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白夫長
萬維讀者網 > 軍事天地 > 帖子
從將來北約解體中,中國可能獲得的好處
送交者: 看大戲了 2003年02月14日21:02:09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預言:

歐洲大陸政治崛起,必然地會挑戰舊有格局的束縛,主張自己的利益要求。

新的美、歐矛盾變得難以調和。過去的美歐矛盾只體現在牛肉、鋼鐵等雙邊經貿上,現在的矛盾則表現為戰略資源的爭奪。伊拉克問題的實質反映出這個矛盾的殘酷性:軍事解決。

利益衝突將導致北約解體,未來幾年,法、德、比的歐洲聯合軍團勢必成立,以抵消美國在北約和歐洲的軍事力量。美國依靠北約組織來指揮歐洲的舊模式,會被打破,代之以歐洲自己的聯合軍團。


從將來北約解體中,中國可能獲得戰略上的利益有三:

一、改善防衛態勢

北約組織是過去美、蘇冷戰的產物,是美國領導歐洲、保衛歐洲的盾牌。隨着蘇聯解體及俄羅斯倒向歐洲,這個組織卻被美國利用,成為謀求美國利益的戰爭擴大化工具。

中國在東亞地緣政治中,為可能的統一鬥爭和中美衝突,承受這個巨大壓力,即,須準備與整個北約作戰。

和平統一,崇高的理想,難道真的是我們心底的呼喚嗎?現實迫使中國屈服罷了。

事情正朝着好的方向轉化,中國的防衛態勢改善。

二、借力發展

今後二十年裡,在全球的中、美、歐大三角關係中,中國實力最小,應選擇中立,從另兩個超強借力發展。

我以為,中國的中期(二十年)目標和利益,是逐步地將美國勢力擠出東亞地區,達致由中國為主,聯合東亞國家主導東亞事務。在這個框架下,日本受限於其戰略空間,不會有大的作為。

為實現這個目標,中國的戰略應該是:對美國,以時間換空間,增長實力:中美利益和而不同,中美關係斗而不破。

中美關係可以有以下五個層次:朋友(盟國)、夥伴、潛在對手、競爭對手、敵人。目前,巨大的雙邊貿易,表明雙方在經濟上無疑是夥伴關係,在可見的將來,這個關係還會繼續加強。只有在台灣問題,以及東亞地緣政治問題上,中美關係是潛在對手,但如果說中國已經是強大的對手了,這個說不過去的,還沒這個實力,更沒有發展到成為敵人,那是冷戰格局。

可以預計,中、歐互相需要對方,中歐經貿會有更大的發展。日本因其無法自己選擇站隊而倒向美國,將喪失歐洲機會。

三、增強打贏能力

歐洲軍事的自主發展,無疑會催生其軍事工業大發展。

過往,法國的軍事工業一直是獨立自主發展的,如幻影、陣風、勒克萊爾、戴高樂級航母、F70、導彈、衛星,以及各類核反應堆,技術很好,但海外市場被美國限制住了。

德國戰敗後,軍工長期被壓制,目前的優勢體現在工業母機、陸軍裝備、及潛艇上,其他靠採購,其軍工的未來增長將極具潛力。法、德的空間技術發展,還有空中客車、阿麗亞娜火箭、伽利略衛星系統等大項目作依託。

中國手裡攥着大把外匯,軍備市場可能比法、德自己還大,可是中歐軍事及高技術合作,目前受限於北約巴統條約(主要是美國要限制中國的軍事能力),隨着北約的日漸離心、垮台,美國不可能指揮得動法、德了,中歐軍購應當會有較大突破,現在中法軍購規模就不亞於中以,以後限制突破了,買兩條航母都有可能(自己搞太慢)。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2: 戰略思想的社會效用
2002: 阿根廷的今天,我們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