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白夫長
萬維讀者網 > 軍事天地 > 帖子
兵敗如山倒,美國已決心放棄台灣
送交者: XWZJ 2007年06月08日14:29:24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記不起這句話出自誰口,但最近幾個月,美國政府的表現卻總是給我這種感覺。

1、美日不再把台灣列入雙方的共同防務;

2、美國商會發表白皮書,指台灣不與大陸三通無異自尋死路;

3、美軍太平洋司令基廷訪華時表示,美國願意為中國建造航母提供幫助;

4、美國不贊同台灣加入以國家名義參加的各類國際組織,台灣加入WHO的努力,竟然受到諸多“邦交國”的反對;

4、在新加坡召開的亞洲防務會議上,美國國防部長蓋茨不再宣揚中國威脅論,對美中關係發展前景表示樂觀;

5、美國太平洋司令部司令基廷上將表示美國不會“干涉”台海危機,但有使命去保持台海和平與穩定,這在基廷司令的眼裡甚至是美國太平洋戰區司令部的“最高使命”。
.........

不再一一列舉了。只要採取縱橫兩個方面的比較,中美之間的一系列“新聞”就足以說明一些問題。不妨作個比較:

1、美日共同防務:05、06年,雙方將台海問題列入共防衛指針,將台灣有事視作日美有事。事後,時人日本首相小泉說,那都是美國人的意思;

2、最近幾年,美國人一再“督促”台灣當局與大陸將強經貿聯繫,但以商會白皮書形式敦促台灣與大陸三通,這還是第一次;

3、美國一向重視中國軍力發展,譴責中國大陸發展海、陸、空、天部隊的作為;

4、雖然因為沒有得到多數國家支持,致使台灣任何加入國際組織的努力都歸於失敗,但美國人還從來沒有投過反對票。今次加入WHO的努力,竟然受到以美國為首的台灣“友好國度”一致反對,甚至於“邦交國”也以沒看清投票內容、代表拉肚子為由或投反對票、或臨陣脫逃;

5、此前,美國政府從來都是“反對單方面改變台灣海峽現狀”,到如今卻變成了“不干涉”。

短短幾個月,美國人的國家政策變化何以如此之大?思來想去,不外乎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1、中國經濟發展迅速,已經足以影響每個國家的經濟發展。以美元計算,中國的GDP明年將超過德國,位於世界第三位;以購買力計算,中國僅次於美國,並在未來幾年中超過美國而位居世界首位。

不管以何種計算方式,中國(大陸)已在短時間內迅速崛起,成為一支能夠直接左右世界經濟的力量,美國人也不敢托大。已經舉辦的兩次中美經濟戰略會談(各有近二十名部長級官員參加)就是一個明證。需要指出的是,這種國家間如此大規模的會晤在世界都無先例。

2、中美、中日以及台海兩岸的軍事實力對比發生了質的變化。曾幾何時,大陸考慮的是能不拿下台灣實現統一的問題,後來考慮的是能不能在美日馳援前拿下台灣的問題,現在則以是“只要台灣越過紅線,我就要拿下”。

今年以來,中國先是亮出海軍的“中華神盾”驅逐艦,高調推出空軍的殲10戰機,後又半遮琵琶的露出了093攻擊核潛艇和094戰略導彈核潛艇,再後來又在太空放了大禮花,用中程導彈直接撞下了自己已經報廢的風雲氣象衛星。

中國首次在世界舞台上開始展現自己的硬實力,令美國人震驚。美國不會打非信息時代的戰爭,美國更不想拿自己的一百多個城市和中國的西安以東做相互毀滅的交換。因此,衝動的聲討和譴責之餘,美國人也明白了一個道理:如今的世界,再也不能自己呼風喚雨的為所欲為,凡事還得商量着辦。

商量,也就是討價還價,時髦的詞叫做雙贏。

雙贏,第一次出現在美國人的辭典里。我放棄台灣,你給我利益。

在蘇聯解體後,美國人第一次懂得了放棄也是得到的道理。

只是,中國未必會放棄。

兵敗如山倒,這僅僅是個開始。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6: 老扎死了又如何
2006: 美國人開始害怕?全美激辯中國威脅論
2005: 厄夜叢林----台海作戰方案
2005: 中國人民志願軍解密文件(節選)
2004: 中國在伊拉克問題的聯合國決議上應以主
2004: 別忘了諾曼底戰役的另一面
2002: 對日本的戰略轟炸(A)
2002: 對日本的戰略轟炸(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