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白夫長
萬維讀者網 > 軍事天地 > 帖子
“龍芯”橫空出世 對英特爾說不
送交者: AOB 2006年05月16日14:01:07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五一假期,香港PC weekly 電腦雜誌編輯Alan楊來電話交流電腦技術,談到中國生產的
CPU“龍芯”時,Alan楊希望我能提供資料在PC weekly電腦雜誌上進行相關介紹。剛巧
半小時後看亞視本港台播映的《霍元甲》正在上演陳真與日本人的比武場面,不由想起
那時國力日衰、列強侵華,但霍元甲、陳真等民族英雄不畏強暴奮力維護民族尊嚴,頓
時心潮澎湃,立刻激發起以香港電子工作者及網絡人身份,談談自己對“龍芯”的看法
,從技術、經濟、政治角度與內地網友一起交流、分享的強烈願望。

  一、“龍芯” — 中國“芯”

  幾天來,《霍元甲》劇集主題曲“昏睡百年,國人漸已醒……”一直縈繞心頭,揮
之不去。銀屏上陳真與日本人對決的精彩場面,使我聯想起IT界國人不畏列強、奮發圖
強的一幕又一幕精彩對決。那麼,就讓我們先從聯想和華為這兩個中國最著名的IT企業
說起吧。

  1、感謝聯想開了個好頭

  筆者以為聯想的成功主要歸功於兩件事:一是堅持不懈的推“聯想漢卡”,使其站穩
了腳跟,正如《聯想為什麼》一書中所說“從聯想漢卡開始,聯想人才真正明白自己的
優勢所在”。二是當初果斷的對PC巨頭IBM說“不”,轉而牽手AST並最終用聯想微機取
而代之,直至最後成功收購IBM全球PC業務,令國人拍手稱快。感謝聯想開了個好頭,樹
立了民族光輝榜樣!

  儘管今天的“龍芯”還存在着諸多問題,與目前主流CPU相比性能上還有不少差距,
還不能與Intel和AMD的CPU在PC市場上競爭,但坦率講,今天“龍芯”的境遇已經比當年
的“聯想漢卡”好多了。回想當年的“聯想漢卡”是由做大型機出身的毫無產業經驗的
科研人員一塊一塊的手工焊接而成、又一塊一塊的人工檢測。據說1986年,聯想第一線
銷售人員每天接到的投訴電話和定貨電話幾乎一樣多——每賣出100塊“漢卡”,就有3
0塊出問題;而今天的“龍芯”不僅獲得了中科院重大知識創新工程項目和國家863計劃的
支持,通過了嚴格的成果鑑定、基準程序測試和產品測試,可進入商品化生產;還得到了
各地政府和企業的大力支持,已在北京、重慶、江蘇、廣東等地建立了產業化基地。

  1987年,在中國最重要的計算機企業四通公司選擇電子打字機犯了方向性錯誤的同
時,聯想當家人柳傳志以“非凡的遠見”拋開了當時占聯想三分之一穩定收入的IBM,開
始代理AST兼容機。從與AST簽署代理協議那時起,柳傳志就打定了最後取而代之的主意
。打着“國”字號招牌,乘着電子政務、企業信息化春風,聯想電腦逐步在各個領域擠
占了IBM市場,並於前年(2004年12月8日)以12.5億美元成功收購IBM的全球PC業務。聯想
從1987年對IBM說“不”到今日將IBM斬於刀下,剛好用了20年的時間。再過10年、20年
,我們有信心並期待同樣出自於中科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的神州龍芯能帶給中華民族更大
的驚喜!

  2、假如中國沒有華為

  華為公司的創業和發展史不足20年,但是它的經營網絡已經遍布中國的城市鄉村及
海外市場。2001年到2002年間,在全球電信基礎設施總投資下降50%的情況下,華為的國
際銷售額還是增長了68%,從2001年的3.28億美元上升到2002年的5.52億美元。2003年是
華為發展史上重要的一年,在這一年的年頭,由於華為登陸美國因而踩痛了網絡業巨頭
思科,於是一場不可避免的交鋒爆發了!1月24日,思科在美國提起訴訟,指控華為非法
侵犯思科知識產權,非法抄襲、盜用包括源代碼在內的思科IOS軟件,抄襲思科擁有知識
產權的文件和資料並侵犯思科其他多項專利。此案在眾志成城的華為人的沉着應對和各
方努力下,思科最終撤回了訴狀,雙方解決了所有的專利糾紛,並承認華為沒有侵權行
為。然而,就在這一年,華為在世界各地部署了1億個C&C08端口,創造了行業記錄。03
財年華為國內銷售突破300億,穩坐國內通信老大;國際銷售額317億,在國際上站穩了腳
跟。思科公司起訴中國的競爭對手華為,表面上看是“知識產權”之爭,實際上是“美
國硅谷”與“中國工廠”在產業地位上的較量。

