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白夫长
万维读者网 > 军事天地 > 帖子
中国外交的世纪转折
送交者: yb 2003年03月19日19:22:13 于 [军事天地] 发送悄悄话

  今天,零三年三月十五日,第十届人大选出了以胡锦涛同志为国家主席的新政府,党和国家都实行了领导人的世代交替。以这一天作为中国外交的路线转折点,似乎有些滞后,转折其实已经开始。笔者选这个日子,更多地是表示一种前瞻性的希望--希望我国的新领导人能够沿着与国际接轨的外交路线继续走下去。

  从目前的国际局势看,美国的"倒萨"战争,下个星期就会打响。国际上对这场战争支持和反对的大争论,也蔓延到了中国,各派知识分子在互联网上吵得不亦乐乎。现在社会上,甚至党内,有一种说法,认为中国政府对美国"太软",没有在安理会带头抵制美国的霸权主义行径。对侵犯伊拉克主权的安理会1441号决议,也投了赞成票,他们认为中国当了美国的帮凶。还有很多人,没有那么极端,但他们也有疑问:为什么中国不能象第一次海湾战争时那样,对授权动武的安理会决议投弃权票?

  第一次海湾战争时,由于89年的那场风波,中美关系处在冷冻状态,中国不投反对票,美国已经感谢不尽。北京的一张弃权票,换来了老布什在白宫接见钱其琛外长,打破了美方暂停两国高层接触的禁令,也打破了西方各国对中国的"抵制"。针对当时党内的不同意见,邓小平亲自表态说:"这一票投得好!"后来,在党的十四届一中全会上,钱其琛以最高票数当选为政治局委员。但是,作为唯一没有支持这场战争的大国,中国还是付了代价的。中国宣布不参加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中东和谈,现在扶助巴勒斯坦建国的四方,美国、俄国、欧盟和联合国,就没有中国的单独一份,对中国的国际威望有一定的不利影响。

  现在中美关系接近历史上最好时期的水平,在阿拉伯国家叙利亚都对1441号决议投赞成票的情况下,如果北京弃权,将被小布什认为是不友好举动,从而危及9·11事件之后和美国好不容易发展起来的合作关系。

  对于那些认为中国对美国"太软"的同志,笔者要强调指出,自1994年邓小平因病不再视事以来,直到2001年,在外交战线,第三代领导实际上推行了七年的"新强硬路线"。对于台湾--台湾问题是内政,但又和中美关系密不可分,因此放在这里一起讲--在李登辉竞选总统期间,中国搞了军事演习,向台湾邻近水域发射导弹。对于日本,中国提出日本必须"重新认识历史问题",要求日本政府就侵华战争作出有诚意的道歉。对于美国,中国与俄国合作,在安理会挡住了可能提出的授权对南斯拉夫动武的提案;中国并且坚决支持米洛舍维奇对抗北约的轰炸。在人们最关心的对台、对日和对美三方面,中国政府都展现出了新的强硬姿态。

  但是,新强硬路线并没有取得预想的成果。

  对台湾,军事演习未能阻止李登辉当选总统,后来的武力威胁也未能阻止陈水扁和民进党上台。96年2月北京在台湾海峡发射导弹,96年4月美国和日本就修订了日美安全条约,加入了针对台湾的"周边地区"条款。小布什上台后,明确表示美国会用武力保卫台湾的民主,连以前允许美国体面退出的模糊性都不再存在。

  对日本,邓小平78年访问时,当着天皇的面说,"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我们今后要积极向前看";98年江泽民访问日本,提出"重新认识历史问题",被他们以为是讨钱时说好话,经济好转就强硬。日本政府不但拒绝了中国政府的要求,而且削减援助和贷款。近几年中国财政赤字大幅度增加,这也是一个原因。同时,日本民间的厌华反华情绪,也有显著上升。日本的对华态度,历来是民间热过政府。民间的对华友善,曾经是中国对日政策的有力杠杆。现在,中国面临这一杠杆失效的可能。

  对美国,支持米洛舍维奇的后果,是驻南斯拉夫使馆被"误炸"。在俄罗斯总统特使切尔诺梅尔金来华、通告叶利钦为了俄美关系而决定压迫米洛舍维奇接受北约条件的情况下,北京已经不可能以进一步支持南斯拉夫的方式,作出有效的反击。最受损害的反是中国的经济改革,由于国内高涨的反美情绪,加入WTO的谈判进程只能暂时中止。

