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白夫長
萬維讀者網 > 軍事天地 > 帖子
關於“靖國神社”:我們在做捨本逐末的功夫
送交者: 7777777 2003年10月31日19:26:35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關於“靖國神社”:我們在做捨本逐末的功夫
[我太愛中國] 於 2003-10-31 12:09:44上貼

--------------------------------------------------------------------------------

  年復一年地反對日本政要參拜靖國神社,其實我們做的是捨本逐末的功夫。何有此論?因為――允許日本人把戰犯牌位放入神社,卻不允許人家參拜,這就如同允許人家建廟、卻不允許人家上香一樣,從邏輯上顯然是荒謬的。況且,不許日本政要參拜戰犯,那麼構成日本社會基礎的日本大眾參拜戰犯就允許麼?參拜戰犯之事絕不僅僅是“傷害鄰國感情”那麼簡單,戰犯牌位放入“靖國神社”――安國之神的祭壇,這本身是軍國主義、擴張主義價值觀的集體昭示;戰犯在神社中的祭壇,也就是軍國主義在日本民眾心目中的祭壇,民眾的每一次參拜,都是軍國主義價值觀在日本民眾內心的一次崇高化。我們不去關注產生首相參拜戰犯一事的民眾心理基礎、社會價值基礎,卻只把目光盯在首相參拜事件本身上,這不是本末倒置又是什麼呢?殊不知有了民眾參拜逐年擴大的廣泛基礎,首相等政要參拜不過是一個遲早都要出現的必然結果而已,我們如此反對,除了徒勞之外還能得到什麼呢?頂多得到人家一個口是心非的敷衍而已!如果說首相參拜一事對亞洲和世界來說是可怕的,那麼構成日本社會基礎的日本民眾天天月月都在參拜,這反倒不可怕麼?首相是臨時的,首相的想法固然重要,但首相之所從來——日本民眾的心理和觀念豈不更重要?日本人天天參拜我們不急、不惱、不關心,單到首相參拜時我們就急了麼?

  因此顯而易見,解決問題的根本,在於推倒軍國主義在日本人之中的神祗,把戰犯牌位清除出“靖國神社”,這個工程可能是困難的、龐大的、漫長的,但卻是唯一正確之路,再困難的事情總得有一個開始,否則就永無成功的希望。首先我們應該檢討戰犯牌位進入“靖國神社”的過程,查清此事的來龍去脈,接着我們要做的是聯合國際上反對日本軍國主義復活的一切國家,一定要把戰犯牌位清除出神社——這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否則年年反對,年年參拜,永無盡頭,問題永遠不能解決,參拜的官員只能是一年比一年多,這樣做下去,說實話即使別人不煩,我們自己都煩了!

  有人試圖混淆“靖國神社”與家廟(宗祠)的區別,說不能不允許人家拜祖宗,如此狡詐的辯術着實令人佩服!其實兩者的區別是明顯的,只要看名稱就知道了——“靖國神社”,乃是安定國家之神的神社,是政治性質的,跟我們的宗祠有根本區別!況且拜自己的祖宗是個體行為、家族行為,其動機是對人的根的追記和緬懷,不包含任何政治動機;而“靖國神社”則是對國家之“神”的奉供、國家精神之祭拜,是一種包含政治意義的集體行動。

  更有人混淆我們的抗日紀念館與日本“靖國神社”的區別,說允許我們拜英雄,就不允許人家拜英雄?說這話的人不僅僅是混淆了侵略者和反侵略者、正義與非正義的區別,更是攪和了中國、日本兩種有重大差別的文化價值體系:日本人把他們的對外擴張者視為本民族的英雄來加以祭拜,這是一種野蠻、強橫、自私的價值觀;中國人則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毋庸諱言,中國歷史上也曾有過對外征服和擴張的經歷,但是中國人的主流價值觀里從未把征服者列入本民族的英雄榜,也正因為如此,中國人以不狹隘、寬厚著稱於世,中國則被人稱為仁慈的帝國,這正是中華文化的優點,中華文化也因此被羅素認為是拯救人類的希望所在。

  還有人拿成吉思汗來混淆視聽,說成吉思汗是英雄,那麼日本侵略者就是英雄!但是誰又說成吉思汗是英雄了呢?我這麼說蒙古族的朋友先不要惱怒,這涉及到一個英雄觀的問題,也是上一段落所講的事情。我不認為成吉思汗是英雄,同樣也不認為漢武帝是英雄,說實話要說英雄,在蒙古人中間我寧選民間故事中的巴拉根倉(類似於維吾爾族中的阿凡提)。把成吉思汗、漢武帝這類人視為英雄的人,是本着一種帝王式的價值觀和歷史觀,而非“以民為本”的價值觀和歷史觀,是帝王思維而非民本思維。民本思維是民主、人權的基本出發點,是與帝王政治、壓迫政治根本對立的。所以用成吉思汗來挑撥,以圖攪混水的人,我承認他夠聰明、夠狡猾,但他的觀點卻完全站不住腳。


*****************************************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2: 直面第六代戰爭的強勁風暴
2002: 各地中國人的戰力變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