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白夫長
萬維讀者網 > 軍事天地 > 帖子
強文:北京罕見對米發出強音:大不了同歸於盡!
送交者: XWZJ 2012年06月26日15:30:42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北京罕見對米發出強音:大不了同歸於盡!

http://www.creaders.net  2012-06-26 10:32:48  鐵血社區

 

  米航母戰鬥群


 下文是迄今為止,中國官方最為強硬的社論。措辭非常激烈,目標直指美國。外交部發言人已表態:支持!

  繼越南之後,美國又和菲律賓在南海搞起了軍演。和以往一樣,雙方此地無銀地宣稱演習不針對中國。在筆者看來這是很無聊的:那些小國對中國張牙舞爪自不量力,而美國也沒膽量在南海主動發起與中國的軍事衝突。

  首先,不戰不和是美國南海戰略總目標

  美國並不是亞洲海洋爭端的當事國,為什麼它要這麼積極介入?這是美國的全球戰略決定的。多年來,它就是依靠地區制衡戰略管理全球。在亞洲,美國已經成 功地挑起了中國與日本、與印度的不和,又干涉台海局勢、製造朝鮮半島的緊張。但美國覺得這樣還不足以干擾阻止中國的發展,於是又想把東南亞國家發動起來給 中國找麻煩

  不僅在南海,就整個亞洲而言,美國最希望的局面是各爭議國既不和又不戰,糾結成一團,互相都求助美國幫忙,而美國坐收漁利。美國最擔心這種危險的平衡被一方打破,那樣,美國就要被迫選邊站。而不管美國站在哪一邊,它都要付出代價。

  所以,美國在南海就像趟雷區一樣,小心地試探着中國的戰略底線只要中國不拔槍亮劍,它就推着菲律賓等小國一點點往前走。一旦中國反應激烈,美國將立即收手。美國決不許那些小國對中國的挑釁,到引發中國武力反擊的程度,它自己當然更不願被卷進去。

  其次,美國已沒有發動“新”戰爭的力氣。

  撇開美國“巧實力”的玩法不談,以當前的情勢論,美國就是想在南海對中國動武,它也沒有這個“力氣”:連續20年的戰爭已經“累”出了金融危機。在 2011年初的利比亞動亂中,美國雖然參戰,但疲態明顯,對從來當仁不讓的戰爭領導權“禮讓再三”。不是奧巴馬比前任更熱愛和平,而是形勢比人強。

  現在,美國的金融危機尚未見起色,歐洲又爆發債務危機,這讓美國短期內難以恢復元氣。沒有錢,全金屬外殼的美國軍隊就是一部熄火的機器。而驟然興起的“占領華爾街”運動席捲全國,也讓白宮對啟動新戰爭有所顧忌。

  第三,美國更害怕“中美關係失敗”斷送冷戰成果

  在中國,強調中美關係重要的大有人在;但中國人忽視了美國人對於中美關係的重視。中國重視中美關係,固然是為了贏得和平發展的時間;而志在管理全球的美國,重視中美關係是從全球安定的大局審視的。

  中國關注的焦點是美國,美國關注的焦點全球崛起的國家群體,如巴西、印度、印尼、俄羅斯等,政治視角的寬度大不一樣。中美關係如果不穩定,不僅兩國社會的方方面面都會被傾覆,美國的世界戰略全局也會亂套。那些美國需要優先關注的潛在戰略對手,就會趁機崛起,美國就將陷入顧此失彼的危局。

  所以,中美關係雖有數不清的問題,但雙方對各自利益的把握都是有尺度的。最近美國國務卿希拉里發表《美國的太平洋世紀》一文,在關於美國未來十年戰略重點轉移到亞太的論述中,她說“中美關係不容失敗”,其中的真意就是中美不能走到軍事對抗的地步

  否則,美國的世界帝國野心就將被葬送。朝鮮戰爭成就了日本,假如發生南海戰爭,將成就俄羅斯。

  其實,當前美國耀武揚威的做法是一種戰略心理戰。冷戰後,美國在國際上大玩“勇敢者的遊戲”總是擺出自己絕不退讓的姿態,迫使對方為避免直接對撞而退讓。

  在古巴導彈危機中美國嘗到蘇聯退卻的甜頭以後,美國屢次以大棒和胡蘿蔔政策在世界上頻頻得手。現在,美國又在教中國周邊一些小國玩這個危險的遊戲了。中國必須以不懼同歸於盡的決心告訴對方,在南海,這種遊戲必須結束,否則就撞撞看!

