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白夫长
万维读者网 > 军事天地 > 帖子
日本走向右翼的必然及中国的机遇(2)
送交者: 里文 2003年06月30日20:36:00 于 [军事天地] 发送悄悄话


日本右翼得到迅猛发展倒主要不是因为反战派人士的自我衰灭,而是由于日本二战结束后一直承继下来的官僚精英制度的破灭。在日本经济泡沫破灭以后,公众注意力被引向日本长期坚持的精英式官僚制度。由于显见的腐败及官僚自身的日渐平庸,日式精英官僚制度目前已岌岌可危。而日本政治也由原先的面向官僚(精英)转为面向民众诉求。

目前小泉政府的经济改革尚不能说是完全失败,故笔者不欲评判。但就对民众的影响而言,由于右翼的民族主义倾向及目前右翼代表人物的个人魅力的影响,目前右翼观点显得有影响力得多。

但笔者更想强调的是日本向右翼的转向,如果处理得当,可以成为中国的机遇。其原因有三点。
1)相对于一个右翼的日本,在此之前的较客观与谨慎的日本更构成对中国的制约,尤其在外交方面。由于右翼的民族主义取向,日本很容易成为一个更有攻击性的国家。日本几乎与所有亚洲国家有过战争,但日本却很长时间内有亚洲领导者的地位。这不能不说是迄今为止的日本政府长期,精心且谨慎谋求而来的。如果不是由于日本本身缺乏自信,急于脱亚入欧,亚洲领导者的地位会带给日本更多更大的好处。

而右翼的民族主义诉求以及对二战中的日本的肯定,对所有与日本交过战的国家都是一种刺激。如果精心放大这种刺激,会对中国谋求亚洲领导地位有相当积极作用。

2)右翼的日本会让日美安保变得不可靠。日美安保协定一直是视中国为假想敌,被认为是中国国家安全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目前日本右翼一直将矛头对着中国及北朝鲜,但右翼的根本立场是与美国利益剧烈冲突的,怎样揭示这个冲突给美国,怎样诱导这个冲突,是中国的挑战。但根本而言,右翼较目前的日本政府好对付。毕竟右翼直接诉求于民众的民族主义,容易短视且不易有连贯性。

日本右翼的短视由这次的北朝鲜危机的处理可见一斑。本来金正日与小泉的会谈是给日本的一把金钥匙,日本本可籍此插手他们渴望已久的朝鲜问题的处理,一旦插手,即可牵制韩国又可提高对美关系的砝码。但没想到所有问题全部终止于对朝鲜绑架日本人问题的处理。本来金正日主动提出绑架日本人的问题,是为向日本示好,但不想日本穷追猛打,以至目前两国接触完全停顿。经此一役,日本再想在朝鲜问题上有所作为恐怕很难了。

对北朝鲜问题的处理,令笔者更感日本右翼势力的不高明。毕竟将事情搞到没有任何退路的搞法,只能说明做事者的愚蠢,如果你不是美国,就应该为自己多留余地。

3)右翼的日本是对台独的有效遏制。右翼日本尽管高唱台湾属于日本,但这对台独恐怕弊多利少,其中有台湾民心的问题,也有日本右翼本来对台湾,韩国的鄙视心态。台独进了日本也是右翼眼中的三等公民,石原就公开提过三国人。在保持现状与日本的三等公民抑或中国的特等公民之间,台湾会有选择。

以上是笔者的观点,即日本的右翼化可气倒不一定可怕。关键在怎么应对它,是喊喊口号就算了呢,还是认真将它的极致状态给世人看。

之前笔者提到过日本右翼的发展有中韩等国的失误的因素,就是指这些受过日本军国主义害的国家没能联合起来真正清算日本的军国主义。相比较以色列摩沙迪在全世界追杀纳粹分子,韩国,中国又做过什么。

中国作了什么?中国甚至不支持自己的民众的索赔,中国不给自己的战争损失作清理,不指出谁杀害了大量的中国人,不追查哪些日本民间组织支持了对中国人的杀害,更不用说支持韩国,台湾,菲律宾,新加坡,美国老兵对日本的诉讼。受害者自己不联合,不清算,难道等杀人犯自己忏悔。

所以如果中国真正想联合大部分国家,为自己创造有利和平的环境,那么日本右翼势力的发展,为这个联合创造了很好的借口。与其急于澄清中国威胁论,不如抛出日本右翼威胁论更能转移视线。当然,为了取信于其他与日本旧有仇现有交的国家,中国应该不遗余力的支持所有与日本二战罪行有关的诉讼。务求量要多,证要实,影响广泛。日本右翼并不如想象高明,搞臭右翼,只需仔细研究,耐心寻找,右翼的尾巴辫子可抓之处,所在皆是。不主动出击只能说不敢与日本一战,少的不是大国风范一点点。

(另外,笔者在日本所接触的领事馆,大使馆官员皆40岁以上,照本宣科,但求无过,不求有功。这样的外交官员令人担忧。中国急速发展,外交已无成可守,再不积极进取,外交会扯中国的后腿。因此冀望外交事务改革)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02: 蒋价石心腹将领--汤恩伯
2002: 犯有错误的开国将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