  随后,前年4月1日,中美空军在南海上空发生撞机事故。国内的过激反应,让中央警觉到了七年"新强硬路线"和多年爱国主义教育所带来的负面后果。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对任何事物都要一分为二,即使是正确的政策,也要看到它可能带来的负面后果。有些同志,以为反美总是对的,以为用任何手段反美都是对的,把在公海侦察说成是"侵犯领空",把避难降落也说成是"侵犯领空",他们谎报军情,搞得中央初期的对美交涉比较被动。在互联网上,还出现了大量的攻击政府的言论。

  在当今信息时代,外交和内政已经很难分开。文化大革命时,可以对内搞革命宣传,对外则执行比较稳健的、实事求是的政策,因为一般群众并不了解中国在国外的真实活动。今天,中国的媒介远为开放,国外各种信息也通过互联网、电子邮件和卫星电视等渠道大量进入中国。继续从前的作法,只会造成思想混乱。中国又有着长期遭受帝国主义欺负的历史,反帝排外在群众中有着深厚的道义基础。但是,民间的盲目的民族主义情绪,实际上既打不到日本,也打不到美国,一旦煽动起来,非要找个力所能及的目标打出去时,不是打在看法不同的同胞身上,从而给执政党制造混乱;就是直接反对政府的政策,直接打在执政党的身上。

  历史的教训值得注意。89年的风波起因于悼念胡耀邦;而胡耀邦的去职是因为86年的学生运动;86年学生运动又是发源于纪念一二·九的反日游行。85年中曾根首次以内阁总理大臣身分参拜靖国神社。因为胡耀邦83年访问日本时与中曾根私人关系不错,宣传部门某些受过批评而对胡耀邦不满的"左派",公报私仇,指桑骂槐,在报纸上密集批判中曾根,引发了年青学生的强烈反日情绪。就连免除胡耀邦职务的理由,也和日本有关。胡耀邦在日本邀请了三千日本青年来华参加我国建国三十五周年的庆祝活动,因此受到一些老干部的猛烈批评,曾在团中央工作的同志都作了检讨。

  稳定和发展是我国的大局,是我国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为了防止外交上的反弹导致国内动荡,在提出了"三个代表"之后,同年,江泽民又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的会议上作了重要讲话,里面有两段关于外交政策的重点段落。第一段是一贯主张,中国本国,将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世界上一切国家友好交往;但第二段是新提法,值得特别注意:"各国应遵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以及公认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中国不再要求别的国家相互之间打交道时也必须遵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只要遵守联合国宪章,中国也就满意了。这实际上是中共中央最高领导人正式宣告了中国今后将在联合国的框架内行动。对于1441号决议,中国应该就是按联合国宪章和安理会决议的文字和精神考虑问题的,而不是仅仅依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按五项原则是应该投反对票的,但是,根据宪章和关于伊拉克的安理会现有决议,中国投了赞成票。

  不妨与以前的政策比较一下。党校里学习邓小平文选,关于外交政策,指定要学习的、最重要的一篇是邓小平1988年会见印度总理拉吉夫·甘地时的谈话,《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准则建立国际新秩序》。邓小平当时是希望全盘改组国际秩序的。目前的政策似乎偏离了邓小平的外交轨道。但是,形势变化了,在政策上就要有新的灵活性。邓小平本人就偏离了毛泽东的外交轨道。毛泽东相信天下大乱达到大治,世界形势是"大动荡、大分化、大改组"。五、六十年代,我国被排斥在联合国之外,毛泽东甚至考虑过建立"第二联合国",以第一次亚非会议--即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万隆会议--为班底,建立新独立国家的联合。但是,在1965年第二次亚非会议召开前夕,东道国阿尔及利亚发生政变,新政府邀请苏联参加。苏联虽然有广大的亚洲部分,但在传统上是欧洲国家。当时中苏关系恶化,中国不同意苏联的加入,退出了会议,"第二联合国"的构想也就流产了。

  从毛泽东造联合国的反,到邓小平改联合国的良,再到现在的遵联合国的法,中国作出了符合国家利益的重大转折。去年的十六大报告里,中央又明确宣布了,中国主张"保持国际社会的稳定"。如此说来,中国将执行与内政合拍的外交政策,中国今后将成为国际上的稳定性力量。

  是江泽民同志带领中国作出了这一重大转折。在转折关头,为了防止政策的左右摇摆,中国需要江泽民同志的威望和经验。或许这也是中央建议江泽民同志留任军委主席的考虑之一。

  去年9月,布什政府提出了新的国家安全战略,里面三项大任务的第二条,是通过建立良好的大国关系而保持和平。这是克林顿从来没讲过的话。如果美国表示重视中美关系,愿意改善中美关系,中国当然也没有反对的必要。