  中國主張和諧世界,但這種主張,正被美國和其他國家惡意利用,作為敲詐勒索中國外交政策的工具。中國應該換一種思維,在別人一再緊逼的情況下,沒必要那麼“堅定”地堅持和平立場,讓別人對中國說出求和的話來。

  只要中國強得有道理,強得有力量,更大的可能,是那些以自身安全利益為最高考量的國家,從此熄滅怠慢、耍弄中國的念頭,回到與鄰為善的正確軌道上來。

  誰也沒有預料到,中美對決如此快地擺在世人面前。而決戰地點,則是中國南海。

  一、決戰起因

  新中國成立以來,中美已經進行過兩次大的交鋒。第一次是抗美援朝,第二次是援越抗美。美國侵越戰爭失敗以後,實力相對衰落,面對蘇聯的挑戰,美國不得 不改變對華策略,由封鎖轉為合作,通過建立中美正常外交關係,制衡蘇聯力量。自1979年始,中美關係大體是一條合作路線。中間有過波折,如美國轟炸我駐 南大使館、中美撞機事件等,但總體平穩,合作大於對抗。

  冷戰結束以後,特別是近年來,隨着中美實力對比發生深刻變化美國的心態也發生重大變化,對中國的戰略定位由合作對象調整為潛在對手;其對華關係的基軸,也由“合作—利用”轉變為“合作—遏制”。

  最近,美國國防部長帕內塔講出“三個必須”,即必須保證不威脅世界穩定,必須保證美國的地位,必須保證世界認可美國是維護穩定的力量,以此作為深化中 美等美國與新興國家合作的前提。筆者認為,這是對美國對華戰略的最明確的闡釋:與中國合作必須以不挑戰美國霸權地位及以此為基礎的世界秩序為前提。

  這是中國所不能接受的。筆者認為,中國作為一個有着靈魂和骨氣的大國,與任何國家的合作都必須建立在平等互利的基礎上。如果是建立在“認可美國霸權” 的基礎上,無異於要求中國甘居於美國的領導之下,做一個二等公民;這對于洋洋中華而言,是一種恥辱性安排,斷然不會接受。

  一個要當霸主,一個堅決反霸,對抗由此產生

  二、決戰特徵

  根據筆者的觀察,此次決戰與前兩次不同。有三大特點,也是三個“第一次”:

  (一)第一次呈現中國在前台、美國居後台的局面。前兩次對決,都是中國在幕後,美國在前台。不論在朝鮮,還是在越南,都是美國帶隊、赤膊上陣、大打出 手,而中國則採取“援助”方式,雖然也有激烈的直接交鋒,但是,從表象看,中國處於幕後。而這次,中國完全處於前台,美國呢,由於中國拒絕美國插手中國南 海事務,則不得不採取幕後方式,它背後操縱,菲律賓、越南在前台跳舞。致使南海問題呈現這樣的特徵,表面看是中國與菲律賓、與越南的雙邊對話,實際是中美之間在南海掰手腕。

  (二)第一次在把對決地點選在海上。前兩次對決,主戰場都在陸地,朝鮮抗美在陸地,越南抗美也是在陸地。中國出動的援助力量,也主要是陸軍。這次則不同,這次對決的主戰場在中國南海,是制海權的爭奪。由陸地移師海上,這是中國實力發生天翻地覆變化的必然結果和現實反映。

  (三)第一次有可能以“非戰”的方式。中美在南海的爭奪表面看十分激烈,雙方都投入了巨大的精力,包括軍事手段,也包括外交手段、政治手段、輿論手 段;但是,中美雙方都沒有通過戰爭解決問題的意願。美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戰爭保持“不勝紀錄”,與前蘇聯也只能採取冷戰形式。在中國更加強大的情況下, 若美國膽敢選擇戰爭方式,必將落得個十分悲慘的下場。

