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白夫長
萬維讀者網 > 軍事天地 > 帖子
用鮮血餵養的GDP經濟,到底為何而止?
送交者: 雷神 2009年07月18日09:20:06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用鮮血餵養的GDP經濟,到底為何而止?

佰驥

近來,政府部門中不少領導發出對GDP經濟不同的看法,比如廣州日報刊文,“716日上午,廣東省委書記汪洋表示,我們有的GDP數字很好看,但並不是增加了社會財富,是浪費了社會財富。比如講,建大橋,這是GDP,讓大橋塌了、拆了又是GDP,再建一次大橋還是GDP,這樣幹了三次GDP,浪費了大量的社會財富。”

 

重慶日報刊文,“716日,重慶市召開安全生產工作會議。薄熙來表示,既要重視GDP,更要重視安全發展,用百姓生命換來的GDP,白給也不能要,要以鐵的手腕、鐵的決心堅決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

 

在同一日裡兩位省部級領導同時發出了幾乎相近的看法,都表示對不合理GDP經濟的痛恨,對此可以理解為政府部門對近年來GDP經濟所要作出一種改良的信息。

 

GDP經濟的不合理方面,前些年我國部分非主流經濟學家也一直在呼籲需要改變方向與衡量經濟發展的標準。比如,民族大學張宏良教授曾經在其文章中說道,“(中國對世界經濟貢獻之大),中國已經連續四年,以僅占全球4%GDP總量拉動了全球經濟增長的15%,四年為世界貢獻的GDP總量約15萬億美元,相當於12萬億人民幣,按照去年全國工資水平計算,相當於全國城鎮職工6多年的工資總額。”同時他引用《參考消息》報道說“中國每億元GDP工傷死亡1人,2003年死亡達13.6萬人”。

 

這種GDP經濟除了中國大量工傷事故,成了靠血餵養的GDP經濟之外,且環境污染也是相當驚人,張宏良教授在文中提到,“僅2003年中國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造成的經濟損失,就占當年GDP15%,我們在為世界經濟增長貢獻15%的同時,卻是我們自己每年扣除15%”。

 

同樣是非主流經濟學家,郎咸平教授也發表過類似的看法,他在《盲目追求GDP將導致中國房價經濟全面崩潰》說,“GDP越高,這跟污染是一樣的,你覺得我們過去這幾年的經濟發展,地方政府會在乎污染嗎?污染無所謂,來一個污染GDP就上升,污染能創造GDP,如果污染搞壞了怎麼辦?就治理GDP,這多好啊。所以下任官員一上任就會發現GDP大幅度上升(治理污染也是GDP,所以我們官員不怕污染),怎麼造成的?老百姓買的單,所以說高價賣地造成的污染有一個意識形態,那就是我們這麼多年對於幹部的考核基本上是以GDP為綱。”

 

有那麼些非主流經濟學家說GDP經濟不好,現在又有我們的政府高層領導也說不好,那麼當然這GDP經濟是不合理的,特別是郎咸平教授所說的以GDP考核政績,以GDP為綱,這完全是錯誤的方式。

 

“科學發展觀”提了很多年,這不合理的GDP經濟當然不是科學發展觀。在這裡只提出一個疑問,為何從200310月召開的中國共產黨十六屆三中全會提出的科學發展觀,到今天2009年,這個最主要的不科學的GDP經濟,才會引起我們政府的重視呢?

 

所以我們不妨從另外一個視角看看這個問題。

 

最近看到一個新聞,說要提稅,提稅有理由的,因為政府財政緊張,我們不妨回顧到前年與去年。去年上半年前,國際石油每桶漲到150美元,當時報紙報道說,每噸成品油進口倒掛5000元人民幣,最高的時候達每噸7000元人民幣。中國年消耗石油接近4億噸,一半以上靠進口,每噸進口就算是成品油倒掛5000元,那也是不得了的數字呀。再看前年的世界性糧食危機,當時報道說,泰國這樣的糧食淨出口國都到中國來走私大米,因為中國糧食高額財政補貼,甚至比當時國際糧價要低4倍。最後我們很多人肯定還記得今年初的4萬億救市拉GDP經濟的政府投入,中央4萬億,地方更是不計其數,難以統計地投入到這大場大規模的拉GDP運動中,且多數就是比如造橋鋪路這些,搞基建的投入。連續大規模不停地財政投入到了現在,任何人都會發出疑問,政府財政吃得消嗎?

 

溫家寶總理在十一屆全國人大會議上,他給出的2008年財政收入是6.13萬億元。這筆錢,除了政府工作人員日常辦公開支,經費,以及工資,還有其它比如軍費、教育、衛生等等開支都在一起。你們說,投入了相當明白的4萬億後,再加石油危機時候的高額石油補貼。再加糧食危機時候的,糧食財政補貼。這幾年的倒掛下來,這裡面還有多少能積余的呢?

 

如果是連年赤字高掛,那麼提稅就是很正常的事情,未必合理,但相當正常。從壞處想,如果沒錢了,無法拉GDP,那GDP經濟也就很快結束。所以說,從另一角度看,科學發展觀這麼多年提倡下來,都沒有剎住GDP經濟,到現在突然想到要剎車,自然不得不讓人往財政枯竭的方向去思考一番。

 

這裡的判斷不是很難,以後對此做出的判斷也不是很難。我們可看,如果在減少GDP經濟投入的同時,民生投入也同時減少了,且稅收大幅增加,則說明財政枯竭。也就是說,並不是對GDP經濟真心地改過,而是現實“無錢可使”所逼。目的,當然是為了不久後GDP大幅度地下降,或者說絕一點,頂不住了,製造一個良好的藉口而已。

 

最絕的是,讓薄書記與汪洋書記來說出GDP經濟的問題,那就不得不讓人相信是真的了,因為薄熙來書記多年積累的人心,在我們的心目中非常值得尊敬,他對於信仰的表達,不得不讓我們一些同志堅信他是一位已經不多的,真正的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堅持者。需要說明的是,薄書記與汪洋書記上面對GDP的看法完全正確,問題這在筆者的另一個視角里,當然這些也不是薄書記與汪洋書記所能直接表達出來的。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8: 印度全國超過一半的人每天露天排便,總
2008: 令世界震驚的中國產權ARJ-21飛機
2006: 聰明反被聰明誤 美國的“戰機外交”
2006: 中東,看似一盤亂棋,但棋中有棋
2005: CNN:China Sends Nuke Warning to U.S.
2005: 《李宗吾厚黑》專員是過客 管不了龍婆
2004: 168艦入南海艦隊服役
2004: 誰是皇帝的新衣:只要講民主就能治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