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白夫長
萬維讀者網 > 軍事天地 > 帖子
中俄美三國太空力量的比較
送交者: 佚名 2002年09月22日19:31:49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中國目前有十七顆衛星監控全國軍事動態,包括美軍的動向和台海形勢,此事令人注意到中、美、俄在高空邊疆的軍事實力的較量。

  眾所周知,中國自從七十年代發射第一顆衛星以來,至現在已經發射了四十多顆,其中間諜衛星大約有十幾顆,成為世界上少數的太空強國,當然和美、俄、歐盟比有一點距離,但並不代表中國的太空科技落後。

  九九年九月上旬,解放軍在浙江和廣東南面沿海舉行大規模軍事演習,繼而又有大規模的國慶閱兵,美、俄都用軍事衛星進行情報收集。這是高技術戰場,即使和平時期,動用人力財力不少,為獲得可靠的安全保障,千里眼已非神話。

  最易觸發危機的並不是間諜衛星,而是殺手衛星,又稱攔截衛星或反衛星武器,專門用以摧毀敵方或對已方具有危脅的星體,並使之失效成為廢物,此種太空武器由地面太空網測控,地面控制中心,太空地面監控系統和配備激光武器的衛星組成。 ?

  殺手衛星自動戰鬥系統在時機成熟時即發出指令,衛星變軌道逼近目標,發射激光武器將之摧毀,最後由地面發射監控衛星的戰鬥結果,然而真正交戰過程可能只有五十秒鐘,即要花費少則5億美元,是世界上最昂貴的戰爭,卻絕不會有真正的勝利者。

  高邊疆戰最重要設施是衛星測控網,世界上以中、美、俄的太空測控網較完善,軍事功能亦強,各具特性。美國設施最先進,觀測範圍最廣,此網主要作用是跟蹤和測控本國航天器,也監控有敵意的衛星。

  中國衛星測控網,是一個龐大的地面太空指揮系統,一九七○年四月二十四日發射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的同時,測控設施也開始運作,主要靠微波雷達,後來增設超高頻指令遙控系統,八十年代初又增加微波統一系統,八四年四月成功發射第一顆地球靜止軌道試驗通訊衛星,太空測控能力亦告增強,該測控網由以下設施構成:西安航天測控中心、多艘測量船、連接測量船的通訊網、九個太空測控站和多個陸上測控站。

  美國太空測控網,分太空跟蹤數據網和深空網,兩者軍事任務始於七十年代初,前者由星跟蹤網、數據採集網和載人航天網組合而成,總部設於戈達德太空中心,該中心成立於一九五九年,以衛星研究為主,此網於八三年增加多顆靜止軌道衛星,與新墨西哥州的白沙地面站結合,加強監控衛星能力;深空網由五個探測站組成,控制中心設於加州帕薩迪那噴氣推進實驗室。

  俄羅斯太空測控網,分布在拜科努爾(在哈薩克斯坦)和卡普斯丁亞爾太空發射場內,由於俄國現在不能在東歐設立觀測站,為彌補不足,採用更多測量船,約二十艘,其中包括由戰艦改裝而成的大型測量船,前蘇聯時代最著名的“加加林”號是世界最大測量船之一。此外,莫斯科附近設有載人航天指揮和控制中心,俄國星監控網的分布和設備,對衛星、載人太空船、無人駕駛太空船、導彈預警等,具備兼容性。

  上述三大太空測控網,亦是高邊疆防網,使間諜星和殺手星的活動更加有效,穩操勝券。

  一九五九年前蘇聯發射第一顆間諜衛星,美國於六二年發射,相信中國七十年代末期或八十年代初才有間諜衛星投入服務,軍事偵察進入新階段,其特點是在最高點偵察,範圍廣,快速發現目標,迅速判斷,能反覆監視全球軍事動態,也可定期連續監視某一地區,揭露重要軍事秘密,提供即時情報,使有關方面作出即時反應。

  一年前五角大廈公開一份機密文件,內容指出,中國發展威力強大反衛星激光武器,足以迅速摧毀美國間諜衛星,白宮召集各方面專家召開國家高邊疆安全會議,尋求對策。

  內幕人士稱,五角大廈是利用間諜衛星獲得上述情報,當時各方對其可信性存疑,現在卻有中國專家證實有此能力,說明其諜衛星能力非凡。

  美國近年致力研製新一代反衛星激光武器,耗資近二十億美元,不僅用以對付敵方衛星,也為保護本身衛星,美國有數以百計衛星在地球軌道運行,很多是間諜或軍事衛星,不斷向五角大廈或中央情報局提供最新的全球軍事情報。

