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阿富汗戰爭與伊拉克戰爭後,目前許多人對戰機的技術先進性非常推崇,尤其對於戰機的隱性性能更是看中,這是一種本末倒置的做法,少數的先進戰機只能在強國對弱國對戰時才能體現出其優越性,體現在自身傷亡率的較低,但在強國與強國空軍對戰時只有大規模裝備的戰機才是決定性力量。其實不僅是空軍,陸軍也是如此,二戰時德國的坦克質量由於蘇聯,而空軍更是先研製出了噴氣式戰機,但德軍的武器的質量卻敗於蘇聯與美國武器的數量,原因在於德軍武器的先進性不能夠群集裝備,或在當時的條件下群集裝備的生產消耗比大於蘇聯與美國的裝備。
強國與強國的對戰,想沒有傷亡是不可能的,戰爭的勝負也不是決定於誰的傷亡多還是少,比的是誰能耗得起這個傷亡,從這個道理上我們就能明白為什麼二戰時德國武器先進卻敗了,越戰時美國的武器先進卻敗了。當然越南本身不是強國,但他身後是中國與蘇聯,是一場強國的代理人與強國的戰爭,仍然是強國之間的較量。
基於這個道理,只有戰機的技術先進性與戰機的群集效應相配時,這種先進性才能體現出效果,從這個角度出發,所謂的戰機隱性性能在大規模空戰時只是個雞肋,在這種空戰中隱形飛機雖然通過在不被對方發現的情況下打了就跑的方式可以減少自己的傷亡,但這種打法卻無法阻止對方集群對你的戰略要地的攻擊,當你的飛機製造廠與機場跑道、航空母艦上的飛機都被轟炸了時,那點由於隱形性能而減少的傷亡率又算得了什麼呢?所以從這個角度出發,飛機的低廉的價格,較強的機動性能,機載導彈的優越性能,飛機的載彈量與快速發射武器的能力(而不是為了隱形而使用內置彈倉降低了機載導彈的性能與載彈量以及發射導彈的快速性)才是雙方對耗對方資源的大規模戰爭中需要的戰機性能。
但這並不意味着具有某些特殊性能的戰機比如具有隱形性能的戰機的不重要。眾所周知,一個武功高手在一場正規戰爭中不比一個普通士兵有用多少,但在和平年代搞些暗殺什麼的特務破壞活動那就比普通人有用多了,而我可能能夠暗殺你而你無法擋住我所產生的威懾力更是在當前由於核威懾而造成的核和平時代有着無法替代的戰略價值。這裡可以看出,F22這類在隱形性能與群集空戰所需性能之間打折衷的飛機是無法承擔新一代主力群集空戰的重任的,美國國會也看出了這一點而大量消減了其生產數量,但對美國空軍的不利影響也許只有和美國航天局最後放棄航天飛機而重返飛船這一技術路線時對美國航天事業造成的不利影響才能相比。
中國應該在這一點上引起重視,一方面堅持與群集空戰需要的性能為主大力生產我們的主力戰機,在戰機的數量與群集規模性能上超過對方。一方面把隱性性能作為殺手鐧技術開發,專門設計突出隱形性能而放棄其他性能的特種戰機,作為特殊如偷襲或威懾目的而用,這裡也許智能導彈,隱性無人戰機,超大載彈量隱形轟炸機才是未來更好的發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