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白夫長
萬維讀者網 > 軍事天地 > 帖子
如何才能避免兩岸“兵戎相見”?
送交者: 李家泉 2004年08月23日19:25:04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在當前的情況下,台灣當局可以有上、中、下三策:上策是承認“一中”,中策是放棄“一邊一國”但也不宣稱接受“一中”,下策是堅拒“一中”。下策兩岸必有一戰。“台獨沒有和平,分裂沒有穩定”。但願台灣執政諸公千萬不可為少數人的“台獨”之私,分裂國家民族而迫使兩岸最後不得不“兵戎相見”。

  陳水扁的連任存在種種問題。由於他實際上並未放棄“台獨”路線,其背後又有外國勢力的背景,兩岸關係仍然暗潮洶湧。如何能緩和下來?我個人想談一點看法。

  一、“山雨欲來風滿樓”乎?

  “一個中國”和“台獨”的對立,實即“兩邊一國”與“一邊一國”的對立。

  現在不完全是統獨問題,而主要是“獨”與“反獨”之爭。“台獨”事關國家主權,中國大陸既不會放棄主權,也不會允許分割主權。這是13億人民的意志,是誰也不能也不敢違背的。

  而反觀台灣,不接受“一中”,就是不放棄“台獨”路線,大有孤注一擲,躍躍欲試之勢。“一中”是原則,不能是“議題”。兩岸雖暫時沒有統一,但主權必須是完整的和統一的。正是從這個意義上講,過去、現在和未來都是“一中”,而不能說只有“未來一中”,而現在不是“一中”。

  台當局為了走“台獨”之路,還打算拖住美國,以武拒統,以武護“獨”。

  在這種情況下,中國大陸深感和平無望,以及國家分裂的危險和威脅,不得不加緊備戰。看來這種備戰是認真的,而且正在愈益加緊。

  有兩種代價和後果:一種是為解決台灣問題所不得不付出的代價和承擔的後果;一種是如果台灣最終被從祖國大家庭中分裂出去所要付出的代價和後果。前一種大陸能夠承受,而後一種是不能承受的。這就是說,祖國大陸是絕對不會放棄“一中”原則,絕對不會允許台灣“獨立”的。

  目前,兩岸似乎都在磨刀霍霍,大有“山雨欲來風滿樓”之勢。

  兩岸都是中國人,同民族,同祖宗,同文化,同血緣,難道就一定要“兵戎相見”,演一場“中國人打中國人”的悲劇?當然,台灣有人不承認自己是中國人,而這是有違歷史和現實的。立場和政見可以不同,但絕不可無視現實而“閉著眼睛說瞎話”。

  二、台灣的上、中、下三策

  當前,台灣當局可以有上、中、下三策:

  (一)上策:承認“一中”,即承認兩邊都是同一個中國,可以分居分治,但不可以分家,不可以分割主權。

  這樣,根據中國大陸“兩辦”的“5·17聲明”,馬上就可以談判“七項主張”的落實問題。

  (二)中策:放棄“一邊一國”,也不宣稱接受“一中”。自選如下自我進行“政治定位”中的一個:(1)“中國台灣地區中華民國政府”;(2)“中國台澎金馬民主自治政府”。

  這兩個定位的共同特點,一是都冠上“中國”兩字;二是都不提“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號及政府。這完全是中性的政治定位。

  有人或許就前一方案要說,“中華民國”本來就是中國,何必多此一舉?且不談其法律地位,但問題是,漸進式的“法理台獨”仍可利用這個稱號。

  這個“中策”,是一個過渡性的中性方案。在這個方案下,兩岸亦可就中國大陸“兩辦”的“5·17聲明”的某些內容進行接觸以至談判。

  最近,台灣有人提出,兩岸接觸談判的條件,是中國大陸必須承認“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對等的政治實體。果如此,這不是又回到“兩個中國”的老路上去了嗎?

  (三)下策:堅拒“一中”,繼續推動“台獨”路線,或“漸進台獨”──“法理台獨”;或“急進台獨”──“台灣正名”。這樣一來,兩岸必有一戰,只是規模大小、時間遲早而已。

  台灣不可能有真正的“獨立”。所謂“獨立”者,洋人“附庸”也。說也奇怪,台灣有人寧願成為美國的一個“州”,美國的“地方政府”;就是不願成為祖國的一個“省”,甚至比“省”還要高很多的“地方政府”。

  三、個人的一點看法和想法

  這裡,我要特別提出的是,我的上述想法和看法,完全是作為學者個人的一種意見,決無任何人授意,希望千萬不要隨意地加以揣測和推斷。

  我之所以有這種想法,那是深感我中華民族歷史上之不幸,多災多難,好不容易遇到目前這樣的大好機遇,台灣發展在前,大陸興起在後,原來東亞有“四條小龍”,其中有中國台灣和香港兩條,如今中國大陸又作為“東方之龍”而和平崛起。如果兩岸能結合在一起,擰成一股繩,必將結束歷史上之種種不幸,共奔繁榮昌盛之路,那該多好啊!

  如果不幸,兩岸在外國勢力之挑動下而兵戎相見,那將是天大的災難。兩岸人民何其無辜!

  就說“台獨”,使台灣從祖國大家庭分裂出去,這對台灣人民有什麼好處?究竟是對台灣人民有好處還是對外國侵略勢力有好處?

  祖國大陸反對“台獨”,難道是為了一黨一派一己之私,而不是為了包括台灣人民在內的全體中國人民的長遠利益和根本利益?

  自鴉片戰爭之後的一百多年,包括台灣在內的全體中國人民受盡外國侵略勢力的欺凌壓迫,甚至長期飽受民族分離之苦,難道還嫌不夠仍要拉回老路去不成?

  總之,合則兩益,分則兩害;和則兩利,戰則兩傷;“台獨沒有和平,分裂沒有穩定”。但願台灣執政諸公千萬不可為少數人的“台獨”之私,分裂國家民族而迫使兩岸最後不得不“兵戎相見”。如此,則國家幸甚,兩岸人民幸甚!

(來源:香港文匯報;作者:李家泉;如何才能避免兩岸“兵戎相見”?──為台灣執政諸公進一言)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3: 中國歷史上缺少的4位偉人
2003: 振興東北,關鍵在幹部
2002: 世人仇美探源
2002: “義和團”帽子滿天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