  俄國去年七月成功以核潛艇發射一顆科學衛星,所用火箭是一枚原打算銷毀的SS-23導彈,整個發射過程逃不過美國間諜衛星耳目,中情局的專家指出,這種技術實已表明俄國有能力從水下由潛艇發射殺手衛星,激光武器亦可由海底殺上太空,是最高技術的一擊。

  間諜衛星通常利用無線電偵察設備或光電遙感器在地球軌道上搜集情報,監視和跟蹤地面、空中及海洋目標,也偵察太空的飛行物體,所得資料與訊息,用磁帶或膠捲等記錄於返回艙內,在地面或海上回收,亦可用無線電迅速傳輸到地面接收站,再經電腦和情報專家處理,選取最有價值情報。

  間諜衛星可分五大類,是當今世界真正間諜天王。電子偵察,利用遙感電子設備、雷達和無線電設備,監聽和截收對方機密訊息;攝影偵察,裝有全天候紅外照相機和多光譜照相機,一般在近地高度不超過三百公里的軌道拍攝目標,圖象清晰,分辨率亦高,衛星還裝有光遙感器的電視攝象機;導彈預警,由多顆衛星組成預警網,裝有X射線探測器和中子計數器等,也有紅外探測器、電視攝象機和敏感的預警器,監視敵方射出的洲際導彈,也可探測核試爆和導彈試射,即時發出警報;海洋監視衛星,裝有即時傳輸訊息的偵察和拍攝設備,監視海面艦隻和潛艇活動。

  美國不斷擴大間諜衛星偵察網,有專門搜集太空情報的間諜衛星,注視太空飛行物體是否運作正常,密切監視敵方殺手衛星、間諜和軍事衛星,構成高邊疆防禦網。

  美國計劃利用激光武器把霸權擴展到太空,中、俄則把激光武器視為反霸之劍,美國軍事已在海、陸、空稱霸,覬覦太空霸權已久,將來能否控制全球戰略的關鍵在此,中、美、俄在這方面競爭激烈。

  美國最初於七十年代研製空中發射反衛星導彈,八四年試驗成功,擊毀一顆靶星,正當準備投產,傳來蘇聯研製反衛星激光武器,加上里根總統八三年三月提出“星戰計劃”,五角大廈立即中止反衛星導彈計劃,改為集中研製激光武器。

  激光武器是利用定向發射的激光束攻擊目標,快速而精確,決戰在幾秒之間,可分別部署太空、飛機、戰艦和陸地,美國在這方面的技術處於世界領先地位,近年取得很大進展,一切仍然處實驗階段,估計五年後才能作實用部署。

  激光武器和殺手衛星,使太空軍事化,改變戰爭方式,也使霸權主義有無限活動空間,美國已成功試驗以波音七四七發射激光武器,摧毀三百多公里外的一枚導彈,此項試驗證明可用同樣方法擊毀地球軌道上的衛星,亦可對付海上敵艦。

  美國負責研製新一代激光武器的主要科學家,父子拍檔,父親唐·林拔遜早年在空軍參與武器發展計劃,包括為F-5自由戰士殲擊機研製激光制導炸彈,兒子史提夫是美國太空武器專家,父子兵上場,把美國軍事帶進一個殺敵不見血的死光時代。

  他們把戰爭科幻化,把軍事移到遠離地球的終極戰場,估計美國在二○○二年可試驗新一代激光武器,此種武器系統的研製,耗資甚巨,動輒以十億美元計,也需要很多尖端科技人員和各種技術配合,只有極少數國家有發展能力。

  美國研製激光武器系統,最大目的是要控制太空,確保美國的安全和利益。目前世界上約有三十國擁有導彈或掌握這方面技術,預料核武可能急速擴散,將來或有五十個國家部署核武,太空將有幾千顆衛星,一至兩成有軍事任務。如此情勢下,美國軍事力量相對減弱,五角大廈為求繼續稱霸,急於謀求有效方法,改變軍事策略,爭取首先以科技和軍事支配太空,奪取全面控制權。五角大廈認為,此策略能使美國天下無敵,俄羅斯的軍事家指出,這只會把世界軍備競賽推到頂點。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