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 - 淝水之戰 |
送交者: afk 2008年01月07日16:05:03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
“區區長江天險算什麼?我坐擁百萬大軍,只要我一聲令下,所有士兵把他們的鞭投入長江,就可使長江水斷流!” 苻堅侍眾而驕 率軍南侵 苻堅在五胡時代的幾位皇帝中,算是比較有做為的。公元357年他奪得帝位,此後,他重用漢人王猛輔佐,廢除苛政,整頓吏治,興修水利,加強軍備,從370到376年之間,前秦先後攻滅了前燕、前涼等國,統一了北方,國勢一時大振。 在王猛去逝之前,一直阻止苻堅的南進政策,且勸苻堅不要攻擊東晉王朝,因為他認為前秦的國力雖比東晉強,但由於前秦剛剛才統一北方,時機未成熟,加上東晉有長江天險,南侵併非易事。 但一心希望儘早統一中國的苻堅卻嗤之以鼻,認為自己擁有百萬大軍,區區長江不足為懼,長江南岸的幾萬晉軍又如何能與自己相抗衡,因此才有這段後來被稱之為“投鞭斷流”的驕傲言論。 在前秦壯大期間東晉也有一定的防禦能力,諸如謝安、謝石、謝玄等人,都是東晉良相名將。尤其是謝玄在京口訓練了一支“北府兵”,屢屢挫敗前秦南侵之企圖。 謝玄掛先鋒 北府兵挫堅銳氣 383年(晉太元8年),前秦苻堅率領戎卒60餘萬,騎兵27萬,南下攻打東晉。東晉王朝面對前秦大舉南侵,丞相謝安舉薦其弟謝石為征討大都督,其侄謝玄為先鋒,率領8萬“北府兵”沿淮河西上,迎擊前秦主力。 苻堅大軍南下,其弟符融的前鋒部隊先攻下了壽陽,苻堅盤算,取得江南應是十拿九穩,於是派遣被俘的晉將朱序到晉營勸降。沒想到朱序到了晉營,卻將秦軍情況密告謝石,他說:“若秦百萬之眾皆至,則莫可敵也。及其眾軍未集,宜在速戰,若挫其前鋒,可以得志。”意即晉軍應利用秦兵尚未布署完成之際,攻其不備,挫其銳氣。 謝石、謝玄同意這個策略。11月,謝玄派譴勇將劉牢之攻打洛澗,揭開了淝水大戰的序幕。劉牢之以5千精兵奇襲秦軍,秦軍敗戰,主將梁成和其弟梁雲戰死,官兵爭先恐後地橫渡淮河逃命。 洛澗大捷之後,晉軍士氣大振,乘勝追擊。謝石立刻率軍水陸並進,直抵淝水(今淝河,安徽壽縣南)東岸,在八公山邊紮下大營,與壽陽的秦軍隔岸對峙。 苻堅和苻融登上壽春城頭,遙望淝水彼岸的晉軍,但見“部陣整齊,將士精銳。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木皆類人形,憮然有懼色”。此時的符堅驕傲的心態有所收斂,便跟苻融說道:“晉兵是一支強大的勁旅,你怎麼說他們是弱軍呢?”(“草木皆兵”的成語即是出自於此。) 風聲鶴唳 前秦軍隊潰散北逃 當時由於秦軍緊逼淝水西岸布陣,晉軍無法渡河,只能隔岸對峙。謝玄知道自己兵微糧少,不宜久戰,對峙越久,對晉軍越不利。他想出了激將法。他派使者去見苻融:“如果秦軍真想決戰,就應空出一塊地方,讓我軍渡過淝水,現在秦軍緊臨淝水,我們如何一決勝負?” 苻堅原想將計就計,故意讓軍隊稍向後退,待晉軍半渡過河時,再以騎兵衝殺,這樣就可以取得勝利。不料,秦兵士氣低落,一撤退就失去控制,陣勢大亂。謝玄率領8千多騎兵,趁勢搶渡淝水,向秦軍猛攻。同時安排朱序在秦軍陣後大叫:“秦兵敗了!秦兵敗了!”秦兵信以為真,於是競相奔逃,潰不成軍。 一場紛亂中,苻融被晉軍追兵殺死。失去主帥,秦兵群龍無首,前鋒的潰逃引發後方部隊的驚慌,也隨之向北逃亡。秦軍兵敗如山倒,苻堅本人也中箭負傷,秦軍沿途不敢停留,聽到“風聲鶴唳”,都以為是晉軍追來。 淝水一役,前秦軍隊被殲和逃散的共有70多萬。當初苻堅以“投鞭斷流”的豪語興師南侵,沒想到卻落得“風聲鶴唳”的慌軍潰逃而歸。 戰後,前秦元氣大傷,苻堅於公元385年被羌族姚萇所殺,北方各族紛紛獨立,先後成立了十國,陷入分裂的局面,直到公元439年北魏重新統一北方。 而東晉則延續了數十年,直至公元420年劉裕登基,改國號為宋,南北朝對峙局面形成。公元589年,南北朝才被隋文帝統一。 |
|
|
|
實用資訊 | |
|
|
一周點擊熱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復熱帖 |
|
|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
2005: | 我們不要這樣的強國 | |
2005: | 平大,這就是世界戰略的新格局 | |
2004: | 台灣兄弟姐妹,請冷靜聽我說 | |
2004: | 台獨理念的情理分析 | |
2003: | 愛國的衝動與理性 | |
2003: | 2002中外新兵器總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