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白夫長
萬維讀者網 > 軍事天地 > 帖子
九一一扭曲了美國道德觀
送交者: 林牧 2002年04月11日17:52:27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紐約世貿中心雙塔坍塌所產生的巨大的衝擊波,已動搖了美國社會的根基——扭曲了美國的道德觀。這是迄今為止,九一一事件顯現出來的最令人擔憂的不祥之兆。

關押在古巴關塔那摩美軍基地的塔利班戰俘頑固、強硬的不合作態度令美國大為光火、極不耐煩。為了儘快撬開這幫“頑命之徒”的嘴巴,美國聯邦調查局刻意借一特工之口,向公眾暗示必要時將動用刑具,理由卻是“據說其他國家採用這類做法很有效果。”令人驚訝的是,自詡為“人權衛士”的美國,居然有三成以上的民眾贊成政府對這些“恐怖主義”分子嚴刑逼供——他們不是美國人,無權享受美國法律的保護。

如果我們將這半年來美國的所作所為聯繫起來,就可以肯定,這決不是這位特工一時頭腦發熱的胡話,它反映了九一一後美國的道德觀開始淪落。

九一一後,美國舉國上下群情激憤的復仇情緒,在“愛國主義”這塊遮羞布的裹妝下,成了“正義”之舉。從此,證據確鑿與否已不再重要——可以邊打邊找,先捕再找。與此同時,美國順應(利用)這種情緒,頒布了一系列有悖“人權”的法令。誰要是稍有不滿,必會被群起而攻之。

蘇珊·桑塔格在《紐約客》發文,以一貫的立場呼籲尊重個人主義,她“暗示”目前的心態與“成熟的民主”不符。幾天后,《郵報》的約翰·彼得列茲向她開火:“這兒還有一群忿恨仇恨美國的傢伙……舒適地在大學裡教書,住在紐約出租公寓的大房間裡,享受優先借書的特權,拿着基金會的錢。”九一一後的美國,“連懷疑的態度也變成了罪過。”

最近,針對以巴衝突的加劇,一個殺人的字眼“遷徙”或“搬遷”在美國被廣泛地討論着。《今日美國》的一篇文章寫到:“一個簡單的辦法是建立一個以巴分開的巨大隔離區,讓巴勒斯坦人搬遷到約旦去,因為那裡80%的人都是巴勒斯坦人。”這真是難以置信!“遷徙”或“搬遷”是種族清洗,而種族清洗則是戰爭罪行。如果美國的報紙可以發表這種觀點,那還要米舍洛維奇呆在海牙幹什麼?

對比一下美國政府2000年和2001年發表的人權報告:2000年該報告指責埃及極不公正的軍事法庭“沒能確保被告在獨立法官面前享有適當的程序。”在2001年的報告中,這句話被刪掉了,因為美國眼下也正在這麼幹。

更令人不安的是,圍繞核武器使用的可能性與合法性這一辯題,美國社會占上風的觀點是:製造用於戰場的小型核武器“對於打擊能夠經受得住非核武器攻擊的目標或許是必不可少的。”這與其說是對核器的辯論,倒不如說是在爭論美國的道德是高尚還是墮落。

九一一事件給美國人的心靈造成了巨大的創傷。人們在同情美國的同時,也看到了美國所標榜的“民主”“自由”是多麼的蒼白、虛偽和不堪一擊。今天,“人權”成了只有美國人才配享有的東西,塔利班戰俘不配,“基地”組織成員不配,他們都是“邪惡的化身”。如果美國人認定為了“國家安全”對塔利班戰俘嚴刑逼供是“正義”的話,那麼關塔那摩美軍基地與納粹的集中營又有什麼兩樣呢?

在一個道德淪喪的國家,民意極易被“鷹派”所操縱和利用。不要忘了希特勒就是通過民選上台的。今天,美國道德淪落初顯端倪已是不爭實事,這不能不引起我們警惕。

目前這場由美國領導的“反恐”戰爭很有可能變味,成為要麼站在美國一邊,要麼站在“邪惡軸心國”一邊的選邊仗。這決非危言聳聽,如果“絕對的權力導致絕對的腐敗”這一著名言論具有普遍意義的話,那麼,絕對的不受制約必將導致美國霸權心態的惡性膨脹。聽聽美國著名專欄作家克勞薩默是怎麼說的吧:“我們單獨行動的核心是,沒有人能夠阻檔我們去做對美國和自由世界安全來說是必須做的事情。”

倘若有人問你:一個強大的、霸氣十足的、且道德日漸淪落的美國將會給人類社會帶來什麼?你敢回答嗎?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