  所以,儘管美國軍方話語強硬,更多的屬於心理戰術,遇到節骨眼上,美國就會表現出合作的架勢。由於中國以和諧周邊、和諧亞洲為己任,能夠採取非戰形 式,就一定會採取非戰形式,很容易與美國達成某種默契:把事態控制在斗而不破的狀態。因此。筆者判斷,此次決戰或可實現“無硝煙決戰”。

  三、決戰目標

  (一)美國的目標很明確:爭奪南海制權。

  為此,美國提出一個莫須有的口號:確保南海航行自由。眾所周知,南海航行始終是自由的,但是,美國為什麼不厭其煩地講要“確保南海航行自由”呢?筆者分析理由有三:

  第一,南海是中國之海,南海問題是中國主權範圍內的事。因此,美國要插手南海問題,必須要突破“干涉主權”這道坎兒。而南海同時又是國際航運要道,美國劍走偏鋒,大炒航行自由問題,既模煳了主權問題,也為美國插手南海找到了令中國難以譴責的理由。

  第二,提出航行自由,實質是美國在南海橫行霸道的自由。航行自由是個模煳概念,既包括民用航行自由,也包括軍事航行自由。那意思就是說:即使南海是你的,但是,在南海自由進出的權利是我的。

  第三,問題的核心是制權。美國深知,讓中國出讓南海主權等於摸龍的逆鱗,是要遭受懲罰的。但是,以南海在全球化時代的地緣政治地位,美國要保持世界霸主地位,就必須能夠有效控制南海。為此,美國拋出“確保航行自由”這個概念,目的是掌握南海的實際制權,完成“主權是中國的,制權是美國的”這樣一種制度 安排,讓中國“認可美國是維護世界穩定的力量”這一霸權邏輯,吞下“有主權、無制權”的苦果

  (二)中國目標很堅定:堅決粉碎美國圖謀南海制權的野心

  南海是中國之海。由於沒有強大的藍水海軍,中國已經頻嘗“有主權、無制權”之苦。釣魚島是,南沙部分島嶼也是。無制權,主權就徒有虛名。就中國發展戰 略而言,這還不是最要命的。作為全球性經濟大國,中國已經與世界緊密聯繫在一起,中國與世界的貿易70%以上依靠海運,而南海更是中國走向太平洋和印度洋 的咽喉。如果南海置於美國控制之下,則中國航運無疑處於美國的炸彈籠罩之下。這相當於被美國掐住了睾丸,時刻都有可能被美國置於死地。

  從一定意義上講,南海制權歸屬,已經是中國能否最終實現崛起的罩門。中國擁有南海制權,則中國可以自由進出太平洋和印度洋,成為全球性大國;中國失去南海制權,則中國依然是陸權國家,只能做溫順的接受美國擺布的經濟大國,而無從真正崛起為全球性大國。

  既要有南海主權,更要有超越主權範圍的南海制權,是中國戰略底線。

  中國海軍東海艦隊將直面美海軍第七艦隊的強大壓力

  四、決戰策略

  (一)美國:明修棧道、暗渡陳倉。

  由於中國始終強調南海問題是中國與有關國家的雙邊問題,始終排斥第三者介入,儘管美國拼命將自己打扮成南海問題攸關方,均因中國拒絕而難以得逞。為此,美國只得採取曲線介入方式,即明修棧道、暗度陳倉。

  明修棧道,就是把自己打扮成“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俠客角色,為菲律賓、越南鳴不平,藉以拉攏菲律賓、越南等國投入美國懷抱;暗度陳倉,就是經由菲律賓、越南之手,達到進入南海區域、取得南海海域制海權的目的。

  為此,美國已經使出三招

  第一招:借梯上樓。通過參與東盟區域安全論壇,承諾重返亞洲,聲稱南海問題關係美國國家利益。

  第二招:一石二鳥。承諾將支持菲律賓、越南爭奪南海地區利益,並與之進行聯合軍事演習,一方面,離間中國與菲律賓、與越南的關係,另一方面,曲線實現軍事進入南海

  第三招:無中生有。美國今年拋出中國軍事發展報告,刻意渲染中國軍力對中國南海周邊國家的威脅,製造菲律賓、越南對中國的恐懼情緒,為編織針對中國的“統一戰線”製造輿論。

