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白夫长
万维读者网 > 军事天地 > 帖子
红场阅兵现荒诞一幕:俄师级部队一夜间被自己"歼灭"
送交者: 三把刀 2018年05月10日23:39:19 于 [军事天地] 发送悄悄话

001.jpg

  昨日,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3周年的红场阅兵如期举行。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的阅兵是苏联解体后的第10次重装红场阅兵。10次说多不多说少不少,但对于苏/俄军队而言,阅兵永远是观察其发展的一个重要窗口,而在这10次阅兵的背后就藏着一次“折腾”的变革。

  2008年,俄罗斯在苏联解体后举办了首次有重型武器装备参加的胜利日阅兵。就在这次阅兵后不到100天,部分参阅部队就于08年奥运会开幕当天开上战场打响俄格“五日战争”,仗是很快就赢了,但赢的有点惨烈,暴露出了俄军的种种问题。会计出身,而且带着会计去当国防部长的谢尔久科夫顺势展开“新面貌”改革,这次改革号称二战后“最彻底”。

  “新面貌”改革涵盖范围很广,但打破朱可夫定制的军队架构,轰轰烈烈的“师改旅”却堪称军改的缩影。俄陆军师级部队一夜间全部在改革中被自己人“做掉”,2010-2012年间的3次红场阅兵上我们自然也无法看到昔日“师”的身影。

  如今,随着建军思路的转变,俄军又“折腾”的重建了7支师级部队。今天,北国防务就来说说这种回潮的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

  将时光回溯到2012年,如果你让当时红场阅兵倒数的第5支徒步方队,也就是几乎参加过所有红场阅兵的俄陆军第一王牌部队进行自我介绍,大概是这样的风格。

“大家好,我是第4独立坦克旅。祖上是坦克军,参加过库尔斯克大会战、夺取乌克兰、解放波兰克拉科夫、恶战德累斯顿、易北河会师、解放布拉格;二战后缩编成坦克师,开始拱卫京师,成为红场阅兵‘钉子户’;2008年谢部长搞改革,2009年咱被又改成了坦克旅,现在满编满员2000多人,依然是陆军‘第一’”。
  虽然现代战争早已不玩人海战术,但作为世界顶级军队的俄陆军第一王牌部队竟然只有不到3000人多少还是有点“辣眼”。俄军之所以这么改是基于对当时世界形势的判断,当时俄罗斯的经济环境不错,与西方的关系也过的去。

  在这种背景下,俄军力图将自己打造成一支机动灵活、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精干职业化武装力量。也就是说,俄军是着眼“小打”,不会与北约有大冲突这个前提来打造部队。

  但俄军的愿景从一开始就不大顺利:首先是你要精干,那就得裁军官,军内阻力就没断过;其次,你要百分百职业化那就得有钱,可军改之后俄罗斯的经济就开始走了下滑,虽然俄军的职业化进程一直在推动,但远远没达到改革所制定的目标。

  到最后就是改革根本着眼点的破灭,随着乌克兰、克里米亚等问题的相继爆发,俄罗斯和北约重新走上了对抗的老路,如此“精干”的路子就彻底断了。

  按照俄军当初的改革,俄罗斯陆军的师级部队已经在一夜间被“消灭”,改成改编成旅级部队后,即便是步兵略多的主力摩步旅也才编有3000多人。作为核心作战单位,这个规模即便战斗力再抢要“大打”实在是扛不住。

  2012年底,主导改革的谢尔久科夫因“贪腐”下台,绍伊古继任后开始反思全盘“师改旅”政策。2013年初,绍伊古正式恢复近卫第4坦克师和近卫第2摩步师的师级建制,这两支部队作为俄陆军的象征改革时最先被动刀,恢复时也走在前面。

  近卫第4坦克师和近卫第2摩步师完全恢复建制大约是在2015年之后。可2013的红场阅兵上,这两支王牌部队就已经早早的扛起曾经的红旗以师的名义重新参加阅兵。这也就是为何说红场阅兵是观察俄军发展的最佳窗口。

