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白夫長
萬維讀者網 > 軍事天地 > 帖子
中國應該研製航母的非軍事理由大於軍事理由
送交者: 無憂之徒 2004年08月30日18:43:11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為了非軍事理由上馬這個最大的軍事項目?這顯然是個荒謬的命題。然而只有非軍事理由能夠使我們接受這個耗資巨大的軍事項目的啟動。為什麼呢?簡單說,如果有充分的軍事理由,就不必爭論到現在了,反對支持建造的一方和反對建造的一方,在立場、知識和智力上是一樣的,反對的一方堅持自己的看法本身就說明支持一方不能提供的理由沒有充足的說服力。事實上,同意建造的一方提供的理由中,大量是非軍事目的的,比如提高中國的國際地位,推動中國科技進步等,換句話說,單純的軍事理由甚至不能說服支持者自己。

  在美國人看來,現在只有美國的航空母艦力量具有真正的軍事意義,其他國家的,包括法國的戴高樂號,都是主要是象徵意義。沒有真正的軍事意義,但是還是建造了,那當然是在非軍事意義上找到了充足的理由,因為對於任何國家來說,這都是一項巨大開支。

  這些國家以非軍事理由製造航母,首先是因為他們都是美國的盟國,至少不是美國的敵國,也就是說,它們的航母編隊隨時可以成為美國航母戰鬥群的組成部分,而不是其攻擊目標。只有前蘇聯例外,因此它被拖垮了,它製造的航母最終變成了中國的遊樂場。中國航母編隊的假象敵和前蘇聯一樣,因此中國才有為數眾多政治家、軍事家和軍迷反對航母立項,並且保持着反對成功的記錄。我本人對他們的理由表示贊同和支持,除非有高效費比的方案。

  那麼這種方案有沒有可能呢?

  從航母出現到現在共出現過3種類型,一種是美國這種蒸氣彈射式航母,是技術要求最高,戰力最強的航母;另一種是滑板起降航母,其技術要求教低,戰力也差,是航母的次類型;最後一種是用大型民用船隻改造的航母,它甚至不構成軍艦的概念,只是一個供飛機海上起降的活動機場。雖然支持和反對中國建造航空母艦的雙方,都沒有明確提出早哪一種,但顯然是最好是美國這種,實在不行退而求其次,搞滑板式的。那麼為什麼就不能是用民用船隻改裝的這種呢?我想,主要是我們對航母、航母戰鬥群、和航母戰鬥群的功能與作戰方的認識,以及由此產生的航母概念,都是由前兩種航母建立的。一旦形成了固定的概念,就會產生概念引導的思維定勢並自主地被這種定勢左右,使其他可能方案和選擇成為盲區,不論它是否更可行和更有優勢。

  我曾經在網上見到過兩種不同於這種思維定勢的航母方案,兩種都更接近把大型商船改造成航母的方案,都是用提高航母噸位,降低航母的造價和技術難度。一種是建設若干可移動海上平台,供戰機起降,一種是把航母排水量設定在20萬噸以上。我想,能提出這種特殊方案的人,絕對不是不知道那兩種為我們熟知的航母,我的意思是,先不要急於嘲笑不同意見,它至少使我們多一種選擇,或者多一條思路,特別是我們在原有的思路上左右為難的時候。我認為,這種方案,解決了軍迷提出的各種難題。其一,迴避了技術難題(包括艦載機的問題)。其二,解決了造價問題,並因此也解決了量的問題和在戰爭中損失不起的問題。至於生產力嘛,對於正在努力成為世界第一造船大國的中國,這個問題是不存在的。採用核動力對於能夠製造核潛艇的中國,當然也不是問題。

  唯一的問題是航母的概念:它究竟是一種特殊的軍艦,還是一種特殊的機場?我們腦子裡標準的航母都用它們的外形告訴我們,航母是一種特殊的軍艦,而非一種特殊的機場(航母的確也是從軍艦演變過來的)。然而,當航母把自身的防衛火力交給護航艦艇之後,它便從一種特殊的軍艦,偷偷變成了一種特殊機場。請軍迷朋友們比較一下早期航母和現代航母上的武器(早期航母都有強大的自衛火力,前蘇聯的航母便繼承了這一傳統,乃至被稱為重巡洋艦),我絕對沒有瞎說。其實,從傳統意義上講,前蘇聯的航母,才是真正的航母(戰艦),美國的航母,已經變成了特殊的機場,只是甲板以下部分還保持着軍艦的樣子。而且,變成海上機場的航母,也可以安裝一些自衛武器,尤其是體積小、射速高的武器。也正是因為航母的自衛功能轉到了其他艦船上面,與航母配套的艦艇才變得至關重要,乃至軍迷朋友們無人不知:航母的問題主要不在與航母本身。

