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白夫長
萬維讀者網 > 軍事天地 > 帖子
原創時評 《淺析美國如何軍事介入“武統台灣”》
送交者: 俞頻 2022年02月20日03:22:11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20180713084337366.jpg


       “因為珍愛和平,我們回首戰爭”,這好像是央視軍事節目裡常聽到的口頭禪,筆者用此開頭,表明下文不是為了宣揚武力,而是純粹“紙上談兵”。筆者以膚淺的軍事知識和大膽的想象,在此分析一下,台海可能的軍事突出,主要是分析美軍如何插手“武統”。

        去年因為台美屢次踩了中共的紅線,解放軍舉行了多次針對台海的軍事演習,筆者特別注意到海軍陸戰隊奪島搶灘的兩棲作戰,這裡有一個只要稍微了解台灣地形的常識問題,即便是國內電視軍事節目上露臉的所謂專家還是紅色軍迷,兩棲作戰對於台海地形屬於“下策”,台灣沿海易攻難守的沙灘地形,只有在花蓮附近的沿海幾公里,如果在此搶灘登陸,要直搗台北只有蘇花公路一條道。台灣最南部屏東地區也有理想登陸點,但沒有戰略意義。要對台“閃電戰”,除了“外科手術”式精準打擊後,一次性對台北投送兩個空降旅直接控制該地,才是“上策”。解放軍在不轉場前提下,可以動用的戰鬥機在四百架左右,足夠瞬間對台取得空中優勢,在後來的幾天內不斷投送,即可解決戰鬥。

 

19087685_980x1200_0.jpg

images.jpg

      


        在中國的整體國力全面趕超美國之前,台灣海域始終是美國重要的戰略要地,試想,一個烏克蘭問題,俄羅斯都幾乎下決心動武,何況美國在日本,韓國,台灣這裡傾注這麼多軍事精力。那麼,如果美國插手解放軍“武統”台灣,他將如何插手?當然美國絕對不會低估解放軍解決台灣問題的決心,但美軍介入“武統”未必要阻止“武統”。這是國內軍事節目或者網站從沒正面討論過的議題。筆者最近看到一個太空垃圾清掃新聞突然想到,美國插手台海,很有可能先在外太空通過必要手段使中國北斗導航系統部分故障或者報廢,使解放軍的導彈攻擊網出現漏洞。美軍這樣做的好處是儘量不給解放軍對美軍打第一槍的藉口。如果解放軍還是“對美宣戰”,千萬別認為美軍會用航母打擊群開到解放軍導彈射程之內,而且解放軍為阻止美軍插手,極有可能在台海進出的航道上布好水雷。當前美軍主力航母戰機,F18的作戰半徑是五百三十公里,F35是一千公里,那麼也就是這些戰鬥機理論上不可能從航母上飛向台海,前些時候,美軍F35戰機落降航母時墜海,國內輿論便出現“F35性能有問題”等議論,要知道F35戰機已經生產了近兩千五百多架,這無疑是一款很成熟的產品。筆者認為真正參與台海作戰的肯定是B29,B2等戰略轟戰機通過長距離奔襲接近台海對解放軍進行打擊。

         如果戰爭繼續升級,美國的俄亥俄級,海狼級戰略潛艦從南海參與打擊,因為解放軍的反潛能力達不到防住美軍核戰略潛艦進入南海。去年南海多次爆聞美軍核潛艦出沒南海,筆者想美核潛艇肯定不是去年才開始進入南海,與其說他們被發現,不如說他們有意給你知道他們在這裡。就在上周2月12日,俄羅斯太平洋艦隊在千島群島附近進行演習時驅趕一艘闖入俄羅斯臨海的美國弗吉尼亞級核潛艦,從結果看俄羅斯成功將其驅離,但這起事件對於俄軍震動很大,如果在烏克蘭戰時期間,那麼俄國港口甚至附近艦隊很可能已經遭受毀滅性攻擊,以弗吉尼亞級潛艦的性能,完全有能力一次性重創俄羅斯一個艦隊。

         一旦“武統”爆發,美軍想達到的戰略目的是,第一,他們始終處於一個不主動插手的狀態,為將來談判找好台階,第二,使解放軍對台作戰,付出昂貴代價直接影響國力的倒退。第三,解放軍對台有先前設計好的“閃電戰”變成了幾乎如八十年前二戰時的大消耗戰,而使中國在整個世界輿論處在更為不利的地位。如果以上也是解放軍參謀本部同樣見解的話,那麼開展兩棲作戰演習,做好“武統台灣”時戰爭倒向對解放軍不利的局面準備,也在“情理之中”。中國所提到的“偉大的民族復興事業”,南海的戰略方向即九段線區域是未來需要收復和維護的主要任務,而解決台灣問題就在其次。

       最後用習近平總書記的大白話結束本文“中國人不打中國人”。

0464ea60349cf73167fbec3faf9c70e3.jpg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21: 久未露面 李雪主觀看光明星節演出 金正
2021: 3021年華南工學院《數字邏輯》期終考試
2020: 運20內艙曝光座椅舒適堪比客機 1人1座
2020: 菲律賓不再手軟,五角大樓:從未如此受
2019: 投降還是不投降,就這個問題
2019: 扒一扒“法治基金”背後的“瓜”
2018: 重型獵鷹首飛運力多大,竟然不如中國長
2018: 美媒稱中國已攻克殲20最後難題 年產量
2017: F35曝真實戰鬥力最佳戰績打出40比0 中
2017: 一石五鳥 - 誰幹掉金正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