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白夫長
萬維讀者網 > 軍事天地 > 帖子
局外觀戰:戰後的美國與世界
送交者: 李學江 2003年04月23日20:59:07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伊拉克之戰,美國速戰速決,巴格達一鼓而下,薩達姆不知去向。美國的“天下無敵”再次得到驗證,因此美國政府中的鷹派勢力也變得更加自信與驕橫。人們都在密切關注着:這場對伊戰爭的勝利,將對美國意味着什麼,又將給世界秩序帶來何種影響。

這場戰爭最大得益者當然是布什總統本人。速戰速決再次強化了布什的強勢總統形象,他現在是聲望空前,支持率又創新高。如果現在大選,布什肯定會以高得票率勝出。但時過境遷,明年大選則更多地要取決於美國的經濟形勢如何,如果美國經濟不能在一年左右的時間裡頗見起色,小布什就有可能步老布什“贏了戰爭,輸了大選”的後塵。

不過,對伊戰爭雖然就目前而言對世界經濟復甦造成了諸多負面衝擊,但我們不能不承認,這場戰爭對美國經濟來說很可能是利多弊少。不用說,伊拉克戰爭對美國的軍火來說是一場再好不過的高技術武器免費大展銷,軍火商們從這場戰爭的消耗中,以及隨之而來的國內外大批訂單中,無疑將獲取到大筆高額利潤。然後是美國的石油集團,它們不僅將從伊拉克的油田的恢復與開發中撈到大批合同,還可以從伊拉克未來的油田私有化中拿到產權。薩達姆此次沒有焚毀油田,這也使儘快恢復伊的石油生產和出口成為可能。伊拉克石油儲量高居世界第二,快恢復、高產出,從而帶動世界油價走低,這將對美國經濟將起到一定的拉動作用,從而使美國經濟復甦的步伐有所加快。應該說,這不僅對美國有好處,對世界經濟的恢復也會有所助益。

但這場戰爭再次向全世界展示了美國的無與倫比的軍事優勢和綜合國力,進一步鞏固並拉大了美國這個世界唯一的超級大國同其他強國間的實力差距。這一結果無疑將更加助長布什政府中鷹派的驕矜、狂妄和無法無天傾向。美國政府中的強硬派將更加迷信武力萬能,更加不尊重聯合國,更加聽不進盟友的意見,更加不理會他國的利益和國際社會的呼聲。與此同時,布什政府中以鮑威爾為代表的穩健派的地位與影響則勢必相對下降。因此,美國政府中的單邊主義傾向將表現得比戰前更加突出。這對世界來說,並非吉兆。在嘗到高技術戰爭的甜頭之後,美國在追求本國絕對安全和謀求世界霸權方面將走得更遠。可以預料的是,它將加快部署國家導彈防禦體系的步伐,使自已攻防兼備,刀槍不入。另一方面,美國在開發高技術武器的同時,也將加快謀求發展太空武器的步伐,以將全球安全置於自已的鷹視之下,不允許任何國家對它的軍事優勢和霸權地位構成挑戰。

謀求君臨全球的絕對霸權,建立一個美國一家說了算的單極世界可說是布什政府最終極的追求目標。近一年多來,建立一個羅馬帝國式的新帝國一直是美國政府中鷹派人物和右翼戰略家們的孜孜以求的理想,現在美國國力強盛,伊拉克又一戰定鼎,更使這些人野心膨脹,目中無人。世界走向多極化的進程將由此變得更為曲折而緩慢。當然,人們也不必過於悲觀,霸權的力量在增長,制衡霸權力量也在同時增長。在戰前,我們就已經看到,連美國的盟國,法、德、比等所謂“老歐洲”們都對美國狂妄的單邊主義所作所為看不順眼;而美國的新夥伴俄羅斯和印度也都對美國目無國際法的行為給予了尖銳批評。法俄德等國在長達半年多的時間裡對美國的霸權邏輯進行了抵制與鬥爭,對其形成了相當大的牽制和制約,使美國的動武提案在安理會胎死腹中,最終剝奪了美國出兵的合法旗號。

現在,在伊拉克戰後安排和重建問題上,世界與美國之間又展開了第二輪鬥爭,鬥爭的主題是由誰來主導伊拉克的重建工作——美國,還是聯合國?這一回合,美國更是空前孤立,簡直可以說是形影相弔,因為它所面對的已不僅僅是老歐洲,而是包括英國在內的全世界!美國政府堅持重建要由聯軍主導,其實是美國一家操控:過渡政權人選要由美國欽定,重建合同要由美國批發;口頭上說聯合國可起“重要作用”而實際上只想讓聯合國來負責人道救援工作,為其買單。但全世界都對此發出了反對之聲:要求伊的重建由聯合國來唱主角。

其實,這場爭論的實質是建立一個什麼樣的世界格局和世界新秩序問題:世界是走向單邊主義,還是多邊主義;是走向民主化,還是強權政治;是走向法制還是霸權;一句話,是走向單極世界,還是多極世界。因此,這絕不僅僅是國家間的經濟利益之爭,而且也是一場嚴肅的政治原則之爭,它關繫到世界的未來秩序和走向。

可以說,正是美國發動的這場一意孤行的戰爭,讓全世界有識之士醒悟到,21世紀人類不僅面臨着恐怖主義和武器擴散等威脅,也同時面臨着超級大國單邊行動所造成的種種危險。全世界現在不得不聯合起來對付這兩個危險:與美國聯橫,以打擊全球恐怖主義,防止大規模武器擴散;各強國合縱以共同制約單邊主義傾向,反對強權政治。這一既需合縱也需聯橫的形勢,讓世界格局變得前所未有地錯綜複雜。各國政治家們,既需考慮本國的國家利益,也要顧及世界大局與國際正義。而如何處理好同美國這個唯一超級大國的關係,既不犯其鋒銳,又能束其手腳,將成為各大強國所面臨的最大外交課題。因此,在可預見的未來,世界格局仍將是一超多強,但大國關係的組合將可能不再是長期固定的聯盟形式,其國際關係的重組將較少受意識形態和政治制度異同的影響,而更多地受各自國家利益和全球共同利益的支配與驅動。也就是說,美國已不可能再將傳統聯友綁在自已單邊主義的戰車上,更可能的形式是,美國為實現特定目標,拉上幾個志願者結成臨時性聯盟。戰後的世界,美國無疑仍將繼續保持其一超獨大,雄視世界的地位;但其左右其他大國的能力則將大不如前。各大國將根椐自已的國家利益或世界觀作出自已的政策抉擇,或合縱,或連橫,逐步推動世界緩慢地但卻堅定地向多極化方向發展。事實是,美國再強大也無法由其一家統馭全球,包打天下,美國越早認識到這一點越好。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2: 客觀看待日本武器和軍工實力
2002: 中國國家反導計劃揭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