,花銀子買和平;在外交上鑄入骨髓的極端恐戰的心理狀態導致了必然屈膝投降的外交戰略;武備上崇文貶武,從此人民便不再把保家衛國、從軍殺敵,邊關立功、萬里封侯作為人生價值的體現,中國人那種敢於將敵人打入地獄的英雄氣概和如獅博兔的征戰能力從此煙消灰滅,成為昨日往事。結果,宋開創了華夏首次被異族整體滅亡的先例,更以改變民族血性的國策成為中國文化的分水嶺。歷經宋元明清的薰染,使中國人逐漸向低眉順眼,唯唯諾諾的奴性轉化 —— 中國人的不幸由此開始,中華民族的厄運也由此而生!

   今天的形勢何嘗不是這樣?!美國總統布什在西點軍校畢業典禮上發表講話中強調:美國戰略不再主要是“冷戰時期的遏制與威懾原則”,而是要保有“先發制人”( preemptive strike ) 的權利,“在最壞的威脅出現之前”主動出擊敵人。世界正在冷戰過後重新劃分勢力範圍的戰前的寧靜;各國民族主義勢力空前壯大;為能源和戰略位置的爭奪更加白熱化;台獨民進黨也打着民粹的旗號不斷地挑釁。。。台海上空就差一個導火索了!

   而我們對兩岸形勢走向的誤判以及對“中國威脅論”過於消極的反應,導致了軍火工業和高效運轉的後勤保障體系、其兵員訓練、部隊裝備、軍事思想、軍官的培養選拔上都落後於現代戰爭的需要。1995年的軍費只有二千四百多億元人民幣,甚至還比不上同年的政府公款招待費,使用、購買公車開支,出國考察、休假開支中的任何一項。可以想像,在“軍事建設服從經濟建設這個中心”這個口號下,軍事建設的地位是多麼嚴重地被扭曲!

   這樣長期下去, 我們今後只能望着台海的對面, 無奈地發出一聲長長的嘆息。。。。

   (潘宏斌 佚名)

轉自 {聯合早報} 面對台海:中國只能無奈發出一聲長嘆息
[8385] (2006-03-17)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5: 自縛手腳的反分裂國家法
2005: 11位在新中國建立前獻身的著名軍事家(
2004: 美國戰術核武器發展新趨勢
2004: 某些人對台灣問題的模糊認識
2003: 不該念歪的經:人權、精英、民主
2003: 戰爭勝利可能導致西方分裂
2002: 解決台灣問題的三個方面
2002: 首次指揮東海立體戰爭的張愛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