  “假如中國沒有華為”是《計算機世界》一篇文章的標題,記者陽光在文章的開頭
是這樣說的:很久以來,華為一直是中國IT業技術企業的標杆。包括柳傳志等一批知名企
業家一提起同行華為,言必稱其是“在攀登喜馬拉雅雪山這樣的技術巔峰中,華為是極
少數選擇‘爬北坡’的成功者”,羨慕之情溢於言表。作者認為“以華為和中興為代表
的中國本土公司首先就在中國市場上與思科這樣的跨國公司們短兵相接也是水到渠成的
事情……”,並作了一連串“假如中國沒有華為”的各種假設:假如思科選擇不起訴華為
,任憑華為產品在包括美國市場在內的全球市場長驅直入,進一步蠶食思科的市場份額
;假如華為這樣的中國IT企業不從事核心技術的研發;假如華為這一次一定會被思科的訴
訟圍剿、從全球市場收縮陣線……雖然我們無法想像這一連串假設可能導致的結果,但
是撇開簡單的“民族情緒”不論,喪鐘為誰而鳴?華為只不過是因為它在發展核心技術和
進軍全球市場上走得最遠,所以才遇到這樣罕見的、高強度的“暴風雪”,第一次真正
體會到了“高處不勝寒”的滋味。如果說思科對華為關於知識產權的訴訟是華為的“成
人禮”,倒不如說是走向國際化的中國IT企業們的“成人禮”。而華為,不過是這場儀
式中的第一個出場者。

4、“龍芯” 也要對Intel說“不”了

  眾所周知,CPU是決定電腦性能的核心部件,也是整個系統的核心。其負責整個系統
指令的執行、數學與邏輯的運算;數據的存儲與傳送;以及對內對外輸入/輸出的控制。而
在這個電腦核心部件市場領域裡,人們最為熟悉的兩個品牌無疑是Intel和AMD,他們在
處理器市場的強勢地位似乎無人能撼動。在CPU技術上,我們跟國外廠商有着較大的差距
,缺乏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CPU芯片,是我國計算機產業的一大“芯”病,也是我們這些
電子工作者、網絡人胸口永遠的痛。

  過去,代表着國際IT頂尖技術的CPU芯片一直被英特爾等國外巨頭所壟斷,中國企業
及消費者為之付出了巨額版權費。好在神州龍芯公司先後推出了“龍芯1號”、“龍芯2
號”,打破了中國無“芯”的歷史。“龍芯”的誕生被業內人士譽為民族科技產業化道
路上的一個里程碑。商品化的“龍芯”1號CPU的研製成功標誌着我國已打破國外壟斷,
初步掌握了當代CPU設計的關鍵技術,為改變我國信息產業“無芯”的局面邁出了重要的
步伐,對我國形成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計算機產業有重要的推動作用,對中國的CPU核心技
術、國家安全、經濟發展都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我們有信心:“龍芯” 對Intel說“不”
的日子不會太遠!

  二、從技術看“龍芯”

  1、“龍芯1號”橫空出世

  2002年9月28日,中國第一顆通用式處理器芯片—“龍芯1號”發布,結束了我國在
計算機關鍵技術領域的“無芯”歷史。“龍芯1號”是一款32位微處理器,採用0.18微米
工藝,CMOS工藝製造,包含近400萬個晶體管,具有良好的低功耗特性,平均功耗0.4瓦
,最大功耗不超過1瓦,主頻最高可達266MHz。“龍芯一號”處理器是一款既兼顧通用又
有嵌入式CPU特點的新一代32位處理器,擁有32位MIPS指令系統,並採用一套簡單高效的
動態流水線,支持亂序執行和精確中斷處理,可以在大量的嵌入式應用領域中使用。從
技術和應用的角度來看,“龍芯一號”與主流CPU產品還有着很大的差距,僅相當於中端
Pentium 2的水平。