  2013年底后,俄罗斯与西方的矛盾随着乌克兰问题爆发而不断加深。巨大的压力让俄军的“旅改师”继承加速,在近卫第4坦克师和近卫第2摩步师重建后,俄陆军除了在中部战区组建1支新的坦克师呼应俄东西方之外,其余4支新组建的师级部队中3支挨着乌克兰、1支挨着格里吉亚。

  对于俄军而言,要重建这7支师级部队并不容易,毕竟恢复建制可不像撤编赶人那么容易。这其中,有3个师原本就是师级部队,刚拆不久,原本的基础设施还在,改回去还比较好说;另外4个师就不容易了,其中2个是分别有2个旅兼并而成,1个是在原本旅的基础上进行扩充,还有1个则完全是从零组建,这背后需要大量兵员、装备,更重要的是军营基础设施也得重新搞,这都需要白花花的银子,而这对于当前被削减开支的俄军真是难。

  俄军愿意费力走“旅改师”之路显然说明了一点,扎实的地面毕竟不同于海、空、天等其它作战空间,即便装备再先进,没有一定规模的兵力很难进行一定广度和深度的作战。

  俄陆军总司令萨留科夫上将最近在总结 “旅该师”时就指出,师级部队的攻击力和火力都得到提高,可以在更广阔的前线进行作战。部队指挥员也能借此获得指挥大型战术编队的经验,这对走到下一步领导岗位至关重要。

  那么,俄军从旅到师回潮是否意味着俄军当年的“新面貌”改革全然失败呢?当然不是,俄军当年的改革固然有“一刀切”和短视的弊端,但当时之所以会做出“师改旅”的改革,还有一个原因是当时俄军的“空洞化”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这所说的“空洞化”是指改革前夕,在经历苏联解体17年的政治、经济困境后,当时的俄军已经很难找到一支满编满员、装备齐整的部队,大量的架子部队甚至很难让指挥员做出准确决策。举个例子,“师改旅”之后的旅大致就是早前一个满编团的员额规模,因此改革前不少消息都说俄军一些师会拆分成2个旅,但真正执行下来,即便是上述最王牌、齐整的近卫第4坦克师和近卫第2摩步师都没有做到这点。

  “新面貌”改革的一个重要成果就是用大刀阔斧的雷霆手段,彻底消除了原本严重“空洞化”的部队。如今,俄陆军的“旅改师”回潮则更像是一支“正常”军队的“扩编”。俄当初的改革固然有明显的短视,但解决军队“空洞化”的效果却非常明显,因此“新面貌”改革还是有其非常在正面的意义。

  俄空军在“新面貌”改革中的变化,与陆军也很像,同步被取消师级建制,取而代之的是基地-大队的建制,但在2013年后又陆续恢复了师-团级建制,而且是全部恢复。这个改革中,俄空军也基本上解决了“空洞化”问题。但回顾俄空军的改革,它不像俄陆军改革那么“短视”,反而是理念过于“超前”,俄空军让空天防御旅成为自己的主要作战单位,每个空天防御下辖航空部队(基地)、防空反导部队以担负起防空、防天任务,但最终因为发展思路混乱、军兵种关系未协调好、装备限制等种种因素,还没开始就已经夭折。

  总而言之,俄陆军、空军“旅改师”回潮的背后反应了“新面貌”改革中成果,但也同时暴露短视和冒进的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17: X37B是美国太空战的武器平台还是监控平
2017: 印度推出新型五代机ANCA 声称5年内服役
2016: 戚本禹回忆录:李锐的揭发交代与庐山会
2016: Q/微信480972192办理毕业证成绩单,使馆
2015: 正式阅兵上,未见中国兵唱喀秋莎
2015: 山姆大叔与二次世界大战到底啥关系?
2014: 不占领钓鱼岛应当是中日双方的默契
2014: 魏京生王军涛要阻击马云在纽约上市.还
2013: 中共专制诚然可恶,自由民主人士也要有
2013: 地沟玻璃,民工手套,歼十高空爆舱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