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白夫長
萬維讀者網 > 軍事天地 > 帖子
建造中國七萬噸級航空母劃的設想
送交者: slls 2003年02月22日16:54:19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航母,大國海軍的象徵,大國海軍的驕傲。 有了它,在國際舞台,說話聲音更洪亮,辦事腰杆更挺拔。

  航母是中國幾代人的夢想,然而幾十年來由於政治、經濟等方面的原因,好夢難圓。時至今日,航母是否有必要建造還只是大家爭論的話題。難道我們不需要航母嗎?美國總統遇到難題時最愛說的一句話:“航母在那裡?”就能充分說明問題。台獨猖獗、南海割占、阿三蠢蠢欲動、黴菌炸我使館、撞我軍機……假如人民海軍幾個航母戰鬥群巡弋海上,結局會是這樣嗎?

  隨着我國改革逐步推進,國家整體實力大為提高,我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已超過一萬億美元,預計還將以每年7%以上的速度遞增,還有接近2000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在“科技強軍”的口號下,我軍在正規化、現代化方面有了長足進步,每每在網上看到J10/11、現代、168/169等都一次又一次鈎起我對航母的“非份之想”,於是我的“中國航母”在腦海中游弋着。

  中國航母不是一艘單獨的艦艇,而是一個編隊一個具有強大進行海、陸、潛、太空、電磁、信息作戰的全方位攻防系統。在此僅就航母本身發表個人看法,編隊其它艦艇另文再述。

  一、噸位:七萬

  1、我們的對手實力十分強大,泰國、意大利的小型航母,決不是我們的選擇。

  2、如“戴高樂”、“明斯克”一類中型航母怎麼樣? 霉國在進行下一代航母論證時,將“戴高樂”、“尼米茲”作為參照。得出結論為:兩艘中等排量的航母全壽命費用大於一艘重型航母,而作戰效能則基本相當。可以預見,黴菌的航母噸位將向10萬噸級以上繼續發展。更重要的是大型航母有更高的適航性,能夠滿足艦載機在更惡劣海情下起降的作業條件。

  3、我們需要十萬噸級的“巨無霸”嗎?黴菌的F14、F/A-18EF等體積龐大,且由F14奪取制空權、FA18進行精確轟炸、A6專司裝甲硬目標打擊,作戰任務過於細分,致使執行單一作戰任務時,只能出動某一種型號的飛機,或以某一型為主,其他為輔。而我軍現有J10作戰功能比較全面,可以充當“多面手”,簡化艦載飛行聯隊的機種,節省了寶貴的空間。另外,節約的資金還可以再建造一艘三萬噸級的兩棲攻擊艦。

  二、動力:核―電模式。

  1、航母雖然體積龐大,但艦載機、彈藥、燃料占用大部分空間,而我國發展航母是為了走入深海,續航力起碼大於一萬海里,若採用常規動力,燃料消耗驚人,占用了寶貴的空間,還加大了後勤補給的壓力。排水量僅四萬多噸就採用了核動力是為一例,俄羅斯“庫”級航母採用常規動力的原因不得而知,但“烏里揚科夫”超級核動力航母始終是他們的追求。而且核動力還能為雷達、電磁彈射器、升降機提供充足電能。

  2、我國研製093/094核潛艇的高壓氣冷堆技術已經基本成熟,新航母可以直接使用,不必重新開發。

  3、着眼於未來。電力推進是水面艦艇最佳選擇,系統布局靈活、安全、可靠性高,沒有了傳動系統的巨大噪音,為艦艇反潛戰贏得了有利條件。同時,可以採取“以槳代舵”的推進方式,即通過調整螺旋槳吊倉的方向改變航向,使龐大的航母獲得良好的機動性。目前,現代艦艇的電能主要來自於燃氣輪機,消耗燃料也較大。試想不遠的將來,微波等先進技術成熟後,由核航母將發出的電能以微波等方式傳送到編隊其他作戰艦艇,那麼,可以說是水面艦艇的另一個新時代。

  三、艦載機:

  1、主戰飛機:J10―H(海軍型)40架

  J10是我國自主研製的新一代作戰飛機,體積較小,但載彈量、航程、性能並不比J11差,制空、反艦、對地精確打擊無所不精,作戰出動率高,效費比更是極佳。如果在此基礎上開發雙發、雙傾斜垂尾、隱形進氣道的J10―H,推力翻番、載彈量大增、隱形性更佳,其性能將SU33、FA18、陣風之流遠遠拋在身後。同時,利用SU30的技術提高J10的空中指揮功能,將本機搜索到的目標傳給友機,提高作戰協同性,與預警機配合取得戰力倍增的效果。排水量相當的“庫”艦僅能裝載的20餘架SU33比我們兩個中隊40架豈是一個檔次?黴菌也要後悔沒有開發F22的艦載型了。嗚~~~~~(捂着雙眼痛苦狀)

