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白夫長
萬維讀者網 > 軍事天地 > 帖子
歐盟何時解禁對中國軍備銷售?
送交者: 南北 2004年02月24日16:02:44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近來,歐盟內部有關解除對華軍售禁令的呼聲越來越高。關注國際問題的人在琢磨:既然歐盟已經與中國建立了“全面戰略夥伴關係”,為何歐盟還未解除對華軍售禁令?其解禁前景如何?

  維持對華軍售禁令不合理

  讓我們先弄清一個問題:歐盟如何制定出了對華軍售禁令?記者經過查證發現,準確地說,歐盟並沒有制定過嚴格的對華軍售禁令。但由於除冰島外,所有現有歐盟成員國都是《瓦森納協定》成員國,所以《瓦森納協定》中的一些限制也對歐盟國家起着一定的制約作用。目前歐盟的對華軍售禁令主要依據的是1989年歐共體首腦會議的有關決定。現在,15年過去了,中國發生了巨變,歐盟維持那個充滿冷戰思維的“禁令”顯然已不合時宜。

  近年來,歐盟與中國關係不斷發展。去年9月,歐盟發表了它的第五份對華政策文件,決定把歐盟與中國的關係從“全面夥伴關係”提升為“全面戰略夥伴關係”。中國成了歐盟的“全面戰略夥伴”,歐盟卻保留對華軍售禁令,這從常理上無論如何說不過去。中國認為,歐盟對華軍售禁令與當前中歐關係良好的發展大局極不相稱,希望歐盟着眼於中歐關係的大局和長遠利益,儘早解禁。中國的要求是合理正當的,這不僅符合中國的利益,而且也符合歐盟的利益。這就像兩個人交朋友一樣,你對我留一手,我哪能對你全心全意?正因為如此,不僅中國要求歐盟取消對華軍售禁令,歐盟內部關於解除對華軍售禁令的呼聲也越來越高。

  歐盟維持對華軍售禁令有損自己的利益。一是歐盟的政治利益可能受損。歐盟在其對華政策文件中稱:“歐盟和中國越來越有興趣作為戰略夥伴聯手維護和促進持續發展、和平與穩定。”顯然,歐盟已認識到了自己要實現其在《歐洲安全戰略》報告中所提出的“最終成為一個全球角色”,也就是說要作為獨立一極在世界上發揮作用這個戰略目標,必須與中國建立“全面戰略夥伴關係”。但是,歐盟如不取消對華軍售禁令,中國怎能相信它的誠意?

  二是歐盟的經濟利益必然受損。2003年的頭3個季度,中國對歐盟的出口額達500.84億美元,順差達111.07億美元,超過日本成為歐盟最大的貿易逆差國。軍售也是一種貿易形式,現在卻成了中歐貿易的障礙。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歐洲學者對記者說:“我們歐洲人非常清楚,西方國家的對華軍售禁令實際上已名存實亡。《瓦森納協定》成員國並沒有完全遵守其限制提議。日本在中國設立了巨大的高技術芯片工廠。俄羅斯在軍事技術出口方面從來沒有受《瓦森納協定》的限制。”俄羅斯在對華軍售中獲得豐厚利潤。俄羅斯國防產品出口公司經理別利亞尼諾夫最近對記者說,2003年,俄軍品出口達54億美元;其中,中印所購的俄軍品占70%。另據報道,1979年以來,以色列對華軍售總額已達數十億美元。如歐盟不儘早取消對華軍售禁令,其經濟損失顯然會越來越大。   解除對華軍售禁令的阻力

  近年來,中國要求歐盟取消不平等的對華軍售禁令。去年10月13日,中國在其《中國對歐盟政策文件》中,明確要求“歐盟應早日解除對華軍售禁令,為拓寬中歐軍工軍技合作掃清障礙”。去年10月30日,在第六次中國—歐盟領導人會晤期間,胡錦濤主席和溫家寶總理分別向歐盟“三駕馬車”提出了解除對華軍售禁令的要求。外電報道稱,中國還利用其他途徑敦促歐盟儘早取消對華軍售禁令。

  中國的解禁要求得到了法國總統希拉克、德國總理施羅德等歐洲大國首腦的積極響應和推動。施羅德在去年年底訪華時對溫家寶總理說,歐盟應該考慮解除對華軍售禁令。去年12月,主持歐盟峰會的意大利總理貝盧斯科尼在會議第一天的新聞發布會上說,在法國總統的提議下,歐盟領導人已經要求外長理事會審核解除對華軍售禁令的問題。今年1月26日,在法國等國的推動下,歐盟外長會議正式討論了解除對華軍售禁令的問題。由於一些北歐國家的反對,這次外長會議沒有對解禁問題作出任何決定,只是將重新審議該問題的權力下放給歐盟常駐代表委員會及安全與政治委員會的專家們進行討論。這是因為歐盟在解除對華軍售禁令上遇到了較大阻力。