  中国仍然会反对美国的霸权主义,但是,除非事关切身利益,中国大概不会在联合国的框架之外挑战美国的霸权。邓小平说中国要"韬光养晦"、"不扛大旗不当头"。中国承担不起那样的重任。这不单是因为中国力量不够。在很多外国官员视作"中国后院"的印度支那,中国和越南打了一仗,都不能迫使越南从柬埔寨撤军。还是要通过安理会,中美联合施加压力,才能利用越南急于与美国建交的机会,迫使他们撤出。邓小平在进入九十年代、我国改革开放迈向新阶段时的这一教导,还有更深刻的含义。即使中国今后比较强大了,也没有必要全面挑战美国的霸权,因为中国没有一个富有国际感染力的意识形态。

  苏联能挑战美国是因为他们有共产主义;穆斯林能挑战美国是因为他们有伊斯兰教;美国在全球的霸权,除了物质上的强盛,还因为他们有一个"自由、民主"的意识形态,在世界各地,包括我国,有很多人相信。只有通过一个宏大的意识形态所激发起来的政治想像,才能动员群众,才能在各国找到同路人,才能在世界范围内形成广泛声势,才能全面挑战美国的霸权。中国是共产党领导的国家,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目前处于低潮。爱国主义是保卫国家的强大的精神力量,但是靠爱国主义是无法在全球主动挑战美国的。中国的邻居越南和朝鲜,都是民族主义情绪非常强烈的国家,单靠爱国主义,跟它们的关系都会出问题。或许,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掀起新的高潮时,中国可以成为反对美国霸权的领头羊和大后方。在这一天带来之前,中国不出这个头。中国必须长期自律,切忌头脑发热。

  中国不挑战美国在中东的利益,但是,中国又决不可以对这场"倒萨"战争掉以轻心。在这个联系日益紧密的小小寰球,中东的火花可能引起东北亚的爆炸。如果美国进展顺利,在很短时间内就平息了萨达姆的抵抗,这可能会造成朝鲜的紧张,先发制人,铤而走险。如果美国仗打得很艰难,在没有更多机动兵力可调的情况下,将驻韩美军调往伊拉克,也可能引起朝鲜的紧张。没有了这些美军"人质",又接受了伊拉克常规战的教训,朝鲜怀疑美国会动用核武器对付他们,朝鲜也可能先发制人,铤而走险。如果朝鲜进攻我国,占领一、两座东北大城市,然后运入核弹。把中国公民当作核讹诈人质,美国对此没有办法,中国对此又怎么办?签订和约,同意共管延边,允许他们在长春驻军,每年白送多少粮食多少油?大红朝就要变成大宋朝了。

  不是说朝鲜一定有这个胆子,但也不要以为这一切不可能发生。当身边蹲着一个疯子,而且疯子又饿着肚子,中国的国家安全战略必然考虑最坏的可能。朝鲜已经发过警告了,如果联合国对他们实行经济制裁,就意味着战争。这是仅仅叫给美国听的吗?安理会要通过制裁决议,中国必须不投反对票。朝鲜打美国是打不到的,进攻韩国的可能也很小,韩国完全可以表面上反对制裁,声称自己只是被迫执行。那么朝鲜要对谁发动战争?1993年,当中国对安理会谴责朝鲜阻拦核视察的决议投了弃权票后,他们就曾经挑起边界冲突,打死打伤我方边防警察。何况,有些朝鲜人认为,东北自古以来就是高句丽王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民族主义情绪很容易煽动起来。

  美国撤出越南的时候,基辛格很潇洒地对周恩来总理说:我们走了,今后越南就是你们的问题了。仅仅四年之后,中国真的跟越南打了一仗。现在美国拒绝与朝鲜直接谈判,坚持要在"4+2"(美俄中日+韩朝)多边框架内解决朝鲜问题,还反将中国一军:你们不是指责美国搞单边主义吗,现在给你们一个多边主义的机会。当前中国要考虑的是,怎样使朝鲜不成为中国的问题。

  作为冷战结束后的国际秩序的最大受益者,美国倾向于维持现状。只要美国不支持台湾独立,美国和台湾对我国的安全暂时都不构成重大威胁。日本目前还是和平主义国家。冷战结束后的国际秩序的另一最大受益者,就是中国,中国获得了经济飞速发展的国际环境。就保持国际社会的稳定而言,中国和美国拥有广泛的共同利益。目前,对中国国家安全的最直接威胁,不是台湾,不是日本,也不是美国,而是破坏国际社会稳定的朝鲜问题。在美国进攻伊拉克之际,如何防止祸水漫过鸭绿江,这是维护我国安全的首要任务。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02: 中国韬光养晦,美国最大无奈
2002: 中日台联手消灭美帝的可行性和合理性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