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白夫長
萬維讀者網 > 軍事天地 > 帖子
把戰場搬到美國
送交者: 佚名 2004年06月30日17:15:37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近來看了許多網友們關於“統一台灣”的貼子,很精彩,然而也有幾分的遺憾。在帖子裡有許多朋友們認為:一、美國不會因為台灣而與中國發生戰爭,使中美關係受到大的倒退,影響美國全球戰略的實施;二、是即使是美、日在台海之戰中捲入戰爭,在解放軍現有的能力下,對其參戰部隊(主要是第七艦隊)造成一定程度的創傷。就可以迫使美國退兵――在台海之戰的博弈之中,把決定台海之戰的主要因素太多寄望於美國人的身上,說難聽一點這是“自欺人”,說好聽一點則是太天真了,這顯然是對美國一直以來對中國的險惡的用心估計得不足、對台海之戰的勝負意義估計不足、對這一場戰爭的殘酷性認識不足!對台海之間的鬥爭的主角認識不足,其實在台海之戰這中,中美兩個才是真正的主角!

美國對中國的險惡用心:

一直以來,打着“民主與人權”的旗號美國從來都沒有放棄過用政治、經濟甚至軍事手段對中國進行各種各樣的顛覆活動,其真正目的就是不希望看到世界上會出現一個強大的中國,不希望看到一個穩定發展的中國。其次,美國更是把世界上這一個唯一的共產主義大國像前蘇聯一樣顛覆和分裂當成自己的國家“使命之一”。對中國的揭制是美國全球最戰之中一個重要任務。這些已經不用我在這多說了。

台灣對美國的戰略意義:

要了解台灣對美國的重要的戰略意義那麼就要也講台灣對中國的戰略意義了: 一、民族尊嚴與國家凝聚力。如果台灣在中國獨立出去那麼台灣也許就是中國的立宛陶,產生的多米諾效應將會使中國進入一個可怕的境地――藏獨、疆獨、港獨……

二、中國由大陸國家走向海洋國家的重要通道。統一台灣,中國海軍將直接面向太平洋,控制太平洋上主要的交通線,而中國的腹部――經濟最為繁榮成熟的東南沿海也有了最有保障的屏障。

三、統一台灣,控制太平洋上主要交通線,在對日、對美的戰略博弈中國手中多的又是一張至命王牌。

所以台灣對美國的戰略意義不言自明:

一 、是美國運用韓、日、台、菲等太平海第一鏈島對中國實行“鎖龍”戰略的重要一環。控制一個對中國不友好的台灣中國的經濟腹地全部暴露在台灣這一艘不沉的航空母艦的輻射之下。

二、台灣是美國在國際政治、經濟舞台對中國進行要挾與敲詐的重要工具。

三、台灣是美國支持分裂主義的強心劑。

美國在台海與中國一戰的決心有多大:

參考朝鮮戰爭、越南戰爭和近期的科索沃戰爭,我們可以看得到美國打着所謂“民主自由與解放人權”的政客們為維護自身利益、維護其戰略利益發動戰爭的決策過程是怎樣的堅決。也許並不是有些朋友那麼說的消滅了其一個航母戰鬥群就可以迫使美國退兵的樣子了,可能更會使戰爭更為殘酷與持久。

也許有人以為,美國這一次面對的是這樣大的一個中國。但從美國的戰略利益來說,他絕對有利由和中國把一場有限的戰爭:

一,最仁慈的手法是,迅速參戰,使中國統一台灣的戰略意圖落空,維護台灣現狀,並在戰爭中消耗中國、台灣、以日本的精銳戰力,使亞洲出現一個使美國便容易操控的場面。

二,最惡毒的手法是,讓台灣從此獨立出去,趁機一舉消滅中國精銳海空軍戰力、嚴重破壞中國沿海地區的經濟要害,再以和平演變的方法達到其顛覆中國的意圖。(1988年,英阿馬島之戰中,阿軍政府由於在馬島的失利,在戰後被推翻。雖然有很多地方不可比,但終要有人為戰爭承擔責任)