  阻力之一:美國反對歐盟解除對華軍售禁令。美國雖然聲稱高度重視中美關係,但行為上卻常常不是那麼回事。從近期看,美國要防止中國從歐盟國家獲得相關武器及技術用於解決台灣問題,所以美國對歐盟是否取消對華軍售禁令相當關注。據媒體披露,自從中國要求歐盟取消對華軍售禁令之後,華盛頓利用各種場合和渠道做歐盟國家的工作並打預防針。

  美國國務卿鮑威爾分別給歐盟有關國家的外長或外交大臣打電話,要求他們“務必與美國保持一致”。去年12月,美國國務院發言人聽說德國正在考慮撤銷對華軍售禁令時,便公開宣稱“美國尚未考慮解除對華軍售禁令問題”,意即你德國也別考慮。胡錦濤主席1月末訪法期間,美國再次聲明“不能解除對華軍售禁令“,“防止給中國造成錯誤理解”。

  美國國會發表的《中國外購傳統武器的背景及分析》研究報告中稱:“中國通過外購武器加強其遠程攻擊能力的舉措,使美國軍隊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1月28日,美國國務院發言人鮑徹明確表示:美國不同意歐盟解除對華武器禁運;希望歐盟和美國繼續維持對華武器禁運,因為歐美對華武器禁運“互為補充”,是由於共同的原因而開始執行的,而這些原因“今天仍然有效”。面對美國的反對,歐盟國家必然要仔細權衡。歐盟何時解禁對中國軍備銷售? (3)2004-02-19 15:23:49

  

  阻力之二:歐盟成員國內部存有分歧。總的情況是,法德等歐盟大國從戰略高度和本國經濟利益出發,積極主張取消歐盟對華軍售禁令。法國認為,對華軍售禁令是“時代錯誤”,希望在今年3月舉行的歐盟首腦會議上作出解禁決定。法國稱,該禁令作為當年歐盟理事會一份主席國結論的內容,“沒有任何法律效力”,可以“通過理事會另一相反的決議而廢除”。一旦廢除,歐盟各國將根據1998年歐盟對成員國武器出售的“行為規範”行事。一些歐盟中小國家則不同意歐盟解禁,其主要原因是:對中國仍有較大偏見,認為中國仍存在比較嚴重的人權問題;擔心中國會利用從歐盟國家進口的武器攻打台灣;迫於美國的壓力;本國沒有可以出口中國的軍品,解除對華軍售禁令於己無利;政府有心解禁,但議會施壓。去年12月,歐洲議會以“中國人權狀況依然不能令人滿意”、“不足以使歐盟取消對華軍售禁令”為由,通過了維持對華軍售禁令的決議。這必然對歐盟各國政府有負面影響。荷蘭政府雖然同意解禁,但荷蘭議會通過了類似歐洲議會的決議,致使荷政府難以作出決定。

  解禁存在三大前景

  目前,歐、中、美三方都在圍繞歐盟對華軍售禁令問題進行相關運作,都在盡最大努力謀求實現自己的目標。綜合分析,歐盟有關解除對華軍售禁令的討論可能會出現三種前景。

  第一種前景———議而不決。目前,歐盟有15個成員國。年內,歐盟的成員國將擴大到25個。由於內外阻力,如果法德等“主解派”或中國不能成功說服歐盟內的“反解派”,或者說如果美國的施壓奏效,歐盟各國為保全面子、保持內部和氣與“團結”、不傷害歐中、歐美關係,歐盟可能會在較長時間內議而不決,但會繼續向中國提出解禁條件,比如“繼續改善人權狀況”等等,以保持對中國的壓力,以促使中國“西化”,用歐盟的話說是確保“將中國完全融入國際社會”。

  第二種前景———自行其是。按照目前歐盟的決策機制,重大問題要用“一致通過”進行決策,即每一個成員國都必須同意後才能作出決定。但根據《阿姆斯特丹條約》,歐盟在決定共同外交的具體行動及其他細則時,可採取“多數表決”制。有專家分析,歐盟的“主解派”可能會在分歧相持不下的情況下提出對華軍售採取“自行其是”原則,因為這是政治經濟談判“解決問題模式”中最有效的辦法,即從各方利益考慮尋求出路。多數歐盟國家有可能同意這一決策。

  第三種前景———不予解禁。如果美國加大施壓力度,歐盟的“主解派”迫於內外壓力,最終有可能作出“不予解禁”的決定。

  國際關係學專家認為,中國既然已向歐盟提出了解禁要求,就要穩妥地繼續工作下去,但要設法讓歐盟國家明白:歐盟解除對華軍售禁令,不是中國有求於歐盟,而是為了互惠互利;要充分估計歐盟解禁問題的複雜性,防止急於求成,被媒體炒熱,被“反解派”利用。一位研究歐洲人際傳播學的學者對記者說:“與歐洲人打交道時,要避免中國人有時會犯的毛病:‘我讓你一分,你也讓我一分。’歐洲沒有這種文化。他們只堅信利益。”▲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3: 中國人,你對韓戰都記住了什麼?(補充
2003: 孤獨中的雜談:我們的文化和武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