  筆者感覺,美國這三招,環環相扣,包含外交、軍事和輿論各種手段,可謂無所不用其極,目前看已經取得預期效果:美國實際已經成為於中國爭奪南海制權的“帶頭大哥”。

  (二)中國:引進落空、關門驅虎

  面對美國的咄咄逼人而又精心設局,中國也沒辦法直接與美國翻臉,畢竟,美國在中國背後捅刀子的同時,總還是抱有一副天真可愛的笑臉。看看希拉里看看 蓋茨,再看看拜登、駱家輝,哪個不是滿嘴的甜言蜜語,滿臉的燦爛笑容?正因為此,中國即使怒火滿腔,也無法黑臉相向。針對美國的“反革命兩手”中國惟有 應之以“革命的兩手”,在合作的旗幟下,中國再次祭奠起以“太極戰術”

  第一招:引進落空。這是太極拳的“無敵”戰術。在美國這邊,很是急於成為交戰的一方,因此,一記兇猛的直拳向中國殺來(聲稱南海問題關係美國國家利 益);面對美國的直拳,中國並不直接出手回應,而是一個圓環,將美國直拳引向空境(不承認美國攸關方地位,拒絕與美國討論南海問題),美國直拳落空,不僅 無處着力,而且帶動自己重心,栽了個大跟頭。不得已,轉而採取曲線策略

  第二招:敲山震虎。在拒絕美國插手南海問題的同時,一方面,組織大規模跨區域軍事演習,展示中國行動決心,另一方面,不斷曝光殺手鐧武器,包括航母試航、導彈家族全亮相等,對有可能參與美國“統一戰線”的國家發出嚴厲警告,有效懾阻其不智行為。現在看,這招效果很好,越南已經開始遏制國內的反華叫囂, 菲律賓總統也來中國談合作,美國的“統一戰線”胎死腹中。

  第三招:縱虎驅狼。中國沒有辦法制止美國與越南、與菲律賓的軍事合作,包括美國航母停靠在越南港口,然而,中國必須防止這種合作向軍事同盟轉化。為此,根據筆者的觀察,中國對俄羅斯賣武器給越南、給印度,採取的是默認態度。

  所謂兩害相權取其小,讓俄羅斯插手越南、印度軍品市場,可以有效制衡美越、美印軍事合作,對於中國縱橫捭闔具有正向價值。關鍵是,俄羅斯在南海無戰略利益,與中國是戰略合作夥伴,只要拿捏得好,可以達到中俄聯手驅逐美國出亞洲的目的

  五、中國必勝

  在亞洲,美國已經沒有多少招數可使。中國攜地利之便,占天時之機,得人和之氣,加之“王牌”越來越多,把美國驅逐出南海及亞洲是指日可待的。

  關鍵是:(一)中國必須堅持統籌富國與強兵,不斷積蓄實力。筆者再次呼籲倍增軍費到12000億。(二)堅持以歐亞大陸為戰略腹地,着力強化中俄歐(德)戰略合作夥伴關係,深化上海合作組織、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中朝中巴中伊合作,確保後方穩定。

  如此,則時間在中國一邊。中國完全有可能達到不戰而屈美國之兵的目的。

  當然,如果非戰不可,中國的準備也將是充分的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1: 視頻 解放軍占領巴黎(電影片段)
2011: 林沖的新聞發布會(ZT)
2010: 美國登月造假只需去Google一下, 證據不
2010: 瞞得了別人如何瞞得了前蘇聯 美登月了
2009: 越軍總參謀長:越南有能力打到北京!
2009: 國共軍隊擊斃日軍將領對比名單
2008: 什麼是真正的戰爭:全世界如何利用美元
2008: 雷達界不敢相信中國:軍火大腕目瞪口呆
2007: 中國政府收復藏南的決心始終沒有變
2007: 突破包圍圈,看中國解放軍如何讓西方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