――有許多人認為,美國不想與中國打仗,那是錯誤的,美國是在尋找機會與中國打一場“在正確的時間、正確的地方”打一場正確的戰爭,從而消除五十多年前那一場“錯誤的時間、錯誤的地點、與錯誤的對手”戰爭的“心頭之恨”。1998年,美國用導彈空襲我國駐南大使館,這可以說明美國想與中國打一場戰爭的欲望,而這一場戰爭之中,美國是可以付出相當大的代價來打這一場戰爭的。

中國“打贏一場高科技的局部戰爭”軍事發展的遺憾

何無疑問,以“打贏一場高科技的局部戰爭”作為中國的軍事發展方向是針對於台海之戰的,(因為在中國周邊沒有那一個國家是打一場“高科技的局部戰爭的對手”――除了日本,但日本不是迫切的)。

根據“高科技的局部戰爭”和我國的戰略現實我們可以得出一個推斷:即這一場戰爭是“高科技的”是“局部的,而這一個局部就是以台海中線為對稱軸向東西的800到1000公里的區域(800到1000是以戰機的作戰半徑來確定”)那麼在這一場“高科技的局部戰爭”之中的我國的經濟重地將無可避免地受到戰火的摧殘。這對於我們花費了二十多年的心血的成果說是無比的殘酷的。說不客氣的話,這一個將主要“戰場”放在家門口的軍事發展目標,“打隱身飛機、打巡航導彈、打航空母艦,聽來有很有勁,但卻是一種很被動的戰略、沒有突破的軍事戰略。無比讓我心疼,讓人們擔憂!!!

把戰場搬到美國

如果台海之戰美國加入戰爭,把戰場搬到美國,這也許是我們最好的選擇:打掉美國一艘航母根本比不上發射一枚導彈到美國紐約的商業中心對美國的震憾力的無比的大。遠離一、二次大戰的美國民眾,將無可承受本土的襲擊(二戰時期,日本在珍珠港後,仍用伊爾潛艇攜帶水上飛機轟炸美國本土,但由於當時技術限制,效果不明顯)然而把主戰場搬到美國這看來似乎很難,但是把第二,第三戰場搬到美國在中國當今的軍事技術卻能在5到十年之內達到這個目標――而達到這個目標的最好選擇我認為是發展核潛艇以及太空兵器。(對不起了,航母派,在這裡我頂了一下潛派,因為中國無法在短期內形成能與美國對抗的水面艦隊與航母,中國軍隊的遠程作戰能力與美國是不對稱的,不對稱的戰爭特點就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一, 核潛艇破襲戰,台海戰爭暴發後中國派出的核潛艇發動機動襲擊戰,(就如德國二戰期間的狼群戰術)對美國的支授和後勤艦隻發動攻擊,甚至對大洋上一切美國商船攻擊。

二, 發展一支由十艘核潛艇組成的特遣隊,到達美國海岸,然後像布沉底雷一樣,在其海底布下一個六枚導彈一組的發射筒後離開,然後用長距離的光纖遙控,在中國本土受到美國的導彈攻擊時,啟動發射系統,由導彈發身筒自身攜帶的充氣裝置充氣,扶正發射筒,型成一懸浮的發射平台向美國的商業中心或高價值目標發射導彈。並保持一次性可以向美國發射三十枚常規導彈的攻擊力。

三, 發展太空軍力。發射攜帶高能炸藥的攻擊衛星。在中國本國受到美國導彈攻擊時,指令衛星運行到美國上空,然後利用衛星再入大氣層的高速度和自身質量引爆炸藥對美國的高價值目標進行打擊。

――這也許是我的幻想,但是攻擊是最好的防守,在戰爭時面對美國常規武器攻擊,我們必須也要有常規的反擊能力。轟炸美國,要麼美國撤兵,要麼就把戰爭升級――第三次世界大戰甚至到核戰爭……戰爭就是賭博,它是殘酷的中國人賭的是中華民族的前途與命運,你美國賭什麼?但我們的軍事戰略要走出我國傳統防禦思想的局限,有更闊的思維空間,給我們中國帶來雖不能“至人而不至於人”的賭注,但至少也要有與像美國這樣一個全球的敲詐犯博弈的更有利的戰爭手段與鬥戰思想。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3: 日本經濟近十年回顧、國家走向和中日關
2003: 日本走向右翼的必然及中國的機遇(2)
2002: 蔣價石心腹將領--湯恩伯
2002: 犯有錯誤的開國將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