  2、對地攻擊:FBC―X 20架

  飛豹是我國真正擺脫原蘇聯設計思路、具有中國特色的新一代戰機,在此基礎上對其外形隱身、動力、火倥、武器進一步進行改進,使其適應未來作戰要求。主要作戰任務是發揮載彈量大、裝甲防護性好的特點,在J10奪取了制空權後,對地面目標、水面艦艇進行攻擊。

  3、預警、反潛:運11―H(海軍型)各3架

  直升機由於性能、容量、滯空時間有限,難以滿足航母預警、反潛、指揮空戰之用。我國小型支線客機運11體積與E3相當,可更換大功率發動機及高效螺旋槳,採用新設計的雙垂尾降低高度,使其適用於艦載。航空反潛在直8/9、運7、水轟5上運用成熟。預警機和技術雖然以色列不賣給我們,但通過俄羅斯或自己組織技術攻關問題不大。

  4、反潛/搜索直升機:KA―32改 6架。該機引進生產已經基本確定,其性能大家熟知不必多說。

  四、艦載武器

  未來的航母必然有強大的護衛艦隊“保駕”,對艦作戰和區域防空任務就放心交給168/169及其後續艦艇,不必學老毛子那樣裝上十幾發反艦導彈,搞得象個“超級導彈艇”。近程防禦系統採用八門新驅上已經安裝的七管近防火炮加上垂直發射防空導彈。垂直發射早就不存在技術問題,數量嘛,200發就足夠了。哈哈~~~

  五、起飛裝置:電磁滑躍彈射型

  目前,採用彈射裝置起飛得只有美、法兩國,起飛過程中飛行員處於被動狀態,且要承受高G過載,黴菌起飛時摔機為數不少。而以俄羅斯、英國為代表多個國家採取滑躍方式,起飛靠飛行員操縱,卻鮮有事故發生,但飛機的起飛重量受到限制。早在八十年代“庫”級航母,當時彈射裝置未研製成功,且裝載的SS-N-19導彈位於起飛跑道占用了安裝彈射器的空間而採用了滑躍方式,每兩分鐘只能起飛一架飛機。

  我軍未來航母應該是彈射滑躍綜合式,其甲板斜度為7度,優點為:

  1、四具彈射裝置布置類似於黴菌,起飛密集度為每分鐘共八架,提高作戰效能,加快反應能力。
  2、作戰飛機能夠重載起飛。
  3、為預警機、反潛機等體積大、速度慢等飛機提供短距起飛能力。
  4、由於採用了混合型起飛模式,起飛末端速度降為150節,低於美艦的185節,且彈射行程較長,降低了飛行員承受的過載。

  六、C4I系統

  C4I系統必須滿足多目標、多批次、多方位、快速反應和海、空、潛、天、信息立體戰爭的要求。指揮和管理飛機起降、引導飛機攔截目標、反潛機數據處理、溝通戰區作戰信息,掌握攻防態勢、指揮編隊協同作戰等。近年來,我國在計算機和超大規模集成電路製造方面取得了長足進步,並在新型驅、護艦等的C4I上積累了一定的經驗。特別是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CPU―“龍芯”研製成功和開發新型操作系統的廣泛應用,極大的增強了我國艦艇C4I系統的安全性。

  在我的構想中新航母儘量採用了成熟技術和裝備,可以儘早裝備部隊,形成戰鬥力。理想建造數量為4艘。三大艦隊各一艘,對付小鬼子、台灣、阿三和東南亞小國足矣,另一艘用於檢修、保養時輪換。必要時可以集中四個航母編隊的力量出擊,他必將使任何潛在的敵對國家(包括超級大國)或勢力產生無法壓抑的強烈恐懼!

  艦 長: 320M
  艦 寬: 39.5M
  吃 水: 10M
  飛行甲板寬: 75M
  標準排水量: 56000T
  滿載排水量: 74000T
  艦 員: 1800人(含航空人員600人)
  動 力: 雙高壓氣冷堆 240000馬力
  航 速: 32節(最高)

  大家討論一下,給點意見,好嗎?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2: 用台灣問題拖死美國
2002: 從布什訪華看中美關係的過去與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