  2、“龍芯2號”性能大幅提升

  2005年4月26日面世的“龍芯2號”是國內首款64位高性能通用CPU芯片。“龍芯2號
”仍採用0.18微米 CMOS工藝製造,最高頻率可達到500MHz,功耗3~5W,支持64位Linu
x操作系統和X-window視窗系統,SPEC CPU2000分值可達到300分以上,是“龍芯一號”
實測性能的10到15倍,完全可以媲美Intel Pentium 3,超過1.3GHz的威盛處理器的2至
3倍。龍芯2號的主要應用目標是Linux桌面網絡終端、低端服務器、網絡防火牆、路由器
交換機、多媒體網絡終端機、無盤工作站等。

  最近研製的龍芯二號增強型CPU,性能已經達到中低檔“奔四”水平。最新龍芯2號
——龍芯2E(Godsun-2E)已經開始最後的測試工作,運行主頻為1GHz,性能已經達到了2
GHz奔四處理器的水平。

  3、“龍芯3號” 正在預研

  雖然“龍芯2號”正火熱推廣,但“龍芯3號”也正在預研。據悉“龍芯3號”將是一
款多核處理器,至少也是一款四核的產品,並增加專門服務於Java程序的協處理器,以
提高Linux環境下Java程序的執行效率,指令緩存追蹤技術等。“龍芯3號”最終將實現
對內峰值每秒500-1000億次的計算速度。

 三、從經濟看“龍芯”

  1、“世界工廠”的困惑

  眾所周知,中國目前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世界工廠”,到過“珠三角”、“長三
角”的讀者,特別是在此兩地工廠工作過的應該有切身感受。眾多外資企業將生產過程
的低端部分——主要是加工和組裝環節轉移到中國,這些低端環節耗費勞動力多,勞動
強度大,但附加值很低。  電腦業界赫赫有名的羅技鼠標,生產工廠設在蘇州,每年
向美國運送2000萬個貼着“中國製造”標籤的鼠標,每隻在美國的售價約為40美元。在
這一價格中,羅技拿8美元,分銷商和零售商拿15美元,另外14美元進入零部件供應商的
腰包,中國從每隻鼠標中僅能拿到3美元,而且工人工資、電力、交通和其他開支全都包
括在這3美元里!


  站在電子愛好者角度看,鼠標的製造有何難?難就難在羅技能將小小鼠標產業做得這
麼大,關鍵在於其知識產權和品牌。說得極端一點,小小的CPU芯片,動輒成百上千甚至
上萬元一顆,其主要材料無非是一點金屬和可從沙子中提煉的硅,但是不掌握CPU設計技
術、芯片製造技術,我們又能有何選擇?

  對PC產業來講,包括聯想、方正這樣的大企業利潤也是相當低的,主要原因就是我
們買別人的芯片來組裝,只是一個組裝工廠而已。而且,在國際CPU巨頭AMD與英特爾的
明爭暗鬥中,中國PC廠商無論怎樣都掩蓋不了“看他人臉色”的尷尬處境, 既要哄着占有
份額優勢的英特爾,又不敢得罪價格占優的AMD,而這一切都緣於我們無“芯”可挑大梁
,緣於中國PC業長期以來沒有占據技術的制高點。

2、“龍芯”的市場前景

進口一顆服務器用的CPU芯片(至強MP)價格高達幾萬元,占到服務器成本的70%以上,據
統計,光進口芯片國外大公司每年就能從中國賺走一百多億美元。如果“龍芯”可以替
代,市場前景不可限量。

為了促使“龍芯”能儘快得到整機製造企業和系統設計企業的應用,使其順利進入產業
鏈,促進產業化,國內MII-MS嵌入式軟件實驗室為“龍芯二號”CPU開發麵向Windows C
E.Net 5.0的BSP軟件支持包,使“龍芯”能支持微軟公司的Windows CE這一業界主流的
嵌入式操作系統。“龍芯2號”電腦目前已亮相國際市場,基於Linux,含40GB硬盤、25
6MB內存,具有上網、收發郵件、辦公文本處理、音視頻播放等基本功能,相當於1GHz的
奔3台式機,售價僅150美元。


但僅僅只有低價是不夠的。CPU的產業鏈非常長,並不是說做出了一個產品馬上就可以形
成一個產業,就能夠大量的賣出去。它需要操作系統、應用軟件、硬件設計的配合。產
業化的主要手段就是建立產業聯盟,目前在北京有龍芯公司,在重慶、江蘇、廣東等地
都有“龍芯“的基地。“龍芯”的應用不僅僅限於電腦,對國防工業,網絡服務器、路
由器、遊戲機,特別在中國廣大的四、從政治看“龍芯”