  但是如果製造航空母艦不過是製造一條稍微變變形的20萬噸油輪,反而不會有人為製造航母搖旗吶喊了。因為那不是我們要的,我們要的是美國有而我們沒有那個東西,管它“????”是特殊的軍艦,還是特殊的機場。於是,表面的軍事理由被揭去,深層的心理理由暴露無疑。什麼心理理由呢?我們不能不美國差,我們要和美國一樣光榮。至於用建造航母拉動科技和海軍的理由,那是不充分的,因為拉動科技的方式多啦,比如航天科技、大型客機、磁懸浮鐵路、非石油能源汽車等等。

  實際上,前蘇聯的航空母艦在中國變成了遊樂場,這本身就是對中國以非軍事理由擁有航母的最好說明。軍迷朋友們會說,這最多表示中國人民對航母的願望。不錯,有這個因素。但如因的軍事早就不是單純物質力量,比如天安門升旗的軍隊依仗,比如國慶的閱兵方陣的氣勢,已經成為國家的驕傲與象徵,其軍事意義已經轉化成一種精神力量,甚至比實戰演習更加鼓舞人心,而人心是需要鼓舞的,每個人都有這種切身體驗。其實,親身參加過航空母艦戰鬥的中國人幾乎是沒有的,甚至親眼見過的都很少(我在紐約到是親眼見過,沒有電視和雜誌里見到的那麼威風),但那麼多中國人,包括反對建造它的人,都盼望自己的海軍擁有它,甚至寧可買回幾條報廢的航母“過把癮”,體驗一下擁有它的感覺,哪怕明明知道它永遠不會有哪怕是一點點軍事意義。對於經歷了一個半世紀的武器劣勢和戰爭威脅的中國人民和中國軍隊,這種“意淫”是再正常不過了,只是在小米加步槍和一窮二白的時代,沒有人敢有如此奢飾的“意淫”。

  “一窮二白”的自我評估代表我們只是想“從無到有”,在毛澤東為首的中共的領導下,中國人民勒緊褲腰帶,實現了從無到有。然後,又在鄧小平為首的中共領導下,實現了吃喝不愁。經過老江再到胡溫,中國人生活的物質標誌早已經超過“三轉一響”變為住房、汽車和出國旅遊,這已經是發達國家人民的物質指標了。當然,在依然屬於第三世界的中國,能夠達到這一指標的只是人口一小部分,但畢竟已經不是個別“高幹”的特權和工薪階層不敢做的夢了。

  一窮二白時代,孩子夢寐以求的大概只是一隻棒棒糖;小米加步槍時代,戰士的理想大概只是多幾發子彈。但今天的孩子和戰士,絕對不是棒棒糖和幾發子彈就能滿足的。同樣國家的物質指標亦即人民對國家的物質期待,也不再是有比沒有好了:兩億噸的鋼產量,哪怕是砸鍋賣鐵的“大煉鋼鐵”也沒有這個奢望,如今卻幾乎沒人對這個數字感興趣;鼓舞人心的三峽計劃,等到實現的時候,人們早已失去了對它的關注;載人衛星和英雄楊力偉早已不再是人們談論的話題;彩電、冰箱、空調的世界產量第一,已經成為不值一提的舊聞;奧運會金牌零的突破?不要再翻這個老皇曆了,我們現在是下一屆奧運舉辦國。

  好不在羅嗦了。眼下,家有汽車,國有航母,這是我們中國男人洗掉“東亞病夫”之辱的最後物質指標。什麼樣的汽車呢?外國人開的那種!什麼樣的航母呢?外國海軍用的那種。中國和中國人已經有條件如此奢飾了。時至今日,我們早在不知不覺中習慣了用物質填充我們的精神,用物質代替我們的精神,用物質支持我們的精神,用物質安慰我們的精神,成了真正的唯物主義者。這便不難理解,在我們期待最後的物質滿足的時候,心理問題正在成為普遍的社會問題,在軍事科技人員重新成為社會的寵兒的時候,心理諮詢師的行情也在看好。

  真的,我們太需要美國那種航空母艦了,但主要不是出於軍事上的需要。所以不妨造出一個航母編隊,同時,絕對不以美國海軍為假想敵,而只能充當練習打擊美國航母編隊的“藍軍”。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3: 海峽兩岸是一對“國際凱子 ”
2003: 韓戰回憶錄──暗夜中的軍事機密
2002: 美媒:中國軍事裝備的“國產化”   
2002: 深論台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