1、“龍芯”,安全芯

數字家電產品市場,會有更光明的前景。


  所以,與聯想成功收購IBM 全球PC業務相比,“思科公司起訴華為侵權案”對“龍
芯”的發展更有意義。儘管中國“龍芯”是自己設計的,但“龍芯”產業化的過程中,
只要和別人的兼容,必然會陷入國外設置的知識產權陷阱。英特爾等老牌CPU廠家由於進
入市場早,已經申請和獲得了不少專利,要想繞開這些專利非常難。更重要的是,英特
爾對市場的壟斷已使其成為市場上的標準制定者,個人電腦市場的CPU基於英特爾的X86
架構,很容易陷入英特爾設置的知識產權陷阱。所以專家們認為:“龍芯”應主要發展行
業領域的服務器應用,比如銀行、電信等,另外因為以“龍芯”為基礎的曙光“龍騰”
服務器基於RISC架構,是另外一個標準,不會陷入英特爾的知識產權陷阱。

  3、北京對微軟說“不”

  時間再回溯到2001年12月28日,在北京市政府軟件採購招標會上,包括金山、中文
2000、中軟、瑞星、江民、中科紅旗、新科在內的參加投標的國內7家軟件廠商的產品全
線中標,拿下了政府採購多達幾萬套正版軟件訂單。而實力強大的微軟則令人意外地無
功而返,名落孫山。為什麼會這樣?在此次軟件採購招標最大贏家、微軟的競爭對手金山
徹夜狂歡的同時,我們不禁要問:北京對微軟說“不”的背後是什麼?

  據知情人士透露,微軟與北京市政府其實很早就開始接觸了。針對北京市的政府采
購,微軟最先開出的價格是5000台電腦5000萬元人民幣,隨後,又報出了萬台採購量的
具體價格:Win XP每套850元,Office XP價格為2650元,兩年後的升級費用分別為:Win
XP475元,Office XP1534元。但雙方在價格上一直沒有談攏。

  2月27日,此次採購行動最後敲定的日子,微軟仍不讓步。北京市政府採購工作組提
出能不能不要Office XP而只選擇Win XP,微軟提出如果不捆綁Office XP辦公套件,則
每套Win XP操作系統的價格將由原來的850元人民幣漲至1200元。隨後,有關負責採購人
員提出,基於實際情況考慮,希望微軟能提供Office 2000,但微軟的答覆是,Office
2000已經不賣了,非要買的話,可以將Office XP自動降級為Offfice 2000使用,但必須
維持Office XP的價格。

  結果是:參加投標的其他7家中國企業都中標了,只有微軟無功而返。

  其實“微軟在北京市政府採購中無功而返的原因不止是報價不合理,安全因素、性
能價格比因素也是一大原因——作為政府機關來講,根本用不了Office XP那麼高的版本
,有Win 98或者Win 2000就足夠了。此外,按照慣例,世界各國大多在操作系統上用的
是Windows,但在辦公軟件上則多用國產軟件,韓國、日本都是如此。”一位市場人士這
樣說。

  業界人士普遍認為,此次事件乃國產軟件發展史上的一個分水嶺,正如金山總裁雷
軍在會後所說:“由此出發,未來10年的國產軟件將發展成為一個巨大的軟件工業,國人
大規模使用國產辦公軟件和操作平台的時代也將隨之而來。”剛巧龍芯2號的主要應用目
標是Linux操作系統,以避開與Wintel陣營的正面直接交鋒。政府大力打擊盜版與保護和
優先使用國產軟件,對我們即將出世的“龍芯”新生兒應該是個好兆頭。

“龍芯”最為獨特的優勢,不是性能,也不是價格,而是它的安全性。軍隊、政府、國
有企業和科研機構等部門使用的信息技術設備,直接關繫到國家信息網絡的安全。採用
“龍芯”CPU,將有助於消除我國在電子政務、國防等方面的安全困惑,改變在信息安全
領域的被動局面。


CPU是各類電子系統的核心。因為缺乏自主的CPU技術,也直接或間接導致我們很多產業
中的許多技術和產品要依靠進口。如果不掌握核心技術,我們的武器裝備和核心裝備,
我們的國家安全也將受到嚴重的威脅,因此國家將微處理器列為重要的發展方向。


目前一個普通的芯片一般要由三百萬到四百萬個晶體管構成,這樣每個晶體管具體起什
麼作用,有什麼實際功能都難以查清楚、說明白,所以芯片就有可能存在“後門”。某
些國外大公司的芯片在出口之前,都會把一個特別的口令留給該國國防部,這樣兩國交
戰的時候,一個口令就可能將敵國的相關系統置於癱瘓。


前一段時間聯想公司收購IBM的全球業務,美國政府就在擔心收購以後電腦里是否會留有
後門會威脅到他們國家的安全等等。而我們中國又有多少部門和個人在使用美國的電腦
呢?即使不是美國的電腦用的也是“美國芯”,那我們的國家安全呢?而“龍芯”就不
存在後門問題,而且有內建的系統安全硬件,還可以抵禦黑客等一大類網絡攻擊。所以
從國家的根本利益出發,我們必須擁有和大力發展自己的“龍芯”。


2、自主創新才有出路

中國商務部長薄熙來曾經向歐盟的官員算賬,稱中國出口8億件襯衫,才能換回一架空中
客車飛機。由於中國向美國的出口多為低附加值的實物產品,而美國向中國的出口多為
金融、法律服務、軟件等高附加值的非實物產品,因此才會出現“中國開到美國的船都
是滿的,開回來時都是空的”的現象。而在上述一多一少、一虛一實的交換中,表面的
等價卻掩蓋着深刻的不平等。


目前中國所有的產業,擁有自己的技術和標準不到1%。中華民族是非常堅韌的,我們在
最困難的時候,用簡陋的裝備造出了兩彈一星。雖然目前我們在技術上和發達國家有一
定的差距,但是CPU這種關鍵核心技術關繫到國家戰略,無論花多大成本都要做,不能受
制於人。

關鍵的對國民經濟有重大影響的技術一定要自己做,因為用錢買不到。“龍芯一號”(
頻率200M左右)研發出來時,國外把技術出口限制放寬到200M。“龍芯二號”發布後,
頻率達到500M,美國就把技術出品限制放到400M。


有人認為中國不可能做出高性能CPU,所謂不可能是因為我們沒有去做,“龍芯”已經證
明這一點。目前CPU發展到一個難得的轉折期,由於物理極限和功耗的限制,像英特爾一
些公司,也在苦苦尋求新的突破,這是我們的大好機會。由於主頻做不過國外大公司,
“龍芯”設計選擇了在結構上的創新和突破,通過結構的優化、並行編譯和軟硬件的協
同來提升程序運行速度,彌補主頻的劣勢。自主創新就是要另闢蹊徑,一步一步跟在別
人後面是沒有出路的。


五、結語

中國工程院院士、聯想漢卡發明人倪光南指出:IT核心技術的掌握關繫到國家的信息安
全,因此,IT核心技術中國非做不可。


一位網友在搜狐博客網上這樣寫到:很希望看到中國自己的CPU,不管它的性能怎樣,只
要它上市,我就會買。身為開發人員,深深地能夠理解作為中國的開發人員所擔負的歷
史責任。既然沒有機會加入到CPU的開發中,那就在他們辛勤工作的時候默默支持吧!多
麼樸實的言語,但展現的卻是國人高昂的愛國激情!


“龍芯”的問世不僅僅在於中國自主研發出了自己的CPU產品,其更深層次的意義在於它
穿透了困擾在中國科技人員心中的一團迷霧,憑藉着自身的技術研發實力,中國同樣可
以自己研發生產出被國外壟斷的產品。目前有不少年輕人,對國貨表現出一貫的不信任
,尤其數碼產品等。日本人就很善於引進外國技術,然後學習、模仿、創新,中國人同
樣也有這種精神。中國既然可以在艱難條件下研發兩彈一星,在航天領域與美國、歐洲
並肩前進,那麼在芯片研製領域也一定可以做到!


“龍芯”是我們自己的孩子,我們要用心去愛護他。雖然他現在還不如Intel,但至少目
前還沒有幾個國家能夠生產出這種暫時不如Intel的東東!這就是我們的驕傲!回想霍元
甲時代,作為香港特區一位電子工作者,筆者再次感慨萬千。我們是龍的傳人,不是東
亞病夫!我們堅信“龍芯”的成功是必然的!我們期待着“龍芯”帶給我們更多、更大
的驚喜!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5: 為越戰翻案成為美國主流言論
2005: 張三一言:僅僅可做試驗的民主
2004: 美軍在打另一場越戰?
2004: 美國的石油地緣戰略與西藏新疆安全
2003: 走向“太后” ——“太后時代”今猶在
2003: 美國中了大彩?
2002: 青天高一尺
2002: 中國要把小泉內閣扒光了晾在台上成為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